室分天线网络实时监测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5097阅读:1374来源:国知局
室分天线网络实时监测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分天线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分天线网络实时监测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国专利申请CN204374988U中,公开了一种基于无源RFID标签的室分天馈监控系统,包括室内分布系统、读写器、RFID标签以及合路器,所述的室内分布系统包括信源、功分器、耦合器以及室分天线等;所述的读写器设置于所述室内分布模块中的信源所在的弱电间,读写器与室分系统的信源均连接至所述的合路器的输入端,所述的合路器的输出端与室分系统的主干连接,所述的RFID标签设置于所述室分天线的外罩上;读写器与信源通过运营商网络与网管中心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维护方便,原有室分系统改动极小,极大降低工程施工难度。

在中国专利申请CN203722649U中,公开了一种室分天馈运行可视化管理系统,包含天馈可视化系统主机、RFID多频合路器、移动通信合路器、基站/直放站、网管中心、移动通信室分天线和RFID电子芯片;基站/直放站、天馈可视化系统主机分别与RFID多频合路器连接,RFID多频合路器与移动通信合路器连接,移动通信室分天线与移动通信合路器连接,RFID电子芯片与移动通信室分天线连接,网管中心与天馈可视化系统主机连接,其中:天馈可视化系统主机包括监控控制模块、射频调制解调模块、GSM/GPRSMODEM模块、通信接口模块、射频输出端口、RFID编码器;GSM/GPRSMODEM模块与监控控制模块连接,射频调制解调模块与射频输出端口连接,RFID编码器与射频调制解调模块连接,RFID编码器和GSM/GPRSMODEM(调制解调器)模块分别与通信接口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能监控移动通信室内分布无源器件,有效延伸无源射频识别的有效距离,方便易行。

在上述的两种室分天馈监控系统中,虽然其具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延伸无源射频识别的有效距离,方便易行,但它们均不能实时监测天线网络状态、显示错误节点并给出问题天线的具体位置信息,显然还不能完全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分天线网络实时监测预警装置,具有能实时监测天线网络状态、显示错误节点并出问题天线的具体位置信息等优点。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室分天线网络实时监测预警装置,包括监控中心服务器、移动网络系统、读写器、合路器、功分器、室分天线以及电子标签;所述的读写器与合路器、功分器以及室分天线依次相连,所述的电子标签与室分天线相连,所述的监控中心服务器通过通信链路与读写器相连,所述的读写器与移动网络系统相连;其中,在所述的监控中心服务器中设有室分天线地理位置信息以及电子标签信息的数据库。

所述的读写器的工作频段840MHz~845MHz,输出最大功率33dBm,频率步进:250~500 KHz。

所述的读写器的识别距离:传播介质-空气:30~50米,传播介质-低损耗射频电缆:700米。

所述的读写器的写入距离:传播介质:空气20米。

所述的电子标签的工作频段:800MHz~880MHz。

所述的电子标签的规格包括224位EPC区、512位用户区以及64位TID区。

所述的合路器的驻波比:≤1.3;互调:≤-120dBc;功率容限:200W;阻抗:50Ω;接头:N/F。

所述的合路器的通道:Ch1:RFID频段,带内插损≤1.5dB,带内波动≤0.4dB,相互抑制≥80dB;Ch2:2G,3G,4G频段,带内插损≤0.3dB,带内波动≤0.4dB,相互抑制≥80dB;Ch3:2G,3G,4G + RFID频段,带内插损≤0.3dB,带内波动≤0.4dB,相互抑制≥80dB。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室分天线网络实时监测预警装置,可容忍的通道衰减最大可达37dB,单台设备可以覆盖上百个天线。电子标签具有超强的抗干扰能力,具备自动检测及预警能力,实现实时全自动检测,可精确定位问题天线,大大减轻室分线路的维护工作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室分天线网络实时监测预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网络拓扑结构图;

图3是监测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室分天线网络实时监测预警装置,是基于物联网,实现对室分天线网络进行实时监测以及预警的装置,主要包括监控中心服务器1、移动网络系统8、读写器(Reader)2、合路器3、功分器4、室分天线(Antenna)6以及电子标签(Tag)5;读写器2与合路器3、功分器4以及室分天线6依次相连,电子标签5与室分天线6相连,监控中心服务器1通过通信链路(GSM等)与读写器2相连,读写器2与移动网络系统8相连。其中,在监控中心服务器1中设有室分天线地理位置信息以及电子标签信息的数据库。

在该室分天线网络实时监测预警装置中,合路器3可与多个功分器4相连,每个功分器4均可串联或并联多个功分器4,每个功分器4上可连接1个以上室分天线6,形成如图2所示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该室分天线网络实时监测预警装置,通过多频段合路器,将读写器的信号合路接入移动通信系统,读写器根据监控中心服务器的控制指令,利用室分天线发出电波,电子标签收到电波并返回内部的ID值,实现远程检测。

在该室分天线网络实时监测预警装置中,读写器(UHF RFID读写器):工作频段840MHz~845MHz;输出最大功率33dBm(2W);频率步进:250~500 KHz;标签协议:多模协议包括GB/T29768、GJB7377.1、ISO18000-6C,支持自定义协议;识别距离:传播介质-空气:30~50米,传播介质-低损耗射频电缆:700米;写入距离:传播介质:空气20米;灵敏度:-82dBm;电源接口:DC直流 5V/3A、电源适配器AC 110~220V;通信接口:RS232/RS485/以太网口/Modem/UART;工作温度:-40℃~80℃;存储温度:-45℃~85℃;通信协议:自定义协议。

电子标签:标准:GB/T29768 or GJB7377.1或ISO18000-6C;工作频段:800MHz~880MHz;规格:224 位 EPC区(Electronic Product Code),512 位用户区:可擦写的非易失的用户存储区,64位TID区(Tag ID):全球唯一 TID(不可改写);识别/写灵敏度:-17/-12dBm;数据保护:密码访问、锁定、销毁;防冲突机制:适合于多标签读取;抗干扰性:强。

合路器:驻波比:≤1.3;互调:≤-120dBc;功率容限:200W;阻抗:50Ω;接头:N/F;通道:Ch1:RFID频段,带内插损≤1.5dB,带内波动≤0.4dB,相互抑制≥80dB;Ch2:2G,3G,4G频段,带内插损≤0.3dB,带内波动≤0.4dB,相互抑制≥80dB;Ch3:2G,3G,4G + RFID频段,带内插损≤0.3dB,带内波动≤0.4dB,相互抑制≥80dB。

该室分天线网络实时监测预警装置,在安装使用时,先由设计人员设计好楼层分布图并且上传到数据库;初始化电子标签,按照系统编码规则定义每一张电子标签的唯一身份编码信息,当电子标签粘贴到室分天线上,即为室分天线定义唯一身份编码信息;其中,编码信息长度可以为14个字节;分别代表室分天线所在的省、市、区(县)、街道(乡)、小区(村)、栋、楼层以及室分天线的编号信息;写入数据库后,即可通过定义好的地理位置数据库查询出电子标签信息所代表的地理位置信息。安装人员去现场施工安装电子标签,采用手持终端通过Wi-Fi或者其他方式保持在线的情况下,采用在线安装模式,如条件不允许也可以采用离线安装模式,安装电子标签;安装完成后现场测定线路衰减值,写入数据库;电子标签安装完成之后,监控中心服务器上监测电子标签状态,并在主机显示页面中监视天线的状态信息,如图3所示。从而可以实现:1)查看各个室分天线的状态曲线图,实时监测室分天线工作状态,了解变化情况,动态分析线路的老化趋势;2)对于异常天线可以查看错误设备节点,定位出异常天线的位置,并可监测信息自动告警;3)实现移动室分天线维护管理以及移动室分天线数据库管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