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接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2062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通信接收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由光通信进行遥控的开关装置种类繁多,尤其是灵敏度不高,传输距离短等问题,为了提高光通信的灵敏度,需要改进其接收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光通信接收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直流电源、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第一电容至第六电容、运算放大器、锁相环集成芯片、三极管、继电器和感光管,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同时与三极管的集电极、锁相环集成芯片的第四引脚、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运算放大器的正极电源端和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同时与继电器的第一端、第六电容的第一端、锁相环集成芯片的第七引脚、第五电容的第一端、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运算放大器的负极电源端、运算放大器的反相信号输入端和感光管的正极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感光管的负极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锁相环集成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锁相环集成芯片的第一引脚与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锁相环集成芯片的第二引脚与第五电容的第二端连接,锁相环集成芯片的第六引脚同时与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锁相环集成芯片的第五引脚与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锁相环集成芯片的第八引脚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继电器的第二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光通信接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路主要是由运算放大器和锁相环集成芯片组成,由运算放大器放大光信号进行接收,再由锁相环集成芯片进行处理,再由继电器进行控制用电器,提高信号接收的灵敏度和控制灵敏度,提高用电器工作稳定性,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直流电源、第一电阻R1至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至第六电容C6、运算放大器IC1、锁相环集成芯片IC2、三极管VT、继电器K和感光管D01、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同时与三极管VT的集电极、锁相环集成芯片IC2的第四引脚、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运算放大器IC1的正极电源端和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同时与继电器K的第一端、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锁相环集成芯片IC的第七引脚、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运算放大器的负极电源端、运算放大器IC的反相信号输入端和感光管D01的正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和感光管D01的负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运算放大器IC1的正相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同时与运算放大器IC1的输出端和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锁相环集成芯片IC2的第三引脚连接,锁相环集成芯片IC2的第一引脚与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锁相环集成芯片IC2的第二引脚与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锁相环集成芯片IC2的第六引脚同时与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和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锁相环集成芯片IC2的第五引脚与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锁相环集成芯片IC2的第八引脚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三极管VT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T的发射极与继电器K的第二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电路主要是由运算放大器IC1和锁相环集成芯片IC2组成的。由红外发射电路(图中未示出)发射出的红外光信号由红外接收的感光管D01接收,并转变为电脉冲信号,该信号经运算放大器IC1进行放大,输入到锁相环集成芯片IC2。由第三电阻R3和第六电容C6组成具有固定频率的振荡器,其频率与发射电路的频率相同。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为滤波电容器。由于运算放大器IC1输出信号的振荡频率与锁相环集成芯片IC2的振荡频率相同,锁相环集成芯片IC2的第五引脚输出低电平,此时使三极管VT导通,继电器K吸合,其触点可作为开关去控制被控负载(触点未体现在附图中)。平时没有红外光信号发射时,锁相环集成芯片IC2的第八引脚为高电平,三极管VT处于截止状态,继电器K不会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