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耳机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1657发布日期:2018-06-23 01:3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无线通信耳机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检测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耳机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耳机组装完毕后且包装前,需要对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参数进行性能确认,通常做法是使用接收器进行连接无线通信耳机和电脑,电脑发声进行听音测试。以图2的单无线通信耳机为例,如图2所示,无线通信耳机包括耳机壳体1,耳机壳体1内部设置有喇叭2、两个麦克风(第一麦克风3、第二麦克风4)以及电路板。

在对单无线通信耳机进行测试时,,对喇叭只能判定是否有声音,对音质无法进行最终判定,同时对通话麦克风也不能进行判定。若要进行判定此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参数是否准确在框线内,则需要再分别进行喇叭和通话麦克风的测试,这种测试复杂,并且测试的成本高,测试效率低。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无线通信耳机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耳机检测装置,以解决目前无线通信耳机测试过程复杂、成本高以及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耳机检测装置,包括声卡、与声卡连接的测试单元、仿真嘴和仿真耳、与测试单元连接的软件保护器;其中,软件保护器,用于连接计算机与待检测的无线通信耳机;仿真嘴,用于将声卡发出的声音信号传输到无线通信耳机;仿真耳,用于将无线通信耳机接收到的声音信号传输到声卡;声卡,用于将接到的仿真耳传输的声音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测试单元,用于根据声数字信确定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参数。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无线通信耳机包括麦克风和喇叭,其中,麦克风接收仿真嘴发出的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传输至喇叭;喇叭接收麦克风传输的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传输至仿真耳。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还包括指令控制单元,指令控制单元,用于对软件保护器与无线通信耳机发出连接指令,以及对无线通信耳机内部的麦克风和喇叭发出连接指令。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麦克风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指令控制单元对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与喇叭发出连接指令,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同时与喇叭连接;或者,指令控制单元对第一麦克风与喇叭发出连接指令,第一麦克风与喇叭连接;或者,指令控制单元对第二麦克风与喇叭发出连接指令,第二麦克风与喇叭连接。

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通信耳机检测装置,通过仿真嘴和仿真耳同时测试无线通信耳机喇叭和麦克风的性能,采用此装置能够提高测试的准确度,节约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耳机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耳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耳机PCB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耳机PCB板上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与喇叭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耳机PCB板上第一麦克风与喇叭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耳机PCB板上第二麦克风与喇叭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耳机检测过程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耳机壳体,2、喇叭,3、第一麦克风,4、第二麦克风,5、计算机,6、软件保护器,7、无线通信耳机,8、仿真耳,9、仿真嘴,10、声卡、测试单元51、指令控制单元52。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前述提出的现有的无线通信耳机测试过程复杂、成本高以及测试时间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线通信耳机检测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装置,不需要分别对无线通信耳机的喇叭和麦克风进行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无线通信耳机包括蓝牙耳机、红外无线耳机、FM射频无线耳机等,其中,蓝牙耳机包括单耳式蓝牙耳机和双耳式蓝牙耳机,分为颈线式蓝牙耳机、颈带式蓝牙耳机以及真无线式蓝牙耳机等。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通信耳机检测装置的结构,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耳机检测装置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通信耳机检测装置包括:计算机5、设置在计算机5内部的声卡10和测试单元51、与声卡10连接的仿真嘴9和仿真耳8、与计算机5内部测试单元51连接的软件保护器6。

其中,软件保护器6,用于连接计算机5与待检测的无线通信耳机7;仿真嘴9,用于将声卡10发出的声音信号传输到无线通信耳机7;仿真耳8,用于将无线通信耳机7接收到的声音信号传输到声卡10;声卡10,用于将接到的仿真耳8传输的声音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测试单元51为计算机5内部的测试软件,用于根据数字信号确定无线通信耳机7的声学参数。

此外,在计算机5内部还设置有指令控制单元52,指令控制单元52,用于对软件保护器6与无线通信耳机7发出连接指令,以及对无线通信耳机7内部的麦克风和喇叭发出连接指令。

其中,无线通信耳机7包括麦克风和喇叭,其中,麦克风接收仿真嘴9发出的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传输至喇叭;喇叭接收麦克风传输的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传输至仿真耳8。其中,无线通信耳机7的麦克风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

为了详细说明无线通信耳机检测装置的结构,图3至图6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无线通信耳机检测装置的结构进行了示例性标示。具体地,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耳机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板结构;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耳机PCB板上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与喇叭连接结构;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耳机PCB板上第一麦克风与喇叭连接结构;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耳机PCB板上第二麦克风与喇叭连接结构。

如图3所示,在无线通信耳机PCB板上设置有第一麦克风3、第二麦克风4以及喇叭2,圆点为PCB电路板中声学元件的触点,连接声学元件(第一麦克风3、第二麦克风4以及喇叭2)和蓝牙电路。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在需要对第一麦克风3、第二麦克风4以及喇叭2进行测试时,可以通过指令控制单元发出连接指令使第一麦克风3和第二麦克风4同时与喇叭2连接;第一麦克风3和第二麦克风4接收仿真嘴发出的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传输至喇叭2;喇叭2接收第一麦克风3和第二麦克风4发出的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传输至仿真耳,仿真耳将接到声音信号后传回声卡中,计算机对声卡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判断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性能。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麦克风3和第二麦克风4连接喇叭2的四条线,为实线,这四条实线并非外接的线,是无线通信耳机PCB板上的分布的线。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在需要对第一麦克风3和喇叭2进行测试时,可以通过指令控制单元发出连接指令使第一麦克风3与喇叭2之间实线连通,此时软件保护器与无线通信耳机连通,第一麦克风3接收仿真嘴发出的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传输至喇叭2;喇叭2接收麦克风发出的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传输至仿真耳,并将声音信号传输至仿真耳,仿真耳将接到声音信号后传回声卡中,计算机对声卡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判断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性能。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在需要对第二麦克风4和喇叭2进行测试时,可以通过指令控制单元发出连接指令使第二麦克风4与喇叭2之间实线连通,此时软件保护器与无线通信耳机连通,第二麦克风4接收仿真嘴发出的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传输至喇叭2;喇叭2接收麦克风发出的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传输至仿真耳,仿真耳接到声音信号后传回声卡中,声卡将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测试单元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获取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参数,根据测试得到的声学参数判定无线通信耳机的是否为合格产品。

为了说明无线通信耳机检测装置的原理,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耳机检测过程。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通信耳机检测过程包括:

S710:将声卡发出的声音信号传输至仿真嘴;

S720:仿真嘴将声卡发出的声音信号传输至无线通信耳机的麦克风;

S730:麦克风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传输至无线通信耳机的喇叭;

S740:喇叭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传输至仿真耳;

S750:仿真耳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传输至声卡;

S760:声卡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S770:测试单元根据对数字信号确定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参数;

S780:根据获取的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参数判定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性能是否合格。

其中,在步骤S780中,在根据获取的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参数判定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性能是否合格的过程中,将获取的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参数与标准的声学参数进行比较,如果获取的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参数在标准的声学参数的范围内,则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性能合格;如果获取的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参数不在标准的声学参数的范围内,则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性能不合格,属于不良品。

其中,在步骤S710之前,在声卡发出的声音信号传输至仿真嘴之前,通过指令控制单元将软件保护器与无线通信耳机连接,也就是说,将软件保护器与无线通信耳机连接后,才能对无线通信耳机进行检测。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中,无线通信耳机的麦克风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在对无线通信耳机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可以对同时对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以及喇叭进行检测,也可以只对第一麦克风以及喇叭进行检测;或者只对第二麦克风以及喇叭进行检测。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指令控制单元发出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与喇叭连接指令时,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同时与喇叭之间实线连接,此时,声卡、仿真嘴、仿真耳、测试单元对无线通信耳机的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以及喇叭进行声学性能测试。

具体地,将声卡发出声音信号,传输至仿真嘴,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接收仿真嘴发出的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传输至喇叭;喇叭接收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发出的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传输至仿真耳,仿真耳将接到声音信号后传回声卡中,声卡将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测试单元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获取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参数,根据测试得到的声学参数判定无线通信耳机的是否是合格产品。如果获取的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参数在标准的声学参数的范围内,则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性能合格;如果获取的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参数不在标准的声学参数的范围内,则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性能不合格,属于不良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当指令控制单元发出第一麦克风与喇叭连接指令时,第一麦克风与喇叭之间实线连接,此时,声卡、仿真嘴、仿真耳、测试单元对无线通信耳机的第一麦克风以及喇叭进行声学性能测试。

具体地,将声卡发出声音信号,传输至仿真嘴,第一麦克风接收仿真嘴发出的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传输至喇叭;喇叭接收第一麦克风发出的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传输至仿真耳,仿真耳将接到声音信号后传回声卡中,声卡将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测试单元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获取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参数,根据测试得到的声学参数判定无线通信耳机中第一麦克风与喇叭是否在标准的声学参数的范围内。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当指令控制单元发出第二麦克风与喇叭连接指令时,第二麦克风与喇叭之间实线连接,此时,声卡、仿真嘴、仿真耳、测试单元对无线通信耳机的第二麦克风以及喇叭进行声学性能测试。

具体地,将声卡发出声音信号,传输至仿真嘴,第二麦克风接收仿真嘴发出的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传输至喇叭;喇叭接收第二麦克风发出的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传输至仿真耳,仿真耳将接到声音信号后传回声卡中,声卡将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测试单元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获取无线通信耳机的声学参数,根据测试得到的声学参数判定无线通信耳机的第二麦克风与喇叭是否在标准的声学参数的范围内。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通信耳机检测装置,通过仿真嘴和仿真耳同时测试无线通信耳机喇叭和麦克风的性能,采用此装置能够提高测试的准确度,节约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

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线通信耳机检测装置。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无线通信耳机检测装置,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