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电视前壳及其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3384发布日期:2018-09-04 23:3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电视前壳及其电视机。



背景技术:

电视前壳很难一体加工完成,现有技术中分别加工两个壳体,然后将两个壳体进行组合、固定,组装成电视前壳,但是现有技术中生产的两个壳体之间的装配吻合度较低,较易产生相互错位,导致前壳中液晶模组的装配空间出现移位而无法装配液晶模组,需要把两个壳体拆开,重新组装。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组合式电视前壳及其电视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视前壳的两个壳体装配吻合度低,容易移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式电视前壳,其包括第一前壳和第二前壳,其中,所述第一前壳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柱;所述第二前壳上设置有若干个供所述螺柱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前壳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口字型;所述底板的同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所述第二折边均为口字型;所述第一折边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外围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外;所述第二折边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内;所述第二前壳包括底座;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U型架和第二U型架;所述第一U型架与所述第一折边卡合连接,所述第二U型架与所述第二折边卡合连接。

所述组合式电视前壳,其中,所述第一前壳为金属前壳,所述第二前壳为塑胶前壳。

所述组合式电视前壳,其中,所述若干个螺柱位于所述底板的同一侧,所述螺柱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底板。

所述组合式电视前壳,其中,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二折边组成回字,所述螺柱位于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二折边之间,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螺柱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折边与所述螺柱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所述组合式电视前壳,其中,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二U型架以所述螺柱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相互对称。

所述组合式电视前壳,其中,所述第一U型架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折边,所述第一U型架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将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长度。

所述组合式电视前壳,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第一折边位于所述第一U型架内,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折边背离所述螺柱一侧接触、并与所述底板平齐。

所述组合式电视前壳,其中,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底板之间,并与所述底板平齐。

所述组合式电视前壳,其中,所述第一折边位于所述第一U型架外;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一间隙外;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折边背离所述螺柱一侧接触,并与所述第一折边平齐。

一种电视机,其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组合式电视前壳。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螺柱与所述通孔的配合、所述第一U型架与所述第一折边的卡合连接,以及所述第二U型架与所述第二折边的卡合连接,实现所述第一前壳与所述第二前壳的互相限位和承接,避免所述第一前壳和所述第二前壳相互错位,提高了装配吻合度以及连接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金属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向剖视图;

图4为图3中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组合式电视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一中所述组合式电视前壳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二中所述组合式电视前壳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同时参阅图1-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电视前壳,如图1和图5所示,其包括第一前壳和第二前壳,所述第一前壳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柱1,所述第二前壳上设置有若干个供所述螺柱1穿过的通孔,较佳的,所述若干个螺柱1位于所述第一前壳的同一侧,所述螺柱1与所述第二前壳位于所述第一前壳的同一侧,所述通孔的数量与所述螺柱1的数量相等,所述螺柱1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所述螺柱1穿过所述通孔从而将所述第一前壳与所述第二前壳连接。

所述第一前壳包括底板2,所述底板2为口字型,所述若干个螺柱1位于所述底板2的同一侧,所述螺柱1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底板2。所述底板2的中心孔用于避让液晶显示屏,所述若干个螺柱1绕所述底板2设置并围成口字型。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底板2的同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折边3和第二折边4;所述第一折边3、所述第二折边4均为口字型;所述第一折边3的一端与所述底板2的外围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2外;所述第二折边4的一端与所述底板2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2内。所述第一折边3、所述第二折边4和所述螺柱1均位于所述底板2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折边3位于所述底板2的外围,所述第二折边4位于所述底板2的内侧。所述第二前壳100包括底座,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底座上,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U型架7和第二U型架8,所述第一U型架7与所述第一折边3卡合连接,所述第二U型架8与所述第二折边4卡合连接。

通过所述螺柱1与所述通孔的配合、所述第一U型架7与所述第一折边3的卡合连接,以及所述第二U型架8与所述第二折边4的卡合连接,实现所述第一前壳与所述第二前壳的互相限位和承接,避免在装配过程中所述第一前壳和所述第二前壳相互错位,提高了装配吻合度以及连接牢固性。

所述第一前壳为金属前壳,所述第二前壳100为塑胶前壳,所述金属前壳采用合金材料。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螺柱1与所述通孔的配合将所述金属前壳和所述塑胶前壳连接,从而组合成所述组合式电视前壳,具有金属效果,相比于全金属前壳,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塑胶材料代替部分金属材料,既减轻了重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所述底板2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框体21、第二框体22、第三框体23和第四框体24,所述第二框体2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框体21的长度;所述第一折边3包括以所述底板2竖立摆放为例,所述第一框体21平行于水平面,所述第二框体22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第一折边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上端连接,另一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框体21且悬空,所述第一折边3平行于底板2;所述第二折边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下端连接,另一端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第一框体21且悬空,所述第二折边4平行于所述底板2。

所述第一折边3与所述第二折边4组成回字,且所述第一折边3位于外侧,所述第二折边4位于内侧。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框体21连接的所述第一折边3、所述螺柱1和所述第二折边4中,所述第一折边3、所述螺柱1和所述第二折边4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螺柱1位于所述第一折边3与所述第二折边4之间,所述第一折边3与所述螺柱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5,所述第二折边4与所述螺柱1之间具有第二间隙6。所述第一折边3、所述第二折边4和所述螺柱1均与所述底板2一体设置。

所述第一折边3的厚度与所述第二折边4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折边3相对于所述底板2凸出的高度小于所述螺柱1相对于所述底板2凸出的高度,使得所述塑胶前壳与所述金属前壳配合连接时,所述第一折边3、所述第二折边4均不会对所述塑胶前壳造成干涉,便于所述螺柱1与所述通孔配合。

所述第一U型架7和所述第二U型架8以所述螺柱1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相互对称;所述第一U型架7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折边3,所述第二U型架8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折边4;所述第一U型架7包括第一侧壁71、第二侧壁72以及将所述第一侧壁71与所述第二侧壁72连接的连接部73,所述第一侧壁71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侧壁7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侧壁72的长度。所述第一U型架7背离所述第一折边3一侧与所述底座平齐,所述第一侧壁71的长度等于所述底座的厚度,所述第一折边3的厚度等于所述底板2的厚度,所述第二折边4的厚度等于所述底板2的厚度。较佳的,所述第一间隙5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间隙6的长度。

较佳的实施例一,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侧壁71位于所述第一间隙5内,所述第一折边3位于所述第一U型架7内,所述第二侧壁72与所述第一折边3背离所述螺柱1一侧接触、并与所述底板2平齐。所述第二侧壁72和所述第一侧壁71将所述第一折边3包裹在所述第一U型架7内,且所述第二侧壁72超出所述第一折边3并与所述底板2背离所述螺柱1一侧平齐,所述第二侧壁72与所述底板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壁72上设置有遮挡部9,所述遮挡部9采用塑胶材料;所述遮挡部9位于所述第二侧壁72与所述底板2之间,并与所述底板2平齐,即所述遮挡部9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较佳的,所述遮挡部9与所述第二侧壁72一体设置,使得所述金属前壳与所述塑胶前壳配合连接后,所述组合式电视前壳背离所述螺柱1一侧平齐,所述塑胶前壳将所述第一折边3和所述第二折边4均包裹,所述底板2背离所述螺柱1一侧露出来,具有金属效果。

所述第一折边3相对于所述底板2凸出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折边3的宽度的一半,所述第二折边4相对于所述底板2凸出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折边4的宽度的一半,所述第一折边3的高度为1mm~6mm,所述第二折边4的高度为1mm~2mm,较佳的,所述第一折边3的高度与所述第二折边4的高度相等,使得所述金属前壳与所述塑胶前壳卡合连接后,所述组合式电视前壳的四边中,每一边的螺柱1均位于该边的中心线处。由于所述第二侧壁72位于所述金属前壳的外围,并卡合连接在所述第一折边3上,为提高所述塑胶前壳与所述金属前壳的连接强度,所述第二侧壁7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侧壁71的厚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壁72的厚度与所述第一侧壁71的厚度之差为所述第一侧壁71的厚度的1/3。

较佳的实施例二,如图4、图5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折边3位于所述第一U型架7外;所述第一侧壁71位于所述第一间隙5外;所述第二侧壁72与所述第一折边3背离所述螺柱1一侧接触,并与所述第一折边3平齐,所述第一折边3位于所述第一U型架7外,从所述底板2背离所述塑胶前壳一面看,相比于较佳的实施例一来说,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2、所述第一折边3、所述第二折边4都有部分暴露在外,使得所述组合式电视前壳的金属效果更强。

但是,无论是较佳的实施例一,还是较佳的实施例二,所述塑胶前壳都从所述金属前壳的一侧对所述金属前壳进行包裹,这样就有利于在制作所述组合式电视前壳时先加工金属框成所述金属前壳形状,再将所述金属前壳置于注塑模具上,通过所述螺柱将所述金属前壳的表面与注塑模具的型腔调整匹配,当注塑模具调试好后,利用注塑机将塑胶从注塑机的炮筒唧嘴扣射入型腔内,熔解塑胶使其能够沿所述金属前壳的周围和型腔壁的周围填充并经过增压、保压、冷却、定型后,打开型腔,将内容物顶出,得到所述组合式电视前壳。利用塑胶与金属材料的熔点不同,把熔点低的所述塑胶前壳包裹在熔点高的所述金属前壳外,便于使用注塑模具加工,使得当所述底板2背离所述螺柱一侧朝外时,所述组合式电视前壳呈现出金属质感,同时内侧使用塑胶材料覆盖于金属材料上,既具有金属效果,外观闪亮,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轻整体重量,提高其抗变形、抗冲击的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71的长度、所述第一折边3的厚度以及所述底板2的厚度之和小于所述螺柱相比于所述底板2凸出的长度,即无论所述第一侧壁71与所述底板2平齐还是与所述第一折边3平齐,所述螺柱都会凸出于所述底座,便于加工时,所述螺柱与注塑模具调整匹配以确定所述塑胶前壳与所述金属前壳的结合面,提高加工精度。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折边3包括第一边框31、第二边框32、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所述第一边框31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21上,所述第二边框32设置在所述第二框体22上,所述第三边框设置在所述第三框体23上,所述第四边框设置在所述第四框体24上;所述第一边框31与所述第三边框对称,所述第二边框32与所述第四边框对称,所述第一边框31与所述第二边框32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二边框32与所述第三边框之间具有间隔,当所述第一框体21水平放置时,所述第一边框31的纵截面为梯形,其上底(长度短)朝向所述螺柱,其下底(长度长)背离所述螺柱,使得所述第一折边3延伸至所述底板2外的两角成尖角形,使得所述金属前壳在与注塑模具结合时更易匹配,以使所述塑胶前壳可以完整包裹所述金属前壳的四个角。

所述第二折边4与所述第一折边3形状相同,所述第二折边4围成的口字型小于所述第一折边3围成的口字型,即所述第二折边4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折边3的尺寸。所述第一边框3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框体21的长度,所述第二边框3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框体22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视机,其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组合式电视前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电视前壳及其电视机,其包括第一前壳和第二前壳,所述第一前壳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柱;所述第二前壳上设置有若干个供所述螺柱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前壳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口字型;所述底板的同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所述第二折边均为口字型;所述第一折边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外围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外;所述第二折边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内;所述第二前壳包括底座;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U型架和第二U型架;所述第一U型架与所述第一折边卡合连接,所述第二U型架与所述第二折边卡合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螺柱与所述通孔的配合、所述第一U型架与所述第一折边的卡合连接,以及所述第二U型架与所述第二折边的卡合连接,实现所述第一前壳与所述第二前壳的互相限位和承接,避免所述第一前壳和所述第二前壳相互错位,提高了装配吻合度以及连接牢固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