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USB接口的便携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6375发布日期:2018-08-14 18:28阅读:7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箱,特别涉及一种带有USB接口的便携音箱。



背景技术:

蓝牙音箱就是将蓝牙技术应用在传统数码和多媒体音箱上,让使用者可以免除恼人电线的牵绊,自在的以各种方式聆听音乐。

与传统的音箱相比较,蓝牙音箱具有以下特点,应用广泛,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汽车、医疗设备等众多设备,只要拥有蓝牙适配器,就能轻松连接蓝牙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或语音通信,广泛普及,兼容性好,操作简单,蓝牙技术是一项即时技术,它不要求固定的基础设施,且易于安装和设置,不需要电缆即可实现连接,使用非常方便,只需简单完成配对就可投入使用,操作门槛较低,传输速度较快,相比于红外等其他方式,蓝牙传输协议在速度上有着明显的优势,蓝牙4.0理论最高速度达到24Mbps,更快的速度就可以保证更高的音质,使其有足够的能力承载码率更高的音乐;在户外或者旅行外出使用蓝牙音箱,我们都是通过与手机配对连接,我们都知道,手机在用蓝牙的时候会大幅度的消耗电量,当手机没电了就没有办法使用也不能控制蓝牙音箱,导致无法满足户外活动的需求,因此,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USB接口的便携音箱,可以提供5V的供电电压,实现对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USB接口的便携音箱,包括音箱本体,其特征是:所述音箱本体上设置有USB接口,所述音箱本体还包括耦接于USB接口的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源模块以及耦接于电源模块的充电模块,充电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耦接,充电模块的输出端通过USB接口与预充电的电子设备耦接,其中所述充电模块包括降压单元以及将降压后的电压转化为稳定直流电压的滤波单元。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音箱上设置USB接口,并通过供电电路对插装于USB接口上的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充电,解决了在户外手机没电时,不能适用音箱的问题,同时不再需要拿充电宝等充电设备,使用更加的灵活,为人们提供便利。

作为优选,所述USB接口处罩设有橡胶保护罩。

采用上述方案,橡胶保护罩的设置,可以避免USB接口内进入一些杂物,避免了USB接口被杂物堵住,延长了USB接口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保护罩上设置有插装于USB接口的限位凸起。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限位凸起的设置,使得在USB不使用时,可以将限位凸起插装于USB接口内,增加了橡胶保护罩与USB接口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了橡胶保护罩从USB接口处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凸起的边缘设置有圆弧倒角。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限位凸起的边缘设置圆弧倒角,在对应插装于USB接口内时,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更加方便将限位凸起插装于USB接口内。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保护罩于USB接口的边缘设置有抵接于USB接口外侧壁的凸缘。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橡胶保护罩的边缘设置抵接于USB接口的凸缘,使得橡胶保护套与USB接口之间的密封性更好,避免了灰尘以及水的进入,从而进一步保护了USB接口,同时,凸缘的设置,增加了橡胶保护罩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稳压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耦接并形成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分别耦接,所述稳压芯片的低电压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地。

采用上述方案,电源模块向USB接口提供电压,当手机等电子设备插接于USB接口时,充电模块输出5V的直流电压至手机等电子设备,实现对设备充电。

作为优选,所述降压单元包括降压芯片以及与降压芯片耦接的以使降压芯片正常工作的多个电阻和多个电容,所述降压单元的输出端耦接于滤波单元。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降压单元的设置,实现将音箱内的高压转化为可供手机等电子设备充电的低压,并通过滤波单元设置,在电压高于电容电压时电容充电,当电压低于电容电压时,电容放电,在充放电的过程中,实现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以供电子设备充电。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模块还耦接有用于检测电源电量的电量检测模块,所述电量检测模块包括耦接于电源模块输出端的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二极管的负极耦接于充电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二极管与所述充电模块的连接点上耦接于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四电容的一端耦接于第一电阻与二极管的连接点后耦接有预设电压,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容与第四电容并联,第六电容并联于第二电阻的两端,且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连接点为电量检测模块的输出端。

采用上述方案,当USB接口接入电子设备时,电源模块供电至USB接口的回路道通,此时,电量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输出当前电源的电量情况,以起到提示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过在音箱上设置USB接口,并通过供电电路对插装于USB接口上的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充电,解决了在户外手机没电时,不能适用音箱的问题,同时不再需要拿充电宝等充电设备,使用更加的灵活,为人们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带有USB接口的便携音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橡胶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中:1、音箱本体;11、USB接口;2、橡胶保护罩;21、限位凸起;22、凸缘;3、供电电路;31、电源模块;32、充电模块;321、降压单元;322、滤波单元;33、电量检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带有USB接口的便携音箱,结合图1和图2,包括音箱本体1,音箱本体1上设置有USB接口11,USB接口11处罩设有橡胶保护罩2。

结合图2和图3,橡胶保护罩2上设置有插装于USB接口11的限位凸起21,限位凸起21插装于USB接口11内时,限位凸起21的侧壁抵接于USB接口11的侧壁,且限位凸起21的边缘设置有圆弧倒角以方便插装于USB接口11内,橡胶保护罩2于USB接口11的边缘设置有抵接于USB接口11外侧壁的凸缘22。

结合图2和图4,音箱本体1还包括耦接于USB接口11的供电电路3,供电电路3包括电源模块31以及耦接于电源模块31的充电模块32,充电模块32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31耦接,充电模块32的输出端通过USB接口11与预充电的电子设备耦接,其中充电模块32包括降压单元321以及将降压后的电压转化为稳定直流电压的滤波单元322。

如图4所示,电源模块31包括稳压芯片U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耦接并形成电源模块31的输出端,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分别耦接,稳压芯片U1的低电压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共接于地,其中稳压芯片U1采用78M08。

降压单元321包括降压芯片U2以及与降压芯片U2耦接的以使降压芯片U2正常工作的电阻R3、电阻R4、以及电容C4、电容C5、电容C6,降压芯片U2采用MP1471A,降压芯片U2的5脚耦接于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耦接于降压芯片U2的3脚,且电阻R3的另一端还耦接于电源模块31的输出端,并与电容C4的一端耦接,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5与电容C4并联,降压芯片U2的1脚接地,降压芯片U2的6脚耦接于电容C6的一端,降压芯片U2的2脚耦接电容C6的另一端,降压芯片U2的4脚耦接于电阻R4的一端,降压芯片U2的2脚和电阻R4的另一端耦接于滤波单元322。

滤波单元322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容C7和电容C8,电阻R5的一端耦接于降压芯片U2的2脚,电阻R5的另一端耦接于电阻R6后接地,降压芯片U2的4脚耦接于电阻R5和电阻R6的连接点,电容C8的一端耦接于电阻R5并耦接于USB接口11的输出端,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7并联于电容C8。

结合图2和图4,电源模块31还耦接有用于检测电源电量的电量检测模块33,电量检测模块33包括耦接于电源模块31输出端的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四电容C9、第五电容C10和第六电容C11,二极管D1的负极耦接于充电模块32的输入端,二极管D1与充电模块32的连接点上耦接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第四电容C9的一端耦接于第一电阻R1与二极管D1的连接点后耦接有预设电压V1,第四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容C10与第四电容C9并联,第六电容C11并联于第二电阻R2的两端,且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连接点为电量检测模块33的输出端,当USB接口11接入电子设备时,电源模块31供电至USB接口11的回路道通,此时,电量检测模块33的输出端输出当前电源的电量情况,以起到提示的效果。

通过在音箱上设置USB接口11,并通过电源模块31提供电能、通过稳压芯片U1进行稳压,降压单元321对电源模块31输出的电压进行降压,通过滤波单元322的滤波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以对插装于USB接口11上的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充电,解决了在户外手机没电时,不能适用音箱的问题,同时不再需要拿充电宝等充电设备,使用更加的灵活,为人们提供便利。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