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1663发布日期:2018-06-23 01:38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测试治具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为提高头戴耳机提取有关声源和/周围环境的声音信号的质量,通常会在头戴耳机中设置至少4个麦克风。由于每个单个麦克风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使每个麦克风的电声特征尽量一致,需要对各麦克风进行校准测试。

然而,目前在头戴耳机中所设置的各个麦克风孔的位置均不一致,麦克风声孔的方向也各有差异,而头戴耳机耳杯(Earcup)部分跟头戴部分通常也会存在相对位移现象,因此,在对头戴耳机的各麦克风进行校准测试时,很难精确固定整个头戴耳机。

此外,在对各麦克风进行校准测试的过程中,每次将头戴耳机放置在测试治具上时,要求头戴耳机的麦克风距离仿真嘴的尺寸一致,然而,当耳机中设置有两个以上麦克风时,目前的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则无法达到上述的一致性要求,如此,则会导致对头戴耳机的麦克风的定位不精确,从而影响到测试数据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以解决目前的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无法对麦克风进行精确定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包括耳杯固定机构、仿真嘴和移动机构;其中,耳杯固定机构设置在移动机构上,包括左耳杯定位块、右耳杯定位块,以及分别与左耳杯定位块和右耳杯定位块相匹配的左耳杯压块和右耳杯压块;其中,头戴耳机的左耳杯和右耳杯分别通过相应的耳杯定位块定位,通过左耳杯压块固定定位在左耳杯定位块内的左耳杯,通过右耳杯压块固定定位在右耳杯定位块内的右耳杯;移动机构带动耳杯固定机构相对于仿真嘴水平移动,以对固定定位在左耳杯定位块内的左耳杯和固定定位在右耳杯定位块内的右耳杯同时进行麦克风校准测试。

此外,优选的结构为:在左耳杯定位块和右耳杯定位块中分别设置有定位凸台和定位凹槽;其中,定位凸台和定位凹槽分别与对应耳杯外壳的凹槽和凸台配合,以实现相应耳杯与相应耳杯定位块的定位。

此外,优选的结构为:在左耳杯定位块和右耳杯定位块的边缘分别设置有凸起以形成相应耳杯定位块的侧壁,侧壁用于补偿仿真嘴发出的声音信号与相应耳杯外壳产生的声波反射。

此外,优选的结构为:根据仿真嘴发出的声音信号与相应耳杯外壳产生的声波反射值确定相应耳杯定位块的侧壁的宽度和深度。

此外,优选的结构为:左耳杯压块和右耳杯压块均包括压头固定块和与压头固定块相连的旋转气缸;其中,在压头固定块中设置有压头,旋转气缸带动压头固定块竖向移动,通过压头固定定位在相应耳杯定位块内的耳杯。

此外,优选的结构为:压头与固定定位在相应耳杯定位块内的耳杯相接触的部分为硅胶或者橡胶。

此外,优选的结构为:相应耳杯压块中的旋转气缸固定在相应耳杯定位块上。

此外,优选的结构为: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底板、设置在固定底板上的滑台气缸、设置在滑台气缸上的支撑块,以及通过支撑块与滑台气缸相连的滑动块;其中,在滑动块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块固定板,耳杯固定机构固定在定位块固定板上,滑台气缸带动滑动块水平移动,以使固定在定位块固定板上的耳杯固定机构相对于仿真嘴水平移动。

此外,优选的结构为:在固定底板上设置有仿真嘴支撑杆,仿真嘴通过仿真嘴支撑杆固定在固定底板上,且左耳杯和右耳杯内的各麦克风的发声方向的交点位于所述仿真嘴的中心轴线上。

此外,优选的结构为:在定位块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法兰支座、第二法兰支座,以及分别与第一法兰支座和第二法兰支座相连的第一定位块支撑杆和第二定位块支撑杆,左耳杯定位块和右耳杯定位块分别通过第一定位块支撑杆和第二定位块支撑杆固定在定位块固定板上。

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通过在耳杯固定机构中设置左耳杯定位块和右耳杯定位块分别对头戴耳机的左耳杯和右耳杯分别进行定位,通过在耳杯固定机构中设置与左耳杯定位块和右耳杯定位块相匹配的左耳杯压块和右耳杯压块分别对固定定位在相应耳杯定位块内的耳杯进行固定,以避免移动机构在带动耳杯固定机构相对于仿真嘴进行水平移动时,左耳杯和右耳杯在相应的耳杯定位块内发生位移,从而确保在通过仿真嘴对左耳杯和右耳杯同时进行麦克风校准测试时,使左耳杯和右耳杯内的各麦克风距离仿真嘴的距离一致,以使各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信号的强度保持一致,进而确保麦克风校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内容,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的左耳杯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的左耳杯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的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图中:左耳杯定位块11、定位凸台111、定位凹槽112、侧壁113、右耳杯定位块12、左耳杯压块13、压头固定块131、旋转气缸132、压头133、右耳杯压块14、仿真嘴2、移动机构3、固定底板31、滑台气缸32、支撑块33、滑动块34、定位块固定板35、第一法兰支座351、第二法兰支座352、第一定位块支撑杆353、第二定位块支撑杆354、仿真嘴支撑杆3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针对前述目前的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无法对麦克风进行精确定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耳杯固定机构中设置左耳杯定位块和右耳杯定位块分别对头戴耳机的左耳杯和右耳杯分别进行定位,通过在耳杯固定机构中设置与左耳杯定位块和右耳杯定位块相匹配的左耳杯压块和右耳杯压块分别对固定定位在相应耳杯定位块内的耳杯进行固定,以避免移动机构在带动耳杯固定机构相对于仿真嘴进行水平移动时,左耳杯和右耳杯在相应的耳杯定位块内发生位移,从而确保在通过仿真嘴对左耳杯和右耳杯同时进行麦克风校准测试时,使左耳杯和右耳杯内的各麦克风距离仿真嘴的距离一致,以使各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信号的强度保持一致,进而确保麦克风校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需机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耳杯分为与人体左右耳相对应的左耳杯和右耳杯,其为头戴耳机与人体耳朵相接触的部分,其通常包括麦克风和耳杯外壳,目前为提高头戴耳机的声学性能,通常在左耳杯和右耳杯内各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麦克风。

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的整体结构,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的左耳杯定位块的结构,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的左耳杯压块的结构,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的移动机构的结构,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的支撑杆的结构。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包括耳杯固定机构、仿真嘴2和移动机构3;其中,耳杯固定机构设置在移动机构3上,包括左耳杯定位块11、右耳杯定位块12,以及分别与左耳杯定位块11和右耳杯定位块12相匹配的左耳杯压块13和右耳杯压块14。其中,头戴耳机的左耳杯和右耳杯分别通过相应的耳杯定位块定位(即头戴耳机的左耳杯通过左耳杯定位块定位,右耳杯通过右耳杯定位块定位),通过左耳杯压块13固定定位在左耳杯定位块11内的左耳杯,通过右耳杯压块14固定定位在右耳杯定位块12内的右耳杯;移动机构3带动耳杯固定机构相对于仿真嘴2水平移动,以对固定定位在左耳杯定位块11内的左耳杯和固定定位在右耳杯定位块12内的右耳杯进行麦克风校准测试。

其中,在左耳杯定位块和右耳杯定位块中分别设置有定位凸台和定位凹槽,定位凸台和定位凹槽分别与对应耳杯外壳的凹槽和凸台配合,以实现相相应耳杯与对应耳杯定位块的定位。也就是说,左耳杯与左耳杯定位块的定位通过设置在左耳杯定位块中的定位凸台和定位凹槽实现,右耳杯与右耳杯定位块的定位通过设置在右耳杯定位块中的定位凸台和定位凹槽实现。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左耳杯定位块11中设置有定位凸台111和定位凹槽112,定位凸台111与左耳杯外壳的凹槽配合,定位凹槽112与左耳杯外壳的凸台配合,从而将左耳杯定位在左耳杯定位块内。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仅示出了左耳杯定位块的结构,右耳杯定位块的结构与左耳杯定位块的结构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另外,仿真嘴发出的声音信号通常会与耳杯外壳产生声波反射,从而影响麦克风对声音信号的拾取。为了避免声波反射对麦克风对声音信号的拾取所产生影响,在左耳杯定位块和右耳杯定位块的边缘分别设置有凸起以形成相应耳杯定位块的侧壁(即在左耳杯定位块的边缘设置有凸起以形成左耳杯定位块的侧壁,在右耳杯定位块的边缘同样设置有凸起以形成右耳杯定位块的侧壁),该侧壁用于补偿仿真嘴发出的声音信号与相应耳杯外壳产生的声波反射。同样的,如图2所示,在左耳杯定位块11的边缘设置有凸起以形成左耳杯定位块的侧壁113,该左耳杯定位块的侧壁用于补偿仿真嘴发出的声音信号与左耳杯外壳产生的声波反射。

进一步地,需要根据仿真嘴发出的声音信号与相应耳杯外壳产生的声波反射值确定相应耳杯定位块的侧壁的宽度和深度。也就是说,左耳杯定位块的侧壁的宽度和深度需要根据仿真嘴发出的声音信号与左耳杯外壳产生的声波反射值确定,右耳杯定位块的侧壁的宽度和深度需要根据仿真嘴发出的声音信号与右耳杯外壳产生的声波反射值确定。进一步地,通常仿真嘴发出的声音信号与相应耳杯外壳产生的声波反射值与相应的耳杯外壳的面积相关,因此,在确定相应耳杯定位块的侧壁的宽度和深度时,可以根据相应耳杯外壳的面积来确定。

另外,上述的左耳杯压块和右耳杯压块均包括压头固定块和与压头固定块相连的旋转气缸;其中,在压头固定块中设置有压头,旋转气缸带动压头固定块竖向移动,通过压头固定定位在相应耳杯定位块内的耳杯;压头与固定定位在相应定位块内的耳杯相接触的部分为硅胶或者橡胶;此外,为了简化麦克风校准治具的结构,相应耳杯压块中的旋转气缸固定在相应耳杯定位块上。

具体地,如1结合图3所示,左耳杯压块13包括压头固定块131和与压头固定块131相连的旋转气缸132;其中,在压头固定块131中设置有压头133,旋转气缸132带动压头固定块131竖向移动,通过压头133固定定位在左耳杯定位块内的左耳杯。其中,压头133与固定定位在左耳杯定位块内的左耳杯相接触的部分为硅胶或者橡胶。此外,为了简化结构,左耳杯压块中的旋转气缸固定在左耳杯定位块上,右耳杯压块中的旋转气缸固定在右耳杯定位块上。同样的,右耳杯压块14的结构与左耳杯压块13的结构完全相同,同样可以通过如图3所示的结构对定位在右耳杯定位块内的右耳杯进行固定,在此也不再过多赘述。

进一步地,上述移动机构3包括固定底板31、设置在固定底板31上的滑台气缸32、设置在滑台气缸32上的支撑块33,以及通过支撑块33与滑台气缸32相连的滑动块34;其中,在滑动块34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块固定板35,上述耳杯固定机构固定在定位块固定板35上,滑台气缸32带动滑动块34水平移动,以使固定在定位块固定板35上的耳杯固定机构相对于仿真嘴2水平移动。

其中,在固定底板31上设置有仿真嘴支撑杆36,仿真嘴2通过仿真嘴支撑杆36固定在固定底板31上,且左耳杯和右耳杯内的各麦克风的发声方向的交点位于仿真嘴的中心轴线上,如此,则能够使麦克风的校准测试的结果更为精确。

此外,在定位块固定板35上设置有第一法兰支座351、第二法兰支座352,以及分别与第一法兰支座351和第二法兰支座352相连的第一定位块支撑杆353和第二定位块支撑杆354,左耳杯定位块11通过第一定位块支撑杆353固定在定位块固定板35上,右耳杯定位块12通过第二定位块支撑杆354固定在定位块固定板35上。需要说明的是,设置第一法兰支座和第二法兰支座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第一定位块支撑杆和第二定位块支撑杆的定位精度和增强支撑杆的支撑强度;此外,可以将第一定位块支撑杆和第二定位块支撑杆设置为圆形结构,将其表面粗糙度设置为1.6微米,如此,则可减少声波的反射面积,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下述将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的校准测试过程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的校准测试过程如下:

移动机构带动耳杯固定机构向远离仿真嘴的方向水平移动,从而使耳杯固定机构出测试屏蔽箱,测试人员将头戴耳机的左耳杯和右耳杯分别放置在左耳杯定位块和右耳杯定位块上,然后启动测试,此时,左耳杯压块和右耳杯压块中的旋转气缸带动各自的压头下压,以分别将定位在相应耳杯定位块内的耳杯进行固定,防止移动机构运动过程中头戴耳机的左耳杯和右耳杯产生晃动,确保耳杯定位准确,待放置有左耳杯和右耳杯的耳杯固定机构完全进入屏蔽箱后,通过仿真嘴发声以对头戴耳机的麦克风进行测试。

通过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能够使各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信号的强度保持一致,从而确保麦克风校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头戴耳机麦克风校准测试治具,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