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时延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8900710发布日期:2019-10-18 21:54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时延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通信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降低时延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随机接入的过程中,终端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消息1,msg1);基站响应该随机接入前导,向终端发送消息2(msg2);终端接收后,等待一段时间间隔后,向基站发送消息3(msg3),如何降低消息2和消息3之间的时间间隔,提高随机接入的效率,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提供一种降低时延的方法及装置,以减小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时延。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降低时延的方法,应用于随机接入流程,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消息1,所述消息1为随机接入前导;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2;间隔一个时间间隔后,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消息3,所述时间间隔包括ta;相应的,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消息1,向终端设备发送消息2,间隔一个时间间隔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消息3,所述时间间隔包括ta;上述方案中,所述ta与该终端设备的消息1(随机接入前导)格式相关;进一步的,所述ta与该终端设备的消息1(随机接入前导)格式及消息1支持的小区半径相关;另外,小区半径还可以考虑以下一个或者多个波束相关参数来替代,例如,覆盖范围,覆盖方向,波束标识,基站发送或者接收的滤波系数等,由这些参数可以计算得到小区半径;进一步的,所述ta与该终端设备的消息1(随机接入前导)格式及消息1支持的子载波间隔相关;进一步的,所述ta与该终端设备的消息1(随机接入前导)格式、消息1支持的小区半径、及消息1支持的子载波间隔相关;上述各种方法避免了各种随机接入前导格式的终端设备使用统一的ta,增强了灵活性,进一步的减小了ta。上述消息1支持的小区半径可以为最大小区半径,消息1支持子载波间隔可以为最小子载波间隔。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ta与该终端设备的消息1(随机接入前导)格式,及终端设备的频率范围内消息1的最小子载波间隔和/或最大小区半径相关;例如,高频(大于等于6ghz),对应的消息1子载波间隔包括60khz、120khz;低频(小于6ghz),对应的消息1子载波间隔包括15khz、30khz。上述相关可以指关联,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可以替换为确定或计算,ta可以由网络设备预先确定,通知终端设备,然后终端设备根据该ta确定时间间隔;ta也可以由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指示的一些参数(如,tac,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等)来确定;或者由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分别预先确定。网络设备可以预先通知终端设备的消息1(随机接入前导)格式、及消息1、消息3支持的子载波间隔,ta/tac/距离值等一种或多种,可以通过pbch(physicalbroadcast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si(systeminformation,系统信息)、rmsi(remainingsysteminformation,剩余系统信息)、sib1(系统信息块1,systeminformationblock1)、sib2(系统信息块2,systeminformationblock2)、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rc(radio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mac-ce(mediaaccesscontrol-controlelement,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macheader(mediaaccesscontrolheader,媒体接入控制头),macpdu(mediaaccesscontrolprotocoldataunit,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协议数据单元)、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rar(randomaccess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dci(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中一种或几种进行指示。另一方面,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指示,确定该终端设备的ta,并进一步的确定消息2和消息3之间的时间间隔,并根据该时间间隔向网络设备发送消息3;相应的,网络设备也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的ta,并在相应的位置接收消息3。结合上述各方面的方案,所述ta可以由网络设备指示的tac值确定,其中tac小于或等于3846,且大于或等于网络设备服务的终端设备中最大tac;进一步的,所述指示的tac的值还可以与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相关。由于tac小于3846,由此确定的ta值也会小于根据3846确定的ta,3846为协议定义的最大tac值。另外,结合上述各个方面的方案,所述ta还可以由网络设备指示的距离值确定,其中距离小于或等于300km,且大于或等于网络设备服务的终端设备中最大距离;进一步的,所述指示的距离值还可以与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相关。另外,结合上述各个方面的方案,终端设备也可以采用网络设备指示的ta,即由网络设备确定ta,并指示给终端设备,所述ta为网络设备指示的ta,其中ta小于或等于2ms,且大于或等于网络设备服务的终端设备中最大ta;进一步的,所述ta的值还可以与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即消息1)格式相关。上述网络设备服务的终端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的服务小区覆盖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的一个或多个波束覆盖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结合上述各个方法,之前进一步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是否采用波束扫描方式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可以在pbch/si/sib1/sib2/rmsi/msg2dci/macheader/macpdu/pdsch/rar一种或多种中采用1bit指示。例如,该比特为0,表示采用波束扫描接收;该比特为1,表示不采用波束扫描接收。该指示方式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方案。结合上述各个方法,网络设备可以通过pbch/si/sib1/sib2/rmsi/msg2dci/macheader/macpdu/pdsch/rar中一种或多种指示终端设备上述tac、ta或距离值。结合上述各个方案,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上述消息为终端设备指示ta缩放因子,所述ta缩放因子为小于1的整数,终端设备计算最终的ta时,需要乘以该缩放因子。结合上述各个方案,该方法之前,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上述消息通知所述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是否采用波束扫描方式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又一方面,网络设备确定服务小区或服务波束覆盖范围内的多个终端设备的ta中最大的ta,并将该最大的ta通知服务小区或服务波束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终端设备,各个终端设备接收后,根据该最大的ta确定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2和消息3之间的时间间隔,并根据确定的时间间隔向网络设备发送消息3。结合上述方案,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发送指示信息将最大的ta通知终端设备,例如,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消息2中dci、macpdu或rar中至少一种进行指示,可以占用x比特,当x=4时,共可以指示16种ta。x也可以取其它值,比如2、3、5或6等。上述方案中,网络设备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消息1后,确定最大ta,并通过消息2通知覆盖范围内各个终端设备,便于接收到的终端设备根据该ta确定消息2和消息3之间的时间间隔,并根据该时间间隔向网络设备发送消息3。对于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消息1可以确定各个终端设备的ta,也采用同样的方式选取最大ta,根据该最大ta计算msg2和msg3之间时间间隔,并在相应位置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消息3。另外,结合上述各个方案,上述ta也可以为tac或终端距离,另外也可以通知大于或等于最大ta,tac或终端距离的值,进一步的,通知的ta,tac或终端距离的值可以大于上述最大值且最接近上述最大值的设定值。如果网络设备通知的是所述tac或距离设定值,则终端设备先根据上述tac或距离设定值计算得到ta,进一步的再确定时间间隔。上述方案中,所有终端设备均使用最大的ta(或最大tac,最大距离)计算消息2和消息3之间的时间间隔,另外,每个终端设备也可以使用各自的ta确定时间间隔。网络设备确定服务小区或服务波束覆盖范围内的各个终端设备的ta,并将各个终端设备的ta通知服务小区或服务波束覆盖范围内的各个终端设备,各个终端设备接收后,根据各自的ta确定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2和消息3之间的时间间隔,并根据确定的时间间隔向网络设备发送消息3。结合上述方案,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发送指示信息将各个终端设备的ta通知相应的终端设备,例如,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消息2中dci、macpdu或rar进行指示,可以占用x比特,当x=4时,共可以指示最多16种ta。x也可以取其它值,比如2、3、5或6等。类似的,结合上述各个方案,上述ta也可以为tac或终端距离。另外,也可以使用设定值,与上述情况类似,不再详述。对于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消息1可以确定各个终端设备的ta,然后计算各个终端设备msg2和msg3之间时间间隔,并在相应位置接收各个终端设备发送的消息3。结合上述各个方案中,网络设备还可以指示终端设备ta缩放因子,终端设备确定了ta后,需要乘以该缩放因子,得到最后的ta。该方案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方案。另外,缩放因子也可以由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预先约定。缩放因子可以在pbch/si/sib1/sib2/rmsi/msg2dci/macpdu一种或多种中进行指示。上述各个方案中,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使用哪些参数来确定ta,并进一步确定时间间隔;则网络设备本身也使用这些参数来确定ta,并进一步确定时间间隔;终端设备采用确定的时间间隔发送消息3,则网络设备也采用该时间间隔接收消息3。另外,对应上述各个方法,还公开了相应的装置,该装置为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芯片或功能模块,分别执行相应方法中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模块:发送模块: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发送类的步骤;接收模块: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接收类的步骤;处理模块: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除了发送及接收外的其它步骤,如,计算,确定等。上述各个方案的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执行的相应步骤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发送模块可以由发射机替代,接收模块可以由接收机替代,其它模块,如处理模块等可以由处理器替代,分别执行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发送操作、接收操作以及相关的处理操作。另外,上述各个装置包括的各个模块具有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对应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模块也可以称为单元。例如:上述方法中提到的各个参数(如ta)的确定或计算由处理模块实现,指示信息的发送或接收由发送模块或接收模块实现。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各个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模块)和收发单元(模块),收发单元可以包括发射单元(模块)和接收单元(模块),分别执行上述各个方法中发送及接收的相应步骤,处理单元执行上述各个方法中除了发送及接收外的其它步骤;所述收发单元例如可以是收发器,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的收发步骤;所述收发器包括射频电路,也可以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用于执行方法中的发送类的步骤和接收类的步骤;所述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中除发送接收之外的步骤,处理单元或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模块),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当装置包括存储单元时,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单元与该存储单元连接,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装置执行上述任意方面的方法。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装置为芯片时,该芯片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所述处理单元例如可以是处理器,处理器可以为至少一个;所述收发单元例如可以是该芯片上的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终端内的芯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意一项的信号检测的方法。可选地,所述存储单元为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等。其中,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各个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芯片,其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随机接入过程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简称终端)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等。本申请实施中的网络设备是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网络侧设备,例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的接入点、下一代通信的基站,如5g的gnb或小站、微站,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point,trp),还可以是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本申请以网络设备是基站,终端设备为终端对随机接入流程进行介绍:步骤一:基站周期性广播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signalblock,ssb)和剩余系统信息(remainingsysteminformation,rmsi),rmsi包括了基站的rach(randomaccess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配置信息,rach配置信息包括终端在接入过程中所采用的随机接入前导(消息1,msg1)格式,消息1的子载波间隔,消息3的子载波间隔,消息2的子载波间隔,消息4的子载波间隔中的至少一种,终端用于侦听消息2的随机接入响应窗口(randomaccessresponse,rar,window)长度,也包括同步信号块ssb和其对应的随机接入时机ro(rachoccasion)的关联信息,prach(physicalrandomaccess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周期等。步骤二:如果有多个ssb和/或者csi-rs,则,终端选择一个接收rsrp(referencesignalreceived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在预定义阈值之上的ssb和/或csi-rs,并在该ssb和/或csi-rs对应的ro上,确定/选择用于随机接入的消息1(即前导id),然后采用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发送消息1,也就是随机接入前导。步骤三:基站在对应位置ro上检测到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之后,通过检测该随机接入前导,可以计算得到终端到基站的时间提前量(timingadvance,ta)或者等效的距离值,同时可以得知在ro上检测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id。步骤四:在rarwindow内,基站对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进行响应,向终端发送消息2,包括由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dci)和由dci指示的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下行共享物理信道)承载的信息,pdsch中包括了mac(mediaaccess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头信息和随机接入响应。如果一个ro上有多个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基站将在一个消息2中对所有的终端进行随机接入响应,即消息2中包括多个终端的rar。所述pdsch中的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macheader和可能的多个rar。所述多个rar中包括对于每个终端的时间提前命令(timeadvancecommand,tac),可以为12bit,该12bit指示了终端在发送消息3所应该采用的时间提前量。另外,每个rar中还包括了用于调度消息3的ulgrant,在该ulgrant中,包括了消息3发送的时域和频域资源信息。步骤五:在终端接收到消息2之后,等待一个时间间隔之后,根据ulgrant中指示的信息发送消息3,其中可以携带了终端标识信息,用于后续消息4中进行冲突解决。上述步骤中的消息传递可以参考图1。步骤六:基站接收到消息3之后,选择竞争成功的终端,回复消息4。步骤五中,消息2和消息3之间的时间间隔通常包括n1+n2+l2+ta,目前3gppran1工作组同意的ta基于12bit,最大3846来计算,会引入较大时延。上述消息1-6指随机接入过程消息1-6(msg1-msg6),本方案可以涉及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的步骤,例如涉及其中的步骤1-3,其中消息1是随机接入前导,也称为随机接入前导,消息2为随机接入相应。消息1包括循环前缀(cyclicprefix,cp)和序列两部分组成。对于不同的消息1格式,具有不同循环前缀cp长度和时域序列长度。循环前缀由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得到。对于不同的消息1格式,序列可以重复1次或者多次。基站对于消息1的接收,可以采用2种方式:1、采用波束扫描的方式,对于重复的序列,采用不同的接收波束进行接收;2、不采用波束扫描的方式,基站仅用1个接收波束接收循环前缀cp和多次重复的序列。对于不采用波束扫描的方式,可以认为序列的多次重复,等效于增加了循环前缀的长度。5gnr(newradio)在ran1-91次会议确定,msg2与msg3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为:durationofn1+durationofn2+l2+ta。其中,n1为终端处理和准备pdsch所需要的时间,与终端能力和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spacing,scs)有关:其中,u指示子载波间隔,为15*2^ukhz,n1基于min(μdl,μul),μdl为pdsch的scs,μul为harq-ack上行的子载波间隔scs。n2为终端处理和准备上行共享物理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所需要的时间,本申请中为准备消息3的时间,与终端能力和子载波间隔有关,如下表所示,其中子载波为15*2^u,u为子载波配置:其中,μ指示子载波间隔,n2基于min(μdl,μul),μdl为携带dci的pdcch的子载波间隔scs,μul为pusch的scs。l2为mac处理时延,通常固定为l2=500us。ta为12bittac(timeadvancecommand,inrar)所能支持的最大时延。对应于不同的消息3上行子载波间隔,最大ta如下表:消息3子载波间隔单位unitmaximumta(ms)15khz16*64*ts230khz8*64*ts160khz4*64*ts0.5120khz2*64*ts0.25其中,ran1同意,12bittac指示的最大值为3846,适用于小区覆盖半径为300km的场景。然而,目前rach过程中,消息1(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所能支持的小区半径,远远小于300km。对于nr中长序列,不同的preambe格式所支持的小区半径如下表所示,其中k=64:对于短序列,当scs为15khz情况下,不同的preambe格式所支持的小区半径如下表所示:从上面2个表可以看出,不管是长序列还是短序列,各个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小区半径都远远小于300km,因此,采用12bit-3846对应的ta,会使得ta增大,增加msg2和msg3之间不必要的时延。本申请在于减低rach过程中,msg2和msg3之间的ta,使得msg2和msg3之间的gap缩小,提升rach效率。本申请区分长序列和短序列两者情况进行说明:一,对于长序列随机接入前导格式,长序列通常是指随机接入前导序列长度为839的序列,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按照基站对随机接入前导的接收是否采用波束扫描方式基站可以在pbch(physicalbroadcast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si(systeminformation,系统信息)/sib1(systeminformationblock1,系统信息块1)/sib2(systeminformationblock2,)/rmsi/msg2dci/msg2macheader/msg2rar中指示终端,基站对于随机接入前导接收是否接收过程采用波束扫描。例如,采用1bit指示,该指示比特为0,表示采用波束扫描接收;该比特为1,则代表基站不采用波束扫描接收。或者,基站不对接收方式进行明确指示,基站-终端默认/预定义一种随机接入前导的接收方式。终端根据基站对于消息1接收方式的指示,和对应的消息1(随机接入前导)格式,确定对应的ta值、ofdm符号数和tac值中一个或多个,并以此计算消息2和消息3之间的时间间隔(gap)。以下分两种情况进行说明:1.1,如果基站通知终端该基站采用波束扫描的方式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一种实施方式中,maximumta由消息1(即,随机接入前导)所支持的最大小区半径(或最大覆盖范围/距离)决定,根据公式maximumta=2*radius/c其中radius表示随机接入前导所支持的小区半径或覆盖范围/距离,c表示光速。本申请中,标准中定义长序列的4种格式如下:对于每个序列格式,其支持的小区半径约为:其中,ts=1/3072000,为循环前缀长度,δfra为子载波间隔大小,nu为序列长度。通常,一个基站服务小区或一个波束覆盖的所有终端使用相同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出每种长序列格式随机接入前导所对应的小区半径和最大ta如下表格所示:表格中后两列代表和最大ta等效的ofdm符号数目,其子载波间隔分别基于15khz和30khz,计算公式为:symbol=ceil(maximumta/symbolduration)其中,ceil表示向上取整函数,对于15khz,symbolduration=1/14ms;对于30khz,symbolduration=0.5/14ms。此处向上取整函数也可以替换为向下取整函数floor。又或者另一种表示方式为,maximumta与l2=500us一起,转换为symbol数目,如下表所示:其中,symbol=ceil((l2+maximumta)/symbolduration),对于15khz,symbolduration=1/14ms;对于30khz,symbolduration=0.5/14ms。又或者,当n1、n2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情况下,maximumta与l2,n1,n2叠加在一起,转化为symbols数目,如下面两个表所示,其中消息1子载波间隔为15*2^ukhz:综上所述,上述方案中,各种格式的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小区半径都远远小于300km,因此,根据上述各个小区半径计算得到的ta,都远远小于根据300km小区半径计算得到的ta。1.2如果基站通知终端该基站不采用波束扫描的方式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对于基站不采用波束扫描的方式接收随机接入前导,对于长序列,在其有效序列之外,重复的序列可以作为额外的随机接入前导。增加的随机接入前导长度可以增加小区覆盖半径/距离。例如,对于长序列,其等效的随机接入前导长度和对应的小区覆盖半径/距离如下表:计算公式为:radius=等效cp长度*ts*c/2,其中等效cp长度为加上nu再减去重复的序列长度,例如:对于格式1,则等效cp长度为21024+24576,对于格式2,则等效cp长度为4688+(4-1)*24576,对于格式3,则等效cp长度为3168+(4-1)*6144。maximumta=2*radius/c一种等效的表示方式是,将maximumta等效转化为不同子载波间隔下的ofdm符号数目,或者与l2=500us一起,转化为不同子载波间隔的ofdm符号数目。转化过程中为了获得整数的ofdm符号数目,可以对结果进行向上/向下取整,转换方式与上述提到的集中情况类似,不再详述。因此,与1.1的情况类似,各种格式的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小区半径都远远小于300km,因此,根据上述各个小区半径计算得到的ta,都远远小于根据300km小区半径计算得到的ta。综上所述,对于长序列随机接入前导格式,ta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相关联,基站或终端可以根据终端的随机接入前导及该随机接入前导最大支持的小区半径确定ta,并根据该ta确定消息2和消息3之间的时间间隔,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消息2后,可以根据该时间间隔向基站发送消息3,基站则根据该时间间隔在相应位置接收终端发送的消息3。如果基站使用波束扫描接收终端的随机接入前导,该随机接入前导最大支持的小区半径由该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循环前缀确定,如果基站不使用波束扫描接收终端的随机接入前导,该随机接入前导最大支持的小区半径由该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循环前缀及nu确定。2、按照基站指示的tac计算ta,其中tac小于3846tac指示的最大值为3846,适用于小区覆盖半径为300km的场景,实际小区半径远远小于300km,因此按照小于3846的tac值来确定ta,便可减小ta的值。ta和tac可以根据现有技术进行转换,这里不再赘述。在一种实施例中,基站指示终端所采用的tac。其中候选的tac值可以有多个。例如,tac候选值为2个的情况,分别为3846和1282,基站通过1bit指示终端应该用于计算最大ta的值;或者,候选值包括4个,例如为3846,1923,961,480,基站通过2bit指示终端应该用于计算最大ta的值。在此不限定指示的候选值个数x和具体数值,其取值小于等于3846即可,基站采用ceil(log2(x))进行指示,ceil表示向上取整。基站可以通过各个终端的消息1获知各个终端的距离或tac值或ta的值,以tac为例,取各个终端中tac最大值,确定小于等于3846并且大于等于最大值的tac值。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基站确定小于等于3846并且大于等于最大值的tac值后,可以转换为ta值,并指示给终端所采用的ta。另外,还可以确定多个候选的ta值,例如2个,4个,6个,8个等,和上面的情况类似。基站指示的具体方式包括在pbch/si/sib1/sib2/rmsi/msg2dci/macheader/macpdu/pdsch/rar中用ceil(log2(x))bit进行指示。基站选取的ta或tac值应该大于等于所有终端的最大ta或tac,例如选取候选ta或tac值中满足大于“最大ta或tac”中的最小值。基站可以通过消息1获知多个终端的ta或tac,取最大值,然后为终端指定计算实际ta或tac的值,需要大于或等于上述最大值。例如:对于只有2个候选值的情况,基站采用1比特指示,可以采用消息1子载波间隔的指示位msg1-scs。该比特对于长序列随机接入前导格式未使用,对于短序列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仍旧用于指示消息1子载波间隔。上述方案中,终端在接收到基站指示的tac值之后,根据该值和msg3的子载波间隔,确定ta值。确定的方式为该tac值乘以单位,该单位和msg3的子载波间隔有关,如下表所示:消息3子载波间隔单位unit15khz16*64*ts30khz8*64*ts60khz4*64*ts120khz2*64*ts此处ts=1/(64*30.72*10^6)秒。上述方案中,不同序列格式的随机接入前导都使用相同的tac或ta,另一种可选的方式,对于不同的序列格式,有不同的候选tac或ta值,以tac为例如下表:前导格式较大tac值较小tac值02001001285613182384629531354200上表每种序列格式有2个tac值仅仅是举例,也可以有4个,6个,8个等,每种序列对应一组tac。基站将中的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对应的tac发送给终端,终端便可以根据该tac和msg3的子载波间隔,确定ta值。例如:如果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为1,并且基站确定了多个终端中最大的tac为2800,则可以将较大值2856发给终端;如果最大tac为1200,则将较小值1318发给终端即可。也就是说,可以基站发送给终端的tac大于确定的最大tac,且接近该最大tac。基站可以将tac指示给终端,由终端根据tac确定ta,也可以基站直接根据tac计算得到ta,将ta指示给终端。基站将指示信息发给小区或波束服务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终端,或所有终端。上述方案同样适用于短序列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上述方案中,基站确定服务小区或服务波束覆盖范围内,多个终端的tac值中的最大值,将设定的tac值通知各个终端,其中设定的tac值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值,进一步的,设定的tac值可以接近该最大值,还可以与前导格式相关;接收到的终端可根据该设定的tac确定ta的值,并进一步确定消息2和消息3之间的时间间隔。另外,tac也可以为ta,区别在于由基站确定ta并通知终端,其它和tac类似,不再详述。3、根据基站指示终端距离值确定ta,该距离值小于300km。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基站指示终端所采用的距离值(基站与终端之间的距离)。终端根据距离确定ta,其中候选的距离值可以有多个,可以不区分随机接入前导格式,统一使用一个距离值,也可以不同的随机接入前导使用不同的距离。例如,候选值为2个的情况,每种序列格式对应的距离值如下表:候选的距离值也可以为4个,6个,8个等。基站可以预先获知多个终端的距离,例如通过消息1来获知,取多个距离中的最大值,然后确定计算ta的距离,需要大于或等于所述多个距离中的最大值,然后通知终端。例如;如果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为1,多个终端距离的最大值为90,则取上表中的较小距离100即可;如果多个终端距离的最大值为160,则需要取200,也就是说可以取大于且最接近的。在此不限定指示的候选距离值个数x和具体数值,其取值小于等于300即可,基站采用ceil(log2(x))进行指示,ceil表示向上取整。基站指示的具体方式包括在pbch/si/sib1/sib2/rmsi/msg2dci/macheader/macheader/pdsch/rar中用ceil(log2(x))bit进行指示。基站选取的距离应该大于等于小区中最远终端的距离。上述方案中,基站确定服务小区或服务波束覆盖范围内,多个终端的中最大距离,将设定的距离通知各个终端,其中设定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距离,进一步的,设定的距离值可以接近该最大值,还可以与前导格式相关,接收到的终端可根据该设定的距离确定ta的值,并进一步确定消息2和消息3之间的时间间隔。二,对于短序列随机接入前导格式,短序列通常是指随机接入前导序列长度为139的序列,可以按如下三种方法:1,按照基站对随机接入前导的接收是否采用波束扫描方式基站可以在pbch/si/sib1/sib2/rmsi/msg2dci/msg2macheader/msg2rar中指示终端,基站对于随机接入前导接收是否接收过程采用波束扫描。例如,采用1bit指示,该指示比特为0,表示采用波束扫描接收;该比特为1,则代表基站不采用波束扫描接收。终端根据基站对于消息1(随机接入前导)接收方式的指示,和对应的消息1格式,确定对应的ta值、ofdm符号数、tac值中一种或多种,并以此计算消息2和消息3之间的时间间隔。这里和短序列随机接入前导格式的方法类似不再详述。1.1基站采用波束扫描的方式接收消息1对于采用波束扫描的方式接收消息1,不同序列格式所对应的循环前缀和时域序列长度如下表:不同序列支持的小区半径/覆盖距离可由下公式得到:radius=(tcp-pathprofile)*ts*c/2其中,tcp,pathprofile来源上述表格,c为光速。当消息1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ts=1/(30.72*10^6);当消息1子载波间隔为30khz时,ts=1/(2*30.72*10^6);当消息1子载波间隔为60khz时,ts=1/(4*30.72*10^6);当消息1子载波间隔为120khz时,ts=1/(8*30.72*10^6)。还可以有其它数值的子载波间隔,本申请不限定。因此,每种短序列随机接入前导格式可以得出多个半径,分别对应不同的消息1的子载波间隔。根据如下公式计算不同序列支持最大小区半径所对应的ta:maximumta=2*radius/c结果如下表: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种格式的随机接入前导(消息1),对于不同的子载波间隔,ts不同,支持的小区半径也就不同,因此可以得到不同的ta。上表中得到的4列ta分别对应15khz、30khz、60khz及120khz。一个例子中,终端可以根据基站指示(消息1的格式和消息1的子载波间隔),和采用的消息1的格式和子载波间隔,确定对应的ta,即根据上表中preamble的类型及msg1的值,可以得到一个固定的ta值。上述指示可以通过pbch/si/sib1/sib2/rmsi/pdcch/msg2dci/macheader/macpdu/pdsch/rar中一种或多种下发。此外,对于每种消息1格式,也可以固定采用15khz所对应的ta,即统一采用msg1-15khz对应的一列ta数值,根据不同的preamble格式从msg1-15khz对应的列选择相应的ta。或者根据fr1(0-6ghz,低频)和fr2(6ghz以上)分类,固定采用15khz或者60khz对应的ta。即:如果终端处于低频(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包括15khz、30khz),则使用msg1-15khz对应的一列ta,根据preamble格式从中选择即可;如果终端处于高频(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包括60khz、120khz),则使用msg1-60khz对应的一列ta,根据preamble格式从中选择即可。因此,上述方案中,基站或终端可以根据终端的随机接入前导及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确定ta,每个终端分别使用不同的ta,也可以所有的终端均使用最小子载波间隔对应的ta,或者根据终端的频率范围(低频还是高频),使用该频率范围对应的前导的较小子载波间隔对应的ta。1.2基站不采用波束扫描的方式接收消息1对于基站不采用波束扫描的方式接收消息1,下表格中:tseq中除去2048个有效的时域序列长度,其余可以全部作为循环前缀cp,此处称为加长循环前缀ecp:ecp=tcp+tseq-2048根据加长循环前缀,计算每种消息格式支持的最大小区半径/覆盖距离:radius=(ecp-pathprofile)*ts*c/2其中,pathprofile来源表格,c为光速。当消息1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ts=1/(30.72*10^6);当消息1子载波间隔为30khz时,ts=1/(2*30.72*10^6);当消息1子载波间隔为60khz时,ts=1/(4*30.72*10^6);当消息1子载波间隔为120khz时,ts=1/(8*30.72*10^6)。根据公式:maximumta=2*radius/c确定对应不同消息1格式在不同子载波下的最大ta,如下表:上述方案可以看出,和1.1情况类似,对于同一种格式的随机接入前导(消息1),对于不同的子载波间隔,ts不同,支持的小区半径也就不同,因此可以得到不同的ta,只是计算方式稍有不同。上表中得到的4列ta分别对应15khz、30khz、60khz及120khz。在选择ta的方式上,和1.1相同。终端可以根据前导格式,和所采用的消息1子载波间隔,确定对应的ta。此外,对于每种消息1格式,也可以固定采用15khz所对应的ta,或者根据fr1和fr2分类,固定采用15khz或者60khz对应的ta,然后进行消息2和消息3间隔的计算,和上面情况类似,在此不再赘述。综上所述,ta由随机接入前导的类型和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确定,可以每个终端使用不同的ta,也可以所有的终端使用最小子载波间隔对应的ta,或者根据终端的频率范围,使用该频率范围内较小消息1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ta。2、根据基站指示终端的ta值或tac值来确定。基站直接指示终端一个ta值,终端根据ta确定消息2和消息3之间的时间间隔;或者指示终端一个tac值,终端根据消息1格式,消息3的子载波间隔,以及所述ta的值确定对应的ta值。例如,基站直接指示终端ta值或ta的索引值。其中,基站指示的ta值应该大于或等于小区/波束覆盖内所有终端的最大ta值。例如,可以采用4bit指示,指示的候选值从下表格中选择:索引indexta(us)索引indexta(us)0981251189250227103753361150044512750554131000663141500772152000本申请中,对于指示的候选ta数目/索引和所用比特数目不做限制,指示ta的数值应该小于或等于2ms,以达到减小消息2和消息3时间间隔的目的。再例如,基站直接指示终端tac值/索引。其中,基站指示的tac值应该大或于等于小区/波束覆盖内一个或多个终端rar中tac的最大值。例如,采用2bit指示如下的tac值:indextacvalueindextacvalue048019612192333846本申请中,对于指示的候选tac数目/索引和所用比特数目不做限制,指示tac的数值应该小于或等于3846,以达到减小消息2和消息3时间间隔的目的。进一步的指示的tac或ta可以最接近小区/波束覆盖内一个或多个终端的最大tac或ta。终端接收到索引之后,根据消息3的子载波间隔,确定maximumta,计算公式为:maximumta=tac*unit其中,unit和消息3子载波间隔相关,关系如下表,其中ts=1/(64*30.72*10^6)秒:消息3子载波间隔单位unit15khz16*64*ts30khz8*64*ts60khz4*64*ts120khz2*64*ts又例如,基站采用1bit指示不同消息1格式所对应的2种候选的tac值,如下表:本申请中,对于具体的tac数值,候选tac数据和用于指示的比特数目不做限定,约束距离小于3846即可。基站指示的方式包括在pbch/si/sib1/sib2/rmsi/msg2dci/msg2macheader/msg2rar中。终端接收到tac,根据消息3的子载波间隔,确定maximumta,计算公式为:maximumta=tac*unit其中,unit和消息3子载波间隔相关,关系如下表,其中ts=1/(64*30.72*10^6)秒:消息3子载波间隔单位unit15khz16*64*ts30khz8*64*ts60khz4*64*ts120khz2*64*ts再例如,采用1bit指示不同消息1格式所对应的2中ta值,如下表:本申请中,对于具体的tac数值,候选tac数目和用于指示的比特数目不做限定,约束距离小于2ms即可。基站指示的方式包括在pbch/si/sib1/sib2/rmsi/msg2dci/msg2macheader/msg2rar中。基站指示的具体方式包括在pbch/si/sib1/sib2/rmsi/msg2dci/msg2macheader/msg2rar中用ceil(log2(x))bit进行指示,ceil表示向上取整。x为候选ta或tac的个数。上述方法同样适用于长序列随机接入前导格式。3、按照基站指示的距离来确定ta。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基站直接指示终端一个距离值,或者一个ta值,或者一个tac值,对应于不同的消息1格式,该值不同,终端计算/确定对应的ta值。例如,基站直接指示终端距离值,例如distance=50/100/120km,终端根据公式:maximumta=2*distance/c计算最大ta值。例如,基站采用1bit指示不同消息1格式所对应的2中候选距离值,如下表:表格中,k为较大的距离值,m为较小的距离值,分别用指示比特的0-1指示。该距离值可以根据不同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覆盖距离确定,也可以根据基站通过消息1估计最远终端距离,选择大于最远距离的最小值。对于具体的距离值,候选距离值数据和用于指示的比特数目不做限定,约束距离小于300公里即可。基站指示的方式包括在pbch/si/sib1/sib2/rmsi/msg2dci/msg2macheader/msg2rar中。终端根据该指示确定对应的distance值,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消息2和消息3之间的时间间隔:maximumta=2*distance/c上述各个例子中提到的基站给终端的各种指示均可以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来进行:pbch/si/sib1/sib2/rmsi/msg2dci/msg2macheader/msg2rar。在另一个实施例,对于基站服务(波束/小区覆盖内)的所有终端,基站分别计算它们的ta,选择最大的ta,并通知所有终端设备,便于各个终端设备根据该最大ta确定随机接入过程中消息2和消息3之间的gap;例如:基站通过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dmrs/srs,可以计算得知每个用户的ta,然后选择最大的ta通知终端,用于终端确定随机接入过程中消息2和消息3之间的gap。而gap中n1,n2,l2采用原有方式不变。指示的方式包括通过msg2dci、macpdu或rar。另外,基站通知终端的ta也可以是设定值,该设定值需要大于或等于上述最大ta,进一步的,可以采用最接近所述最大ta的设定值。如果基站直接指示ta给终端,由于nr最大的ta可达2ms,采用有限比特无法列举所有可能,一种可行方式是,对2ms的ta进行量化,使用msg2dci/macpdu/rar中有限的比特去指示;一种可能的方式是,msg2dci/macpdu/rar中采用xbit进行指示,例如,x=4bit指示对应的表格为:索引indexta(us)索引indexta(us)0981251189250227103753361150044512750554131000663141500772152000其中,index0-7步长为9us,约等于120khz的一个symbol的时间长度,index8-15步长125us,250us,500us分别为120khz,60khz,30khz一个slot的时间长度;例如,所有终端中最大的ta为25,则可以选择上表中的27,因为27大于25且与25最接近,因此将index=2下发给终端即可。当然也可以选择36,45等其他大于25的数,但这样会使ta值变大。指示的具体方式为,如果波束/小区内服务用户的最大ta为x,则选取上表中,大于x的最小ta,将其对应的4bitindex在msg2dci/macpdu(pdsch)/rar中指示。终端根据index获取ta之后,计算msg2和msg3之间的gap。另一种可能的方式是,基站直接指示发送msg3之前,需要等待的时长。其特征在于,通过sib1/sib2/rmsi/msg2dci/macpdu/rar中一种或多种指示给终端,在接收到消息2之后,所需要等待的slot数目。其中,候选的slot集合为{0,1,2,3,4,5,6,7,8,10,16,20,32},该slot以msg3的pusch为基准。该段时长内,既包括了终端接收和发送msg2之间的最短gap,也包括终端进行bwp(bandwithpart)切换的时长等。另一种实现方式是,每个终端分别使用各自的ta,即对于波束/小区内服务的每一个用户,用户根据自身的ta用于计算msg2和msg3之间的gap。其中,每个用户的ta,基站会在rar中的tac字段通知下发,也就是说基站确定了各个终端的ta后,分别下发给终端,不再统一使用一个最大的ta。也可以为每个ta分别去选择一个大于该终端ta的值。终端根据tac字段中的ta,选择表格中大于该值的最小ta,也就是最接近的ta,用于计算gap和确定发送消息3的位置:索引indexmaximumta(us)索引indexmaximumta(us)0981251189250227103753361150044512750554131000663141500772152000例如,rar发送给终端1的tac为15us,则上表格中,大于15us的为index=1,采用ta=18计算gap,因为上表18大于15且最接近15。对于基站,由于其根据消息1已经计算出用户的ta,也采用同样的方式选取ta,计算终端的msg2和msg3之间gap,并在相应的位置接收用户消息3。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终端根据基站指示的tac来确定ta的方案在标准中的提案为:thedurationoftainthetimegapbetweenmsg2andmsg3,n1+durationofn2+l2+ta,isindicatedbymsg2with[2]bitsexplicitlyorfiguredoutimplicitlybasedonthemaximumoneoftacscontainedinmsg2,whichiscommonforalltheuesreceivingthemsg2.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基站通过配置最大ta的缩放因子发送给终端,终端根据该缩放因子确定ta,从而减小消息2和消息3之间的gap。该方案可以与上述实施例提到的各个方案结合。例如,基站在sib1/sib2/rmsi/msg2dci/macpdu/msg2macpdu一种或多种中,指示一个缩放因子。终端根据结合以上实施例确定maximumta,乘以缩放因子作为最终ta,用于确定msg2到msg3之间时间间隔。例如,预先定义的缩放因子为factor={1,1/2,1/4,1/8,1/16,1/32,1/64,1/128},基站确定服务的所有终端的最大ta为xms,基站采用3bit的index指示的缩放因子,例如index=3为factor=1/8,则实际用于计算gap的ta为1/8*x。其中,x可以为基于12bit所支持3846/1282所对应的最大ta(基于msg3的scs),也可以为本申请中上述实施例中基站指示的ta或由终端确定的ta,在此不做限定。另外,缩放因子也可以与前导关联,不同的前导设置不同的缩放因子。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参考图2,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模块,发送模块201,接收模块203,处理模块202。上述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和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完全对应,由相应的模块执行相应的步骤,例如发送模块方法执行方法实施例中发送的步骤,接收模块执行方法实施例中接收的步骤,除发送接收外的其它步骤可以由处理模块执行。具体模块的功能可以参考相应的方法实施例,例如:一种降低时延的装置,该装置为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的芯片或模块,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消息1,所述消息1为随机接入前导;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2;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间隔一个时间间隔后,向网络设备发送消息3,所述时间间隔包括时间提前量ta;相应的,一种降低时延的装置,该装置为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芯片或模块,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消息1,所述消息1为随机接入前导;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消息2;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间隔一个时间间隔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消息3,所述时间间隔包括时间提前量ta;结合上述两个装置:其中,所述ta与该终端设备的消息1格式相关;所述ta与该终端设备的消息1格式及消息1支持的小区半径相关;所述ta与该终端设备的消息1格式及消息1支持的子载波间隔相关;所述ta与该终端设备的消息1格式、消息1支持的小区半径、及消息1支持的子载波间隔相关;所述ta与该终端设备的消息1格式,及该终端设备所属的频率范围内消息1的最小子载波间隔和/或最大小区半径相关;所述ta由网络设备指示的时间提前命令tac值确定,其中tac小于或等于3846,且大于或等于网络设备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中最大tac;所述ta还可以由该网络设备指示的距离确定,其中距离小于或等于300km,且大于或等于网络设备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中最大距离;或;所述ta为该网络设备指示的ta,其中该ta小于或等于2ms,且大于或等于网络设备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中最大ta。结合上述装置,网络设备的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该网络设备是否采用波束扫描方式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的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上述指示信息。结合上述装置,网络设备的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ta缩放因子,所述ta缩放因子小于1;终端设备的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ta缩放因子。另外,上述各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模块,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中除发送、接收外的其他步骤,如计算,确定ta等步骤。上述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只是举例,可以根据不同的方法实施例,采用的相应的模块组成相应的装置。上述另一形式的装置实施例具体结构可参看图3,其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发射机和接收机可以组成收发机。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另外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代码等相关信息,存储器可以是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上述各个组件可以通过总线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上述图3只是示意图,还有可以包括其它元件或只包括部分元件,例如包括发射机及接收机;或者只包括发射机、接收机及处理器。上述图3的各个器件或部分器件可以集成到芯片中实现,如集成到基带芯片中实现。进一步的,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图中未示出),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其中,当所述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使所述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执行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单元,与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连接。存储器、处理器也可以集成在一起,通过硬件实现等。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以上方法实施例,或者装置实施例各个模块的程序,处理器调用该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的操作。可选地,当上述实施例的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通过软件实现时,装置也可以只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程序的存储器位于装置之外,处理器通过电路/电线与存储器连接,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logic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array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硬盘(harddisk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ssd);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disk(ssd))等。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