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桌用电子通讯设备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0486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办公桌用电子通讯设备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讯设备的固定机构,具体涉及办公桌用电子通讯设备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通讯设备分为有线通讯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有线通讯设备主要指各个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无线通讯设备主要是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无线避雷器、天线等设备。

通信设备制造业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无线通信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逐步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开始,随着芯片加工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的加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先后经历了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又称“1G,模拟移动通信技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又称“2G,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正蓬勃发展(又称“3G”),目前以智能信号处理技术为特征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正蓬勃发展(又称“4G”)。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变化较快,一般每隔4至5年就会出现较大规模的技术升级,从而带来无线通信设备的升级换代。在光通信方面,在过去的十五年中,光通信从一开始只是为传送基于电路交换的信息,其采用的技术为PDH、SDH等。随着互联网,特别是接入网的发展,PON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从上世纪90年代的APON/BPON发展到现在的PON、GPON乃至10G E/GPON。传输速率也从155M到现在的1.25G、2.5G乃至10G。新技术的发展即为“光纤到户”、“三网融合”、“光进铜退”实现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光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无线通讯迅速发展的同时,有限通讯中的座机基于其自身的低成本、信号安全性高仍旧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在很多办公场所中,由于业务需要,每个工位上均会放置一个座机,便于工作人员接打电话使用。而座机直接放置在工位的桌面上,不仅占用了一定的工作桌面,且在工作时还容易误碰座机的按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办公桌用电子通讯设备固定机构,解决座机直接放置在工位的桌面上,不仅占用了一定的工作桌面,且在工作时还容易误碰座机的按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办公桌用电子通讯设备固定机构,包括夹持板、连接板和支撑板,所述夹持板为U形板,其开口端正向朝下,所述连接板滑动设置在夹持板的外表面的顶部,且连接板的滑动轨迹平行于夹持板的轴线;

连接板上平行于夹持板轴线的一端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平行于夹持板的轴线,且支撑板与夹持板上靠近支撑板的板面之间形成锐角,以夹持板上靠近支撑板的端点为原点,过此端点的水平线为X轴,过此端点的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所述锐角位于第四象限;在支撑板上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上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不低于承接板上靠近支撑板的一端,以避免座机从承接板上滑动;所述轴线均为夹持板的平行于夹持板外表面的轴线。

使用时,将夹持板插在工位的隔板上方,使夹持板的内表面与隔板接触;然后将连接板滑动设置在夹持板上,再将座机放置在支撑板和承接板上,且使座机的按键面背向夹持板。通过本固定机构,将座机固定在工位的隔板上,节约了其所占用的工位桌面面积,避免了相关人员工作时误碰座机按钮的情况出现。

由于需要将支撑板设置成位于非垂直于水平面的位置便于座机的放置,将支撑板和承接板通过连接板滑动设置在夹持板上,相对于将其设置成一个整体来说,节约了设置支撑板斜面所需的材料,简化了支撑板的制作步骤。

进一步地,在所述夹持板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为螺旋圆柱压缩弹簧,其一端与夹持板上靠近支撑板的板面连接,其另一端与支撑板上靠近夹持板的一端连接。由于支撑板的一端以及承接板处于悬空状态,这导致了支撑板与连接板之间的连接部位受到的应力较大,因此设置弹簧以对支撑板起到支撑作用,减小支撑板与连接板之间的连接部位受到的应力,提高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有三个,并沿连接板的滑动轨迹依次间隔均匀地设置在夹持板和支撑板之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板上靠近夹持板的一端设置有滑块,在夹持板外表面的顶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滑块配合,滑块能沿滑槽的槽壁移动。

所述滑槽的开口尺寸小于槽底尺寸,所述滑块的横截面尺寸与滑槽的横截面尺寸一致。

滑动设置还可通过磁铁吸附来实现。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板上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夹持板上远离支撑板的板面接触。

由于连接板的固定仅由滑槽和滑块实现,且支撑板的一端以及承接板处于悬空状态,因此滑槽和滑块之间的接触面上靠近支撑板的一端受到的应力较大,为了减小上述部位的应力,设置限位板,以使连接板的固定由滑槽、滑块以及限位板来实现,继而降低了相关部位的应力。

进一步地,在所述承接板上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垂直于水平面。挡板的设置避免座机从承接板上滑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办公桌用电子通讯设备固定机构,使用时,将夹持板插在工位的隔板上方,使夹持板的内表面与隔板接触;然后将连接板滑动设置在夹持板上,再将座机放置在支撑板和承接板上,且使座机的按键面背向夹持板。通过本固定机构,将座机固定在工位的隔板上,节约了其所占用的工位桌面面积,避免了相关人员工作时误碰座机按钮的情况出现;

2、本实用新型办公桌用电子通讯设备固定机构,由于支撑板的一端以及承接板处于悬空状态,这导致了支撑板与连接板之间的连接部位受到的应力较大,因此设置弹簧以对支撑板起到支撑作用,减小支撑板与连接板之间的连接部位受到的应力,提高其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办公桌用电子通讯设备固定机构,由于连接板的固定仅由滑槽和滑块实现,且支撑板的一端以及承接板处于悬空状态,因此滑槽和滑块之间的接触面上靠近支撑板的一端受到的应力较大,为了减小上述部位的应力,设置限位板,以使连接板的固定由滑槽、滑块以及限位板来实现,继而降低了相关部位的应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夹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夹持板,2-连接板,3-支撑板,4-承接板,5-弹簧,6-滑块,7-滑槽,8-限位板,9-挡板,10-工位,11-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办公桌用电子通讯设备固定机构,包括夹持板1、连接板2和支撑板3,所述夹持板1为U形板,其开口端正向朝下,所述连接板2滑动设置在夹持板1的外表面的顶部,且连接板2的滑动轨迹平行于夹持板1的轴线;

连接板2上平行于夹持板1轴线的一端与支撑板3连接,所述支撑板3平行于夹持板1的轴线,且支撑板3与夹持板1上靠近支撑板3的板面之间形成锐角,以夹持板1上靠近支撑板3的端点为原点,过此端点的水平线为X轴,过此端点的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所述锐角位于第四象限;在支撑板3上远离连接板2的一端设置有承接板4,所述承接板4上远离支撑板3的一端不低于承接板4上靠近支撑板3的一端,所述轴线均为夹持板1的平行于夹持板1表面的轴线。

使用时,将夹持板1插在工位的隔板上方,使夹持板1的内表面与隔板接触;然后将连接板2滑动设置在夹持板1上,再将座机放置在支撑板3和承接板4上,且使座机的按键面背向夹持板1。通过本固定机构,将座机固定在工位的隔板上,节约了其所占用的工位桌面面积,避免了相关人员工作时误碰座机按钮的情况出现。

由于需要将支撑板3设置成位于非垂直于水平面的位置便于座机的放置,将支撑板3和承接板4通过连接板2滑动设置在夹持板1上,相对于将其设置成一个整体来说,节约了设置支撑板3斜面所需的材料,简化了支撑板3的制作步骤。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办公桌用电子通讯设备固定机构,在所述夹持板1和支撑板3之间设置有弹簧5,所述弹簧5为螺旋圆柱压缩弹簧,其一端与夹持板1上靠近支撑板3的板面连接,其另一端与支撑板3上靠近夹持板1的一端连接。由于支撑板3的一端以及承接板4处于悬空状态,这导致了支撑板3与连接板2之间的连接部位受到的应力较大,因此设置弹簧5以对支撑板3起到支撑作用,减小支撑板3与连接板2之间的连接部位受到的应力,提高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5有三个,并沿连接板2的滑动轨迹依次间隔均匀地设置在夹持板1和支撑板3之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板2上靠近夹持板1的一端设置有滑块6,在夹持板1外表面的顶部设置有滑槽7,所述滑槽7与滑块6配合,滑块6能沿滑槽7的槽壁移动。

所述滑槽7的开口尺寸小于槽底尺寸,所述滑块6的横截面尺寸与滑槽7的横截面尺寸一致。

滑动设置还可通过磁铁吸附来实现。例如将连接板2上靠近夹持板1的一端以及夹持板1外表面的顶部设置有彼此能吸附的磁铁。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板2上远离支撑板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与夹持板1上远离支撑板3的板面接触。

由于连接板2的固定仅由滑槽7和滑块6实现,且支撑板3的一端以及承接板4处于悬空状态,因此滑槽7和滑块6之间的接触面上靠近支撑板3的一端受到的应力较大,为了减小上述部位的应力,设置限位板8,以使连接板2的固定由滑槽7、滑块6以及限位板8来实现,继而降低了相关部位的应力。

进一步地,在所述承接板4上远离支撑板3的一端设置有挡板9,所述挡板9垂直于水平面。挡板9的设置避免座机从承接板4上滑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