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78269发布日期:2018-10-30 15:52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备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简称iot)技术的高速发展,物联网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例如,在现有的物联校园普教解决方案中,每个学生会携带一款具有物联网功能的终端(如手环、校徽、学生证等),每个教室都会部署一个接收终端信号的设备(以下简称为信号接收设备),其他区域如操场、校门口等也会部署若干个信号接收设备。基于该物联校园普教方案,可以对学生进出校、上课活跃情况、健康情况、安全情况等进行信息化管理。

然而实践发现,在现有物联网实现方案中,部分或全部区域的信号接收设备会在某些时间段内处于闲置状态,导致了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物联网实现方案中闲置的信号接收设备会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设备状态控制方法,应用于物联网管理平台,所述物联网管理平台与指定场所内的全部信号接收设备均建立有通信连接,所述指定场所内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型区域,各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有至少一个信号接收设备,各第一类型区域与所述指定场所内至少一个对象存在绑定关系,且不同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对象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指定场所内各对象的状态;其中,每个对象的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该对象进入所述指定场所时,该对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当该对象离开所述指定场所时,该对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

对于任一第一类型区域,当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对象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时,将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

当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对象中存在至少一个对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将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设备状态控制装置,应用于物联网管理平台,所述物联网管理平台与指定场所内的全部信号接收设备均建立有通信连接,所述指定场所内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型区域,各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有至少一个信号接收设备,各第一类型区域与所述指定场所内至少一个对象存在绑定关系,且不同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对象不同,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指定场所内各对象的状态;其中,每个对象的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该对象进入所述指定场所时,该对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当该对象离开所述指定场所时,该对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

判断单元,用于对于任一第一类型区域,判断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对象的状态是否均为第二状态;

控制单元,用于当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对象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时,将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对象中存在至少一个对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将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应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指定场所内各对象的状态,对于任一第一类型区域,当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对象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时,将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当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对象中存在至少一个对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将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减少了资源浪费,并延长了信号接收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状态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的架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状态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先对本发明实施例适用的系统架构进行简单说明。

请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状态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设备状态控制系统可以包括物联网管理平台以及部署在指定场所内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区域中的信号接收设备(图1中以指定场所内存在多个第一类型区域为例),该物联网管理平台与指定场所内的全部信号接收设备均建立有通信连接,可以通过该通信连接获取各信号接收设备的终端信号接收情况,以及对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进行控制。

其中,一个物联网管理平台可以对一个或多个指定场所(图1中以一个指定场所为例)内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进行控制;指定场所内各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有至少一个信号接收设备;各第一类型区域与指定场所内至少一个对象在绑定关系,且不同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对象不同(物联网管理平台中记录有第一类型区域与对象的绑定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设备状态控制系统中,指定场所的出入口处也需要部署至少一个信号接收设备(未在图中示出),至少一个信号接收设备可以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物联网管理平台可以根据指定场所的出入口处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终端信号情况确定指定场所内的各对象的状态;其中,每个对象的状态可以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该对象进入指定场所时,该对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当该对象离开指定场所时,该对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假设指定场所内各对象均佩戴有物联网终端,各对象佩戴的物联网终端均具有唯一的标识;指定场所内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时,能够接收各对象佩戴的物联网终端的终端信号,并识别该终端信号对应的物联网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设备状态控制系统可以应用于校园、公司或工厂等不同场所。其中,当上述设备状态控制系统应用于校园时,上述指定场所可以为校园,上述第一类型区域可以为教室,上述指定场所内的对象可以为校园内的学生;当上述设备状态控制系统应用于公司时,上述指定场所可以为办公楼,上述第一类型区域可以为办公室,上述指定场所内的对象可以为公司的员工;当上述设备状态控制系统应用于工厂时,上述指定场所可以为厂区,上述第一类型区域可以为车间,上述指定场所内的对象可以为工厂的工人。

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以下以图1所示的设备状态控制系统应用于校园(假设第一类型区域为教室)为例进行描述。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设备状态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物联网管理平台(以下简称为管理平台),如图1中所示的物联网管理平台,如图2所示,该设备状态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指定场所内各对象的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管理平台可以根据校园大门口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终端信号接收情况确定校园内各学生的状态。其中,学生的状态可以包括第一状态(进入校园,下文中称为在校状态)和第二状态(离开校园,下文中称为离校状态)。

举例来说,可以预先在校园大门口部署两个信号接收设备,其中一个部署在校园内侧,另一个部署在校园外侧,该两个信号接收设备的覆盖范围不存在重叠区域,若校园内侧的信号接收设备接收到某终端的终端信号,则管理平台可以确定该终端归属的学生进入校园,即该学生的状态为在校状态。若校园外侧的信号接收设备接收到某终端的终端信号,则管理平台可以确定该终端归属的学生离开校园,即该学生的状态为离校状态。

又举例来说,可以预先在校园大门口部署两个信号接收设备,其中一个部署在校园内侧,另一个部署在校园外侧,该两个信号接收设备的覆盖范围存在部分重叠区域,若在校园内侧的信号接收设备接收到某终端的终端信号情况下,校园外侧的信号接收设备未接收到该终端的终端信号,则管理平台可以确定该终端归属的学生进入校园,即该学生的状态为在校状态;若在校园外侧的信号接收设备接收该终端的终端信号的情况下,校园内侧的信号接收设备未接收到该终端的终端信号,则管理平台可以确定该终端归属的学生离开校园,即该学生的状态为离校状态。

步骤202、对于任一第一类型区域,当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对象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时,将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

步骤203、当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对象中存在至少一个对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将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任一教室,物联网管理平台可以获取该教室绑定的各学生的状态,当该教室绑定的各学生中存在至少一个学生的状态为在校状态时,为保证能够通过物联网获取到该学生的相关信息,可以将该教室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当该教室绑定的各学生均为离校状态时,将教室的信号接收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此时,可以将教室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以减少资源浪费,并延长信号接收设备的使用寿命。

其中,将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将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休眠状态(关闭信号接收设备的射频模块)或将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断电状态(即对信号接收设备进行断电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何种低功耗状态可以由用户(如管理员)预先配置,或,由管理平台自动设置。

以管理平台自动设置为例,管理平台可以随机将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休眠状态或断电状态;或者,对于任一信号接收设备,当需要将该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时,管理平台可以先将该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休眠状态,并当该信号接收设备处于休眠状态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设定)时,将该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断电状态,进一步降低功耗。

可见,在图2所示方法流程中,通过对各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对象的状态进行监控,当某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各对象均为第二状态,即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为闲置状态时,将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以减少资源浪费,并延长信号接收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在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指定场所内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类型区域,第二类型区域中部署有至少一个信号接收设备。

其中,第二类型区域可以为指定场所内的公共区域。

例如,假设指定场所为校园,第二类型区域可以为操场、实验室或食堂等;假设指定场所为公司,第二类型区域可以为会议室或食堂等;假设指定场所为工厂,第二类型区域可以为休息区或食堂等。

下文中仍以指定场所为校园为例。

考虑到校园里学生在校时,可能会由于某些原因均不处于教室,例如,上体育课时,学生可能均在操场;或者,上实验课时,学生可能均在实验室等。

相应地,在该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设备状态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对于任一第一类型区域,当第二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在预设周期内接收到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全部对象的终端信号时,将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

当第二类型区域中部署的全部信号接收设备在预设周期内均未接收到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至少一个对象的终端信号时,将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于任一教室,当第二类型区域(以操场为例)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在预设周期(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设定,如物联网终端向信号接收设备发送心跳报文的周期的5倍或10倍等)接收该教室绑定的全部学生的终端信号(即该教室绑定的学生佩戴的物联网终端向信号接收设备发送的心跳报文)时,管理平台可以确定该教室绑定的全部学生均处于操场,该教室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此时,管理平台可以将该教室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

其中,管理平台将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图2所示方法流程中的相关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操场中部署有多个信号接收设备时,仅需要保证某教室绑定的全部学生的终端信号均被这些信号接收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在预设周期内接收到时,即可以认为该操场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在预设周期内接收到该教室绑定的全部学生的终端信号,本发明实施例后续不再复述。

在该实施方式中,当操场中部署的全部信号接收设备在预设周期内均未接收到该教室绑定的至少一个学生的终端信号时,考虑到前述至少一个学生可能会出现在教室,因此,管理平台可以将该教室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以便管理平台可以通过物联网获取到前述至少一个学生的相关信息。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方式其中一个示例中,当第二类型区域中部署的全部信号接收设备在预设周期内均未接收到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至少一个对象的终端信号时,上述将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之前,还可以包括:

具体地,考虑到教室绑定的全部学生并不一定均为在校状态,因此,对于任一教室,可以当该教室绑定的全部在校状态的学生均处于操场时,即可以确定该教室处于闲置状态。

相应地,在该示例中,对于任一教室,当操场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在预设周期均未接收到该教室绑定的至少一个学生的终端信号时,管理平台可以获取至少一个学生(包括该示例中初次出现的“至少一个学生”中的全部学生,下同)的状态,并判断至少一个学生的状态是否均为离校状态。

若至少一个学生的状态均为离校状态,即操场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在预设周期内接收到该教室绑定的全部在校状态的学生的终端信号,则管理平台可以确定该教室绑定的全部在校状态的学生均处于操场,该教室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此时,管理平台可以将该教室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

若至少一个学生的状态不是均为离校状态,即操场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在预设周期内均未接收到该教室绑定的至少一个在校状态的学生的终端信号,即该教室绑定的全部在校状态的学生并没有全在操场,即该教室绑定的在校状态的学生可能会在教室,此时,管理平台可以将该教室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以便管理平台可以通过物联网获取到相关学生的相关信息。

在该实施例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设备状态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当各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均在预设周期内接收到对应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全部对象的终端信号时,将第二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

当存在任一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全部信号接收设备在预设周期内均未接收到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至少一个对象的终端信号时,将第二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在该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当各教室绑定的学生均在教室时,操场上的信号接收设备将处于闲置状态,此时,可以将操场上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以减少资源浪费,并延长信号接收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应地,在该实施方式,当各教室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在预设周期内接收到对应教室绑定的全部学生的终端信号时,管理平台可以确定各教室绑定的学生均在教室时,操场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此时,管理平台可以将操场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

当任一教室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在预设周期内均未接收到该教室绑定的至少一个学生的终端信号时,考虑到至少一个学生(包括该实施方式中初次出现的“至少一个学生”中的全部学生,下同)可能会出现在操场,因此,管理平台可以将操场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以便管理平台可以通过物联网获取到至少一个学生的相关信息。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方式其中一个示例中,当存在任一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全部信号接收设备在预设周期内均未接收到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至少一个对象的终端信号时,上述将第二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之前,还可以包括:

判断至少一个对象的状态是否均为第二状态;

若是,则将第二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

否则,确定执行将第二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的步骤。

具体地,考虑到教室绑定的全部学生并不一定均为在校状态,因此,当各教室绑定的全部在校状态的学生均在教室时,即可以确定操场处于闲置状态。

相应地,在该示例中,当任一教室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在预设周期内均未接收到该教室绑定的至少一个学生的终端信号时,管理平台可以获取至少一个学生(包括该示例中初次出现的“至少一个学生”中的全部学生,下同)的状态,并判断至少一个学生的状态是否均为离校状态。

若至少一个学生均为离校状态,即各教室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在预设周期内均接收到该教室绑定的全部在校状态的学生的终端信号,则管理平台可以确定各教室绑定的全部在校状态的学生均在教室,操场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此时,管理平台可以将操场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

若至少一个学生的状态不是均为离校状态,即存在至少一个教室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在预设周期内均未接收到该教室绑定的至少一个在校状态的学生的终端信号,即各教室绑定的全部在校状态的学生并非均在教室,即存在至少一个在校状态的学生可能会在操场上,此时,管理平台可以将操场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以便管理平台可以通过物联网获取到相关学生的相关信息。

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类型区域和第二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终端信号接收情况进行联动,在出现第一类型区域或第二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闲置的情况时,将对应的信号接收设备设置为低功耗状态,第一类型区域和第二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可以轮流处于低功耗状态,进一步减少了资源浪费,并延长了信号接收设备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存在部署有信号接收设备的第二类型区域时,若各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全部对象均为第二状态,则管理平台可以将第一类型区域和第二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均设置为低功耗状态。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其中,该实施例以校园普教方案为例,上述指定场所为校园,第一类型区域为教室,第二类型区域为操场,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对象为学生。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假设每个学生仅归属于一个班级,每个班级与固定教室存在一对一绑定关系为例,管理平台(未在图3中示出)中记录有这些相关信息。

如图3所示,假设学生30~39号,共10人,对应班级为一年级3班,对应教室为图中教室1;学生40~49号,共10人,对应班级为一年级4班,对应教室为图中教室2;以此类推,共存在30~69,合计40名学生。

m1和m2为校园大门处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其中,m1用于出校识别,m2用于进校识别;m3~m6分别为教室1~4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下文中简称为教室设备),m7和m8为操场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下文中简称为操场设备);其中,各信号接收设备初始状态(m1~m8)均为正常工作状态,且m1和m2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各学生佩戴的物联网终端为手环,且各手环按1个/秒的频率发送心跳报文。

平台管理员设置的低功耗状态为休眠状态。

基于图3所示的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状态控制方法实现流程如下:

以便于理解,假设初始状态下,学生30~69均在各自教室(即管理平台记录的学生30~69的状态均为在校状态)。

1、当各教室设备(m3~m6)均在预设周期(以10秒为例)内均接收到对应教室绑定的全部学生的终端信号时,管理平台将操场设备(m7和m8)的状态设置为休眠状态;

2、当学生30离开教室进入操场,m3在10秒内未接收到学生30的终端信号,此时,管理平台将m7和m8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3、当学生30~39均进入操场,若学生30~39的终端信号均在10秒内被m7或m8(取并集,下同)接收到,管理平台确定m3处于闲置状态,此时,管理平台将m3的状态设置为休眠状态;

同理,当学生40~49均进入操场,若学生40~49的终端信号均在10秒内被m7或m8接收到,管理平台确定m4处于闲置状态,此时,管理平台将m4的状态设置为休眠状态。

4、当m1检测到学生50~59离开学校时,管理平台将学生50~59的状态更新为离校状态;由于教室3绑定的学生(即学生50~59)均为离校状态,此时,管理平台可以将m5的状态设置为休眠状态;

5、当学生30离开操场时,m7和m8在10秒内均未接收到学生30的终端信号,此时,管理平台可以将m3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6、当m1检测到学生30~69均离开学校时,管理平台将学生30~69的状态均更新为离校状态,此时,管理平台可以将m3~m8的状态均设置为休眠状态;

7、经过步骤6的处理之后,当m2检测到学生51进入学校时,管理平台将学生51的状态更新为在校状态,此时,管理平台将m5、m7和m8的状态均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若m7和m8在10秒内均未接收到学生51的终端信号,或,m5在10秒内接收到学生51的终端信号,则管理平台可以将m7和m8的状态设置为休眠状态。

若m7或m8在10秒内接收到学生51的终端信号,则管理平台可以将m5设置为休眠状态。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取指定场所内各对象的状态,对于任一第一类型区域,当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对象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时,将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当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对象中存在至少一个对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将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减少了资源浪费,并延长了信号接收设备的使用寿命。

请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状态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设备状态控制装置可以应用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物联网管理平台,如图4所示,该设备状态控制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410,用于获取所述指定场所内各对象的状态;其中,每个对象的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该对象进入所述指定场所时,该对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当该对象离开所述指定场所时,该对象的状态为第二状态;

判断单元420,用于对于任一第一类型区域,判断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对象的状态是否均为第二状态;

控制单元430,用于当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对象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时,将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

所述控制单元430,还用于当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对象中存在至少一个对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将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指定场所内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类型区域,各第二类型区域中部署有至少一个信号接收设备;

所述判断单元420,还用于对于任一第一类型区域,判断第二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是否在预设周期内接收到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全部对象的终端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430,还用于当第二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在预设周期内接收到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全部对象的终端信号时,将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

所述控制单元430,还用于当第二类型区域中部署的全部信号接收设备在预设周期内均未接收到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至少一个对象的终端信号时,将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420,还用于当第二类型区域中部署的全部信号接收设备在预设周期内均未接收到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至少一个对象的终端信号时,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对象的状态是否均为第二状态;

所述控制单元430,还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对象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则将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

所述控制单元430,还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对象的状态不是均为第二状态,则将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420,还用于判断各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是否在预设周期内均接收到对应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全部对象的终端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430,还用于当各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在预设周期内均接收到对应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全部对象的终端信号时,将第二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

所述控制单元430,还用于当存在任一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全部信号接收设备在预设周期内均未接收到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至少一个对象的终端信号时,将第二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420,还用于当存在任一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全部信号接收设备在预设周期内均未接收到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至少一个对象的终端信号时,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对象的状态是否均为第二状态;

所述控制单元430,还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对象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则将第二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

所述控制单元430,还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对象的状态不是均为第二状态,则将第二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发明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通过获取指定场所内各对象的状态,对于任一第一类型区域,当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对象的状态均为第二状态时,将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低功耗状态;当该第一类型区域绑定的对象中存在至少一个对象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将该第一类型区域中部署的信号接收设备的状态设置为正常工作状态,减少了资源浪费,并延长了信号接收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