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20008发布日期:2018-11-02 23:0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手机的美感和手感,越来越多的手机采用与中框一体成型的玻璃后壳来组装手机。一种制作方式是直接将平板玻璃热弯形成,受制于热弯制程,成型的玻璃后壳立体感不强。还有一种制作方式是直接将具有较大厚度的平板玻璃经cnc加工成所需造型的玻璃后壳,但上述制作方式耗时较多,过程繁琐,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简便的制作出立体效果好、外观极具吸引力的壳体,以及该壳体的制作方法和具有该壳体的电子装置。

一种壳体,包括主体部和侧壁部,所述主体部由玻璃或陶瓷形成,呈板状;所述侧壁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侧边缘,以使所述壳体呈敞口盒状;其中所述侧壁部的厚度大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且所述主体部和所述侧壁部由不同透明材料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呈直板状或弧形板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壁部由环氧树脂、pc塑料、pmma塑料和pom塑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透光率和所述侧壁部的透光率相等。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壁部的内表面在垂直于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上的投影覆盖所述主体部的至少部分内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厚度为0.6mm~1.0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壁部的厚度为1.5mm~3.5mm。

在一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上,所述侧壁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距离为3.5mm~8.5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侧面呈弧形,以使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圆滑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和所述侧壁部的内表面均覆设有装饰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壳体,所述壳体用于所述电子装置的显示屏模组或后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壳体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由玻璃或陶瓷形成,呈板状;

将侧壁部固定于所述主体部的侧边缘,以使所述壳体呈敞口盒状;

其中,所述侧壁部的厚度大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且所述主体部和所述侧壁部由不同透明材料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壁部由树脂、pc塑料、pmma塑料和pom塑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壁部通过注塑、粘接、熔融中至少一种方式固定于主体部上。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的内壳面上覆设有装饰层。

通过将壳体设置成敞口盒状结构,电子装置如手机中的显示屏、主板、电池等部件均放置于壳体中,无需再单独设置中框。本发明中的壳体是由主体部和侧壁部两部分拼接形成,通过将侧壁部固定于主体部上的,无需对直板玻璃或陶瓷进行热弯处理即可得到上述侧壁部厚、主体部薄,且呈敞口盒状的壳体。该壳体立体效果好,外观极具吸引力。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需对玻璃进行热弯和cnc加工,大大降低了壳体的制作难度和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电子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沿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所示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壳体的剖视图;

图5为图2中所示电子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壳体的剖视图;

图6为图2中所示电子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壳体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所示壳体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6中所示壳体的b处另一实施例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6中所示壳体的b处另一实施例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6中所示壳体的b处另一实施例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电子装置可以被称为“无线移动终端”、“无线终端”以及/或“通信终端”。电子装置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参考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为手机,电子装置10包括壳体200和显示屏模组100,壳体200作为电子装置10的后壳。在其它的替代实施例中,壳体200可为电子装置10中的显示屏模组100的盖板。在以下叙述中,以壳体200为手机的后壳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200包括主体部210和侧壁部220,主体部210是由玻璃或陶瓷形成,呈板状。侧壁部220位于主体部210的侧边缘,以使壳体200呈敞口盒状。侧壁部220的厚度大于主体部210的厚度,且主体部210和侧壁部220由不同透明材料形成。

具体的,主体部210包括外表面211、内表面212、以及连接其外表面211和内表面212的侧面213。侧壁部220包括外表面221、内表面222,以及连接其内表面222和外表面221的侧面223。在一实施例中,侧壁部220的外表面221呈弧形设置,可使壳体200的外壳面整体顺滑,具有较佳的手感。

以下叙述以主体部210是一整块长方形的直板玻璃为例进行说明。侧壁部220可位于主体部210相对的两长边的边缘处,也可以位于主体部210相对的两短边边缘处,还可位于主体部210四周边缘处,即两长边和两短边的边缘处均设有侧壁部220。其中,侧壁部220固定于主体部210的边缘处,可以有多种情形。例如图3中所示的侧壁部220同时固定于主体部210的侧面213和内表面212上。再例如图4中所示的侧壁部220固定于主体部210的内表面212上。再例如图5中所示的侧壁部220固定于主体部210的侧面213上等情形。

如图3至图5所示,通过设置侧壁部220使壳体200呈敞口盒状,在使用壳体200组装手机时,手机的电池(图中未示出)、主板(图中未示出)和显示屏模组100等部件就可放入壳体200中,无需再单独设置中框。其中,在垂直于主体部210的方向上,侧壁部220远离主体部210的一端与主体部210之间的距离h为3.5mm~8.5mm。上述的h表示呈敞口盒状的壳体200深度,通过使壳体200具有适宜的深度,进而保证能够容置手机的电池、主板和显示屏模组100等部件。其中,显示屏模组100包括显示屏120和盖板110,显示屏模组100中盖板110可盖设于壳体200上,且盖板110与壳体200的侧壁部220平滑对接。在其它的替代实施例中,主体部210也可由呈弧形状的曲面玻璃组成。

侧壁部220至少由环氧树脂、pc塑料、pmma塑料和pom塑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其中,侧壁部220呈透明状。pc塑料称为聚碳酸酯材料;pmma塑料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pom塑料称为聚甲醛树脂,为合成树脂中的一种。壳体200的侧壁部220由上述材料形成,可以增强壳体200的抗摔性能。本实施例中,侧壁部220由环氧树脂形成。

壳体200是由主体部210和侧壁部220两部分拼接形成,侧壁部220通过注塑、粘结、熔融等方式直接固定于主体部210上的,即直板玻璃上。这样就无需对直板玻璃进行热弯处理,即可得到上述的敞口盒状结构,使壳体200的制作简单方便。壳体200的主要部分是主体部210,即直板玻璃,使用者在使用手机时,主要是与主体部210相接触,并且由环氧树脂形成的侧壁部220的手感与玻璃相近。这样尽管壳体200的侧壁部220由环氧树脂形成,但壳体200的整体手感仍与相同形状的全玻璃壳体200的手感等同。同时壳体200立体效果好,外观极具吸引力。

如图5至图6所示,侧壁部220的厚度大于主体部210的厚度。相对于等厚的壳体200,即壳体200中侧壁部220的厚度与主体部210的厚度相等,本发明中壳体200的造型可相对更丰富,具有更高的辨识度。其中,主体部210的厚度l2范围可为0.6mm~1.0mm,侧壁部220的厚度l1范围可为1.5mm~3.5mm。可以理解的是,侧壁部220的厚度是指侧壁部220的整体厚度,如可以是侧壁部220的平均厚度。侧壁部220各处的厚度可以不一致,也可以是相同的。如图5所示的侧壁部220的厚度在远离主体部210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如图6所示的侧壁部220的中间的厚度稍大,两端的厚度稍小。在本发明中,对侧壁部220厚度的变化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侧壁部220的厚度相对较厚,可以在侧壁部220内侧设置与主板、显示屏模组100相配合的结构,使主板和显示屏模组100直接安装于侧壁部220上,使手机结构更加简洁。并且,较厚的侧壁部220便于设置各式造型,如图3中的侧壁部220的形状与图5中的侧壁部220的形状不相同。主体部210的厚度非常薄,并且壳体200上的主要区域是主体部210,这样可以使壳体200的重量相对较轻。

在现有的技术中,虽也可以通过将直板玻璃热弯的方式得到呈敞口盒状的壳体200,使该壳体200也具有弯曲的侧壁部分(相当于本发明中的侧壁部220)和直板部分(相当于本发明中的主体部210),但通过热弯法得到的玻璃壳体各处厚度相同,即弯曲的侧壁部分的玻璃厚度与直板部分的玻璃厚度相等。当要达到本发明中的侧壁部220厚度大于主体部210厚度的效果时,需对直板部分的玻璃进行cnc加工处理,使直板部分的玻璃减薄,才能使弯曲的侧壁部分的厚度大于直板部分的厚度。同时,对玻璃进行热弯时,玻璃的整体厚度与侧壁部220的厚度相同,即玻璃的整体厚度较大,增大了玻璃热弯的难度。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需对玻璃进行热弯和cnc加工,只需将侧壁部220固定于主体部210的边缘,大大减少了壳体200的制作难度和成本。侧壁部220由环氧树脂等材料形成,更容易进行加工。如可更加方便地在侧壁部220的内表面212上设置用于安装显示屏模组100和主板的结构,也可更加方便的对侧壁部220进行打磨加工,以便于获得所需的造型。

如图6至图10所示,主体部210的侧面213呈弧形,以使主体部210的外表面211和内表面212圆滑连接。这样可避免主体部210边缘出现如图7中的棱角,保证侧壁部220和主体部210连接处的光顺性,使从壳体200的外向内观看时,侧壁部220和主体部210更具一体化的视觉效果。其中,主体部210的侧面213的弧形形状不做具体限定,也可以为图8所示的侧面213朝向外表面211延伸的弧形状,也可为图9所示的侧面213朝向内表面212延伸的弧形状,还可为图10种所示的侧面213外凸的弧形状。

主体部210和侧壁部220的透光率相等。其中,主体部210的透光率可为50%-98%。将主体部210和侧壁220的透光率设为一致,这样在视觉效果上,主体部210和侧壁部220两者呈一体设置,避免在两者的连接处形成明显的分界面,使壳体200呈现出一体化的效果。一般由透明玻璃形成的主体部210透光率为92%,由环氧树脂形成的侧壁部220透光率也可设置在92%,使两者的透光率相等。可以理解的是,主体部210的透光率和侧壁部220的透光率两者并非要求完全相同,两者的之间的透光率差值可在-5%~5%之间变动,也是属于两者透光率相等的范畴。

如图6所示,侧壁部220的内表面222在垂直于主体部210的方向上的投影覆盖主体部210的至少部分内表面212。主体部210的厚度较薄,当侧壁部220只与主体部210的侧面213固定时,很难将主体部210和侧壁部220两者牢固的连接到一起。通过使侧壁部220的内表面222在主体部210上的投影覆盖主体部210的部分内表面212,可增大侧壁部220与主体部210的接触面,使主体部210与侧壁部220两者连接的更加牢固。其中,侧壁部220的内表面222在主体部210上的投影覆盖主体部210的内表面212的宽度范围l3为0.6mm~3.0mm。当覆盖处的宽度的过小时,容易使侧壁部220和主体部210两者之间连接不牢固;当覆盖处的宽度过大时,由于环氧树脂等材料的散热效果较差,不利于手机的散热。

如图6和图7所示,主体部210的内表面212和侧壁部220的内表面222覆盖有装饰层230。在一实施例中,可通过蒸镀的方式在主体部210的内表面212和侧壁部220的内表面222形成一层膜,以作为装饰层230,在其它的替代实施例中,可在主体部210内表面212和侧壁部220的内表面222上喷涂油墨,或在主体部210内表面212和侧壁部220的内表面222上粘贴薄膜以形成装饰层230。如可将装饰层230设置成黑色,避免透过壳体200看到手机内部结构,同时使侧壁部220和主体部210更具一体化的视觉效果。当然,装饰层230上也可设置图案,增强手机后壳的美观性。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壳体200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主体部210,主体部210由玻璃或陶瓷形成的;

将侧壁部220固定于主体部210的侧边缘,以使壳体200呈敞口盒状;

其中,侧壁部220的厚度大于主体部210的厚度,且主体部210和侧壁部220由不同透明材料形成。

具体的,主体部210包括外表面211、内表面212、以及连接其外表面211和内表面212的侧面213。侧壁部220包括外表面221、内表面222,以及连接其内表面222和外表面221的侧面223。在一实施例中,侧壁部220的外表面221呈弧形设置,可使壳体200的外壳面整体顺滑,具有较佳的手感。

以下叙述以主体部210是一整块长方形的直板玻璃为例进行说明。侧壁部220可位于主体部210相对的两长边的边缘处处,也可以位于主体部210相对的两短边边缘处,还可位于主体部210四周边缘处,即两长边和两短边的边缘处均设有侧壁部220。其中,侧壁部220固定于主体部210的边缘处,包括如图3中所示的侧壁部220同时固定于主体部210的侧面213和内表面212上、如图4中所示的侧壁部220固定于主体部210的内表面212上、如图5中所示的侧壁部220固定于主体部210的侧面213上等情形。如图3至图5所示,通过设置侧壁部220使壳体200呈敞口盒状,在使用壳体200组装手机时,手机的电池(图中未示出)、主板(图中未示出)和显示屏模组100等部件就可放入壳体200中,无需再单独设置中框。其中,在垂直于主体部210的方向上,侧壁部220远离主体部210的一端与主体部210之间的距离h为3.5mm~8.5mm。上述的h表示呈敞口盒状的壳体200深度,通过使壳体200具有适宜的深度,进而保证能够容置手机的电池、主板和显示屏模组100等部件。其中,显示屏模组100中盖板110可盖设于壳体200上,且盖板110与壳体200的侧壁部220平滑对接。在其它的替代实施例中,主体部210也可由呈弧形状的曲面玻璃组成。

侧壁部220至少由环氧树脂、pc塑料、pmma塑料和pom塑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其中,侧壁部220呈透明状。pc塑料称为聚碳酸酯材料;pmma塑料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pom塑料称为聚甲醛树脂,为合成树脂中的一种。壳体200的侧壁部220由上述材料形成,可以增强壳体200的抗摔性能。本实施例中,侧壁部220由环氧树脂形成。

壳体200是由主体部210和侧壁部220两部分拼接形成,侧壁部220通过注塑、粘结、熔融等方式直接固定于主体部210上的,即直板玻璃上。这样就无需对直板玻璃进行热弯处理,即可得到上述的敞口盒状结构,使壳体200的制作简单方便。壳体200的主要部分是主体部210,即直板玻璃,使用者在使用手机时,主要是与主体部210相接触,并且由环氧树脂形成的侧壁部220的手感与玻璃相近。这样尽管壳体200的侧壁部220由环氧树脂形成,但壳体200的整体手感仍与相同形状的全玻璃壳体200的手感等同。同时壳体200立体效果好,外观极具吸引力。

如图5至图6所示,侧壁部220的厚度大于主体部210的厚度。相对于等厚的壳体200,即壳体200中侧壁部220的厚度与主体部210的厚度相等,本发明中壳体200的造型可相对更丰富,具有更高的辨识度。其中,主体部210的厚度l2范围可为0.6mm~1.0mm,侧壁部220的厚度l1范围可为1.5mm~3.5mm。可以理解的是,侧壁部220的厚度是指侧壁部220的整体厚度,如可以是侧壁部220的平均厚度。侧壁部220各处的厚度可以不一致,也可以是相同的。如图5所示的侧壁部220的厚度在远离主体部210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如图6所示的侧壁部220的中间的厚度稍大,两端的厚度稍小。在本发明中,对侧壁部220厚度的变化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侧壁部220的厚度相对较厚,可以在侧壁部220内侧设置与主板、显示屏模组100相配合的结构,使主板和显示屏模组100直接安装于侧壁部220上,使手机结构更加简洁。并且,较厚的侧壁部220便于设置各式造型,如图3中的侧壁部220的形状与图5中的侧壁部220的形状不相同。主体部210的厚度非常薄,并且壳体200上的主要区域是主体部210,这样可以使壳体200的重量相对较轻。

如图6和图7所示,主体部210的内表面212和侧壁部220的内表面222覆盖有装饰层230。在一实施例中,可通过蒸镀的方式在主体部210的内表面212和侧壁部220的内表面222形成一层膜,以作为装饰层230,在其它的替代实施例中,可在主体部210内表面212和侧壁部220的内表面222上喷涂油墨,或在主体部210内表面212和侧壁部220的内表面222上粘贴薄膜以形成装饰层230。如可将装饰层230设置成黑色,避免透过壳体200看到手机内部结构,同时使侧壁部220和主体部210更具一体化的视觉效果。当然,装饰层230上也可设置图案,增强手机后壳的美观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