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14438发布日期:2019-07-19 22:3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增强网络覆盖,提高网络容量,一种有效的方法是部署中继节点。在部署了中继节点的系统架构中,终端设备通过中继节点与基站连接,这种情况下,中继节点连接的基站可以称为宿主(donor)基站,而基站可以连接到核心网。其中,根据终端设备和基站间的中继节点的个数,可以将系统架构分为单跳中继架构和多跳中继架构。

在第五代(5generation,5g)新空口(newradio,nr)移动通信系统中,引入了控制单元(controlunit,cu)-数据单元(distributedunit,du)分离技术,其中,cu也被称为控制节点或者中心单元。du也被称为分布式单元。若将基于cu-du架构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中继架构,会存在如下问题:1、中继架构存在多跳的情况,显然cu-du架构的数据传输方法无法适用于这种情况;2、cu-du之间是通过有线介质,如光纤连接的,而中继架构中,中继节点和基站是通过无线接口连接的。因此,如何实现中继架构系统的数据传输,成为本申请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从而实现中继架构系统的数据传输。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rlc承载与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并根据所述gtp隧道终点,以及,上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rlc承载。进而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数据无线承载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如下信息通知给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为pdcppdu,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gtp-u层和所述第二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

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所述udp层、所述ip层和所述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二rlc承载、所述第二mac层和所述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第三数据包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由于第三数据包中携带指示信息,使得第二网络设备通过该指示信息可以识别该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一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由于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上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一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基站通信;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到所述基站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或者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二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包括: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rlc承载与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并根据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以及,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rlc承载。进而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二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pdcppdu;

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gtp-u层和所述第一rlc承载之间还包括:第一udp层、第一ip层和第一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

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gtp-u层、所述第一udp层、所述第一ip层和所述第一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一rlc承载,所述第一mac层和所述第一物理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二gtp-u层和所述第二rlc承载之间还包括:第二udp层、第二ip层处理和第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

相应的,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

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gtp-u层、所述第二udp层、所述第二ip层处理和所述第二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三数据包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到基站之间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或者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

其中,n为大于1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上行gtp隧道终点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rlc承载与上行gtp隧道终点对应。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pdcppdu。

可选地,所述gtp-u层和所述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gtp-u层、所述udp层、所述ip层和所述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rlc承载、所述mac层和所述物理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上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到所述基站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根据第一rlc承载,以及,第一rlc承载与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确定gtp隧道终点。并根据该gtp隧道终点,以及gtp隧道终点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rlc承载,或者如上所述,通过drb与gtp隧道终端,gtp隧道终点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rlc承载,最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对应关系,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关系,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通知给所述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gtp-u层和所述第一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udp层、所述ip层和所述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一rlc承载、所述第一mac层和所述第一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基站通信;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对应;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包括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二rlc承载对应;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rlc承载与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并根据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以及,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rlc承载。进而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以及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之前,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以及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gtp-u层和所述第一rlc承载之间还包括:第一udp层、第一ip层和第一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gtp-u层、所述第一udp层、所述第一ip层和所述第一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一rlc承载,所述第一mac层和所述第一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二gtp-u层和所述第二rlc承载之间还包括:第二udp层、第二ip层和第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gtp-u层、所述第二udp层、所述第二ip层和所述第二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二rlc承载、所述第二mac层和所述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三数据包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到终端设备之间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或所述基站;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

其中,n为大于1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所述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下行gtp隧道终点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rlc承载与下行gtp隧道终点对应。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gtp-u层和所述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gtp-u层、所述udp层、所述ip层和所述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rlc承载、所述mac层和所述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

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所述基站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包括: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对应;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包括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二rlc承载对应;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

发送器,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发送器,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包括: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发送器,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对应;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发送器,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包括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二rlc承载对应;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器,用于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可选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可选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的可选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第四方面和第四方面的可选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第五方面和第五方面的可选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第六方面和第六方面的可选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如下信息通知给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以及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标识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的如下信息: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以及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为pdcppdu,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gtp-u层和所述第二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

相应的,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发送,包括: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所述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基站通信;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到所述基站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或者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二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同一个网络设备。

第二十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二数据包;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和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三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到基站之间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或者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其中,n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第二十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所述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rlc承载的配置。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如下信息通知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

所述gtp-u层和所述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

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包括: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和所述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接收。

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

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所述基站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个中继设备;

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第二十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终端设备所述drb的标识。

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之前,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如下信息通知给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以及,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通知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

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所述gtp-u层和所述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

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包括: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和所述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接收。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

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适配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

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所述gtp-u层和所述适配层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

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包括: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和所述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接收。

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基站通信;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或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同一个网络设备。

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第二十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第二数据包;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四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

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还包括第一适配层;

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适配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之间还包括第二适配层;

相应的,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

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适配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所述第三数据包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否为所述第四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或者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

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第三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所述rlc承载的配置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rlc承载的配置;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通知给第三网络设备。

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的如下消息;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发送。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发送。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gtp-u层和所述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

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发送,包括: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gtp-u层和所述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发送。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

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适配层,所述rlc承载、所述mac层和所述物理层发送。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发送。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所述gtp-u层和所述适配层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

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发送,包括: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和所述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发送。

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的数据包不是发送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

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所述基站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1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第三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第三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二数据包;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和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第三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第三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第三十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第二数据包;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四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第三十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第三十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

发送器,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第三十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二数据包;

发送器,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和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第三十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第四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

发送器,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第四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第二数据包;

发送器,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四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第四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器,用于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第四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第二十五方面和第二十五方面的可选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第二十六方面和第二十六方面的可选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十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第二十七方面和第二十七方面的可选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十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第二十八方面和第二十八方面的可选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十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第二十九方面和第二十九方面的可选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十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第三十方面和第三十方面的可选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十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drb的标识和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数据无线承载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如下信息通知给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数据无线承载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drb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为pdcppdu,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

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适配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的所述第三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接入网设备通信;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到所述接入网设备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设备或者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二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设备。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同一个网络设备。

第五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其中,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四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五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drb的标识,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五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五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五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适配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发送。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

相应的,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

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适配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第三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数据包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1个中继设备;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设备或者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若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设备,则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为同一网络设备;

第五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drb的标识的组合对应;

可选地,所述drb的标识,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drb的标识的组合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drb的标识的组合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如下信息通知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rlc承载至少还包括适配层;

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适配层,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通信;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所述接入网设备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1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第五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其中,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drb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之前,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如下信息通知所述终端设备,所述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之间的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

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适配层、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的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接入网设备通信;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第五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其中,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四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五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五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五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五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还包括第一适配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适配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之间还包括第二适配层;相应的,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五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五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适配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第三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设备或者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为所述介入网设备;

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通信;

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第五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为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其中,其中,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

可选地,rlc承载的配置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三网络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适配层,所述rlc承载、所述mac层和所述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的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通信;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所述接入网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1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第五十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drb的标识和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第五十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其中,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四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五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drb的标识,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第五十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drb的标识的组合对应;

第五十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其中,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第五十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其中,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四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五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第六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为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其中,其中,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

第六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

发送器,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drb的标识和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第六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其中,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四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

发送器,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五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drb的标识,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第六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drb的标识的组合对应;

第六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其中,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第六十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其中,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四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

发送器,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五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第六十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器,用于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为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其中,其中,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

第六十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第四十九方面和第四十九方面的可选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六十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第五十方面和第五十方面的可选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六十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第五十一方面和第五十一方面的可选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七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第五十二方面和第五十二方面的可选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七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第五十三方面和第五十三方面的可选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七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第五十四方面和第五十四方面的可选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从而实现中继网络架构下的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单跳中继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跳中继架构示意图;

图3a至图3d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一至四的示意图;

图4a至图4d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四种协议栈示意图;

图5a至图5d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四种协议栈示意图;

图6a至图6d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四种协议栈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通信路径的建立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下行通信路径的建立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1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通信路径的建立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1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2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2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下行通信路径的建立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2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2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2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通信路径的建立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2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2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2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下行通信路径的建立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3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增强网络覆盖,提高网络容量,一种有效的方法是部署中继节点。在部署了中继节点的系统架构中,终端设备通过中继节点与基站连接,根据终端设备和基站间的中继节点的个数,可以将系统架构分为单跳中继架构和多跳中继架构,其中,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单跳中继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跳中继架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仅示出了两个中继节点,实际上,还可以包括n个中继节点,n为大于2的正整数。在5gnr移动通信系统中,引入了cu-du分离技术,若将基于cu-du架构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中继架构,会存在如下问题:1、中继架构存在多跳的情况,显然cu-du架构的数据传输方法无法适用于这种情况;2、cu-du之间是通过有线介质,如光纤连接的,而中继架构中,中继节点和基站是通过无线接口连接的。因此,如何实现中继架构系统的数据传输,成为本申请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其中,本申请应用于如下至少四种场景:图3a至图3d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一至四的示意图,如图3a所示,该应用场景中仅包括一个中继节点,且基站没有采用cu-du分离。如图3b所示,该应用场景中仅包括一个中继节点,且基站采用了cu-du分离。如图3c所示,该应用场景中包括rn1和rn2,且基站没有采用cu-du分离。如图3d所示,该应用场景中包括rn1和rn2,且基站采用了cu-du分离。需要说明的是,图3c和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中仅包括两个中继节点,实际可以包括更多个中继节点,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结合上述应用场景,下面具体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12种协议栈,具体地,图4a至图4d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四种协议栈示意图,如图4a至图4d所示,其分别适用于图3a至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图5a至图5d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四种协议栈示意图,如图5a至图5d所示,其分别适用于图3a至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图6a至图6d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四种协议栈示意图,如图6a至图6d所示,其分别适用于图3a至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

在本申请中,中继节点也被称为中继站、中继设备或中继单元等,甚至其可以被其他具有中继功能的任何设备所替代,因此为了方便起见,在本申请中,将该中继节点称为网络设备。同样,由于上述基站或基站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ofmobile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或者增强的长期演进(evolvedlongtermevolution,e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nodeb,enb),或者是下一代演进型基站(nextgeneration-evolvednodeb,ng-enb)、还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point,ap)或者中继节点,也可以是5gnr中的gnb等,为了方便起见,在本申请中,也将基站称为网络设备。

另外,本申请中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network,ran)与至少一个核心网进行通信。该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带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音和/或数据。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单元(subscriberunit)、用户站(subscriber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station)、远程站(remotestation)、接入点(accesspoint)、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用户终端(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或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在此不作限定。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gprstunnellingprotocol,gtp)协议是gprs隧道协议的简称。gtp隧道终点包括如下两个参数中的至少一个:gtp隧道端点标识(gtptunnelid,gtpteid)和传输层地址。其中gtpteid是数据包通过隧道传输时在隧道上进行路径复用的隧道标志。在本发明中,在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路设备的上行传输路径中,当数据包通过gtp隧道从第一网络设备传输到第二网路设备时,上行gtp隧道终点为该数据包在第二网络设备处的gtp隧道终点;在从第二网络设备到第一网路设备的下行传输路径中,当数据包从第二网络设备传输到第一网路设备时,下行gtp隧道终点为该数据包在第一网络设备处的gtp隧道终点。

实施例一

结合图3a至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分别对应的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来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在实施例一中,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节点与基站通信;下面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基站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个中继节点,例如可以是图3a至图3d中的rn1;第二网络设备为基站或者为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二个中继节点,例如可以是图3a至图3d中的rn2。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下面以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来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具体地,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其中,该方法适用于上述四种场景中的任一场景,但不限于此,且适用于图4a至图4d所示的任一协议栈,基于此,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1: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

步骤s72: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

具体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与数据无线承载(dataradiobearer,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该drb为终端设备与基站的数据无线承载,如果基站采用了cu-du分离,则该drb为终端设备与基站的cu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第一数据包与该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该drb的流控制传输协议(streamcontroltransmissionprotocol,sdap)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层(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的配置由该基站或该基站的cu配置。如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为pdcp分组数据单元(packetdataunit,pdu)。可选地,该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一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rlc承载(如图4a至图4d所示的终端设备的rlc层),第一mac层(如图4a至图4d所示的终端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如图4a至图4d所示的终端设备的物理(physical,phy)层)接收。

进一步地,该drb的标识与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具有对应关系。该第一rlc承载为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间的接口的rlc承载。该第一rlc承载的rlc层和逻辑信道的配置,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间的接口上的mac层和物理层配置,以及该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71之前,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将如下信息通知给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数据包与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drb的标识与第一rlc承载具有对应关系,确定第一rlc承载,基于此,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所述drb的第一上行数据包给第一网络设备。

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rlc承载接收第一数据包。根据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和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或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和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确定drb的标识或者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对应的上行gtp隧道终点。其中,drb的标识或者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本实例中的“对应”或“对应关系”均指一一对应。该上行gtp隧道终点由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如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可知该第二数据包为gtppdu。该第二数据包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用户面(gprstunnellingprotocol-userplan,gtp-u)层(如图4a至图4d所示的rn1右侧的gtp-u层)、第二rlc承载(如图4a至图4d所示的rn1右侧的rlc层)、第二mac层(如图4a至图4d所示的rn1右侧的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如图4a至图4d所示的rn1右侧的phy层)发送。其中,gtp-u层和第二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所述udp层、ip层和pdcp层(如图4a至图4d所示的rn1右侧的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例如:gtp-u层和第二rlc承载之间包括:udp层,则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所述udp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例如:gtp-u层和第二rlc承载之间包括:udp和ip层,则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所述ip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例如:gtp-u层和第二rlc承载之间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则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所述udp层、ip层、pdcp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其中,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其中,所述第二rlc承载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间的接口上的rlc承载。相应的,步骤s7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基于此,在步骤s72中,第一网络设备通过上行gtp隧道终点可以确定第二rlc承载。需要说明的是,第二rlc承载的rlc层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以及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的接口上的mac层和物理层配置由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综上,在实施例一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rlc承载与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并根据所述gtp隧道终点,以及,上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rlc承载。进而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实施例二

基于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架构,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承载,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提供如下方法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以及控制信令不通过gtp隧道传输。其中,线条1表示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或控制信令的传输路径。实现表示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首先,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方式具体包括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所述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第三数据包和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需要复用第二rlc承载(drb的rlc承载)传输时。其中,第三数据包包括第二数据包,例如:基于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架构,该第三数据包为rlcpdu。若在图4a至图4d所示的rlc层上还包括一层适配层,且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也通过该适配层传输,则第三数据包为适配层pdu。进一步地,假设第一网络设备传输的f1接口上的控制信令通过第一网络设备的srb的rlc承载传输或者通过专用的rlc承载传输。

第二种情况:所述第三数据包和第一网络设备传输的f1接口上的控制信令复用所述第二rlc承载;而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通过专用的rlc承载传输。

第三种情况:所述第三数据包,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以及,第一网络设备传输的f1接口上的控制信令均复用所述第二rlc承载。

针对上述第一种情况,具体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基于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由于第三数据包和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都是rlcpdu,因此,为了识别rlcpdu包含的数据包是否是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因此通过在rlcpdu中设置指示信息,以指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数据包是否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例如,可以在rlcpdu中通过一个1比特长度的指示信息来实现上述功能。如果该指示信息为1,则表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如果该指示信息为0,则表示该rlcpdu中包含的不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

针对上述第二种情况,具体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基于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由于第三数据包和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控制信令都是rlcpdu,因此,为了识别rlcpdu包含的数据包是否是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因此通过在rlcpdu中设置指示信息,以指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数据包是否是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例如,可以在rlcpdu中通过一个1比特长度的指示信息来实现上述功能。如果该指示信息为1,则表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控制信令;如果该指示信息为0,则表示该rlcpdu中包含的不是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针对上述第三种情况,具体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基于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基于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由于第三数据包和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和控制信令都是rlcpdu,因此,为了识别rlcpdu包含的数据是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还是来自于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或控制信令,因此通过在rlcpdu中设置指示信息,以指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否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或控制信令。例如,可以在rlcpdu中通过一个2比特长度的指示信息来实现上述功能。该2比特的指示信息的指示方式如下:

方式一:2比特中的其中一比特用于区别rlcpdu包含的是数据还是控制信令,如果该比特指示rlcpdu包含的是数据,进一步地,2比特中的另一比特用于区分rlcpdu包含的是否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例如:如果2比特中的第一比特是1,表示rlcpdu包含的控制信令,如果2比特中的第一比特是0,表示rlcpdu包含的数据,如果第一比特是0,进一步地,查看2比特中的第二比特,如果第二比特为0,则表示rlcpdu包含的数据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如果第二比特为1,则表示rlcpdu包含的不是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方式二:2比特联合用于区别rlcpdu包含的控制信令、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和终端设备的数据包,例如,00表示rlcpdu包含的控制信令。01表示rlcpdu包含的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10表示rlcpdu包含的终端设备的数据包。11为预留值。

综上,由于第三数据包中携带指示信息,使得第二网络设备通过该指示信息可以识别该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实施例三

基于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架构,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承载,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提供如下方法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如图9所示,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以及控制信令通过gtp隧道传输。其中,线条1表示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或控制信令的传输路径。

同样,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方式包括上述三种情况,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针对上述第一种情况,具体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当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gtppdu时,如果发送的gtppdu包含的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时,那么在gtppdu中包含的上行gtp隧道终点为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的上行gtp隧道终点。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网络设备需要为第一网络设备分配或者配置上行gtp隧道终点,并通知给第一网络设备。例如,可以在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建立f1接口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f1建立响应消息向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相反,如果发送的gtppdu包含的不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那么在gtppdu中包含的上行gtp隧道终点为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子中继节点,或者,第一网络设备的用户设备配置的上行gtp隧道终点。基于此,第二数据包中的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一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针对上述第二种情况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与,实施例二的第二种情况对应的方法相同,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针对上述第三种情况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区分是数据还是控制信令的方法同实施例二的第二种情况的方法。区分数据的方法同实施例三中的第一种情况对应的方法。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综上,由于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上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一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实施例四

结合图3c至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分别对应的图4c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来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在实施例四中,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节点与基站通信;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基站之间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节点,如图3c和图3d中的rn2;第二网络设备为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节点,如图3c和图3d中的rn1;第三网络设备为基站或者为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节点,如图3c和图3d中的基站;其中,n为大于1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下面以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来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具体地,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其中,该方法适用于上述图3c至图3d所示场景中的任一场景,但不限于此,且适用于图4c至图4d所示的任一协议栈,基于此,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

步骤s102: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

具体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其中,如图4c至图4d所示,可知第一数据包为gtppdu;该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gtp-u层(如图4c或图4d所示的rn2左侧的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如图4c或图4d所示的rn2左侧的rlc层),第一mac层(如图4c或图4d所示的rn2左侧的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如图4c或图4d所示的rn2左侧的phy层)接收。可选地,第一gtp-u层和第一rlc承载之间还包括:第一udp层、第一ip层和第一pdcp层(如图4c或图4d所示的rn2左侧的p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gtp-u层、所述第一udp层、所述第一ip层和所述第一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一rlc承载,所述第一mac层和所述第一物理层接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数据包为终端设备发送的pdcppdu。

第三数据包包括: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其中,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101之前,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基于此,当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接收到第一数据包时,第一网络设备可确定该第一rlc承载与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对应。并根据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可确定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10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基于此,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可确定第二rlc承载,并通过该第二rlc承载发送第三数据包。第三数据包为gtppdu,第三数据包通过第三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gtp-u层(如图4c或图4d所示的rn2右侧一列的gtp-u)、第二rlc承载(如图4c或图4d所示的rn2右侧一列的rlc)、第二mac层(如图4c或图4d所示的rn2右侧一列的mac)和第二物理层(如图4c或图4d所示的rn2右侧一列的phy)发送。可选地,所述第二gtp-u层和所述第二rlc承载之间还包括:第二udp层、第二ip层和第二pdcp层(如图4c或图4d所示的rn2右侧一列的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gtp-u层、所述第二udp层、所述第二ip层和所述第二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rlc承载的rlc层,逻辑信道,以及,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三网络设备之间接口的mac层和物理层配置也均由第三网络设备或第三网络设备的du实现。

综上,在实施例四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rlc承载与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并根据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以及,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rlc承载。进而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rlc承载,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通过如下可选方式来解决该问题。

可选方式一: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第四数据包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方式二: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其中,这两种方式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相同,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同样地,对于实施例四中的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承载,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通过如下可选方式来解决该问题。

可选方式一:所述第三数据包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方式二: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其中,这两种方式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相同,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结合图3a至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分别对应的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来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在实施例五中,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节点与所述基站通信;其中实施例五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基站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节点;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下面以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来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具体地,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中,该方法适用于上述图3a至图3d所示场景中的任一场景,但不限于此,且适用于图4a至图4d所示的任一协议栈,基于此,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pdcppdu。上行gtp隧道终点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具体地,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如图4a至图4d所示,可知第一数据包为gtppdu,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如图4a和图4c所示的基站的左侧的gtp-u层,或者,如图4b和图4d所示的du的左侧的gtp-u层)、所述rlc承载(如图4a和图4c所示的基站的左侧的rlc层,或者,如图4b和图4d所示的du的左侧的rlc层)、mac层(如图4a和图4c所示的基站的左侧的mac层,或者,如图4b和图4d所示的du的左侧的mac层)和物理层(如图4a和图4c所示的基站的左侧的phy层,或者,如图4b和图4d所示的du的左侧的phy层)接收。

gtp-u层和所述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gtp-u层、所述udp层、所述ip层和所述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rlc承载、所述mac层和所述物理层接收。

进一步地,若第一网络设备采用了cu-du分离技术,则cu和du之间,以及,du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如下:

首先,du通过第二rlc承载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一数据包携带的上行gtp隧道终点(为了区分下面所述的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这里将第一数据包携带的上行gtp隧道终点称为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确定du和cu之间的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其中,该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由cu配置。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du配置。

其次,du向cu发送第三数据包,该第三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如图4b或图4d所示,该第三数据包为gtppdu。

cu接收du发送的第三数据包;从第四数据包中获取第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确定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所映射的drb。将第二上行数据包递交给drb的pdcp层和sdap层处理。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上行gtp隧道终点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rlc承载与上行gtp隧道终点对应。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对于实施例五中的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二网络设备的rlc承载,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通过如下可选方式来解决该问题。

可选方式一:所述第一数据包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方式二:上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其中,这两种方式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相同,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进一步地,在各个网络设备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还需要建立各个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通信路径。下面以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对上行通信路径的建立过程进行说明。具体地,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通信路径的建立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1:cu配置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第一上行gtp隧道为du与cu间的接口上的上行gtp隧道;

步骤s112:cu向du发送第一消息。

该第一消息可以是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或者上下文修改请求消息。第一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为cu在cu和du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第二标识为du在cu和du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

2、所述至少一个drb的drb标识和qos参数。

3、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

步骤s113:du配置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rlc承载。

其中,该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为rn2与du间的接口上的上行gtp隧道终点;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其中,第一rlc承载为rn2与du间的接口上的rlc承载。所述至少一个drb或者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一一对应。

步骤s114:du向rn2发送第二消息。

该第二消息可以为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或者上下文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根据第一消息生成,即将第一消息中的部分信息进行替换,在第一消息中增加新的信息,并保持第一消息中的其它信息不变后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终端设备的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标识为du在du和rn2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三标识可以与所述第二标识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第四标识为rn2在du和rn2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

2、所述至少一个drb的标识和qos参数。

3、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

4、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5、所述至少一个drb与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6、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对应关系。

7、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rlc承载的标识,rlc实体的配置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第一rlc承载的标识可以为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

步骤s115:rn2配置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三上行gtp隧道终点,第三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rlc承载。

其中,所述第三上行gtp隧道终点为rn1与rn2间的接口上的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三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第二rlc承载为rn1与rn2间的接口上的rlc承载。所述至少一个drb或者所述第三上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rlc承载一一对应。

步骤s116:rn2向rn1发送第三消息。

其中,第三消息可以为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或者上下文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根据第二消息生成,即将第二消息中的部分信息进行替换,并保持第二消息中的其它信息不变后生成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终端设备的第五标识和第六标识。所述第五标识为rn2在rn2和rn1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五标识可以与所述第四标识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六标识为rn1在rn2和rn1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

2、所述至少一个drb的标识和qos参数。

3、所述第三上行gtp隧道终点;

4、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三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5、所述至少一个drb与所述第三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6、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

7、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二rlc承载的标识,rlc实体的配置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中的至少一项。其中,第二rlc承载的标识可以为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

步骤s117:rn1配置所述drb所映射的第三rlc承载,所述第三rlc承载或所述第一drb与所述第三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三rlc承载为终端设备与rn1间的接口上的rlc承载。

综上,通过该方法可以建立各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通信路径,从而保证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实施例七

结合图3a至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分别对应的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来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在实施例七中,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节点与基站通信;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到终端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节点;例如可以是图3a至图3d所示的rn1,第二网络设备为基站或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节点。例如可以是图3c至图3d所示的rn2,或者如图3a至图3d所示的基站,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下面以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来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具体地,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其中,该方法适用于上述四种场景中的任一场景,但不限于此,且适用于图4a至图4d所示的任一协议栈,基于此,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21: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

步骤s122: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其中,第一rlc承载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121之前,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该第一数据包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其中,如图4a至图4d所示,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如图4a至图4d所示的rn1右侧的gtp-u层)、第一rlc承载(如图4a至图4d所示的rn1右侧的rlc层)、第一mac层(如图4a至图4d所示的rn1右侧的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如图4a至图4d所示的rn1右侧的phy层)接收。可选地,gtp-u层和第一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udp层(如图4a至图4d所示的rn1右侧的udp层)、所述ip层(如图4a至图4d所示的rn1右侧的ip层)和所述pdcp层(如图4a至图4d所示的rn1右侧的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发送。

其中,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且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对应。第二rlc承载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rlc承载。

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对应关系,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关系,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121之前,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通知给所述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rlc承载的rlc层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以及第一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间的接口上的mac层和物理层也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其中,第一网络设备将配置好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以使第二网络设备在下行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数据包后,确定下行gtp隧道终点所映射的drb,以及该drb所映射的第二rlc承载;或者,直接根据下行gtp隧道终端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rlc承载。并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该第二数据包为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包。可选地,第二数据包通过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rlc承载(如图4a至图4d所示的rn1左侧的rlc层)、第二mac层(如图4a至图4d所示的rn1左侧的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如图4a至图4d所示的rn1左侧的phy层)发送。

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包后,确定所述第二rlc承载所映射的所述drb;并将第二数据包传输给所述drb的pdcp层和sdap层处理。

综上,在实施例七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根据第一rlc承载,以及,第一rlc承载与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确定gtp隧道终点。并根据该gtp隧道终点,以及gtp隧道终点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rlc承载,或者如上所述,通过drb与gtp隧道终端,gtp隧道终点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rlc承载,最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实施例八

基于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架构,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rlc承载,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提供如下方法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如图8所示,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以及控制信令不通过gtp隧道传输。其中,第二网络设备上的线条1表示: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或控制信令的传输路径。

首先,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方式具体包括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第三数据包和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需要复用第一rlc承载(drb的rlc承载)传输时。其中,第三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例如:基于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架构,该第三数据包为rlcpdu。若在图4a至图4d所示的rlc层上还包括一层适配层,且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也通过该适配层传输,则第三数据包为适配层pdu。进一步地,假设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的f1接口上的控制信令通过第二网络设备的srb的rlc承载传输或者通过专用的rlc承载传输。

第二种情况:所述第三数据包和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的f1接口上的控制信令复用所述第一rlc承载;而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通过专用的rlc承载传输。

第三种情况:所述第三数据包,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以及,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的f1接口上的控制信令均复用所述第一rlc承载。

针对上述第一种情况,具体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基于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由于第三数据包和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都是rlcpdu,因此,为了识别rlcpdu包含的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包,还是来自于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因此通过在rlcpdu中设置指示信息,以指示该rlcpdu中包含的发送给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或用于指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例如,可以在rlcpdu中通过一个1比特长度的指示信息来实现上述功能。如果该指示信息为1,则表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如果该指示信息为0,则表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所述第二数据包。

针对上述第二种情况,具体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基于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由于第三数据包和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控制信令都是rlcpdu,因此,为了识别rlcpdu包含的数据是所述第二数据包,还是来自于第二网络设备的控制信令,因此通过在rlcpdu中设置指示信息,以指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所述第二数据包或用于指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控制信令。例如,可以在rlcpdu中通过一个1比特长度的指示信息来实现上述功能。如果该指示信息为1,则表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控制信令;如果该指示信息为0,则表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所述第二数据包。

针对上述第三种情况,具体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基于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基于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由于第二数据包和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和控制信令都是rlcpdu,因此,为了识别rlcpdu包含的数据是所述第二数据包,还是来自于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或控制信令,因此通过在rlcpdu中设置指示信息,以指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所述第二数据包或用于指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或控制信令。例如,可以在rlcpdu中通过一个2比特长度的指示信息来实现上述功能。该2比特的指示信息的指示方式如下:

方式一:2比特中的其中一比特用于区别rlcpdu包含的是数据还是控制信令,如果该比特指示rlcpdu包含的是数据,进一步地,2比特中的另一比特用于区分rlcpdu包含的是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还是所述第二数据包。例如:如果2比特中的第一比特是1,表示rlcpdu包含的控制信令,如果2比特中的第一比特是0,表示rlcpdu包含的数据,如果第一比特是0,进一步地,查看2比特中的第二比特,如果第二比特为0,则表示rlcpdu包含的数据是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如果第二比特为1,则表示rlcpdu包含的数据是所述第二数据包。

方式二:2比特联合用于区别rlcpdu包含的控制信令、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例如,00表示rlcpdu包含的控制信令。01表示rlcpdu包含的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10表示rlcpdu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11为预留值。

综上,由于第三数据包中携带指示信息,使得第二网络设备通过该指示信息可以识别该第三数据包包括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实施例九

基于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架构,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rlc承载,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提供如下方法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如图9所示,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以及控制信令通过gtp隧道传输。其中,第二网络设备线条1表示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或控制信令的传输路径。

同样,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方式包括上述三种情况,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针对上述第一种情况,具体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当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gtppdu时,如果发送的gtppdu包含的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时,那么在gtppdu中包含的下行gtp隧道终点为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的下行gtp隧道终点。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网络设备需要为第一网络设备分配或者配置上行gtp隧道终点,并通知给第一网络设备。例如,可以在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建立f1接口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f1建立响应消息向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相反,如果发送的gtppdu包含的不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那么在gtppdu中包含的下行gtp隧道终点为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子中继节点,或者,第一网络设备的用户设备配置的下行gtp隧道终点。基于此,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的下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数据包。

针对上述第二种情况的下行数据传输方法,与,实施例八的第二种情况对应的方法相同,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针对上述第三种情况的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区分是数据还是控制信令的方法同实施例八的第二种情况的方法。区分数据的方法同实施例九中的第一种情况对应的方法。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综上,由于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下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数据包,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实施例十

结合图3c至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分别对应的图4c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来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在实施例十中,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到终端设备之间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节点(如图3c和图3d中的rn2);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节点或所述基站(如图3c和图3d中的基站);第三网络设备为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节点(如图3c和图3d中的rn1);其中,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节点与所述基站通信;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n为大于1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下面以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来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具体地,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其中,该方法适用于上述图3c至图3d所示场景中的任一场景,但不限于此,且适用于图4c至图4d所示的任一协议栈,基于此,如图1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31: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

步骤s132: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

其中,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为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对应。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可选地,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gtp-u层(如图4c和图4d所示rn2右侧的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如图4c和图4d所示rn2右侧的rlc层),第一mac层(如图4c和图4d所示rn2右侧的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如图4c和图4d所示rn2右侧的phy层)接收;其中,第一gtp-u层和所述第一rlc承载之间还包括:第一udp层(如图4c和图4d所示rn2右侧的udp层)、第一ip层(如图4c和图4d所示rn2右侧的ip层)和第一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gtp-u层、所述第一udp层、所述第一ip层和所述第一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发送。该第二数据包为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所述第三数据包包括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二rlc承载对应,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gtp-u层(如图4c和图4d所示的rn2左侧的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如图4c和图4d所示的rn2左侧的rlc层)、第二mac层(如图4c和图4d所示的rn2左侧的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如图4c和图4d所示的rn2左侧的phy层)发送。所述第二gtp-u层和所述第二rlc承载之间还包括:第二udp层、第二ip层和第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

相应的,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gtp-u层、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步骤s131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13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

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以及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drb(与第一rlc承载对应)的对应关系由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132之前,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以及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基于此,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数据包之后,获取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根据该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根据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rlc承载。或者,获取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根据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确定所述drb,根据所述drb确定第二rlc承载。最后,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发送第三数据包。

综上,在实施例十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rlc承载与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并根据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以及,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rlc承载。进而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rlc承载,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通过如下可选方式来解决该问题。

可选方式一: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第四数据包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四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数据包。例如:第四数据包为rlcpdu,或者是适配层pdu。

可选方式二: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其中,这两种方式与实施例八和实施例九相同,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同样地,对于实施例十中的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承载,对于第三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通过如下可选方式来解决该问题。

可选方式一:第三数据包对应的第五数据包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五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三数据包。例如:该第五数据包为rlcpdu,或者是适配层pdu。

可选方式二: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其中,这两种方式与实施例八和实施例九相同,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一

结合图3a至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分别对应的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来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在实施例十一中,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节点与所述基站通信;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如图3a至图3d所示的基站);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基站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个中继节点(如图3c至图3d所示的rn2);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下面以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来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具体地,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其中,该方法适用于上述图3a至图3d所示场景中的任一场景,但不限于此,且适用于图4a至图4d所示的任一协议栈,基于此,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下行gtp隧道终点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rlc承载的配置与下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如图3a至图3d所示的基站的gtp-u层)、所述rlc承载(如图3a至图3d所示的基站的rlc层)、mac层(如图3a至图3d所示的基站的mac层)和物理层(如图3a至图3d所示的基站的phy层)发送。可选地,gtp-u层和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gtp-u层、所述udp层(如图3a至图3d所示的基站的udp层)、所述ip层(如图3a至图3d所示的基站的ip层)和所述pdcp层(如图3a至图3d所示的基站的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rlc承载、所述mac层和所述物理层发送。

所述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若第一网络设备采用了cu-du分离技术,则cu和du之间,以及,du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如下:

首先,cu确定第二数据包与终端设备的drb的对应关系。其中,drb为终端设备与cu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第二数据包与所述drb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drb的sdap层和pdcp层由cu配置。

其次,cu确定所述drb对应的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为du和cu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其中,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由du配置。该drb与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du配置。

最后,将该第二数据包和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打包发送给du。

du从cu打包的数据包中获取第二数据包和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确定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所映射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即du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

du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和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封装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所映射的drb,以及drb所映射的rlc承载,并通过该rlc承载发送第一数据包;或者,直接确定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所映射的rlc承载。其中,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drb的对应关系由第二网络设备配置;rlc承载的rlc层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以及du与第二网络设备间的接口上的mac层和物理层,以及,drb与所述rlc承载的对应关系由du配置。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下行gtp隧道终点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rlc承载与下行gtp隧道终点对应。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对于实施例十一中的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一网络设备的rlc承载,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通过如下可选方式来解决该问题。

可选方式一: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第三数据包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数据包是否为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第三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如第三数据包为rlcpdu,或适配层pdu。

可选方式二: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其中,这两种方式与实施例八和实施例九相同,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二

进一步地,在各个网络设备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还需要建立各个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通信路径。下面以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对下行通信路径的建立过程进行说明。具体地,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下行通信路径的建立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如图1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41:rn1配置以下至少一项: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配置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至少一个drb的对应关系,第一rlc承载,和,所述至少一个drb与第一rlc承载的对应关系或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对应关系。

其中,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为rn2与rn1间的接口上的下行gtp隧道终点。第一rlc承载为rn1与终端设备间的接口上的rlc承载。

步骤s142:rn1向rn2发送第一消息。

该第一消息可以为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或者上下文修改响应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为rn1在rn1和rn2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第二标识为rn2在rn1和rn2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

2、所述至少一个drb的drb标识。

3、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

4、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至少一个drb的对应关系。

5、所述至少一个drb与第一rlc承载的对应关系。

6、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对应关系。

7、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rlc承载的标识,rlc实体的配置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第一rlc承载的标识可以为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

步骤s143:rn2配置以下至少一项: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第二rlc承载,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至少一个drb的对应关系和所述至少一个drb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或,配置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为du与rn2间的接口上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二rlc承载为rn2与rn1的接口上的rlc承载。

步骤s144:rn2向du发送第二消息。

该第二消息可以为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或者上下文修改响应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根据第一消息生成,即将第一消息中的部分信息进行替换,并保持第一消息中的其它信息不变后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终端设备的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终端设备的第三标识为rn2在rn2和du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第四标识为du在rn1和rn2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

2、所述至少一个drb的drb标识。

3、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

4、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5、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至少一个drb的对应关系。

6、所述至少一个drb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

7、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

8、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步骤s145:du配置以下至少一项: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三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三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第三rlc承载,所述第三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至少一个drb的对应关系和所述至少一个drb与第三rlc承载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三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三rlc承载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三下行gtp隧道终点为du与cu间的接口上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三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三rlc承载为du与rn2的接口上的rlc承载。

步骤s146:du向cu发送第三消息。

该第三消息可以为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或者上下文修改响应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根据第二消息生成,即将第三消息中的部分信息进行替换,并保持第二消息中的其它信息不变后生成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终端设备的第五标识和第六标识。

2、所述至少一个drb的drb标识。

3、所述第三下行gtp隧道终点。

4、所述第三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5、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至少一个drb的对应关系。

6、所述至少一个drb与第三rlc承载的对应关系。

7、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三rlc承载的对应关系。

8、所述第三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步骤s147:cu配置所述至少一个drb与所述第三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综上,通过该方法可以建立各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通信路径,从而保证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实施例十三

结合图3a至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分别对应的图5a至图5d所示的协议栈,来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在实施例十三中,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基站通信;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基站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个中继设备,如图3a至图3d所示的rn1;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基站或者为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二个中继设备;图3a至图3d所示的rn2;第三网络设备为基站,如图3a至图3d所示的基站。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同一个网络设备。下面以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来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具体地,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其中,该方法适用于上述四种场景中的任一场景,但不限于此,且适用于图5a至图5d所示的任一协议栈,基于此,如图15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51: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

步骤s152: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

该第一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drb的数据包。所述drb为终端设备与第三网络设备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为pdcppdu,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151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如下信息通知给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将如下信息通知给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两种方式:

方式一: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消息,第三网络设备将该消息转发给终端设备,其中,该消息包括: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方式二:第一网络设备直接向终端设备发送消息,该消息包括: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rlc承载的rlc层和逻辑信道的配置,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间的接口上的mac层和物理层配置,以及所述drb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对应关系也是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该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第三数据包;该第三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一数据包;上行gtp隧道终点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其中,终端设备的标识是第一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分配的唯一识别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所述gtp-u层和所述第二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发送。

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以及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标识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151之前,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的如下信息: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drb的标识以及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152之前,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其中,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包括:第二rlc承载的rlc层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以及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的接口上的mac层和物理层配置由第二网络设备配置。所述drb或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由第二网络设备配置。其中,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的父节点。

其中,上行数据传输过程包括: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与drb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drb与第一rlc承载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drb对应的第一数据包。

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rlc承载接收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rlc承载对应的所述drb,确定drb映射的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或者直接确定第一rlc承载所映射的上行gtp隧道终点。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由gtp-u协议层处理后封装在第二数据包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为gtp-u数据包,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中包含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确定所述drb或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映射的第二rlc承载。并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将所述第二数据包。

综上,在实施例一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rlc承载与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并根据所述gtp隧道终点,以及,上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rlc承载。进而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实施例十四

基于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架构,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承载,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提供如下方法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如图16所示,其中,线条1表示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或控制信令的传输路径。

首先,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方式具体包括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所述第二数据包和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需要复用第二rlc承载(drb的rlc承载)传输时。例如:基于图5a至图5d所示的协议栈架构,该第二数据包为rlcpdu。若在图5a至图5d所示的rlc层上还包括一层适配层,且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也通过该适配层传输,则第二数据包为适配层pdu。进一步地,假设第一网络设备传输的f1接口上的控制信令通过第一网络设备的srb的rlc承载传输或者通过专用的rlc承载传输。

第二种情况:所述第二数据包和第一网络设备传输的f1接口上的控制信令复用所述第二rlc承载;而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通过专用的rlc承载传输。

第三种情况:所述第二数据包,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以及,第一网络设备传输的f1接口上的控制信令均复用所述第二rlc承载。

针对上述第一种情况,具体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基于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由于第二数据包和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都是rlcpdu,因此,为了识别rlcpdu包含的第三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还是来自于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因此通过在rlcpdu中设置指示信息,以指示该rlcpdu中包含的第三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或用于指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例如,可以在rlcpdu中通过一个1比特长度的指示信息来实现上述功能。如果该指示信息为1,则表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如果该指示信息为0,则表示该rlcpdu中包含的第三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针对上述第二种情况,具体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基于图5a至图5d所示的协议栈,由于第二数据包和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控制信令都是rlcpdu,因此,为了识别rlcpdu包含的第三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还是来自于第一网络设备的控制信令,因此通过在rlcpdu中设置指示信息,以指示该rlcpdu中包含的第三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或用于指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控制信令。例如,可以在rlcpdu中通过一个1比特长度的指示信息来实现上述功能。如果该指示信息为1,则表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控制信令;如果该指示信息为0,则表示该rlcpdu中包含的第三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针对上述第三种情况,具体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基于图5a至图5d所示的协议栈,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基于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由于第二数据包和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和控制信令都是rlcpdu,因此,为了识别rlcpdu包含的第三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还是来自于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或控制信令,因此通过在rlcpdu中设置指示信息,以指示该rlcpdu中包含的第三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或用于指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或控制信令。例如,可以在rlcpdu中通过一个2比特长度的指示信息来实现上述功能。该2比特的指示信息的指示方式如下:

方式一:2比特中的其中一比特用于区别rlcpdu包含的是数据还是控制信令,如果该比特指示rlcpdu包含的是数据,进一步地,2比特中的另一比特用于区分rlcpdu包含的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还是第三数据包。例如:如果2比特中的第一比特是1,表示rlcpdu包含的控制信令,如果2比特中的第一比特是0,表示rlcpdu包含的数据,如果第一比特是0,进一步地,查看2比特中的第二比特,如果第二比特为0,则表示rlcpdu包含的数据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如果第二比特为1,则表示rlcpdu包含的第三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方式二:2比特联合用于区别rlcpdu包含的控制信令、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和第三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例如,00表示rlcpdu包含的控制信令。01表示rlcpdu包含的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10表示rlcpdu包含的第三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11为预留值。

综上,由于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指示信息,使得第二网络设备通过该指示信息可以识别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第三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实施例十五

结合图3c至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分别对应的图5c至图5d所示的协议栈,来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在实施例十五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到基站之间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如图3c和图3d所示的rn2;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如图3c和图3d所示的rn1;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或者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如图3c和图3d所示的基站;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其中,n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下面以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来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具体地,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其中,该方法适用于上述图3c至图3d所示场景中的任一场景,但不限于此,且适用于图5c至图5d所示的任一协议栈,基于此,如图17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71: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

步骤s172: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

其中,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和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其中,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171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172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其中,所述第二rlc承载的rlc层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以及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三网络设备的接口上的mac层和物理层配置由第三网络设备配置。

综上,在实施例四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rlc承载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rlc承载。进而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rlc承载,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通过如下可选方式来解决该问题。

因此,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同样,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承载,对于第三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通过如下可选方式来解决该问题。

因此,所述第三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数据包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其中,该方式与实施例十四相同,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六

结合图3a至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分别对应的图5a至图5d所示的协议栈,来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在实施例十六中,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节点与所述基站通信;其中实施例十六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基站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节点;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下面以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来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具体地,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中,该方法适用于上述图3a至图3d所示场景中的任一场景,但不限于此,且适用于图5a至图5d所示的任一协议栈,基于此,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其中,所述gtp-u层和所述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和所述至少一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drb的标识,所述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rlc承载的配置。第一网络设备将如下信息通知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这里的“通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直接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消息,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或,第一网络设备向其他网络设备发送消息,该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接着其他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转发所述消息。

进一步地,若第一网络设备采用了cu-du分离技术,则cu和du之间,以及,du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如下:

首先,du通过第二rlc承载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从第一数据包中获取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下面称为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三数据包。确定第一上行gtp隧道的所映射的用于转发第一数据包的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为du和cu间的接口上的上行隧道终点。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由cu配置。而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du配置。

其次,du将第一数据包由gtp-u协议层处理封装在第四数据包中。所述第四数据包为gtppdu,所述第四数据包中包含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du向cu发送第四数据包。

cu接收du发送的第四数据包;从第四数据包中获取第一数据包和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确定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所映射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将所述第一数据包传输给所述drb的pdcp层和sdap层处理。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三数据包。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对于实施例实施例十六中的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二网络设备的rlc承载,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通过如下可选方式来解决该问题。

因此,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其中,该方式与实施例十四相同,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七

进一步地,在各个网络设备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还需要建立各个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通信路径。下面以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对上行通信路径的建立过程进行说明。具体地,图1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通信路径的建立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如图1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81:cu配置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为du与cu间的接口上的上行gtp隧道终点。

其中,cu配置所述至少一个drb与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即,根据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基于此,可以确定该上行数据包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或第二标识,以及所述至少一个drb的标识。其中,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为cu在cu和du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第二标识为du在cu和du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

步骤s182:cu向du发送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

2、rn1的设备标识;

3、所述至少一个drb的标识和qos参数。

4、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

步骤s183:du配置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为rn1与du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

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上行gtp终点隧道具有一一对应关系。du配置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配置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一rlc承载。所述第一rlc承载为rn2与du间的接口上的rlc承载。

步骤s184:du向rn2发送第二消息。

所述第二消息根据第一消息生成,即将第一消息中的部分信息进行替换,在第一消息中增加新的信息,并保持第一消息中的其它信息不变后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终端设备的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三标识为du在du和rn1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ue的标识。所述第三标识可以与所述第二标识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第四标识为rn1在du和rn1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或者,在第二消息中不包含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而是包含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标识为终端设备在rn1下的本地标识,即在rn1下能够唯一识别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由rn1或基站分配。

2、rn1的设备标识;

3、所述至少一个drb的标识和qos参数。

4、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

5、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rlc承载的标识,rlc实体的配置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第一rlc承载的标识可以为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

步骤s185:rn2配置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二rlc承载。

所述第二rlc承载为rn1与rn2间的接口上的rlc承载。所述第二rlc承载与所述第一rlc承载具有一一对应关系。rn2配置所述第二rlc承载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对应关系。

步骤s186:rn2向rn1发送第三消息。

所述第三消息根据第二消息生成,即将第二消息中的部分信息进行替换,并保持第二消息中的其它信息不变后生成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若第二消息包括这一项),或者,在第三消息中不包含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而是包含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标识。(若第二消息中包含)。

2、所述rn1的设备标识。

3、所述至少一个drb的标识和qos参数。

4、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

5、所述至少一个drb或者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所映射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二rlc承载的标识,rlc实体的配置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第二rlc承载的标识可以为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

步骤s187:rn1配置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三rlc承载。

所述第三rlc承载为终端设备与rn1间的接口上的rlc承载。所述第三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三rlc承载的标识,rlc实体的配置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第三rlc承载的标识可以为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

其中,rn1还配置:所述第三rlc承载与第二上行gtp隧道之间对应关系;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三rlc承载与所述至少一个drb的对应关系;所述至少一个drb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三rlc承载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

综上,通过该方法可以建立各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通信路径,从而保证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实施例十八

结合图3a至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分别对应的图5a至图5d所示的协议栈,来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在实施例十八中,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基站通信;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如图3a至图3d所示的rn1;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基站或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如图3c至图3d所示的rn2,或者如图3a至图3d所示的基站。第三网络设备为基站。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下面以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来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具体地,图1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其中,该方法适用于上述四种场景中的任一场景,但不限于此,且适用于图5a至图5d所示的任一协议栈,基于此,如图19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91: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

步骤s192: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可选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可选地,第二数据包通过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所述gtp-u层和所述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和所述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适配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接收;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的所述gtp-u层和所述适配层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和所述至少一层接收。

可选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由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191之前,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drb的标识由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191之前,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drb的标识。

可选地,下行gtp隧道终点,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下行gtp隧道终点与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下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192之前,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如下信息通知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所述消息包括: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以及,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通知所述终端设备。其中,这里的“通知”是指,第一网络设备直接向终端设备发送消息,该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或者,第一网络设备直接向其他网络设备发送消息,其他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转发该消息,该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从第一数据包中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三数据包。根据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可以判断第一数据包是自己服务的终端设备的数据包。确定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所映射的所述终端设备的drb,以及所述drb所映射的第二rlc承载,从而确定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所映射的第二rlc承载;或者,直接确定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所映射的所述第二rlc承载。

可选地,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drb的对应关系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所述drb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也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也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其中,所述第二rlc承载的rlc层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以及第一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间的接口上的mac层和物理层配置也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

终端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接收所述第三数据包。确定所述第二rlc承载所映射的drb;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传输给所述drb的pdcp层和sdap层处理。

综上,在实施例十八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实施例十九

基于图5a至图5d所示的协议栈架构,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rlc承载,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提供如下方法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如图16所示,第二网络设备上的线条1表示: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或控制信令的传输路径。

首先,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方式具体包括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所述第一数据包和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需要复用第一rlc承载(drb的rlc承载)传输时。其中,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的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例如:基于图5a至图5d所示的协议栈架构,该第一数据包为rlcpdu。若在图5a至图5d所示的rlc层上还包括一层适配层,且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也通过该适配层传输,则第一数据包为适配层pdu。进一步地,假设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的f1接口上的控制信令通过第二网络设备的srb的rlc承载传输或者通过专用的rlc承载传输。

第二种情况:所述第一数据包和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的f1接口上的控制信令复用所述第一rlc承载;而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通过专用的rlc承载传输。

第三种情况:所述第三数据包,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以及,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的f1接口上的控制信令均复用所述第一rlc承载。

针对上述第一种情况,具体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基于图4a至图4d所示的协议栈,由于第一数据包和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都是rlcpdu,因此,为了识别rlcpdu包含的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包,还是来自于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因此通过在rlcpdu中设置指示信息,以指示该rlcpdu中包含的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或用于指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例如,可以在rlcpdu中通过一个1比特长度的指示信息来实现上述功能。如果该指示信息为1,则表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如果该指示信息为0,则表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针对上述第二种情况,具体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基于图5a至图5d所示的协议栈,由于第一数据包和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控制信令都是rlcpdu,因此,为了识别rlcpdu包含的数据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还是来自于第二网络设备的控制信令,因此通过在rlcpdu中设置指示信息,以指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或用于指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控制信令。例如,可以在rlcpdu中通过一个1比特长度的指示信息来实现上述功能。如果该指示信息为1,则表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控制信令;如果该指示信息为0,则表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针对上述第三种情况,具体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基于图5a至图5d所示的协议栈,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基于图5a至图5d所示的协议栈,由于第一数据包和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和控制信令都是rlcpdu,因此,为了识别rlcpdu包含的数据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还是来自于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或控制信令,因此通过在rlcpdu中设置指示信息,以指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或用于指示该rlcpdu中包含的是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或控制信令。例如,可以在rlcpdu中通过一个2比特长度的指示信息来实现上述功能。该2比特的指示信息的指示方式如下:

方式一:2比特中的其中一比特用于区别rlcpdu包含的是数据还是控制信令,如果该比特指示rlcpdu包含的是数据,进一步地,2比特中的另一比特用于区分rlcpdu包含的是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还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例如:如果2比特中的第一比特是1,表示rlcpdu包含的控制信令,如果2比特中的第一比特是0,表示rlcpdu包含的数据,如果第一比特是0,进一步地,查看2比特中的第二比特,如果第二比特为0,则表示rlcpdu包含的数据是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如果第二比特为1,则表示rlcpdu包含的数据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方式二:2比特联合用于区别rlcpdu包含的控制信令、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和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例如,00表示rlcpdu包含的控制信令。01表示rlcpdu包含的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10表示rlcpdu包含的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11为预留值。

综上,由于第一数据包中携带指示信息,使得第二网络设备通过该指示信息可以识别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的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十

结合图3c至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分别对应的图5c至图5d所示的协议栈,来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在实施例二十中,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到终端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如图3c和图3d中的rn2;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或者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如图3c或图3d中的基站;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如图3c或图3d中的rn1;第四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如图3c或图3d中的rn1,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下面以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来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具体地,图2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其中,该方法适用于上述图3c至图3d所示场景中的任一场景,但不限于此,且适用于图5c至图5d所示的任一协议栈,基于此,如图20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

步骤s202: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四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

其中,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第二数据包;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二数据包。

可选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201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202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还包括第一适配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适配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之间还包括第二适配层;相应的,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适配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具体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从第一数据包中获取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第二数据包;将第二数据包由适配层处理后封装在第三数据包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为适配层pdu,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第二数据包。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rlc承载所映射的第二rlc承载。其中,所述第二rlc承载的rlc层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以及第二网络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间的接口上的mac层和物理层配置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所述第一rlc承载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四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

综上,在实施例二十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四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第四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rlc承载,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通过如下可选方式来解决该问题。

可选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其中,该方式与实施例十九相同,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同样地,对于实施例二十中的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承载,对于第四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通过如下可选方式来解决该问题。

可选地,第三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其中,该方式与实施例十九相同,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十一

结合图3a至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分别对应的图5a至图5d所示的协议栈,来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在实施例二十一中,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如图3a至图3d所示的基站;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基站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1个中继设备;如图3c至图3d所示的rn2。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如图3c至图3d所示的rn1,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下面以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来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具体地,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其中,该方法适用于上述图3a至图3d所示场景中的任一场景,但不限于此,且适用于图5a至图5d所示的任一协议栈,基于此,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所述rlc承载的配置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通知给第三网络设备。

可选地,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的如下消息;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gtp-u层和所述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gtp-u层和所述至少一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适配层,所述rlc承载、所述mac层和所述物理层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所述gtp-u层和所述适配层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和所述至少一层发送。

进一步地,若第一网络设备采用了cu-du分离技术,则cu和du之间,以及,du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如下:

首先,cu确定第三数据包与drb的对应关系。其中,drb为终端设备与cu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第三数据包与drb的对应关系,以及drb的sdap层和pdcp层的配置由cu配置。

其次,cu将第三数据包封装到数据包中,确定所述drb所映射的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为cu与du间的接口上的下行gtp隧道的终点。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由du配置。drb与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du配置。

最后,cu将封装的数据包封装在第二数据包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为gtppdu,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du。

du从第二数据包中获取第三数据包和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确定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所映射的用于转发第一数据包的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为du和第三网络设备间的接口上的下行隧道终点。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由第三网络设备配置。

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du配置。

du将所述第三数据包由gtp-u协议层处理封装在下行数据包中。该下行数据包为gtppdu,且包括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

du确定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所映射的第三网络设备。即根据接收到的下行数据包中的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确定终端设备接入的中继节点。将下行数据包封装由适配层协议处理后封装在第一数据包中。所述第一数据包为适配层pdu。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

du确定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所映射的rlc承载,该rlc承载为du和第二网络设备间的接口上的rlc承载。其中,该rlc承载的rlc层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以及du与第二网络设备间的接口上的mac层和物理层配置由du配置;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rlc承载的对应关系由du配置。du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对于实施例二十一中的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一网络设备的rlc承载,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通过如下可选方式来解决该问题。

因此,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的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其中,该方式与实施例十四相同,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十二

进一步地,在各个网络设备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还需要建立各个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通信路径。下面以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对下行通信路径的建立过程进行说明。具体地,图2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下行通信路径的建立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如图2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211:rn1配置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配置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一rlc承载;

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为du与rn1间的下行gtp隧道;第一rlc承载为终端设备与rn1间的接口上的rlc承载。

步骤s212:rn1向rn2发送第一消息。

该第一消息包含以下至少一项:

1、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为du在du和rn1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为rn1在du和rn1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或者,在第一消息中不包含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而是包含终端设备的第三标识和rn1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标识为终端设备在rn1下的本地标识,即在接入中继节点下能够唯一识别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标识。所述第三标识由的rn1或基站分配。

2、所述至少一个drb的drb标识。

3、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

4、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rlc承载的标识,rlc实体的配置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第一rlc承载的标识可以为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

步骤s213:rn2配置第一rlc承载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

其中,第二rlc承载为du与rn2间的接口上的rlc承载,第二rlc承载由du配置。

步骤s214:rn2向du发送第二消息。

该第二消息可以为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或者上下文修改响应消息。第二消息包括:第一rlc承载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所述至少一个drb的drb标识。

步骤s215:du配置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rn1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为cu与du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du根据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可确定终端设备的第三标识和/或第四标识,以及第二rlc承载。其中,所述第三标识为cu在du和cu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四标识为du在du和cu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四标识和第二标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步骤s216:du向cu发送第三消息。

所述第三消息根据第二消息生成,即将第二消息中的部分信息进行替换,在第二消息中增加新的信息,并保持第二消息中的其它信息不变后生成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中包含以下至少一项:

1、终端设备的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

2、所述至少一个drb的drb标识。

3、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

4、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rlc承载为终端设备与rn1间的接口上的rlc承载。由rn1配置。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rlc承载的标识,rlc实体的配置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rlc承载的标识可以为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

步骤s217:cu配置所述至少一个drb与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即根据所述至少一个drb确定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

综上,通过该方法可以建立各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通信路径,从而保证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实施例二十三

结合图3a至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分别对应的图6a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来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在实施例二十三中,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节点与基站通信;下面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基站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个中继节点,例如可以是图3a至图3d中的rn1;第二网络设备为基站,所述基站可以为包含中继设备的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即宿主基站,例如,可以为图6a中的宿主基站;或者,所述基站可以为包含中继设备的通信系统中的采用cu-du部署的宿主基站的du,例如,可以为图6c中的宿主基站的du;或者,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基站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二个中继节点,例如可以是图3b和图3d中的rn2。第三网络设备为宿主基站,例如可以是图3c中的宿主基站;或者第三网络设备为宿主基站的du,例如可以是图3d中的宿主基站的du。

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下面以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来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具体地,图2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其中,该方法适用于上述四种场景中的任一场景,但不限于此,且适用于图6a至图6d所示的任一协议栈,基于此,如图2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21: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drb的数据包。

步骤s222: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

具体地,当有上行数据包需要发送时,终端设备确定要发送的上行数据包所映射的drb。drb为终端设备与基站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如果基站采用了cu-du分离,则该drb为终端设备与基站的cu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根据所述上行数据包与drb的映射关系,终端设备确定发送该上行数据包的drb。所述上行数据包与该drb的对应关系,以及该drb的sdap层和pdcp层的配置由该基站或该基站的cu配置。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为pdcppdu。可选地,该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一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rlc承载(如图6a至6d所示的第一网络设备的rlc层),第一mac层(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第一网络设备的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如图6a至6d所示的第一网络设备的phy层)接收。

进一步地,该drb的标识与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具有对应关系。该第一rlc承载为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间的接口的rlc承载。该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间的接口上的mac层和物理层配置,以及该drb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映射关系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该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包括:该rlc承载的标识,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间的接口的rlc层实体的配置以及对应的逻辑信到的配置;可选的,该rlc承载的标识可以为所述逻辑信道的逻辑信道的标识。

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该drb的标识与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22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将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该drb的标识与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通知给终端设备。一种可选的通知方式为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该drb的标识与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发送给宿主基站,之后由宿主基站发送给终端设备;另一种可选的通知方式为第一网络设备直接将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该drb的标识与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发送给终端设备。基于此,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要发送的上行数据包与该drb的对应关系,生成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为该drb的pdcppdu。进一步,根据该drb与第一rlc承载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rlc承载,基于此,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所述drb的第一上行数据包给第一网络设备。

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由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x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由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的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

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rlc承载接收第一数据包。根据所述drb和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或第一rlc承载和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drb或者第一rlc承载对应的上行gtp隧道终点。其中,drb或者所述第一rlcbearer与上行gtp隧道终点的映射关系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本实例中的“对应”或“对应关系”均指一一对应。该上行gtp隧道终点由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该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该drb的标识,和第一数据包。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二数据包为适配层pdu。该第二数据包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适配层(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rn1右侧的适配层)、第二rlc承载(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rn1右侧的rlc层和rlc层与mac层之间的逻辑信道)、第二mac层(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rn1右侧的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rn1右侧的phy层)发送。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二数据包为rlc层pdu。该第二数据包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rlc承载(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rn1右侧的rlc层和rlc层与mac层之间的逻辑信道)、第二mac层(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rn1右侧的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rn1右侧的phy层)发送。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的该drb的标识这三者与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一网络设备的宿主基站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可以由网管系统配置或者由宿主基站配置。该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或者宿主基站配置。

其中,所述第二rlc承载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间的接口上的rlc承载。相应的,步骤s22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消息,该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的该drb的标识这三者与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基于此,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后,在步骤s222中,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该终端设备的第一rlc承载,确定该终端设备的标识以及该终端设备的该drb的标识。进一步,通过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的该drb的标识这三者可以确定第二rlc承载。需要说明的是,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的接口上的mac层和物理层配置由第二网络设备配置。该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包括:该rlc承载的标识,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的接口上的rlc层实体的配置以及对应的逻辑信到的配置;可选的,该rlc承载的标识可以为所述逻辑信道的逻辑信道的标识。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drb的第一数据包;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rlc承载与所述终端设备的drb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以及该drb的标识,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与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rlc承载。进而通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实施例二十四

基于图6a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架构,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承载,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提供如下方法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图2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如图23所示,其中,线条1表示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或控制信令的传输路径。

首先,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方式具体包括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所述第二数据包和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需要复用第二rlc承载(drb的rlc承载)传输时。例如:基于图6a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架构,该第二数据包可以为适配层pdu,或者为rlcpdu。进一步地,假设第一网络设备传输的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备间的接口上的控制信令通过第一网络设备的srb的rlc承载传输或者通过专用的rlc承载传输。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备间的接口为f1接口。

第二种情况:所述第二数据包和第一网络设备传输的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备间的接口上的控制信令复用所述第二rlc承载;而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通过专用的rlc承载传输。

第三种情况:所述第三数据包,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以及,第一网络设备传输的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备间的接口上的控制信令均复用所述第二rlc承载。

针对上述第一种情况,具体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基于图6a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为了识别接收到的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是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还是来自于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需要通过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来区分。第一网络设备除了有其服务的终端设备的本地标识,即终端设备的标识外,也有自己的一个本地标识。如果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据包,则该数据包中包含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是终端设备的本地标识;如果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为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则该数据包中包含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是第一网络设备的本地标识。所述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的本地标识为第一网络设备下唯一识别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标识,可以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分配或者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宿主基站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配置。

针对上述第二种情况,具体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基于图6a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为了识别接收到的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是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还是来自于第一网络设备的控制信令,需要在第二数据包中设置指示信息,以指示该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是所述第一数据包或用于指示该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控制信令。例如,可以在第二数据包中通过一个1比特长度的指示信息来实现上述功能。如果该指示信息为1,则表示该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控制信令;如果该指示信息为0,则表示该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是所述第一数据包;或者反之。

针对上述第三种情况,具体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基于图6a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为了识别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是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还是来自于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或控制信令,需要在第二数据包中设置指示信息。以指示该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是所述第一数据包或用于指示该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控制信令。例如,可以在第二数据包中通过一个1比特长度的指示信息来实现上述功能。如果该指示信息为1,则表示该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控制信令;如果该指示信息为0,则表示该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是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或者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或者反之。进一步,如果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是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或者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那么通过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来区分是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还是来自于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具体的,如果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据包,则该数据包中包含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是终端设备的本地标识;如果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为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则该数据包中包含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是第一网络设备的本地标识。

综上,通过第二数据包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指示信息,使得第二网络设备可以识别该第二数据包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从而能够通过对应的协议栈处理该数据包,保证该数据包的qos。

实施例二十五

结合图3c至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分别对应的图6c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来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在实施例二十五中,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节点与基站通信;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基站之间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节点,如图3c和图3d中的rn2;第二网络设备为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节点,如图3c和图3d中的rn1;第三网络设备为基站,如图3c中的基站,或者为基站的du,如图3d中的基站的du;其中,n为大于1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在该实施例中,n=2,n=2。下面以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来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具体地,图2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其中,该方法适用于上述图3c至图3d所示场景中的任一场景,但不限于此,且适用于图6c至图6d所示的任一协议栈,基于此,如图2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41: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

步骤s242: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

具体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其中,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二网络设备的宿主基站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可以由网管系统配置或者由宿主基站配置。该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二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或者宿主基站配置。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和第一rlc承载对应。其中,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数据包为适配层pdu。该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适配层(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左侧的适配层)、第二rlc承载(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左侧的rlc层和rlc层与mac层之间的逻辑信道)、第二mac层(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左侧的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左侧的phy层)接收。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数据包为rlc层pdu。该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rlc承载(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左侧的rlc层和rlc层与mac层之间的逻辑信道)、第二mac层(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左侧的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左侧的phy层)接收。

第三数据包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和第二rlc承载对应。

其中,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和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101之前,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和第一rlc承载的对应关系。基于此,第二网络设备根据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可以确定发送第一数据包所用的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进一步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和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10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和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基于此,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可确定发送第三数据包所用的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并通过该第二rlc承载发送第三数据包。其中,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三数据包为适配层pdu。该第三数据包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适配层(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右侧的适配层)、第二rlc承载(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右侧的rlc层和rlc层与mac层之间的逻辑信道)、第二mac层(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右侧的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右侧的phy层)发送。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数据包为rlc层pdu。该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rlc承载(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右侧的rlc层和rlc层与mac层之间的逻辑信道)、第二mac层(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右侧的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右侧的phy层)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接口的mac层和物理层配置均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三网络设备之间接口的mac层和物理层配置均由第三网络设备或第三网络设备的du配置。

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包括:该rlc承载的标识,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的接口上的rlc层实体的配置以及对应的逻辑信到的配置;可选的,该rlc承载的标识可以为所述逻辑信道的逻辑信道的标识。

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包括:该rlc承载的标识,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三网络设备间的接口上的rlc层实体的配置以及对应的逻辑信到的配置;可选的,该rlc承载的标识可以为所述逻辑信道的逻辑信道的标识。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和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rlc承载。进而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rlc承载,因此,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承载,对于第三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通过如下方式来解决该问题。

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指示信息来识别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为数据或者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为控制信令;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数据包中的包含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来识别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是否为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

第三网络设备通过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指示信息来识别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为数据或者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为控制信令;第三网络设备通过第三数据包中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来识别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是否为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

其中,该方式与实施例二相同,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十六

结合图3a至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分别对应的图6a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来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在实施例二十六中,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节点与所述基站通信;其中实施例二十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或者基站的du;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基站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节点;第三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基站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1个中继节点;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下面以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来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具体地,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中,该方法适用于上述图3a至图3d所示场景中的任一场景,但不限于此,且适用于图6a至图6d所示的任一协议栈,基于此,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该drb的pdcppdu;其中,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的宿主基站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可以由网管系统配置或者由宿主基站配置。该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由第三网络设备配置或者宿主基站配置。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具体地,rlc承载的配置,以及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与所述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以及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与所述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第一网络设备将配置的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通知给第三网络设备。

可选地,如图6a至图6d所示所示的协议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数据包为适配层pdu。该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适配层(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宿主基站左侧的适配层)、rlc承载(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宿主基站左侧的rlc层和rlc层与mac层之间的逻辑信道)、第mac层(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宿主基站左侧的mac层)和物理层(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宿主基站左侧的phy层)接收。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数据包为rlc层pdu。该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rlc承载(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宿主基站左侧的rlc层和rlc层与mac层之间的逻辑信道)、第mac层(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宿主基站左侧的mac层)和物理层(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宿主基站左侧的phy层)接收。

其中,rlc承载的配置包括:该rlc承载的标识,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的接口上的rlc层实体的配置以及对应的逻辑信到的配置;可选的,该rlc承载的标识可以为所述逻辑信道的逻辑信道的标识。

进一步地,若第一网络设备采用了cu-du分离技术,则cu和du之间,以及,du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如下:

首先,du通过第二rlc承载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一数据包携带的上行gtp隧道终点(为了区分下面所述的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这里将第一数据包携带的上行gtp隧道终点称为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确定du和cu之间的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其中,该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由cu配置。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du配置。

其次,du向cu发送第三数据包,该第三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如图6b或图6d所示,该第三数据包为gtppdu。

cu接收du发送的第三数据包;从第四上行数据包中获取第二数据包和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确定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所映射的drb。将第二上行数据包递交给drb的pdcp层和sdap层处理。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对于实施例二十六中的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二网络设备的rlc承载,因此,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通过如下方式来解决该问题。

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指示信息来识别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为数据或者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为控制信令。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数据包中的包含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来识别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是否为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

其中,这种方式与实施例二相同,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十七

进一步地,在各个网络设备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还需要建立各个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通信路径。下面以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对上行通信路径的建立过程进行说明。具体地,图2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通信路径的建立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如图2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251:cu配置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为du与cu间的接口上的上行gtp隧道终点;

cu维护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drb与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即,根据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能够确定该上行数据包对应的所述ue的第一标识和/或第二标识,以及所述ue的所述至少一个drb的id。其中,所述ue的第一标识为宿主基站的cu在宿主基站的cu和宿主基站的du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ue的标识;所述ue的第二标识为宿主基站的du在宿主基站的cu和宿主基站的du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ue标识。

步骤s252:cu向du发送第一消息。

该第一消息可以是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或者上下文修改请求消息。第一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为cu在cu和du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第二标识为du在cu和du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

2、所述至少一个drb的drb标识和qos参数。

3、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

步骤s253:du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标识和所述终端设备与宿主基站间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个中继节点的设备标识,即rn1的设备标识。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标识为终端设备在rn1下的本地标识,即在rn1能够唯一识别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标识。所述第三标识由rn1或者宿主基站分配。所述rn1的设备标识为至少在rn1的宿主基站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rn1的标识,可以由网管系统配置或者由宿主基站配置。

维护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标识和所述rn1的设备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组合的映射关系。即根据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包中包含的终端设备的第三标识和rn1的设备标识,能够确定该上行数据包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或第二标识。

维护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drb与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的映射关系。即根据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包中包含的终端设备的第三标识和rn1的设备标识,以及所述至少一个drb的drbid,能够确定该上行数据包对应的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

配置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一rlc承载。所述第一rlcbearer承载为rn2与宿主基站的du间的接口上的rlc承载。所述第一rlcbearer承载与rn1的设备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drb的drbid这三者的组合一一对应。

步骤s254:du向rn2发送第二消息。

该第二消息可以为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或者上下文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根据第一消息生成,即将第一消息中的部分信息进行替换,在第一消息中增加新的信息,并保持第一消息中的其它信息不变后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终端设备的第三标识。

2、rn1的设备标识。

3、所述至少一个drb的标识和qos参数。

4、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rlc承载的标识,rlc实体的配置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第一rlc承载的标识可以为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

步骤s255:rn2配置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二rlc承载。所述第二rlc承载为rn1与rn2间的接口上的rlc承载。所述第二rlcbearer承载与rn1的设备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drb的drbid这三者的组合一一对应。

维护所述ue的所述至少一个drb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对应关系。

步骤s256:rn2向rn1发送第三消息。

其中,第三消息可以为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或者上下文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根据第二消息生成,即将第二消息中的部分信息进行替换,并保持第二消息中的其它信息不变后生成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终端设备的第三标识。

2、rn1的设备标识。

3、所述至少一个drb的标识和qos参数。

4、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二rlc承载的标识,rlc实体的配置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第二rlc承载的标识可以为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

步骤s257:rn1配置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三rlc承载。所述第三rlc承载为所述终端设备与rn1间的接口上的rlc承载。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包括rlc承载的标识,rlc实体的配置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rlc承载的标识可以为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

维护所述第三rlcbearer与所述至少一个drb的映射关系;

维护所述至少一个drb与所述第二rlcbearer的映射关系;

综上,通过该方法可以建立各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通信路径,从而保证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实施例二十八

结合图3a至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分别对应的图6a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来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在实施例二十八中,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节点与基站通信;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到终端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1个中继节点;例如可以是图3a至图3d所示的rn1,第二网络设备为基站,例如可以是图3a所示的宿主基站;或者,第二网络设备为基站的du,例如可以是图3b所示的宿主基站的du;或者,第二网络设备为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节点。例如可以是图3c至图3d所示的rn2,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下面以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来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具体地,图2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其中,该方法适用于上述四种场景中的任一场景,但不限于此,且适用于图6a至图6d所示的任一协议栈,基于此,如图2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61: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

步骤s262: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其中,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该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该drb的pdcppdu;其中,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一网络设备的宿主基站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可以由网管系统配置或者由宿主基站配置。该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或者宿主基站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和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对应。其中,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数据包为适配层pdu。该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适配层(如图6a至图6a所示的rn1右侧的适配层)、第一rlc承载(如图6a至图6a所示的rn1右侧的rlc层和rlc层与mac层之间的逻辑信道)、第二mac层(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rn1右侧的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rn1右侧的phy层)接收。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数据包为rlc层pdu。该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rlc承载(如图6a至图6a所示的rn1右侧的rlc层和rlc层与mac层之间的逻辑信道)、第二mac层(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rn1右侧的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rn1右侧的phy层)接收。

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与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一一对应。

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与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第二网络设备配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间的接口上的mac层和物理层也由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与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间的接口上的mac层和物理层也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其中,第一网络设备将配置好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以使第二网络设备在下行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数据包后,根据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确定所映射的第二rlc承载,并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该第二数据包为发送给终端设备的pdcppdu。可选地,第二数据包通过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rlc承载(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rn1左侧的rlc层)、第二mac层(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rn1左侧的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rn1左侧的phy层)发送。

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包后,确定所述第二rlc承载所映射的所述drb;并将第二数据包传输给所述drb的pdcp层和sdap层处理。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将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该drb的标识与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通知给终端设备。一种可选的通知方式为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该drb的标识与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发送给宿主基站,之后由宿主基站发送给终端设备;另一种可选的通知方式为第一网络设备直接将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该drb的标识与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发送给终端设备。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根据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确定所映射的第二rlc承载,确定第二rlc承载,最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实施例二十九

基于图6a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架构,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rlc承载来接收。因此,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提供如下方法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图2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如图27所示,其中,线条1表示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或控制信令的传输路径。

首先,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方式具体包括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所述第一数据包和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需要复用第一rlc承载(drb的rlc承载)传输时。例如:基于图6a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架构,该第一数据包可以为适配层pdu,或者为rlcpdu。进一步地,假设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的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备间的接口上的控制信令通过第一网络设备的srb的rlc承载传输或者通过专用的rlc承载传输。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备间的接口为f1接口。

第二种情况:所述第一数据包和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的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备间的接口上的控制信令复用所述第一rlc承载;而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通过专用的rlc承载传输。

第三种情况:所述第一数据包,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以及,第一网络设备传输的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备间的接口上的控制信令均复用所述第一rlc承载。

针对上述第一种情况,具体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基于图6a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为了识别接收到的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是发送给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还是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需要通过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来区分。第一网络设备除了有其服务的终端设备的本地标识,即终端设备的标识外,也有自己的一个本地标识。如果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据包,则该数据包中包含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是终端设备的本地标识;如果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为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则该数据包中包含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是第一网络设备的本地标识。所述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的本地标识为第一网络设备下唯一识别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标识,可以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分配或者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宿主基站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配置。

针对上述第二种情况,具体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基于图6a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为了识别接收到的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是发送给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还是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控制信令,需要在第一数据包中设置指示信息,以指示该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是所述第二数据包或用于指示该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是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控制信令。例如,可以在第一数据包中通过一个1比特长度的指示信息来实现上述功能。如果该指示信息为1,则表示该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控制信令;如果该指示信息为0,则表示该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是所述第二数据包;或者反之。

针对上述第三种情况,具体介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基于图6a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为了识别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是发送给终端设备第二数据包,还是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或控制信令,需要在第一数据包中设置指示信息,以指示该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是数据或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是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控制信令。例如,可以在第一数据包中通过一个1比特长度的指示信息来实现上述功能。如果该指示信息为1,则表示该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是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控制信令;如果该指示信息为0,则表示该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是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或者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或者反之。进一步,如果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是发送给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或者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那么通过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来区分是发送给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还是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具体的,如果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中包含的为终端设备的数据包,则该数据包中包含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是终端设备的本地标识;如果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为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则该数据包中包含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是第一网络设备的本地标识。

综上,通过第一数据包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指示信息,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可以识别该第一数据包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从而能够通过对应的协议栈处理该数据包,保证终端设备数据的qos。

实施例三十

结合图3c至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分别对应的图6c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来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在实施例把中,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节点与基站通信;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到终端设备之间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节点;第二网络设备为基站到终端设备之间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节点或者为基站或者为基站的du;第三网络设备为下行通信路径中第一个中继节点;第四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或基站的du;第五网络设备为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节点;;其中,n为大于1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对应图3c和3d,第一网络设备为rn2;第二网络设备为为基站或者基站的du;第三网络设备为rn1;第四网络设备为基站或者基站的du;第五网络设备为rn1。

具体地,图2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其中,该方法适用于上述图3c至图3d所示场景中的任一场景,但不限于此,且适用于图6c至图6d所示的任一协议栈,基于此,如图28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81: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

步骤s282: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五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

具体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其中,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四网络设备,即宿主基站下能够唯一识别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可以由网管系统配置或者由宿主基站配置。该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由第三网络设备配置或者宿主基站配置。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和第一rlc承载对应。其中,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数据包为适配层pdu。该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适配层(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左侧的适配层)、第二rlc承载(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左侧的rlc层和rlc层与mac层之间的逻辑信道)、第二mac层(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左侧的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左侧的phy层)接收。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数据包为rlc层pdu。该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rlc承载(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左侧的rlc层和rlc层与mac层之间的逻辑信道)、第二mac层(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左侧的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左侧的phy层)接收。

第三数据包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和第二rlc承载对应。

其中,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和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101之前,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和第一rlc承载的对应关系。基于此,第二网络设备根据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可以确定发送第一数据包所用的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进一步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和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第五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步骤s10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和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基于此,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可确定发送第三数据包所用的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并通过该第二rlc承载发送第三数据包。其中,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三数据包为适配层pdu。该第三数据包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适配层(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右侧的适配层)、第二rlc承载(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右侧的rlc层和rlc层与mac层之间的逻辑信道)、第二mac层(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右侧的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右侧的phy层)发送。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数据包为rlc层pdu。该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rlc承载(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右侧的rlc层和rlc层与mac层之间的逻辑信道)、第二mac层(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右侧的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如图6c至图6d所示的rn2右侧的phy层)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接口的mac层和物理层配置均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五网络设备之间接口的mac层和物理层配置均由第五网络设备或第五网络设备的du配置。

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包括:该rlc承载的标识,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的接口上的rlc层实体的配置以及对应的逻辑信到的配置;可选的,该rlc承载的标识可以为所述逻辑信道的逻辑信道的标识。

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包括:该rlc承载的标识,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五网络设备间的接口上的rlc层实体的配置以及对应的逻辑信到的配置;可选的,该rlc承载的标识可以为所述逻辑信道的逻辑信道的标识。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和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rlc承载。进而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五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第五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rlc承载,因此,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rlc承载,对于第五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通过如下方式来解决该问题。

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指示信息来识别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为数据或者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为控制信令;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数据包中的包含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来识别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是否为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

第五网络设备通过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指示信息来识别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为数据或者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为控制信令;第五网络设备通过第三数据包中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来识别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是否为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

其中,该方式与实施例七相同,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十一

结合图3a至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分别对应的图6a至图6d所示的协议栈,来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在实施例三十一中,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节点与所述基站通信;其中实施例九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或者基站的du;第二网络设备为基站到终端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1个中继节点;第三网络设备为基站到终端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节点;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下面以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来介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具体地,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中,该方法适用于上述图3a至图3d所示场景中的任一场景,但不限于此,且适用于图6a至图6d所示的任一协议栈,基于此,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该drb的pdcppdu;其中,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的宿主基站,即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可以由网管系统配置或者由宿主基站配置。该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由第三网络设备配置或者宿主基站配置。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具体地,rlc承载的配置,以及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与所述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以及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与所述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第一网络设备将配置的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通知给第三网络设备。

可选地,如图6a至图6d所示所示的协议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数据包为适配层pdu。该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适配层(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宿主基站左侧的适配层)、rlc承载(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宿主基站左侧的rlc层和rlc层与mac层之间的逻辑信道)、第mac层(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宿主基站左侧的mac层)和物理层(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宿主基站左侧的phy层)发送。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数据包为rlc层pdu。该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rlc承载(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宿主基站左侧的rlc层和rlc层与mac层之间的逻辑信道)、第mac层(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宿主基站左侧的mac层)和物理层(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宿主基站左侧的phy层)发送。

其中,rlc承载的配置包括:该rlc承载的标识,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的接口上的rlc层实体的配置以及对应的逻辑信到的配置;可选的,该rlc承载的标识可以为所述逻辑信道的逻辑信道的标识。

进一步地,若第一网络设备采用了cu-du分离技术,则cu和du之间,以及,du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如下:

首先,cu向du发送第三数据包,该第三数据包为gtppdu。该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为cu和du之间的接口上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pdcppdu。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这三者的对应关系由du配置。

du接收到cu发送的第三数据包后,根据第三数据包中包含地下行gtp隧道终点,确定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以及rlc承载配置。du生成第一数据包后,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drb的标识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对于实施例九中的第二网络设备来讲,可能会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复用第二网络设备的rlc承载,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讲,需要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或控制信令是何种数据或者信令。本申请通过如下方式来解决该问题。

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指示信息来识别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为数据或者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为控制信令。

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数据包中的包含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来识别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是否为第二网络设备自己的数据包。

其中,这种方式与实施例七相同,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十二

进一步地,在各个网络设备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还需要建立各个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通信路径。下面以图3d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对下行通信路径的建立过程进行说明。具体地,图2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下行通信路径的建立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如图29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291:rn1配置以下至少一项: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第一rlc承载为rn1与终端设备间的接口上的rlc承载。

步骤s292:rn1向rn2发送第一消息。

该第一消息可以为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或者上下文修改响应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为终端设备在rn1下的本地标识,即在rn1能够唯一识别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由rn1或者宿主基站分配。

2、所述终端设备与宿主基站间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个中继节点的设备标识,即rn1的设备标识。rn1的设备标识为至少在第一网络设备的宿主基站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可以由网管系统配置或者由宿主基站配置。

3、所述至少一个drb的drb标识。

4、所述至少一个drb与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其中,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包括第一rlc承载的标识,rlc实体的配置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第一rlc承载的标识可以为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

步骤s293:rn2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消息中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所述rn1的设备标识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drbid这三者的组合,确定与该组合对应的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二rlc承载为rn2和rn1间的接口上的rlc承载,由rn2配在建立上行通信路径的过程中为rn1配置。

rn2维护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所述rn1的设备标识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drbid这三者的组合与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

步骤s294:rn2将第一消息转发给宿主基站的du。

步骤s295:du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所述rn1的设备标识,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标识为宿主基站的cu在宿主基站的cu和宿主基站的du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ue的标识;所述ue的第三标识为宿主基站的du在宿主基站的cu和宿主基站的du间的接口上唯一识别ue标识。

du配置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为宿主基站cu与宿主基站du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

维护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所述rn1的设备标识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drbid的组合的映射关系。即,根据接收到的下行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能够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所述rn1的设备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至少一个drb的id。

du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消息中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所述rn1的设备标识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drbid这三者的组合,确定与该组合对应的第三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三rlc承载为du和rn2间的接口上的rlc承载,由du在建立上行通信路径的过程中为rn2配置。

du维护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所述rn1的设备标识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drbid这三者的组合与第三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三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包括rlc承载的标识,rlc实体的配置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rlc承载的标识可以为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

步骤s296:du向cu发送第二消息。

该第三消息可以为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或者上下文修改响应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根据第二消息生成,即将第三消息中的部分信息进行替换,并保持第二消息中的其它信息不变后生成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终端设备的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

2、所述至少一个drb的drb标识。

3、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的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

4、所述至少一个drb所映射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第一rlc承载为rn1与终端设备间的接口上的rlc承载,由rn1配置。

cu维护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drb与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即,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drb的下行数据包,能够确定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

综上,通过该方法可以建立各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通信路径,从而保证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实施例三十三

图3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0所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

发送模块302,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还包括:

通知模块303,用于将如下信息通知给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

所述接收模块3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为pdcppdu,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gtp-u层和所述第二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

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所述udp层、所述ip层和所述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二rlc承载、所述第二mac层和所述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第三数据包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一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基站通信;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到所述基站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或者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二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3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1所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311,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发送模块312,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包括: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发送模块312,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接收模块31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二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pdcppdu;

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gtp-u层和所述第一rlc承载之间还包括:第一udp层、第一ip层和第一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

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gtp-u层、所述第一udp层、所述第一ip层和所述第一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一rlc承载,所述第一mac层和所述第一物理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二gtp-u层和所述第二rlc承载之间还包括:第二udp层、第二ip层处理和第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

相应的,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

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gtp-u层、所述第二udp层、所述第二ip层处理和所述第二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三数据包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到基站之间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或者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

其中,n为大于1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3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2所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321,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还包括:发送模块322,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pdcppdu。

可选地,所述gtp-u层和所述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gtp-u层、所述udp层、所述ip层和所述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rlc承载、所述mac层和所述物理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上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到所述基站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3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3所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331,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发送模块332,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接收模块33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对应关系,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关系,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通知给所述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gtp-u层和所述第一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udp层、所述ip层和所述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一rlc承载、所述第一mac层和所述第一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基站通信;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3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4所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341,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对应;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发送模块342,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包括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二rlc承载对应;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接收模块34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发送模块342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以及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接收模块34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以及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gtp-u层和所述第一rlc承载之间还包括:第一udp层、第一ip层和第一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gtp-u层、所述第一udp层、所述第一ip层和所述第一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一rlc承载,所述第一mac层和所述第一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二gtp-u层和所述第二rlc承载之间还包括:第二udp层、第二ip层和第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gtp-u层、所述第二udp层、所述第二ip层和所述第二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二rlc承载、所述第二mac层和所述第二物理层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到终端设备之间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或所述基站;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

其中,n为大于1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图15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3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5所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351,用于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所述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发送模块351,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还包括:接收模块35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gtp-u层和所述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gtp-u层、所述udp层、所述ip层和所述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rlc承载、所述mac层和所述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

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所述基站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3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6所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36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

发送器362,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发送器362还用于将如下信息通知给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接收器36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为pdcppdu,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gtp-u层和所述第二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

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所述udp层、所述ip层和所述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二rlc承载、所述第二mac层和所述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第三数据包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一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基站通信;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到所述基站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或者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二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3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7所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371,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发送器372,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包括: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接收器371,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接收器37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二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pdcppdu;

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gtp-u层和所述第一rlc承载之间还包括:第一udp层、第一ip层和第一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

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gtp-u层、所述第一udp层、所述第一ip层和所述第一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一rlc承载,所述第一mac层和所述第一物理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二gtp-u层和所述第二rlc承载之间还包括:第二udp层、第二ip层处理和第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

相应的,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

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gtp-u层、所述第二udp层、所述第二ip层处理和所述第二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三数据包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二上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到基站之间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或者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

其中,n为大于1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3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8所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381,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还包括:发送器382,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pdcppdu。

可选地,所述gtp-u层和所述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gtp-u层、所述udp层、所述ip层和所述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rlc承载、所述mac层和所述物理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上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包不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到所述基站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3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9所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391,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发送器392,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接收器39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对应关系,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关系,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通知给所述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gtp-u层和所述第一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udp层、所述ip层和所述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一rlc承载、所述第一mac层和所述第一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基站通信;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4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0所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401,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对应;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发送器402,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包括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其中,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二rlc承载对应;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接收器4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发送器402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以及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接收器4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以及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gtp-u层和所述第一rlc承载之间还包括:第一udp层、第一ip层和第一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gtp-u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gtp-u层、所述第一udp层、所述第一ip层和所述第一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一rlc承载,所述第一mac层和所述第一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二gtp-u层和所述第二rlc承载之间还包括:第二udp层、第二ip层和第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gtp-u层、所述第二udp层、所述第二ip层和所述第二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二rlc承载、所述第二mac层和所述第二物理层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到终端设备之间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或所述基站;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

其中,n为大于1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4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1所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器411,用于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所述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发送模块351,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还包括:

接收器41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gtp-u层和所述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gtp-u层、所述udp层、所述ip层和所述pdcp层中的所述至少一层、所述rlc承载、所述mac层和所述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

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所述基站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4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2所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42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

发送模块422,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还包括:通知模块423,用于将如下信息通知给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以及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标识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还包括:获取模块424,用于获取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的如下信息: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drb的标识以及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接收模块421,还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为pdcppdu,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gtp-u层和所述第二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

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的所述第三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基站通信;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到所述基站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或者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二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同一个网络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4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3所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431,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二数据包;

发送模块432,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和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发送模块432,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接收模块43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三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数据包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到基站之间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或者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其中,n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4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4所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441,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所述drb的标识,所述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还包括:发送模块442,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rlc承载的配置。

通知模块443,用于将如下信息通知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gtp-u层和所述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和所述至少一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

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所述基站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4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5所示,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451,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

发送模块452,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接收模块45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drb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还包括通知模块453,用于将如下信息通知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所述消息包括: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以及,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通知所述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所述gtp-u层和所述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和所述至少一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

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适配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所述gtp-u层和所述适配层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和所述至少一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的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基站通信;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或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第二数据包;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四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发送模块462,还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还包括第一适配层;

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适配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之间还包括第二适配层;相应的,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适配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三数据包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或者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

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所述rlc承载的配置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通知给第三网络设备。

可选地,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的如下消息;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发送。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gtp-u层和所述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gtp-u层和所述至少一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

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发送,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适配层,所述rlc承载、所述mac层和所述物理层发送。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所述gtp-u层和所述适配层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和所述至少一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的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

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所述基站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1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

发送器,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还包括:接收器,用于将如下信息通知给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以及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标识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还包括:接收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的如下信息: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drb的标识以及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接收器,还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为pdcppdu,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gtp-u层和所述第二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

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所述至少一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的所述第三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基站通信;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到所述基站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或者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二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同一个网络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二数据包;

发送器,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和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发送器492,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接收器49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三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数据包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到基站之间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或者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其中,n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上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所述drb的标识,所述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还包括:发送器,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rlc承载的配置。

发送器,还用于将如下信息通知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所述上行gtp隧道终点,述上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gtp-u层和所述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和所述至少一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

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所述基站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

发送器,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接收器51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前,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drb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发送器,还用于将如下信息通知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所述消息包括: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以及,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通知所述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所述gtp-u层和所述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和所述至少一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

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适配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所述gtp-u层和所述适配层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和所述至少一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的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基站通信;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或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第二数据包;

发送器,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四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发送器522,还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还包括第一适配层;

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适配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之间还包括第二适配层;相应的,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适配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三数据包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基站或者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

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器,用于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下行gtp隧道终点和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gtp隧道终点;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对应;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所述rlc承载的配置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通知给第三网络设备。

可选地,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还包括:接收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的如下消息;所述下行gtp隧道终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发送。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gtp-u层和所述rlc承载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gtp-u层和所述至少一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

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发送,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适配层,所述rlc承载、所述mac层和所述物理层发送。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所述gtp-u层和所述适配层之间还包括:udp层、ip层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gtp-u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gtp-u层和所述至少一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的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基站;

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基站通信;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所述基站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1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drb的标识和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地,通知模块,用于将如下信息通知给所述终端设备: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数据无线承载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drb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为pdcppdu,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适配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的所述第三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接入网设备通信;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到所述接入网设备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设备或者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二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设备。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同一个网络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其中,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四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五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drb的标识,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五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五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适配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发送。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

相应的,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

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适配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第三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数据包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1个中继设备;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设备或者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若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设备,则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为同一网络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drb的标识的组合对应;

可选地,所述drb的标识,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drb的标识的组合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还包括:发送模块562,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drb的标识的组合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如下信息通知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rlc承载至少还包括适配层;

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适配层,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通信;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所述接入网设备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1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其中,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可选地,接收模块,还用于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drb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还包括:通知模块573,用于将如下信息通知所述终端设备,所述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之间的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

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适配层、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的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接入网设备通信;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其中,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四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五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五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五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还包括第一适配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适配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之间还包括第二适配层;相应的,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五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五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适配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第三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设备或者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为所述介入网设备;

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通信;

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为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其中,其中,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

可选地,rlc承载的配置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三网络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适配层,所述rlc承载、所述mac层和所述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的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通信;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所述接入网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1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据包。

发送器,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drb的标识和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对应。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地,发送器,用于将如下信息通知给所述终端设备: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drb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接收器,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数据无线承载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drb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为pdcppdu,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适配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的所述第三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接入网设备通信;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到所述接入网设备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一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设备或者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二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设备。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同一个网络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其中,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四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

发送器,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五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drb的标识,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发送器612,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五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五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适配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发送。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

相应的,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

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适配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第三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数据包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1个中继设备;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设备或者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若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设备,则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为同一网络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drb的标识的组合对应;

可选地,所述drb的标识,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drb的标识的组合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还包括:发送器,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drb的标识的组合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如下信息通知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rlc承载至少还包括适配层;

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适配层,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数据包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通信;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所述接入网设备的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上行通信路径中的第1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其中,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rlc承载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可选地,接收器,还用于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由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接收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drb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发送器,用于将如下信息通知所述终端设备,所述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之间的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

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适配层、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的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接入网设备通信;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一rlc承载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其中,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四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

发送器用于通过第二rlc承载向第五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对应。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以及,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drb的标识的组合的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五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五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还包括第一适配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适配层、所述第一rlc承载、第一mac层和第一物理层接收。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之间还包括第二适配层;相应的,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五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三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五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适配层、所述第二rlc承载、第二mac层和第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第三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否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接入网设备或者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为所述介入网设备;

所述第五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1个中继设备;

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通信;

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器,用于通过rlc承载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为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数据包。其中,其中,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至少在第三网络设备下能够唯一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

可选地,rlc承载的配置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

相应的,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rlc承载的配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drb的标识通知给所述第三网络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rlc承载之上还包括:适配层;相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rlc承载、mac层和物理层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所述适配层,所述rlc承载、所述mac层和所述物理层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的第二数据包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终端设备通过n个中继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通信;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到所述接入网设备的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1个中继设备;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下行通信路径中的第n个中继设备;

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