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即时通讯软件与物联网通信的智能家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1934发布日期:2018-08-24 21:53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即时通讯软件与物联网通信的智能家居系统。



背景技术:

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低功耗无线模块以及低功耗计算芯片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物联网的普及,应用物联网实现的智能家居应用也成为了爆点。

由于智能家居在成为风口的时候该领域内各家企业实力均衡,多个智能家居设备厂商在不同的细分产品上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很难相互取代,因此用户的手机上不得不安装多个应用程序,以分别去控制多个厂家的设备。

对于用户而言这无疑降低了体验,应用程序安装过多会造成手机的卡顿和延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即时通讯软件与物联网通信的智能家居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即时通讯软件与物联网通信的智能家居系统,包括:

云服务端,用于接收、处理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请求,生成用于控制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执行的执行指令并对外发送;

智能网关,与云服务端连接,用于连接各智能家居设备以搭建智能家居网络,并在接收到云服务端发送的执行指令后转发至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

还包括:

移动终端,与云服务端连接,其上运行有用于提供前端交互界面的即时通讯模块,用于输入并发送控制请求。

所述移动终端仅向控制请求所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所绑定的云服务端发送控制请求。

所述云服务端处理控制请求的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s1:接收由移动终端发送的控制请求;

步骤s2:解析控制请求,得到控制请求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和控制内容;

步骤s3:根据控制内容和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的配置信息生成对应的执行指令;

步骤s4:向该智能家居设备所对应的智能网关发送执行指令。

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步骤s41:查找智能家居设备所处的智能家居网络;

步骤s42:得到该智能家居网络的智能网关;

步骤s43:向得到的智能网关发送执行指令。

所述云服务端处理控制请求的过程具体还包括:

步骤s5:接收由智能网关转发的智能家居设备执行该执行指令的反馈信号;

步骤s6:判断所述反馈信号是否正常,若为是,则反馈移动终端成功执行,若为否,则步骤s7;

步骤s7:判断执行信号的发送次数是否达到阈值,若为是,则反馈移动终端执行失败,若为否,则返回步骤s3。

所述阈值为3次。

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发送的反馈信号含有错误代码,所述步骤s7中,云服务端向反馈移动终端执行失败时一并将错误代码发送至移动终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了即时通讯软件提供前端界面,由于即时通讯领域具有严重的马太效应,该领域几乎不会存在第二家有实力的产品,因此可以提供统一的前端入口,提高用户体验。

2)可以突破空间地域的限制,对智能家居系统进行控制并掌握其运行状态。

3)提高了操作智能家居系统人机交互的友好度。

4)相较传统单控型智能家居,带有云服务端平台的智能家居系统有更为丰富的应用逻辑,可以进行更复杂、智能的逻辑处理,营造更个性化、舒适的生活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要步骤流程示意图;

其中:1、智能家居设备,2、智能网关,3、云服务端,4、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目前的智能家居系统多数是基于knx总线协议由房间内实体面板或者智能终端通过智能网关2与智能硬件连接,设备运行状态仅在智能终端有反馈,现场状态靠人体感观。系统的可编辑逻辑进行自我控制判断、执行有限。

knx总线是独立于制造商和应用领域的系统。通过所有的总线设备连接到knx介质上(这些介质包括双绞线、射频、电力线或ip/ethernet),它们可以进行信息交换。总线设备可以是传感器也可以是执行器,用于控制楼宇管理装置如:照明、遮光/百叶窗、保安系统、能源管理、供暖、通风、空调系统、信号和监控系统、服务界面及楼宇控制系统、远程控制、计量、视频/音频控制、大型家电等。所有这些功能通过一个统一的系统就可以进行控制、监视和发送信号,不需要额外的控制中心。

tcp/ip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的简写,中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tcp/ip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基于此,本本申请结合即时通讯一种基于即时通讯软件与物联网通信的智能家居系统,

如图1所示,包括:

云服务端3,用于接收、处理对智能家居设备1的控制请求,生成用于控制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1执行的执行指令并对外发送;

智能网关2,与云服务端3连接,用于连接各智能家居设备1以搭建智能家居网络,并在接收到云服务端3发送的执行指令后转发至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1;

还包括:

移动终端4,与云服务端3连接,其上运行有用于提供前端交互界面的即时通讯模块,用于输入并发送控制请求。

即时通讯模块可以采用微信端,是一种基于web服务的客户端,主要负责用户身份认证后与智能家居系统的友好人机交互,用于下达执行的命令及显示系统反馈的状态;云服务端3是一种基于web服务的中央处理平台,主要负责接收微信端传来的指令,并通过应用逻辑处理,给智能网关2下达指令及接收网关反馈上来的设备状态及报警信息等,通过应用逻辑处理,将信息反馈给微信端或向网关发送新的指令;智能网关2主要负责接收云服务端3发来的指令,并将其传递给智能硬件,同时也将智能硬件反馈上来的信息转发给云服务端3。若使用微信端作为即时通讯平台,仅需要用户关注智能家居微信公众号或登录微信小程序即可。

移动终端4仅向控制请求所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1所绑定的云服务端3发送控制请求。

利用了即时通讯软件提供前端界面,由于即时通讯领域具有严重的马太效应,该领域几乎不会存在第二家有实力的产品,因此可以提供统一的前端入口,提高用户体验。

如图2所示,云服务端3处理控制请求的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s1:接收由移动终端4发送的控制请求;

步骤s2:解析控制请求,得到控制请求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1和控制内容;

步骤s3:根据控制内容和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1的配置信息生成对应的执行指令;

步骤s4:向该智能家居设备1所对应的智能网关2发送执行指令,具体包括:

步骤s41:查找智能家居设备1所处的智能家居网络;

步骤s42:得到该智能家居网络的智能网关2;

步骤s43:向得到的智能网关2发送执行指令。具体的,该执行指令为预执行指令,智能网关2接收到云服务端3传来的预执行指令,转换成智能硬件动作指令。

步骤s5:接收由智能网关2转发的智能家居设备1执行该执行指令的反馈信号;

步骤s6:判断反馈信号是否正常,若为是,则反馈移动终端4成功执行,若为否,则步骤s7;

步骤s7:判断执行信号的发送次数是否达到阈值(优选为3次),若为是,则反馈移动终端4执行失败,若为否,则返回步骤s3。

智能家居设备1发送的反馈信号含有错误代码,在步骤s7中,云服务端3向反馈移动终端4执行失败时一并将错误代码发送至移动终端4。

云服务端3可以同时和多个微信端或智能网关2进行通讯,智能网关2也可以同时和多个智能硬件进行通讯。

具体的,云服务端3处理反馈过程可以为:收到反馈信息并进行处理,看是否包含报警或反馈与用户个性化设置有异,需要自动调整的信息。如有再进行应用逻辑处理后下发预执行指令,动态调整系统;如没有则向之前发起指令的微信端的反馈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