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用于传输时间间隔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79062发布日期:2018-08-03 11:1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无线通信系统的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处理用于传输时间间隔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为了改善通用行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制定了具有较佳效能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其支援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八版本(3GPP Rel-8)标准及/或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九版本(3GPP Rel-9)标准,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使用者需求。长期演进系统被视为提供高数据传输率、低潜伏时间、分组最佳化以及改善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的一种新无线接口及无线网络结构,包含有由多个演进式基站(evolved Node-Bs,eNBs)所组成的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其一方面与用户端(user equipment,UE)进行通信,另一方面与处理非接入层(Non Access Stratum,NAS)控制的核心网路进行通信,而核心网络包含伺服网关器(serving gateway)及行动管理单元(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等实体。

先进长期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由长期演进系统进化而成,其包含有载波集成(carrier aggregation)、协调多点(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传送/接收、上行链路(uplink,UL)多输入多输出(UL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UL-MIMO)以及执照辅助接入(licensed-assisted access,LAA)等先进技术,以提供快速转换功率状态、提升演进式基站边缘效能及提升数据传输峰值及输出率。为了使先进长期演进系统中的用户端及演进式基站能相互通信,用户端及演进式基站必须支援为了先进长期演进系统所制定的标准,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X版本(3GPP Rel-1X)标准或较新版本的标准。

缩短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shortened TTI,sTTI)被提出以改善传输效率。然而,用于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CSI)报告(CSI report)的回报(reporting)未被定义,因此仍未知。当缩短传输时间间隔与一正常传输时间间隔(normal TTI,nTTI)同时存在时(即传统传输时间间隔有1毫秒或1个子讯框的长度),所述回报变得更复杂。因此,用于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回报的机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及方法,用来处理用于传输时间间隔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信装置,用来处理用于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CSI)报告(CSI report),包含有一储存装置,用来储存指令,以及一处理电路,耦接在所述储存装置。所述处理电路被设定以执行所述储存装置中的所述指令。所述指令包括有从一网络端接收一下行链路(downlink,DL)控制信息(DL control information,DCI),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含有的一信道状态信息请求(CSI request),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指示用于所述网络端的至少一服务小区(serving cell)的一信道状态信息回报(CSI reporting);以及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请求,传送用于所述至少一服务小区的一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normal TTI,nTTI)的一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及用于所述至少一服务小区的一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shortened TTI,sTTI)的一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到所述网络端。

本发明另公开一种通信装置,用来处理用于传输时间间隔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包含有一储存装置,用来储存指令,以及一处理电路,耦接在所述储存装置。所述处理电路被设定以执行所述储存装置中的所述指令。所述指令包括有从一网络端接收一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含指示一信道状态信息回报的一信道状态信息请求;以及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请求,传送用于至少一第一服务小区的一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的一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及用于至少一第二服务小区的一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一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其中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到所述网络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无线通信系统

20 通信装置

200 处理电路

210 储存装置

214 程序代码

220 通信接口装置

30、40 流程

300、302、304、306、 步骤

400、402、404、406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系统10的示意图。无线通信系统10简略地由一网络端和多个通信装置所组成。无线通信装置10支援分时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ing,TDD)模式、分频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ing,FDD)模式、分频双工-分时双工联合运作模式或执照辅助接入(licensed-assisted access,LAA)模式。也就是说,网络端及通信装置可通过分频双工载波、分时双工载波、执照载波(执照服务小区)及/或非执照载波(非执照服务小区)与彼此通信。此外,无线通信系统10支援载波集成(carrier aggregation,CA),也就是说,网络端与通信装置可通过包含主要小区(例如主要成分载波)及一或多个次要小区(例如次要成分载波)的多个服务小区(例如多个服务载波)与彼此通信。

在图1中,网络端与通信装置仅简单地说明无线通信系统10的结构。实际上,在通用行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中,网络端可为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其包含有至少一基站(Node-B,NB)。在一实施例中,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长期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或是先进长期演进系统的后续版本中,网络端可为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其可包含有至少一演进式基站(evolved NB,eNB)及/或至少一中继站(relay)。在一实施例中,网络端可为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NR-RAN),其可包含有至少一演进式基站、至少一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B,gNB)及/或至少一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基站(base station,BS)。

除此之外,网络端亦可同时包括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及核心网络(即演进式封包网络),其中核心网络可包括行动管理单元(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伺服闸道器(serving gateway,S-GW)、封包资料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闸道器(PDN gateway,P-GW)、自我组织网络(Self-Organizing Network,SON)及/或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等网络实体。在一实施例中,在网络端接收通信装置所传送的信息后,可由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来处理信息及产生对应于所述信息的决策。在一实施例中,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可将信息转发至核心网络,由核心网络来产生对应于所述信息的决策。在一实施例中,亦可在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及核心网络在合作及协调后,共同处理所述信息,以产生决策。

通信装置可为用户端(user equipment,UE)、低成本装置(例如机器型态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装置对装置(device-to-device,D2D)通信装置、窄频物联网(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IoT))、行动电话、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电子书、可携式电脑系统或以上所述装置之结合。此外,根据方向(例如传输方向),可将网络端及通信装置分别视为传送端或接收端。举例来说,对于一上行链路(uplink,UL)而言,通信装置为传送端而网络端为接收端;对于一下行链路(downlink,DL)而言,网络端为传送端而通信装置为接收端。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20的示意图。通信装置20可为第1图中的通信装置或网络端,但不限于此。通信装置可包括一处理电路200、一储存装置210以及一通信接口装置220。处理电路200可为一微处理器或一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储存装置210可为任一数据储存装置,用来储存一程序代码214,处理电路200可通过储存装置210读取及执行程序代码214。举例来说,储存装置210可为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只存式内存(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内存(Flash Memory)、随机接入内存(Random-Access Memory,RAM)、光盘只读内存(CD-ROM/DVD-ROM/BD-ROM)、磁带(magnetic tape)、硬盘(hard disk)、光学数据储存装置(optical data storage device)、非挥发性储存单元(non-volatile storage unit)、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取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例如具体媒体(tangible media))等,而不限于此。通信接口装置220可为一无线收发器,其是根据处理电路200的处理结果,用来传送及接收讯号(例如数据、讯号、讯息及/或分组)。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30的流程图,用于图1中的通信装置中,用来处理用于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TTIs)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CSI)报告(CSI reports)。流程30可被编译成程序代码214,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300:开始。

步骤302:从一网络端接收一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L control information,DCI),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含有的一信道状态信息请求(CSI request),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指示用于所述网络端的至少一服务小区(serving cell)的一信道状态信息回报(CSI reporting)。

步骤304: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请求,传送用于所述至少一服务小区的一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normal TTI,nTTI)的一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及用于所述至少一服务小区的一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shortened TTI,sTTI)的一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到所述网络端。

步骤306:结束。

根据流程30,通信装置从网络端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上行链路允量下行链路控制信息(UL grant DCI)),其特征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含有信道状态信息请求(例如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栏位(CSI request field)),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指示用于网络端的至少一服务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回报。接着,根据信道状态信息请求,通信装置传送用于至少一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及用于至少一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到所述网络端。也就是说,在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后,通信装置传送用于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及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两者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到网络端。在本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请求可不显性地(not explicitly)指示哪个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被请求。因此,用于下行链路传输时间间隔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回报可被解决。

流程30的实现方式不限于以上所述。以下所述实施例可应用于实现流程30。

在一实施例中,在被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调度的一上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的一实体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L shared channel,PUSCH)中,通信装置传送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及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一实施例中,在被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调度的一上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一缩短实体上行链路共享信道(shortened PUSCH,sPUSCH)中,通信装置传送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及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也就是说,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可在一上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的资源或一上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资源中被传送。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及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为非周期性的(aperiodic)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在一实施例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为一正常下行链路控制信息(normal DCI,nDCI)(例如在一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中被传送),以及正常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用于调度一上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的一实体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在一实施例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为一缩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shortened DCI,sDCI)(例如在一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中被传送),以及缩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用于调度一上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一缩短实体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也就是说,信道状态信息回报被一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例如被触发),以及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调度在一上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中或在一上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中的一上行链路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藉由传送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一差值(differential value),通信装置传送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也就是说,用于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及用于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一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被差异地编码(differentially encoded)。用于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中的数值可被传送,以及所述数值不同于用于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中的数值。

在一实施例中,藉由传送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一差值,通信装置传送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也就是说,用于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与用于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的一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被差异地编码。用于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中的数值可被传送,以及所述数值不同于用于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中的数值。

在一实施例中,若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指示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及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信道状态信息回报,通信装置传送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及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也就是说,两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信道状态信息回报被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显性地(explicitly)指示(例如被触发)。举例来说,位元“11”指的是用于至少一服务小区的两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应被传送。举例来说,位元“10”指的是仅有用于至少一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应被传送。举例来说,位元“01”指的是仅有用于至少一服务小区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应被传送。需注意的是,对应于不同信道状态信息请求的至少一服务小区可相同或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一次序信息(order information),通信装置传送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及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进一步地,次序信息为被预先决定的,或者根据至少一服务小区的至少一小区识别(identity,ID),次序信息被决定。

具有特定的(例如被预先决定的)次序的用于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及用于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实施例叙述如下。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可先被传送,其中有三个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传输的可能情形。第一情形为[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第二情形为[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被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一差值呈现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第三情形为[被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一差值呈现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可先被传送,其中有三个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传输的可能情形。第一情形为[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第二情形为[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被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一差值呈现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第三情形为[被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一差值呈现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具有特定的(例如被预先决定的)次序的用于服务小区A的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第一部分、用于服务小区A的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第一部分及用于服务小区B的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第二部分的实施例叙述如下。

在一实施例中,一小区识别具有较高的优先次序(priority)。此情形为[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第一部分,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第一部分,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第二部分]。在一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一形式(format)具有较高的优先次序。此情形为[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第一部分,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第二部分,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第一部分]。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及至少一服务小区,通信装置决定(例如计算、产生)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以及根据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及至少一服务小区,通信装置决定(例如计算、产生)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一实施例中,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一长度不大于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的一半长度。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服务小区被设定具有一缩短传输时间间隔运作(sTTI operation)(除了一传统正常传输时间间隔运作(nTTI operation)之外)。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服务小区被一高层信令(higher layer signaling)设定,以及高层信令为用于一正常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或一缩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信道状态信息请求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例如被网络端传送的)一第一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通信装置执行用于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的一第一信道测量(channel measurement),以获得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一实施例中,根据(例如被网络端传送的)一第二参考信号,通信装置执行用于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一第二信道测量,以获得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参考信号及第二参考信号分别为共同参考信号(common reference signal,CRS)以及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参考信号及第二参考信号分别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以及共同参考信号。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参考信号及第二参考信号为共同参考信号。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参考信号及第二参考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也就是说,第一参考信号及第二参考信号可相同或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对一通信装置而言,当服务小区被设定具有缩短传输时间间隔运作时,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及上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长度被一高层信令设定。举例来说,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为7个正交分频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元(symbol)(或1个时槽(slot)),以及服务小区的上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为2个正交分频多工符元(或1个副时槽(sub-slot))。举例来说,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为2个正交分频多工符元(或1个副时槽),以及服务小区的上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为2个正交分频多工符元(或1个副时槽)。也就是说,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及上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可相同或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对一通信装置而言,当服务小区被设定具有一缩短传输时间间隔运作时,复数个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或上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被包含在一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或上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中,以及一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或上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一资源被包含在一单一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或上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中。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40的流程图,用于图1中的通信装置中,用来处理用于传输时间间隔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流程40可被编译成程序代码214,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400:开始。

步骤402:从一网络端接收一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含指示一信道状态信息回报的一信道状态信息请求。

步骤404: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请求,传送用于至少一第一服务小区的一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的一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及用于至少一第二服务小区的一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一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其中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到所述网络端。

步骤406:结束。

根据流程40,通信装置从一网络端接收一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上行链路允量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含指示一信道状态信息回报的一信道状态信息请求(例如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栏位)。接着,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请求,通信装置传送用于至少一第一服务小区的一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的一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及用于至少一第二服务小区的一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一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其中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到所述网络端。也就是说,在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后,通信装置传送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中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到网络端。在本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请求不显性地指示哪个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被请求。至少一第一服务小区及至少一第二服务小区可相同、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因此,用于下行链路传输时间间隔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回报可被解决。

流程40的实现方式不限于以上所述。以下所述实施例可应用于实现流程40。

在一实施例中,在被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调度的一上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的一实体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通信装置传送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及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其中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一实施例中,在被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调度的一上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一缩短实体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通信装置传送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及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其中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也就是说,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一上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的资源或一上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资源中被传送。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及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其中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为一非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在一实施例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为一正常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在一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中被传送),以及正常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用于调度一上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的一实体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在一实施例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为一缩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在一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中被传送),以及缩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用于调度一上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一缩短实体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也就是说,信道状态信息回报被一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例如被触发),以及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在一上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中或在一上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中调度一上行链路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及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其中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为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及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其中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为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在一实施例中,若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指示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及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其中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回报,通信装置传送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及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其中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也就是说,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信道状态信息回报被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显性地指示(例如被触发)。举例来说,位元“01”指的是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应被传送,以及位元“10”指的是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应被传送。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一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形式,通信装置传送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及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其中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举例来说,若信道状态信息请求在一正常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被传送,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被传送,以及若信道状态信息请求在一缩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被传送,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被传送。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及至少一第一服务小区,通信装置决定(例如计算、产生)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或者根据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及至少一第二服务小区,通信装置决定(例如计算、产生)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一实施例中,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一长度不大于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的一半长度。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第二服务小区被设定具有一缩短传输时间间隔运作(除了一传统正常传输时间间隔运作之外)。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第一服务小区被一高层信令(例如用于在一正常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或在一缩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被传送的信道控制信息请求)设定。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第二服务小区被一高层信令(例如用于在一正常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或在一缩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被传送的信道控制信息请求)设定。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例如被网络端传送的)一第一参考信号,通信装置执行用于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的一第一信道测量,以获得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一实施例中,根据(例如被网络端传送的)一第二参考信号,通信装置执行用于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一第二信道测量,以获得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参考信号及第二参考信号分别为共同参考信号以及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参考信号及第二参考信号分别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以及共同参考信号。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参考信号及第二参考信号为共同参考信号。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参考信号及第二参考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也就是说,第一参考信号及第二参考信号可相同或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对一通信装置而言,当服务小区被设定具有缩短传输时间间隔运作时,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及上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长度被一高层信令设定。举例来说,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为7个正交分频多工符元(或1个时槽),以及服务小区的上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为2个正交分频多工符元(或1个副时槽)。举例来说,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为2个正交分频多工符元(或1个副时槽),以及服务小区的上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为2个正交分频多工符元(或1个副时槽)。也就是说,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及上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可相同或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对一通信装置而言,当服务小区被设定具有一缩短传输时间间隔运作时,复数个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或上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被包含在一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或上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中,以及一下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或上行链路缩短传输时间间隔)的一资源被包含在一单一下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或上行链路正常传输时间间隔)中。

以下实施例可被应用于流程30及/或40的实施例。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包含至少一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RI)、一宽频信道品质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wideband CQI)、一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一子频带信道品质指示符(subband CQI)及一子频带预编码矩阵指示符(subband PMI)。高层信令为一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nTTI”、“sTTI”、“nDCI”及“sDCI”为用于简化实施例中陈述的术语,以及可被其他带有相似目的及/或意义的术语取代。「sPUSCH」为用于简化实施例中陈述的术语,以及可被其他带有相似目的及/或意义的术语取代。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依本发明的精神加以结合、修饰或变化以上所述的实施例,而不限于此。前述的陈述、步骤及/或流程(包含建议步骤)可通过装置实现,装置可为硬件、软件、固件(为硬件装置与计算机指令与数据的结合,且计算机指令与数据属于硬体装置上的只读软件)、电子系统、或上述装置的组合,其中装置可为通信装置20。

硬件可为类比微计算机电路、数位微计算机电路及/或混合式微计算机电路。例如,硬件可为特定应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程序逻辑闸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程序化逻辑元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耦接的硬件元件,或上述硬件的组合。在其他实施例中,硬件可为通用处理器(general-purpose processor)、微处理器、控制器、数位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上述硬件的组合。

软件可为程序代码的组合、指令的组合及/或函数(功能)的组合,其储存在一储存单元中,例如一计算机可读取介质(computer-readable medium)。举例来说,计算机可读取介质可为用户识别模块、只读式内存、快闪内存、随机接入内存、光盘只读内存(CD-ROM/DVD-ROM/BD-ROM)、磁带、硬盘、光学数据储存装置、非挥发性内存(non-volatile storage unit),或上述元件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取介质(如储存单元)可以内建地方式耦接在至少一处理器(如与计算机可读取介质整合的处理器)或以外接地方式耦接在至少一处理器(如与计算机可读取介质独立的处理器)。上述至少一处理器可包含有一或多个模块,以执行计算机可读取介质所储存的软件。程序代码的组合、指令的组合及/或函数(功能)的组合可使至少一处理器、一或多个模块、硬件及/或电子系统执行相关的步骤。

电子系统可为系统单晶片(system on chip,SoC)、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SiP)、嵌入式计算机(computer on module,CoM)、计算机可程序产品、装置、移动电话、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电子书、可携式计算机系统,以及通信装置20。

根据以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装置及方法,用来处理用于传输时间间隔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本发明提出了传送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解决方法。因此,用于传输时间间隔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回报的问题可被解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