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置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84218发布日期:2019-11-20 01:19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置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置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与第四代移动通信(the4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4g)系统相比,第五代(fifth-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针对网络各项性能指标具有更严苛的要求。例如,超高容量需求(容量指标提升1000倍)、更广的覆盖需求、超高可靠超低时延等。一方面,考虑到高频载波频率资源丰富,在热点区域,为满足5g超高容量需求,可以利用高频小站组网。由于高频载波传播特性较差,受遮挡衰减严重,覆盖范围不广,故而需要大量密集部署小站。但是为这些大量密集部署的小站提供光纤回传不仅代价很高,而且施工难度大。另一方面,从广覆盖需求的角度出发,在一些偏远地区提供网络覆盖,光纤的部署难度大,成本高。目前可以通过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accessandbackhaul,iab)技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在iab场景下,iab节点(也可以称为中继节点(relaynode,rn))与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之间具有接入链路(accesslink,al),iab节点与宿主节点(iabdonor)也可以称为宿主基站(donorgnodeb,dgnb)之间具有回传链路(backhaullink,bl)。其中,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皆采用无线传输方案。参见图1,iab节点1和iab节点2,可以为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提供无线接入服务。ue的业务数据经al传递至iab节点1或iab节点2,然后iab节点1或iab节点2将ue的业务数据通过bl连接到宿主基站传输。

目前在设计iab的协议架构时,可以基于层2(layer2,l2)转发的iab协议架构和基于层3(layer3,l3)转发的iab协议架构。其中,对于l2iab协议架构,在上行传输过程中,为了使得iab节点可以按照数据包的服务质量需求,将上行数据包转发至正确的目前节点。或者,在下行传输过程中,将下行数据包转发至正确的目的节点。目前可以通过在适配层(adaptationlayer,adapt)提供适配信息(例如,路由以及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s)映射所需的信息)。

但是,对于上行数据包,转发过程中所需的适配信息将首先由iab节点添加(也可以称为配置)。但对于下行数据包,所需的适配信息首先由哪一个节点添加,以及对于参与数据转发的节点(包括添加上行适配信息的iab节点),适配信息如何获取,现有技术中目前还未定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iab场景下进行数据传输所需的必要配置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接收无线接入网ran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对第一设备的适配层在传输链路上的路由配置。其中,传输链路包括ran设备和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路由配置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其中,第一设备为宿主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或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第二设备为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或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第一无线回传节点所服务的终端或第二无线回传节点所服务的终端;第一设备对第一设备的适配层进行路由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方法,通过ran设备为第一设备配置路由配置,这样第一设备便可以根据配置信息确定第一设备的次级节点以及子节点,从而在数据转发过程中,可以将数据包转发至正确的下一跳节点,直至传递至目的节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设备在传输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服务质量qos配置,通过为第一设备配置qos配置,这样可以根据数据包的服务质量进行正确的选择无线承载以转发数据包。

可选的,服务质量qos配置包括以下内容的一项或多项:qos标识以及对应的qos参数,qos标识与第一设备的无线接口上的无线承载或逻辑信道的映射关系,第一设备的上一跳无线接口和下一跳无线接口上的无线承载或逻辑信道之间的映射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为第一无线回传节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ran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设备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的自动重传请求arq模式。通过为第一设备配置arq模式,这样第一设备便可以在数据包传输失败时,选择指定的模式处理数据包。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为du,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ran设备为第一设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进行配置的信息,第一设备的pdcp层与服务终端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的pdcp层对等。通过为第一设备配置pdcp层,这样便于第一设备对数据/信令做安全保护处理。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ran设备为宿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cu或宿主节点,第一设备为第一无线回传节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ran设备为第一设备的pdcp层进行配置的信息,该第一设备的pdcp层与ran设备的pdcp层对等或与du的pdcp层对等。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无线接入网ran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对第一设备的适配层在传输链路上的路由配置,其中,传输链路包括ran设备和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路由配置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其中,第一设备为宿主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或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第二设备为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或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第一无线回传节点所服务的终端或第二无线回传节点所服务的终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设备在传输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服务质量qos配置。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为第一无线回传节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ran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设备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的自动重传请求arq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为du,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ran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用于对第一设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进行配置的信息,第一设备的pdcp层与服务终端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的pdcp层对等。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ran设备为宿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cu或宿主节点,第一设备为第一无线回传节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ran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对第一设备的pdcp层进行配置的信息,第一设备的pdcp层与ran设备的pdcp层对等或与du的pdcp层对等。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配置装置,该配置装置可以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因此也能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该装置可以为第一设备(例如,无线回传节点),也可以为可以支持第一设备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装置,例如应用于第一设备中的芯片。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配置装置,该装置可以用作第一设备或者为第一设备中的芯片,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无线接入网ran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对装置的适配层在传输链路上的路由配置,其中,传输链路包括ran设备和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路由配置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其中,装置为宿主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或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第二设备为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或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第一无线回传节点所服务的终端或第二无线回传节点所服务的终端;配置单元,用于对装置的适配层进行路由配置。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信息还包括该装置在传输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服务质量qos配置。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第一无线回传节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ran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该装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的自动重传请求arq模式。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du,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ran设备为该装置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进行配置的信息,该装置的pdcp层与服务终端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的pdcp层对等。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ran设备为宿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cu或宿主节点,该装置为第一无线回传节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ran设备为该装置的pdcp层进行配置的信息,该装置的pdcp层与ran设备的pdcp层对等或与du的pdcp层对等。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配置装置,该配置装置可以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因此也能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该装置可以为无线接入网ran设备(例如,基站或者基站的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unit,cu)),也可以为可以支持ran设备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装置,例如应用于ran设备中的芯片。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装置,该装置可以为用作无线接入网ran设备,该装置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对第一设备的适配层在传输链路上的路由配置,其中,传输链路包括装置和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路由配置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其中,第一设备为宿主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或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第二设备为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或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第一无线回传节点所服务的终端或第二无线回传节点所服务的终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设备在传输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服务质量qos配置。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为第一无线回传节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设备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的自动重传请求arq模式。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为du,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用于对第一设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进行配置的信息,第一设备的pdcp层与服务终端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的pdcp层对等。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宿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cu或宿主节点,第一设备为第一无线回传节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对第一设备的pdcp层进行配置的信息,第一设备的pdcp层与ran设备的pdcp层对等或与du的pdcp层对等。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生成的携带第一应用层消息的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的类型为第一应用层消息;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携带第一应用层消息的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的类型为第一应用层消息;其中,第一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第一应用层的cu,du或宿主节点;或者,第一设备为宿主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第一应用层的集中式单元cu。

可选的,第二设备的标识用于指示第一应用层消息所传输到的设备。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上行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设备生成携带t1应用协议ap消息的第一数据包;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的类型为第一应用层消息;

其中,第一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或者,第一设备为宿主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三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携带第一应用层消息的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的类型为第一应用层消息;第三设备将第二数据包中的第一应用层消息递交至与第二设备对等的第一应用层做接收处理;其中,第一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第一应用层的cu,du或宿主节点;或者,第一设备为宿主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第一应用层的集中式单元cu。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三设备生成发送给第二设备的携带第一应用层消息的第一数据包。第三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携带第一应用层消息的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消息的类型为第一应用层消息。其中,第一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第一应用层的分布式单元du或宿主节点;或者,第一设备为宿主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第一应用层的集中式单元cu。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携带第一应用层消息的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消息的类型为第一应用层消息。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携带第一应用层消息的第二数据包,该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的类型为第一应用层消息。其中,第一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第一应用层的du或宿主节点;或者,第一设备为宿主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第一应用层的集中式单元cu。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携带第一应用层消息的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的类型为第一应用层消息;

第二设备将第二数据包中的第一应用层消息递交至与第三设备对等的第一应用层做接收处理;

其中,第一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第一应用层的cu,du或宿主节点;或者,第一设备为宿主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第一应用层的集中式单元cu。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数据传输装置,该上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实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因此也能实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该装置可以为第一设备(例如,无线回传节点),也可以为可以支持第一设备实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装置,例如应用于第一设备中的芯片。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上行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可以用作第一设备或者应用于第一设备中的芯片,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设备生成的携带t1应用协议ap消息的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的类型为第一应用层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三设备发送携带第一应用层消息的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的类型为第一应用层消息;其中,第一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t1ap层的cu,du或宿主节点;或者,第一设备为宿主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t1ap层的集中式单元cu。

可选的,第二设备的标识用于指示t1ap消息所传输到的设备。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数据传输装置,该上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实现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因此也能实现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该装置可以为第二设备(例如,无线回传节点),也可以为可以支持第二设备实现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装置,例如应用于第二设备中的芯片。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该上行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携带t1应用协议ap消息的第一数据包;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的类型为第一应用层消息,其中,第一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或者,第一设备为宿主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数据传输装置,该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实现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因此也能实现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该装置可以为第三设备(例如,ran设备),也可以为可以支持ran设备实现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装置,例如应用于ran设备中的芯片。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该上行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携带第一应用层消息的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的类型为第一应用层消息;处理单元,用于将第二数据包中的第一应用层消息递交至与第二设备对等的第一应用层做接收处理;其中,第一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第一应用层的cu,du或宿主节点;或者,第一设备为宿主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第一应用层的集中式单元cu。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下行数据传输装置,该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实现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因此也能实现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该装置可以为第三设备(例如,ran设备),也可以为可以支持ran设备实现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装置,例如应用于ran设备中的芯片。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该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发送给第二设备的携带第一应用层消息的第一数据包。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携带第一应用层消息的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消息的类型为第一应用层消息。其中,第一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第一应用层的分布式单元du或宿主节点;或者,第一设备为宿主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第一应用层的集中式单元cu。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数据传输装置,该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实现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因此也能实现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该装置可以为第一设备(例如,无线回传节点),也可以为可以支持第一设备实现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装置,例如应用于第一设备中的芯片。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该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携带第一应用层消息的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消息的类型为第一应用层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携带第一应用层消息的第二数据包,该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的类型为第一应用层消息。其中,第一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第一应用层的du或宿主节点;或者,第一设备为宿主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第一应用层的集中式单元cu。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数据传输装置,该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实现第十方面或第十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因此也能实现第十方面或第十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该装置可以为第二设备(例如,无线回传节点),也可以为可以支持第二设备实现第十方面或第十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装置,例如应用于第二设备中的芯片。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该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携带第一应用层消息的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的类型为第一应用层消息;处理单元,用于将第二数据包中的t1ap消息递交至与第三设备对等的t1ap层做接收处理;其中,第一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t1ap层的cu,du或宿主节点;或者,第一设备为宿主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第一应用层的集中式单元cu。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五方面和第五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二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六方面和第六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二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七方面和第七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二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八方面和第八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二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九方面和第九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二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十方面和第十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二十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二十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二十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五方面和第五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二十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六方面和第六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二十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七方面和第七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三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八方面和第八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三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九方面和第九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三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十方面和第十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三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三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三十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第五方面和第五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三十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第六方面和第六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三十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第七方面和第七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三十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第八方面和第八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三十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第九方面和第九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四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第十方面和第十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芯片还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的存储器,该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接口电路用于与芯片之外的其它模块进行通信。

第四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以及ran设备。其中,无线回传节点可以为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描述的配置装置。ran设备可以为第四方面和第三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描述的配置装置。可选的,第四十一方面,提供的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终端。终端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无线回传节点接入ran设备中。

第四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以及第三设备。其中,第一设备采用第十一方面和第十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个和多个描述的上行数据传输装置。第二设备采用第十二方面和第十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描述的上行数据传输装置。第三设备采用第十三方面和第十三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描述的上行数据传输装置。

第四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以及第三设备。其中,第一设备采用第十五方面和第十五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个和多个描述的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第二设备采用第十六方面和第十六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描述的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第三设备采用第十四方面和第十四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描述的下行数据传输装置。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其他通信装置,例如,接入网设备,终端等。

第四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接收无线接入网ran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对所述第一设备的适配层在传输链路上的路由配置,所述传输链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和传输链路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分布式单元du或与所述du连接的一个无线回传节点,所述路由配置包括所述传输链路设备的标识,所述传输链路包括至少两个无线回传节点;该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的适配层进行路由配置。

第四十四方面对应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无线接入网ran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对所述第一设备的适配层在传输链路上的路由配置,所述传输链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和传输链路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分布式单元du或与所述du连接的一个无线回传节点,所述路由配置包括所述传输链路设备的标识,所述传输链路包括至少两个无线回传节点。

第四十五方面对应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装置,该装置为第一设备或者为应用于第一设备中的芯片,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无线接入网ran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对所述第一设备的适配层在传输链路上的路由配置,所述传输链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和传输链路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分布式单元du或与所述du连接的一个无线回传节点,所述路由配置包括所述传输链路设备的标识,所述传输链路包括至少两个无线回传节点;配置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设备的适配层进行路由配置。

第四十六方面对应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第三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装置,该装置为ran设备或者为应用于ran设备中的芯片,该装置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对所述第一设备的适配层在传输链路上的路由配置,所述传输链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和传输链路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分布式单元du或与所述du连接的一个无线回传节点,所述路由配置包括所述传输链路设备的标识,所述传输链路包括至少两个无线回传节点。

第四十七方面对应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第四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ab节点的组网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ab节点的组网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ab节点的组网示意图三;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ab节点的组网示意图四;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议栈架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议栈架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议栈架构示意图三;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议栈架构示意图四;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议栈架构示意图五;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议栈架构示意图六;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议栈架构示意图七;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议栈架构示意图八;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议栈架构示意图九;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议栈架构示意图十;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3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3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3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3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3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3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4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4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4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4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数据处理的通信系统,例如: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fdma,sc-fdma)和其它系统等。术语“系统”可以和“网络”相互替换。cdma系统可以实现例如通用无线陆地接入(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utra)、cdma2000等无线技术。utra可以包括宽带cdma(widebandcdma,wcdma)技术和其它cdma变形的技术。cdma2000可以覆盖过渡标准(interimstandard,is)2000(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以实现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gsm)等无线技术。of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演进通用无线陆地接入(evolvedutra,e-utra)、超级移动宽带(ultramobilebroadband,umb)、ieee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802.20,flashofdma等无线技术。utra和e-utra是umts以及umts演进版本。3gpp在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和基于lte演进的各种版本是使用e-utra的umts的新版本。5g通信系统、新空口(newradio,nr)是正在研究当中的下一代通信系统。此外,通信系统还可以适用于面向未来的通信技术,都适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提供的方法应用于nr系统或5g网络中为例进行说明。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网络中,比如,可以应用在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packetsystem,eps)网络(即通常所说的第四代(4thgeneration,4g)网络)中。相应的,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应用在eps网络中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网络节点替换为eps网络中的网络节点即可。例如,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应用在5g网络或nr系统中时,下文中的无线回传节点可以为5g网络中的无线回传节点。示例性的,5g网络中的无线回传节点可以称为iab节点,当然也可以有其他名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应用在eps网络中时,下文中的无线回传节点可以为eps网络中的无线回传节点。示例性的,eps网络中的无线回传节点可以称为中继节点(relaynode,rn)。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无线回传节点还可以为在网络中充当无线回传节点角色的终端。

随着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以及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未来网络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终端,网络数据的使用量也会不断攀升,为了配合越来越多的终端以及市场极速增长的网络数据使用量,目前对5g网络的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热点区域,为满足5g超高容量需求,利用高频小站组网愈发流行。高频载波传播特性较差,受遮挡衰减严重,覆盖范围不广,故而在热点区域需要大量密集部署小站。这些小站可以为iab节点。

为了设计灵活便利的接入和回传方案,iab场景中的接入链路(accesslink,al)和回传链路(backhaullink,bl)均采用无线传输方案。

在包括iab节点的网络(简称iab网络)中,iab节点可以为终端提供无线接入服务,并通过无线回传链路连接到宿主节点(donornode,例如在5g网络中宿主节点可以简称为宿主基站(donorgnodeb,dgnb)。下文中以宿主节点为dgnb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作示例性说明)传输用户的业务数据,dgnb是连接到终端的核心网,并为iab节点提供无线回传功能的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network,ran)设备。dgnb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实体。如图2所示,基站还可以是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unit,或简称为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unit,或简称为du)分离的形态。即宿主基站由集中式单元(donor-cu)和分布式单元(donor-du)组成。而cu和du的实际部署方式比较灵活。例如多个基站的cu部分集成在一起,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功能网元。如图2所示,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网络架构包括核心网(corenetwork,cn)设备和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network,ran)设备。其中,该ran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cu和一个或多个du。其中ran设备可以由一个节点实现,也可以由多个节点实现。ran设备用于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mac)等协议层的功能。如图2所示,cu和du可以根据无线网络的协议层进行划分,例如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及以上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pdcp以下的协议层,包括rlc和mac层等的功能设置在du。

这种协议层的划分仅仅是一种举例,还可以在其他协议层划分,例如在rlc层划分,将rlc层及以上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rlc层以下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或者,在某个协议层中划分,例如将rlc层的部分功能和rlc层以上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将rlc层的剩余功能和rlc层以下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此外,也可以按其他方式划分,例如按时延划分,将处理时间需要满足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du,不需要满足该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cu。

此外,请继续参考图2,相对于图3所示的架构,还可以将cu的控制面(controlplane,cp)和用户面(userplane,up)分离,分成不同网元来实现,分别为控制面cu网元(cu-cp网元)和用户面cu网元(cu-up网元)。

在以上网络架构中,cu产生的数据可以通过du发送给终端,或者终端产生的数据可以通过du发送给cu。du可以不对该数据进行解析而直接通过协议层封装后传给终端或cu。例如,rrc或pdcp层的数据最终会处理为物理层(physicallayer,phy)的数据发送给终端,或者,由接收到的phy层的数据转变而来。在这种架构下,该rrc或pdcp层的数据,即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

在以上实施例中cu作为ran中接入网设备,此外,也可以将cu划分为cn中的接入网设备,在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以下实施例中的装置,根据其实现的功能,可以位于接入网设备中。当采用以上cu-du的结构时,接入网设备可以为c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功能的ran设备。

iab节点经宿主节点通过有线链路连接到核心网(例如,在独立组网的5g架构下,iab节点经dgnb通过有线链路连接到5g网络的核心网(5gcore,5gc);在非独立组网的5g架构下,iab节点在控制面(controlplane,cp)经enb(evolvednodeb)连接到演进分组核心网(evolvedpacketcore,epc),在用户面(userplane,up)经dgnb以及enb连接到epc)。

iab网络支持多跳iab节点和多连接iab节点组网,因此,在终端和dgnb之间可能存在多条传输路径。在一条路径上,iab节点之间,以及iab节点和为iab节点服务的dgnb有确定的层级关系,每个iab节点将为其提供回传服务的节点视为父节点,相应地,每个iab节点可视为其父节点的子节点。

示例性的,参见图1,iab节点2和iab节点1的父节点均为dgnb,终端的上行数据包可以经iab节点1或iab节点2传输至dgnb后。再由dgnb发送至移动网关设备(例如5g网络中的用户面功能(userplanefunction,upf)网元),下行数据包将由dgnb从移动网关设备处接收后,再通过iab节点1或iab节点2发送至终端。在终端和dgnb之间进行业务数据传输时有两条可选的路径:路径1:终端→iab节点1→dgnb。路径2:终端→iab节点2→dgnb。当考虑同时利用多路径进行终端的业务数据传输时,在图1的示例中,终端的下行业务数据在dgnb处分流,在终端处汇聚。终端的上行业务数据在终端处分流,在dgnb处汇聚。

示例性的,参见图4,终端有两条al,分别连接到iab节点1和iab节点2。iab节点1和iab节点2的父节点均为iab节点3。iab节点3的父节点为dgnb。在终端和dgnb之间进行业务数据传输时有两条可选的路径:路径1:终端→iab节点1→iab节点3→dgnb。路径2:终端→iab节点2→iab节点3→dgnb。在图4所示的场景中,当考虑同时利用上述两条路径传输终端的业务数据时,终端的下行业务数据iab节点3处分流,在终端处汇聚。终端的上行业务数据在终端处分流,在iab节点3处汇聚。

示例性的,参见图5,终端与iab节点3之间有一条al。iab节点3的父节点为iab节点1和iab节点2。即iab节点3的bl有两条(例如,iab节点3与iab节点2之间的bl,以及iab节点3与iab节点2之间的bl)。iab节点2和iab节点1的父节点均为dgnb。在终端和dgnb之间进行业务数据传输时有两条可选的路径。路径1:终端→iab节点3→iab节点1→dgnb。路径2:终端→iab节点3→iab节点2→dgnb。当考虑同时利用上述两条路径传输终端的业务数据时,终端的下行业务数据在dgnb处分流,在iab节点3处汇聚。终端的上行业务数据在iab节点3处分流,在dgnb处汇聚。

示例性的,参见图6,终端与iab节点2之间有一条al。iab节点2具有一条bl。iab节点2的父节点为iab节点1,iab节点1和dgnb之间有一条bl。在图6所示的架构下,在终端和dgnb之间进行业务数据传输时有可选的路径。例如,路径1:终端→iab节点2→iab节点1→dgnb。

上述iab组网场景仅仅是示例性的,其中,dgnb和iab节点均为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network,ran)侧的设备。在多跳和多连接结合的iab场景中,iab组网场景还有更多其他的可能性,例如,dgnb和另一dgnb下的iab节点组成双连接为终端服务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网元包括终端、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和无线回传节点(例如,iab节点)。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也还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还可以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wlan)中的站点(stat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终端还可以为下一代通信系统中的终端,例如,5g中的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landmobilenetwork,plmn)中的终端,新无线(newradio,nr)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等。

iab节点可以是用户驻地设备(customerpremisesequipment,cpe)、家庭网关(residentialgateway,rg)等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家庭连接(homeaccess)的场景中。

为了更好的理解下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对下文中提到的部分协议层以及与协议层相关的附图在此处做统一介绍。

一个设备上的协议层包括以下协议层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协议层:业务数据应用协议(servicedataadaptationprotocol,sdap)层、pdcp层、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tunnelingprotocol,gtp)层、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datagramprotocol,udp)层、网络互连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control,mac)层、物理层(physicallayer,phy)、adapt(适配)层、bl-l2层、bl-l1层、l2层(layer2)、l1层(layer1)。其中,在cu和du之间的f1接口上,l2层是cu和du之间接口上对应的链路层,l1层是cu和du之间接口上对应的物理层。

bl-l2表示无线回传链路的链路层,包括以下协议层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协议层:sdap层,pdcp层,rlc层,mac层。bl-l1表示无线回传链路的物理层,即phy层。这些协议层的具体功能依赖于无线回传链路具体采用的制式(例如lte或nr),可包括具体制式中定义的各个协议层的部分或者全部功能。无线回传链路为对应于un接口的链路,可以是iab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或,iab节点和dgnb之间的回传链路。

adapt层表示适配层(adaptationlayer,可以简称为adapt层),adapt层具备以下能力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为数据包添加(也可以称为配置)能被无线回传节点识别出的路由信息、基于能被无线回传节点识别出的路由信息执行路由选择、为数据包添加能被无线回传节点识别出的与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s)需求相关的标识信息、为数据包执行在包括无线回传节点的多段链路上的qos映射、为数据包添加数据包类型指示信息、向具有流量控制能力的节点发送流控反馈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具备这些能力的协议层的名称不一定为adapt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只要具备这些能力的协议层均可以理解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adapt层。

其中,能被无线回传节点识别出的路由信息可以是ue的标识,ue接入的iab节点的标识,dgnb的标识,donor-du的标识,donor-cu的标识,传输路径的标识等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多段链路上的qos映射可以为:在回传链路中基于数据包携带的qos需求相关的标识信息,将数据包映射到回传链路(un接口)上的无线承载(或者rlcbearer)或逻辑信道(或rlcchannel)上再向下一跳节点发送。例如,iab节点可以根据数据包中携带的ue的无线承载(或者逻辑信道)的标识,执行从ue的无线承载(或者逻辑信道)到un接口上的无线承载或逻辑信道的映射,或者iab节点可以根据接收数据包的逻辑信道或无线承载,执行到下一跳链路的逻辑信道或无线承载的映射。一种可能的示例中,iab在回传链路维护的逻辑信道数量大于或者等于ue的逻辑信道数量,ue的逻辑信道#x被唯一映射到iab节点的逻辑信道#y,如当数据包中携带ue的逻辑信道标识为lcid#1时,该数据包将被iab节点映射到其面向下一跳节点的空口上的由lcid#1所标识的逻辑信道。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承载,还可以替换为与无线承载对应的rlcbearer进行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逻辑信道,也可以替换为与逻辑信道相应的rlcchannel进行理解。

数据包类型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adapt层中封装的内容包括的是以下类型中的任一种:ue的用户面数据、ue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消息、iab节点的rrc消息、iab节点和dgnb或donor-cu之间第一接口(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该第一接口称为t1接口,当然还可以使用其他名称)上的第一应用层消息(如t1应用协议(t1applicationprotocol,t1ap)消息)、iab节点生成的流控反馈消息等。下述实施例中将第一应用层为t1ap层为例,以第一应用层发送或者生成的消息为t1ap消息为例。其中,一个节点可以通过该节点上的第一应用层,向另一个节点上对等的第一应用层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中包括该另一个节点服务的终端的上下文管理信息和/或终端的rrc消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节点在一个x协议层生成或者发送的消息可以被称为x消息,如一个节点在t1ap协议层上生成或发送的消息可以称为t1ap消息。

需说明的是,对于iab节点与dgnb/donor-cu之间的接口,可以称为t1接口,还可以沿用f1接口的名称,或f1*接口,本发明实施例以t1为例,但对该接口的名称不予限定。

与qos需求相关的标识信息可以为qos流的标识(qosflowidentifier,qfi),无线承载(数据无线承载(dataradiobearer,drb)或信令无线承载(signallingradiobearer,srb))的标识,与无线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lch)或rlc承载(bearer)或rlc信道(channel)的标识,5qi(5gqosidentifier,5g服务质量标识),服务质量等级标识(qosclassidentifier,qci),差分服务代码点(differentiatedservicescodepoint,dscp)等。

示例性的,具有流量控制能力的节点可以为dgnb、donor-du、donor-cu、iab节点的父节点或等为iab节点提供回传服务的上游节点。流控反馈信息的内容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iab节点的缓存状态、负载程度,包括iab节点的某段链路的状态(如链路阻塞(blockage)或链路恢复(resume)或链路质量信息等),包括iab节点的某段链路的带宽、传输时延,iab节点丢失的数据包序号,iab节点已经成功向终端或其子节点发送的数据包序号等。

adapt层可以在bl-l2包括的所有协议层之上,例如,若bl-l2包括rlc层和mac层,adapt层可以在rlc层之上。adapt层也可以在bl-l2包括的任意两个协议层之间,例如,若bl-l2包括rlc层和mac层,adapt层可以在rlc层和mac层之间,即在mac层之上,在rlc层之下。adapt层还可以在bl-l2和bl-l1层之间。本申请实施例中对adapt层的具体位置不进行限定。另外,一种可能的情况,adapt层的功能还可以通过在bl-l2包括的任意一个层或任意多个层的功能上扩展,无需额外的协议层。另一种可能的情况,adapt层的功能还可以在bl-l2之上的一个或多个协议层功能上扩展,无需额外的协议层。

下文中提到的与协议层相关的附图包括图7-图12(附图中的iabn表示iab节点n,例如iab4表示iab节点4),图7-图12均以网络架构为图6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绘制的,即以两个iab节点为例介绍的。在实际过程中基站和ue之间可以存在一个iab节点,也可以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iab节点。当基站和ue之间的iab节点的数量发生变化时,在ue和基站之间的iab节点的协议栈,可以参考图7-图12所示的iab节点的协议栈架构,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图7为l2iab协议用户面多跳协议栈架构。在图7中,用户面协议架构涉及到的设备包括cu、du、iab节点1、iab节点2和ue。其中,ue的协议栈中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与cu对等的sdap层和pdcp层,与iab节点2对等的rlc层、mac层和phy层。iab节点2与ue通信的协议栈中从上至下依次包括rlc层、mac层和phy层。iab节点2与iab节点1通信的协议栈中从上至下依次包括adapt层、bl-l2层和bl-l1层。iab节点1与iab节点2通信的协议栈从上至下依次包括adapt层、bl-l2层和bl-l1层。iab节点1与du通信的协议栈从上至下依次包括adapt层、bl-l2层和bl-l1层。du与iab节点1通信的协议栈中从上至下依次包括adapt层、bl-l2层和bl-l1层。du与cu通信的协议栈从上至下依次包括gtp层、udp层、ip层、l1/l2层(表示l1层和l2层)。cu的协议栈中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与ue对等的sdap层和pdcp层,以及与du对等的gtp层、udp层、ip层、l1/l2层。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7中,cu和du之间的f1接口上用虚线框所示的gtp层/udp层/ip层为可选协议层,即也可以为cu和du不配置这三个协议层,或不配置这gtp层/udp层/ip层中的部分协议层。(例如,如图8所示,为cu和du之间的接口(例如,f1接口)不配置gtp层和udp层,但是为cu和du之间的接口配置ip层)。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选的协议栈架构,图9与图7的区别在于,iab节点2和cu之间的接口还可以配置有对等的gtp层。可选的,iab节点2和cu之间的接口在gtp层下还可以设置有对等的udp层和对等的ip层。可以理解的是,iab节点2和cu之间的接口位于gtp层下的udp层和ip层为可选层,即也可以不配置)。基于该gtp层建立的gtp隧道对应于ue的drb,即gtp层的隧道端点标识(tunnelendpointudentifier,teid)可唯一映射到ue的一个drb。其中,iab节点2处的gtp层位于adapt层之上,为cu配置的与iab节点2对等的gtp层位于cu的pdcp层之下。由于为cu配置的与iab节点2对等的gtp层之下还可以具有与iab节点2对等udp层和ip层,因此,图9中以为cu配置的gtp层位于cu的pdcp层和cu的udp层之间为例。

如图10所示,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选的协议栈架构。图10与图7的区别在于:在图10中iab节点2和cu之间有逐跳对等或逐段对等的gtp层,基于该gtp层建立的gtp隧道也对应于ue的drb。

在图11中,控制面多跳协议架构涉及到的设备包括接入管理功能单元(accessmanagementfunction,amf)、cu、du、iab节点1、iab节点2和ue。其中,ue的协议栈中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与amf对等的nas层、与cu对等的rrc层、与cu对等的pdcp层、以及与iab节点2通信时对等的rlc层、mac层以及phy层。iab节点2与ue对等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rlc层、mac层以及phy层。iab节点2与iab节点1对等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adapt层、rlc层、mac层、phy层。此外,在图11中,iab节点2还包括位于adapt层之上与cu对等的t1ap层以及pdcp层。其中,t1ap层位于pdcp层之上。iab节点1与iab节点2通信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adapt层、rlc层、mac层、phy层。iab节点1与du通信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adapt层、rlc层、mac层、phy层。du与iab节点1通信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adapt层、rlc层、mac层、phy层。du与cu通信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对等的:f1ap层、sctp层、ip层以及l1/l2层。cu与ue、iab节点2以及du通信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与ue对等的rrc层、与ue对等的pdcp层、与iab节点2对等的t1ap层、与iab节点2对等的pdcp层、与du对等的f1ap层、与du对等的sctp层、与du对等的ip层以及与du对等的l1/l2层。cu与amf之间的接口上具有的通信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ng-ap层、sctp层、ip层以及l1/l2层。amf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与ue对等的nas层、与cu对等的ng-ap层、sctp层、ip层以及l1/l2层。在图11中n2表示基站和amf之间的接口。本申请实施例对该基站和amf之间的接口的名称不作限定,即还可以使用其他名称。

在图11中,iab节点2和cu之间的pdcp层用于对cu和iab节点2之间传输的t1ap消息提供例如加密、完整性保护等安全保护。其中,t1ap层的作用可以参考cu和du之间的f1ap层的作用。例如,t1ap层主要在于:将iab节点视为cu的无线的分布式单元时,在iab节点和cu之间承载两者之间的控制面消息。例如与iab节点和cu之间接口(本申请中以iab节点2和cu之间接口为t1接口为例)管理和iab节点及cu配置更新相关的消息,与iab2的子节点(包括ue和其他iab节点等)相关的配置信息等。需要说明的是,对于iab节点和cu之间的接口,可以叫t1接口,还可以沿用f1接口的名称,或f1*接口,本申请实施例以iab节点和cu之间的接口名称为t1接口为例,但对iab节点和cu之间的接口的名称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xxap层是以iab节点和cu之间的xx接口命名的。因此,以iab节点和cu之间的接口为t1接口为例,iab节点的ap层可以称为t1ap层,当iab节点和cu之间的接口为其他名称时,该t1ap层的名称也随之改变。例如,当iab节点和cu之间的接口为f1*接口时,iab节点具有的ap层可以称之为f1*ap层。

对于图11所示的架构,在cu和du之间f1接口上对等的f1ap层、sctp层和ip层,还可以被替换为gtp层、udp层、ip层。这种情况下,在f1接口上通过用户面传输通道传输iab节点的t1ap消息。

如图12所示,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面多跳协议架构。在图14中,du可以在iab节点和cu之间,做控制面消息的代理节点,对iab节点2和du之间的t1ap消息和du与cu之间的f1ap消息进行转换。在图12所示的架构下,需定义特定类型的f1ap消息,表明f1ap消息内容是源自iab节点的t1ap消息。对于下行,du收到cu发送的f1ap消息先确定f1ap消息需发送至iab节点2(例如cu在f1ap消息中携带iab节点2的标识,或者携带特殊指示信息表明f1ap消息中的内容需转发给iab节点2),然后对f1ap消息进行修改转换为t1ap消息,从而向iab节点2发送t1ap消息。对于上行,du收到t1ap消息后,确定需发送给cu,便可以将t1ap消息修改转换为f1ap消息后(例如du在f1ap消息中携带iab节点2的标识,或者携带特殊指示信息表明f1ap消息中的内容是由iab节点2向cu发送的)向cu发送。在图12所示的架构下,对t1ap消息进行安全保护的pdcp层位于du和iab节点之间(注:这种安全配置过程有点特殊,pdcp层是du和iab节点之间的,因此需要cu来配置安全参数,也在iab节点入网的流程中,和后文描述的s213-s215中描述的路由配置一起分别发给du和iab节点2)。du作为代理节点,对于ue相关的t1ap消息,du将为ue分配第一标识,例如,dut1apueid,用于携带在t1ap消息中标识ue。du还会为ue分配第二标识,例如,duf1apueid,用于携带在f1ap消息中标识ue。du可以维护dut1apueid和duf1apueid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ue和为ue提供接入服务iab节点(例如,图14中的iab节点2)的对应关系。对于ue无关的t1ap消息,对应在du和cu之间f1ap消息中携带iab节点的标识,用于指示f1ap消息中包括的内容源自哪个iab节点或f1ap消息中包括的内容需发送至哪个iab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dgnb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功能实体,也可以是cu和du分离的形态,即由宿主基站的集中式单元(donor-cu,以下简称为cu)和宿主基站的分布式单元(donor-du,以下简称为du)组成。若dgnb是cu和du分离的形态,l2是cu和du之间接口上对应的链路层,l1是cu和du之间接口上对应的物理层。另外,若dgnb是一个完整的功能实体,下文中所示的图7-图12中的cu和du之间的协议栈可以没有,dgnb对外保留与iab节点以及与终端之间对等的协议栈即可。

可选的,对于图7和图8所示的用户面协议架构,在iab节点2与dgnb/cu之间还可以有对等的gtp层,或对等的gtp层及对等的udp层。其中,gtp层在iab节点2处位于adapt层之上,在cu处位于与ue对等的pdcp层之下与f1接口的ip层(或l2层)之间,或在在cu处与ue对等的pdcp层与f1接口的gtp层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协议层的上下关系定义为:在一个节点发送数据或者信令的过程中,先对数据包进行处理的协议层在后对数据包进行处理的协议层之上。即先对数据包进行处理的协议层可以认为是后对数据包进行处理的协议层的上层协议层;或者,在一个节点接收数据的过程中,先对数据包进行处理的协议层在后对数据包进行处理的协议层之下,即先对数据包进行处理的协议层可以认为是后对数据包进行处理的协议层的下层协议层。示例性的,参见图9,在ue的协议栈中,sdap层和pdcp层均为rlc层的上层协议层,sdap层、pdcp层和rlc层均为mac层的上层协议层。

为了使得下文中的描述更加的清楚,本申请实施例对涉及到“逐跳”、“端到端”和“逐段”的描述在此处统一进行澄清。

若节点a和节点b之间的一条路径上包括s个节点,该条路径上的节点依次为:节点a、节点1、节点2、…、节点s、节点b。

若描述为:节点a和节点b具有逐跳对等的某个协议层(例如,可以为第一协议层),则表示节点a和节点1具有对等的该某个协议层,节点s和节点s+1具有对等的该某个协议层,节点s和节点b之间具有对等的该某个协议层,s为大于0小于s的整数。

若描述为:节点a和节点b具有端到端对等的某个协议层,则表示节点a和节点b具有对等的该某个协议层,节点a和节点1不具有对等的该某个协议层,节点s和节点b之间也不具有对等的该某个协议层。

若描述为:节点a和节点b具有逐段对等的某个协议层(例如,可以为第一协议层),表示节点a和节点b之间可以通过多个端到端对等的该某个协议层,建立节点a和节点b之间的逐段对等的某个协议层,并且多个端到端对等的该某个协议层中的至少一个端到端对等的该某个协议层的两个端点可以通过其他节点转发传输数据。比如,节点a和节点b之间可以通过2个端到端对等的该某个协议层建立节点a和节点b的逐段对等的某个协议层。示例性的,节点a与节点s1具有端到端对等的某个协议层,节点s1和节点b具有端到端对等的某个协议层,并且节点a与节点s1之间或者节点s1和节点b之间可以通过其他节点的转发传输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无特别说明,节点a和节点b具有对等的协议层均可以指上述三种情况。

若描述为:节点a和节点b具有逐跳对等的某个隧道(例如,可以为gtp隧道),则表示节点a和节点1具有对等的该某个隧道,节点s和节点s+1具有对等的该某个隧道,节点s和节点b之间具有对等的该某个隧道,s为大于0小于s的整数。

若描述为:节点a和节点b具有端到端对等的某个隧道,则表示节点a和节点b具有对等的该某个隧道,节点a和节点1不具有对等的该某个隧道,节点s和节点b之间也不具有对等的该某个隧道。

若描述为:节点a和节点b具有逐段对等的某个隧道,表示节点a和节点b之间可以通过多个端到端对等的该某个隧道,建立节点a和节点b之间的逐段对等的某个隧道,并且多个端到端对等的该某个隧道中的至少一个端到端对等的该某个隧道的两个端点可以通过其他节点转发传输数据。比如,节点a和节点b之间可以通过2个端到端对等的该某个隧道建立节点a和节点b的逐段对等的某个隧道。示例性的,节点a与节点s1具有端到端对等的某个隧道,节点s1和节点b具有端到端对等的某个隧道,并且节点a与节点s1之间或者节点s1和节点b之间可以通过其他节点的转发传输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无特别说明,节点a和节点b具有对等的某个隧道均可以指上述三种情况。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逐跳(或逐段)对等的某个隧道中,每跳(或每段)该某个隧道之间均是一对一映射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包可以为控制面的信令或用户面的数据,或者,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包可以为业务数据单元(servicedataunit,sdu)或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unit,pdu)。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包可以为下行数据包,也可以为上行数据包。

用户面的数据和控制面的信令的传输方式:

用户面数据包:在ue和dgnb/donor-cu之间传输用户面数据包时,所涉及的接入链路和各段回传链路,都会将用户面数据包映射到数据无线承载drb或与drb对应的rlcbearer/rlcchannel/逻辑信道上发送。

控制面数据包:即包括控制面信令的数据包,控制面信令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rrc消息,包括ue的rrc消息,以及iab节点做ue/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tion,mt)角色时候的rrc消息。在接入链路将通过信令无线承载(srb)或与srb对应的rlcbearer/rlcchannel/逻辑信道发送。另一类是iab节点的t1ap消息。对于这两种类型控制面的数据包,在回传链路传输时,可以通过回传链路的drb或与drb对应的rlcbearer/rlcchannel/逻辑信道发送,也可以通过回传链路的srb或与srb对应的rlcbearer/rlcchannel/逻辑信道发送。

本申请中一个节点的子节点,指的是直接(或者说通过一段链路)连接到该节点的节点,(例如,图5中iab节点3为iab节点1和iab节点2的子节点)。

一个节点的次级子节点,即经由n(n>1)段链路连接到该节点。例如,在图5中iab节点1和iab节点2的次级子节点为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一个子节点还是次级子节点,该节点将为这些子节点以及次级子节点提供回传(backhaul)服务。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一种配置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一设备,或者为支持第一设备实现该方法的装置,例如应用于第一设备中的装置,例如,芯片。与上述配置方法交互的配置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ran设备,或者为支持ran设备实现该方法的装置,例如应用于ran设备中的装置,例如,芯片。下述实施例中将以一种配置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第一设备,以与配置方法交互的配置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ran设备为例。

如图13所示,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

s101、无线接入网络ran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传输链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和传输链路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分布式单元du或与所述du连接的一个无线回传节点,所述路由配置包括所述传输链路设备的标识,所述传输链路包括至少两个无线回传节点。

示例性的,传输链路设备可以为该传输链路上第一设备的子节点或者次级子节点。也可以为该第一设备的所服务的终端,也可以为该传输链路设备所服务的终端。

示例性的,其中,第一设备为宿主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或至少两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一无线回传节点,传输链路设备为至少两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或至少两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第一无线回传节点所服务的终端或第二无线回传节点所服务的终端。

其中,若无线接入网络ran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有直连链路,则可以直接向第一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或者无线接入网络ran设备通过其他中间节点向第一设备发送配置信息。

可选的,该传输链路设备的标识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设备的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中,xx设备的标识可以是例如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networktemporaryidentifier,c-rnti)、mac层标识、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ty,imsi)、临时移动用户标识(temporarymobilesubscriberidentity,tmsi)、由运营管理和维护实体(operations,administration,andmaintenance,oam)或宿主节点dgnb/donor-cu或核心网网元(如网关设备或会话管理功能单元(sessionmanagementfunction,smf)或用户面功能单元(userplanefunction,upf)等)为设备分配的标识(例如,设备的网络层标识如ip地址、设备的传输层标识,设备的适配层标识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ran设备可以为宿主节点,也可以为宿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cu。例如,ran设备可以为如图6的dgnb,或者为图7-图12中所示的cu。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ran设备可以使用f1ap消息向第一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当第一设备为du时,ran设备为cu时,ran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f1ap消息中发送给第一设备。

当第一设备为第一无线回传节点时,ran设备可以是cu或者dgnb,该ran设备可以使用t1ap消息向第一设备发送配置信息。以ran设备为cu为例,此时,该配置信息为cu发送给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的t1ap消息,该t1ap消息将被cu经过f1接口的协议层处理和封装后发送给du,du接收后去除f1接口的协议封装,得到t1ap消息,然后将t1ap消息经过回传链路(un接口)协议层处理后向第一设备发送。具体的处理需根据cu的协议栈配置进行理解,以图11所示的cu配置的协议栈为例,cu生成发送给第一设备(例如iab节点2)的t1ap消息,其中包括发送给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cu对t1ap消息进行pdcp层处理(例如pdcp层的加密和/或完整性保护)再经过f1接口的协议层处理和封装(如依次经过f1ap、sctp、ip、l2、l1的处理和封装,或依次经过gtp、udp、ip、l2、l1的处理和封装)后发送给du,du接收后去除f1接口的协议封装,得到包括t1ap消息的pdcppdu,然后将pdcppdu经过du在un接口的协议层处理和封装后(如经过适配层、rlc、mac、phy层的处理和封装),经iab节点1发送至第一设备。

示例性的,一方面,第一无线回传节点可以为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与du或者宿主节点直接相连的无线回传节点。例如,图6中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包括:iab节点1和iab节点2。其中,iab节点1与宿主节点连接,则第一无线回传节点为iab节点1。另一方面,第一无线回传节点可以为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与du或者宿主节点间接相连的无线回传节点。也即在第一无线回传节点和du或者宿主节点之间还可以存在一个或者多个无线回传节点。示例性的,在图5中第一无线回传节点可以为iab节点3。

第二无线回传节点可以为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直接服务或者间接服务的无线回传节点。或者也可以理解为:第二无线回传节点可以为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的子节点或者次级子节点。例如,在图6中第二无线回传节点可以为iab节点2。在图5中若iab节点1和iab节点3之间还存在iab节点4,则iab节点3为iab节点1的次级子节点。这样第二无线回传节点可以为iab节点3。

可选的,若在iab网络中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直接为终端提供接入服务或者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直接与终端无线连接,则该第二设备也可以为终端。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第一无线回传节点为iab节点1,则第二设备可以为如图4所示的终端。

可选的,若在iab网络中终端和ran设备之间若存在多个无线回传节点时,则第二设备可以为接入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的终端。此时,第二无线回传节点可以为终端直接提供接入服务的无线回传节点。也可以理解为:第二无线回传节点为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为终端提供直接服务的无线回传节点。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路由配置还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路径中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节点的标识、第一设备到ran设备之间的下一跳节点的标识、传输路径的标识、对应于传输路径标识的下一跳节点的标识。

其中,传输路径的标识用于确定ran设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路径。例如,传输路径标识由位于ran设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路径中所有节点的标识组成。示例性的,以第一设备为du为例,第二设备为如图5所示的iab节点3。在图5中从du到iab节点3的传输路径包括:传输路径1、du→iab节点1→iab节点3,则传输路径1的标识由表征这三个节点的标识依次顺序组成;传输路径2、du→iab节点2→iab节点3,则传输路径2的标识由表征这三个节点的标识依次顺序组成。cu给du的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传输路径1的标识和/或传输路径2的标识。另一可能的示例中,传输路径的标识不体现传输路径上的节点信息,例如传输路径的标识为1,2,则在ran设备给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中,需包括传输路径的标识,以及对应于传输路径的标识的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节点,如cu给du的配置信息中,包括传输路径1的标识“1”以及对应的下一跳为iab节点1,和/或,传输路径2的标识“2”以及对应的下一跳节点为iab节点2。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为第一设备配置上述路由配置,这样第一设备便可以确定第一设备所在的网络的拓扑结构,或者确定第一设备到达ran设备或其服务范围内的各个无线回传节点或终端设备的路由关系。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第一设备若接收到发送给某个iab节点或终端设备的数据包时,便可以根据上述路由配置找到正确的下一跳无线回传节点,以通过各个无线回传节点之间的转发,从而将数据包转发至正确的无线回传节点或终端。

由于第一设备不同,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路径中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节点也会随之变化,因此,在实际过程中,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节点的标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参考图5,以第一设备为du,第二设备为iab节点3为例,则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节点为iab节点1或iab节点2。以第一设备为iab节点1,第二设备为iab节点3为例,则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节点为iab节点3。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设备可以为ran设备直接服务或者间接服务的无线回传节点。当第一设备为ran设备间接服务的无线回传节点时,ran设备可以通过ran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节点(可能包括无线回传节点和/或du)转发发送给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ran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配置信息的过程中,还可以携带第一设备的标识。这样ran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无线回传节点在接收到发送给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时,便可以根据第一设备的标识,确定将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例如,如图6所示,第一设备为iab节点1时,ran设备为cu时,则cu可以先将发送给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一设备的标识发送给du,然后du根据第一设备的标识将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s102、第一设备接收无线接入网络ran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

s103、第一设备进行路由配置。

可选的,第一设备的适配层具有路由的功能,在适配层维护路由映射表,第一设备根据路由映射表,确定第一设备到达其他节点的路由关系,则第一设备可以在s103中将ran设备发送的路由配置信息添加至第一设备维护的路由映射表中。

可选的,ran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设备在传输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服务质量qos配置。

示例性的,qos配置包括以下内容的一项或多项:qos标识以及与qos标识对应的qos参数(如时延、保证比特速率、最大比特速率、丢包率、优先级等级等),qos映射关系。qos映射关系,可以是qos标识与第一设备的无线接口上的无线承载/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的映射关系,或者第一设备的上一跳无线接口上的无线承载/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和下一跳无线接口上的无线承载/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之间的映射关系。qos标识可以是qfi、5qi、qci、dscp、无线承载/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的标识等。

其中,为第一设备配置qos标识以及与qos标识对应的qos参数,可以使得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包后,根据数据包中携带的qos标识,按照qos标识对应的qos参数,在发送数据包时提供相应的qos保障。

其中,第一设备的上一跳无线接口上的无线承载/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和下一跳无线接口上的无线承载/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通过第一设备的上一跳无线接口上的无线承载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的标识和下一跳无线接口上的无线承载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来体现。qos标识与第一设备的无线接口上的无线承载/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的映射关系,可以通过qos标识与第一设备的无线接口上的无线承载/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来体现。

其中,为第一设备配置qos映射关系,这样可以使得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包时,可以根据数据包中携带的qos标识,或者根据接收数据包的无线承载/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确定(或选择)其与下一跳节点之间无线接口上用于转发数据包的无线承载/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以按照数据包(或数据包对应业务)的qos要求转发数据包。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一跳和下一跳是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传输场景中,同一个无线回传节点的上一跳节点和下一跳节点不同。如图6所示,在上行传输过程中,对于iab节点1而言,iab节点1的上一跳为iab节点2,iab节点1的下一跳为宿主节点。在下行传输过程中,对于iab节点1而言,iab节点1的上一跳为宿主节点。iab节点1的下一跳为iab节点2。

基于上述描述,上一跳无线接口和下一跳无线接口也需要在确定某一个设备的上一跳节点和下一跳节点之后而定。如图7所示,以下行传输中iab节点1的上一跳节点为donorgnb,iab节点1的下一跳节点为iab节点2为例,iab节点1的上一跳无线接口为un接口,iab节点2的下一跳无线接口为un接口。以下行传输中iab节点2的下一跳节点为ue,iab节点2的上一跳节点为iab节点1为例,则iab节点2的下一跳无线接口为uu接口,iab节点2的上一跳无线接口为un接口。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承载可以为数据无线承载drb或者信令无线承载srb,本申请实施例中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可以为对应于drb或者s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二设备接入的过程中,ran设备为第一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若第二设备为第二无线回传节点,则对第一设备在传输链路上的路由配置可以包括与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相关的路由配置,例如配置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传输路径的下一跳节点的标识等信息。若第二设备为终端,则对第一设备在传输链路上的配置可以包括与终端相关的路由配置信息以及qos配置信息,路由配置信息包括例如第二设备的标识、ran设备到第二设备的传输路径标识等,qos配置信息包括例如ue的无线承载/逻辑信道的标识,以及ue的无线承载/逻辑信道的标识与第一设备的空口上的逻辑信道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在步骤s103之后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

s104、第一设备向ran设备发送配置响应。该配置响应用于向ran设备表明第一设备的配置结果(如配置完成,或部分配置完成,或配置不成功)。示例性的,当第一设备是du时,该配置响应可以封装在f1ap消息中发送给ran设备,或者当第一设备是无线回传节点时,该配置响应可以封装在t1ap消息(此时,t1ap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一设备的标识以及ran设备(cu/宿主节点)的标识,以ran设备为cu为例,此处第一设备的标识用于确定发送配置响应的节点为第一设备,cu的标识用于确定配置响应的目的节点为cu)发送给下一跳节点如du,然后,du将该t1ap消息经f1接口的协议层处理后发送给cu。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方法,通过ran设备为第一设备配置路由配置,这样第一设备便可以根据配置信息确定第一设备的次级节点以及子节点,从而在数据转发过程中,可以将数据包转发至正确的下一跳节点,直至传递至目的节点。

以第一设备为第一无线回传节点为例,作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s105、ran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的自动重传请求arq模式。

可选的,该指示信息可以由ran设备携带在t1ap消息或者rrc消息向第一设备发送。

可选的,该指示信息可以和ran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在同一条消息中发送给第一设备。这样可以减少ran设备和第一设备之间的消息数量。

在iab网络中,dgnb(或donordu)和ue之间的传输链路由多段空口链路组成,对于rlc确认模式(acknowledgemode,am),iab节点在rlc层的工作模式可以采用如下两种:

模式1、逐跳(hop-by-hop)arq模式,每一个iab节点的rlc实体配置完整的rlc层功能,iab节点的接收侧amrlc实体需要具有反馈rlc状态报告的功能,iab节点的发送侧的amrlc实体需要根据接收到的rlc状态报告,重新向下一跳接收端发送此接收端未正确接收到的rlcsdu或rlcsdu的分段。例如,以上行为例,ue向du发送的数据包1需经过iab节点2传输,若iab节点2未正确接收到该数据包1,则iab节点2向ue发送rlc状态报告通知ue为正确接收到数据包,以指示ue重传该数据包1。

模式2、端到端(end-to-end)arq模式,每一个iab节点的rlc实体配置部分的rlc层功能,iab节点的接收侧amrlc实体不需具有rlc状态报告反馈的功能,也不需要对接收的rlcsdu的分段进行重组,iab节点的发送侧的amrlc实体不需要缓存已发送的rlcsdu或rlcsdu的分段,iab节点的发送侧的amrlc实体可以根据较低协议层(如mac层)的指示对rlcsdu进行分段,或者对rlcsdu的分段进行再分段,并为得到的每个rlcsdu的分段添加新的rlc头,形成新的rlcpdu。rlc的状态报告的反馈只需在ue和dgnb/donor-du之间进行,相应未被dgnb/donor-du或ue正确接收的rlcsdu或rlcsdu的分段,也将由ue或dgnb/donor-du的rlc发送侧的amrlc实体予以重传。例如,以上行为例,ue向du发送数据包1,该数据包1需要经过iab节点2以及iab节点1传输至du,ue将数据包1进行分段后向iab节点2发送,如果iab节点2未接收到数据包1的部分分段,则iab节点2不向ue发送rlc状态报告,而是继续将数据包1的其余分段经过iab节点1发送至du,du接收数据包1的分段,若确定无法恢复出完整正确的数据包1,则向ue发送重传消息,以指示ue重传该数据包1或该数据包1的丢失分段。

在iab节点服务下的每一个ue有到dgnb(或donordu)的由多段空口链路组成的传输链路,每一个传输链路的特性包括:1、空口链路数量),2、每段空口链路的可靠性。对于不同空口链路的数量和可靠性,可以配置不同的iab节点的rlc层的arq模式。例如,在空口链路数量较多(例如空口链路数量大于或等于门限值thn)的时候选择hop-by-hoparq。在空口链路数量较少(例如空口链路数量小于门限值thn)的时候选择end-to-endarq。或在链路可靠性较高(如链路的可靠性大于或等于门限值thr,或链路的丢包率小于或等于门限值thd等)的时候选择end-to-endarq;在链路可靠性较低(如链路的可靠性小于门限值thr,或链路的丢包率大于门限值thd等)的时候选择hop-by-hoparq。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iab网络中,iab节点的rlc层可以工作在逐跳(hop-by-hop)arq模式,或者端到端(end-to-end)arq模式,具体是哪一种arq模式,可以由dgnb或donorcu通过控制面信息(例如t1ap消息,或rrc消息)配置给iab节点。可选的,在确定iab网络中的iab节点采用逐跳arq模式或者端到端的arq模式之后,donorcu可以通过控制面f1ap消息将arq模式配置给donordu,还可以由dgnb或donorcu可以通过控制面消息(例如或rrc消息)将arq模式配置给ue。例如,arq模式相关的配置信息可以用1bit的指示信息标识,指示信息为“0”表示采用端到端arq模式,指示信息为“1”表示采用逐跳arq模式。指示信息可以在iab节点入网并与和cu之间建立t1连接后配置给iab节点,也可以在ue入网流程中,在ue上下文相关的配置中,随着ue的上下文配置发送给iab节点。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ran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的arq模式为逐跳arq模式和端到端arq模式中的任一个。

s106、第一设备接收ran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在步骤s106后,第一设备便可以根据指示信息,确定rlc层的自动重传请求arq模式。例如,若指示信息指示arq模式为逐跳arq模式,则第一设备便可以确定第一设备的rlc层的arq模式为逐跳arq模式。若指示信息指示arq模式为端到端arq模式,则第一设备便可以确定第一设备的rlc层的arq模式为端到端arq模式。

可选的,在步骤s106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s107、第一设备向ran设备发送响应信息。该响应信息用于向ran设备表明第一设备的rlc层arq模式配置结果(如配置完成,或部分配置完成,或配置不成功),可以被携带在第一设备生成的t1ap消息或者rrc消息中向ran设备发送。示例性的,当第一设备是无线回传节点时,该响应信息可以封装在t1ap消息(此时,t1ap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一设备的标识以及ran设备(cu/宿主节点)的标识,以ran设备为cu为例,此处第一设备的标识用于确定发送配置响应的节点为第一设备,cu的标识用于确定配置响应的目的节点为cu)发送给下一跳节点如du,然后,du将该t1ap消息经f1接口的协议层处理后发送给cu。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在步骤s106之后还可以包括:第一设备向ran设备发送反馈消息,该反馈消息用于表示第一设备已确定第一设备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的自动重传请求arq模式。

以第一设备为du为例,如图15所示,作为本申请的再一个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s107、ran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用于对第一设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进行配置的信息,第一设备的pdcp层与服务终端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的pdcp层对等。

s108、第一设备接收ran设备为第一设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进行配置的信息。

可选的,对第一设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进行配置的信息可以为对应于pdcp层安全性保护功能的信息,示例性的,可以包括加/解密功能配置信息(如是否开启加解密功能,采用的加解密算法,加密算法所需的秘钥等)、完整性保护功能配置信息(如是否开启完整性保护功能,完整性保护算法,完整性校验算法等)等。对第一设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进行配置的信息还可以包括对应于其他pdcp层的功能的信息,例如头压缩功能、包复制功能、重排序功能等,本发明实施例中不予限定。

可选的,对第一设备的pdcp层进行配置的信息可以限定于第一设备在空口的一个或者多个特定的无线承载/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例如限定于第一设备用于向服务终端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发送t1ap消息的无线承载/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或者限定于第一设备用于接收服务终端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发送的t1ap消息的无线承载/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等。

可选的,在步骤s108之后,第一设备便可以确定第一设备的pdcp层的安全性保护信息,对pdcpsdu(例如t1ap消息)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

以ran设备为宿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cu或宿主节点,第一设备为第一无线回传节点,如图16所示,作为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s109、ran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对第一设备的pdcp层进行配置的信息,第一设备的pdcp层与ran设备的pdcp层对等或与宿主节点的du的pdcp层对等。

可选的,ran设备通过t1ap消息或者rrc消息向第一设备发送用于对第一设备的pdcp层进行配置的信息。

s110、第一设备接收ran设备为第一设备的pdcp层进行配置的信息,第一设备的pdcp层与ran设备的pdcp层对等或与宿主节点的du的pdcp层对等。

可选的,对第一设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进行配置的信息可以为对应于pdcp层安全性保护功能的信息,示例性的,可以包括加/解密功能配置信息(如是否开启加解密功能,采用的加解密算法,加密算法所需的秘钥等)、完整性保护功能配置信息(如是否开启完整性保护功能,完整性保护算法,完整性校验算法等)等。对第一设备的pdcp层进行配置的信息还可以包括对应于其他pdcp层的功能的信息。例如头压缩功能、包复制功能、重排序功能等,本发明实施例中不予限定。

可选的,对第一设备的pdcp层进行配置的信息可以限定于第一设备在空口的一个或者多个特定的无线承载/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例如限定于第一设备用于向ran设备或宿主节点的du发送t1ap消息的无线承载/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或者限定于第一设备用于接收ran设备或宿主节点的du发送的t1ap消息的无线承载/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等。

可选的,在步骤s109之后,第一设备便可以确定第一设备的pdcp层的安全性保护信息,对pdcpsdu(例如t1ap消息)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

可选的,在步骤s110和s108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1、第一设备向ran设备发送响应信息。该响应信息用于向ran设备表明第一设备的pdcp层配置结果(如配置完成,或部分配置完成,或配置不成功),可以被携带在第一设备生成的t1ap消息或rrc消息中向ran设备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阶段1(s101~s104)、阶段2(s105和s106)、阶段3(s107和s108)以及阶段4(s109~111)可以为四个独立的阶段。当然,该四个阶段中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阶段也可以结合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当阶段3~阶段4中任意一个阶段单独执行时,该第一设备已具有路由配置,这种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设备如何获取的路由配置方式不作限定。可以是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阶段1的方式,也可以是其他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当上述四个阶段结合起来执行时,ran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信息(例如,配置信息,指示信息、对pdcp层进行配置的信息)可以在同一条消息中发送给第一设备。也可以分别使用四条消息发送给第一设备。或者也可以将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携带在同一条消息中发送给第一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如图17所示,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201、第二设备生成携带t1ap消息的第一数据包。

示例性的,第二设备可以为如图6所示的iab节点2。或者为如图6所示的iab节点2中的芯片。

可选的,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载荷)可以是:第二设备的t1ap消息(第二设备的t1ap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二设备子节点的控制面消息,如接入到第二设备的终端设备的rrc消息),或者第二设备的rrc消息,或者第二设备的用户面数据,或者第二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其中,第二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指接入到第二设备(或接入第二设备服务的小区)的ue/mt的用户面数据,ue/mt可以是终端设备,或者无线回传节点的终端角色。

一种示例,在第二设备与ran设备之间需要建立t1连接时,第二设备向cu发起t1连接建立的过程。此时,第二设备的t1ap消息中携带t1连接建立请求(t1setuprequest),在对t1ap消息进行pdcp层的安全保护处理以及低层协议层处理后得到第一数据包。

另一种示例,在如图6所示的终端通过第二设备(例如,iab节点2)接入宿主基站的过程中,终端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rrc消息(例如,rrc连接请求消息)。此时,第二设备收到终端的rrc消息后,生成t1ap消息。该t1ap消息中包括:第二设备为终端分配的第一标识(例如,iabnode2t1apueid),在对t1ap消息进行pdcp层的安全保护后,得到第一数据包。

又一种示例,在第二设备以ue的身份通过第一设备接入网络时,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rrc消息(例如,rrc连接请求消息)。此时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第二设备的rrc消息。

可选的,若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第二设备的t1ap消息,或者携带第二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第二设备还可以在第一数据包的适配层头中添加用于路由第一数据包的适配信息(例如,包括源节点的标识,用于指示生成该第一数据包的设备,即第二设备的标识;还可以包括生成第一数据包中携带消息的节点的标识,如第一数据包携带第二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则第一数据包的适配层头信息中还包括第二设备的子节点ue/mt的标识;还可以包括目的节点的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包传输到的设备,如还包括ran设备的标识等)。

可选的,第二设备可以通过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之间的接口上的无线承载(例如,drb或srb)或对应于无线承载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bearer(例如对应于drb/s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bearer)将第一数据包发送给第一设备。

s202、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的类型。其中,第一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或者,第一设备为宿主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可以为如图6所示的iab节点1,第二设备可以为如图6所示的iab节点2。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的类型可以是以下中的任意一种:t1ap消息(即无线回传节点的t1ap消息,如第二设备的t1ap消息),第二设备的rrc消息,第二设备的用户面数据,第二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

可选的,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适配层或rlc层或ma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示例性的,可以包括以下多种情况:

示例1,若第二设备使用相同的srb(或对应于s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第二设备的t1ap消息以及第二设备的rrc消息,则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rl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第一指示信息有至少两种可能的取值,其中有两种取值分别指示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t1ap消息,或者第二设备的rrc消息。

示例2,若第二设备使用相同的drb(或对应于d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第二设备的t1ap消息以及第二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则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适配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第一指示信息有至少两种可能的取值,其中有两种取值分别指示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t1ap消息,或者第二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

示例3,若第二设备使用相同的drb(或对应于d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第二设备的t1ap消息、第二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以及第二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则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rl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第一指示信息有至少三种可能的取值,其中有三种取值分别对应指示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t1ap消息、第二设备的用户面数据、第二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

示例4,若第二设备使用相同的drb(或对应于d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第二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以及第二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则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rl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第一指示信息有至少两种可能的取值,其中有两种取值分别对应指示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第二设备的用户面数据、第二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

示例5,若第二设备使用专用的无线承载(drb/srb,或对应于该专用drb/s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第二设备的t1ap消息,则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携带在适配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的专用无线承载的标识或对应于该专用无线承载的rlcbearer/rlcchannel的标识,或者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携带在ma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对应于该专用无线承载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

s203、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

示例性的,一方面,第一设备可以直接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此时,第二设备为第一设备的子节点。例如,图6中,第一设备为iab节点1,第二设备为iab节点2。另一方面,第一设备也可以通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中间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包。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设备不是第一设备的子节点时,第一设备所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为经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中间节点层级转发的携带t1ap消息的数据包。

s204、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携带t1ap消息的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的类型。

可选的,第二数据包中还可以携带第一设备在收到第一数据包之后生成的第一设备的t1ap消息。其中,第一设备的t1ap消息中封装有第一数据包。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t1ap层的cu,du或宿主节点。另一示例,第一设备为宿主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t1ap层的集中式单元cu。可选的,第三设备上有与第二设备对等t1ap层。

可选的,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载荷)为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载荷)。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可以为如图6所示的iab节点1,第二设备可以为如图6所示的iab节点2,第三设备可以为如图6所示的宿主节点dgnb。

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的类型可以是以下中的任意一种:t1ap消息(即无线回传节点的t1ap消息,如第一设备或第一设备的子节点t1ap消息),第一设备的rrc消息,第一设备的用户面数据,第一设备子节点或第一设备的次级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其中,第一设备的次级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指的是通过n(n>2)段空口链路连接到第一设备的ue/mt的用户面数据,ue/mt可以是终端设备,或者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终端角色。

可选的,若第一设备为无线回传节点,则第二设备的标识可以携带在适配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适配层或rlc层或ma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示例性的,可以包括以下多种情况:

示例1,若第一设备使用相同的srb(或对应于s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t1ap消息以及第一设备的rrc消息,则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rl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第二指示信息有至少两种可能的取值,其中有两种取值分别指示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t1ap消息,或者第一设备的rrc消息。

示例2,若第一设备使用相同的drb(或对应于d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t1ap消息,以及第一设备子节点或第一设备的次级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则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适配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第二指示信息有至少两种可能的取值,其中有两种取值分别指示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t1ap消息,或者第一设备子节点或第一设备的次级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

示例3,若第一设备使用相同的drb(或对应于d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t1ap消息、第一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以及第一设备子节点或第一设备的次级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则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rl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第二指示信息有至少三种可能的取值,其中有三种取值分别对应指示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t1ap消息、第一设备的用户面数据、第一设备子节点或第一设备的次级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

示例4,若第一设备使用相同的drb(或对应于d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第一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以及第一设备子节点或第一设备的次级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则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rl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第二指示信息有至少两种可能的取值,其中有两种取值分别对应指示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第一设备的用户面数据、第一设备子节点或第一设备的次级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

示例5,若第一设备使用专用的无线承载(drb/srb,或对应于该专用drb/s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t1ap消息,则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携带在适配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的专用无线承载的标识或对应于该专用无线承载的rlcbearer/rlcchannel的标识,或者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携带在ma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对应于该专用无线承载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

可选的,若第一设备为宿主节点的du,则第二设备的标识,以及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du和cu之间f1接口的协议层(如f1ap层、sctp层、ip层、l2层、l1层等,或gtp层、udp层、ip层、l2层、l1层等,或适配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示例性的,可以包括以下多种情况:

示例6,若第一设备通过f1接口的用户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则第二设备的标识,可以是携带在gtp层的扩展头字段中,或者由gtp层的与第二设备对应的teid表征,第二指示信息被携带在gtp层的扩展头字段中。

示例7,若第一设备通过f1接口的控制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则第二设备的标识,可以被携带在第一设备产生的f1ap消息中。第二指示信息也可以携带在第一设备的f1ap消息中。或者,可以定义特定类型的f1ap消息,利用特殊的messagetype字段表明改f1ap消息中携带有无线回传节点的上行t1ap消息,该特殊的messagetype即第二指示信息。

示例8,若第一设备和第三设备之间的f1接口有对等的适配层,则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指示信息,还可以携带在适配层添加的头信息中。

s205、第三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包。

s206、第三设备将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载荷),递交至与产生该消息(载荷)节点的协议层对等的协议层做接收处理。

示例性的,若第三设备根据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第二设备标识,以及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为第二设备的t1ap消息,则第三设备将其递交至与第二设备对等的t1ap层做接收处理。

可选的,本申请在步骤s204之前,还包括: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

例如,当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t1ap消息时,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t1ap消息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t1ap消息,则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t1ap消息。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t1ap消息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第一设备在专用无线承载(或与该专用无线承载对应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上接收到第一数据包,则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t1ap消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s206之后,以第二设备发送的t1ap消息包括第二设备的rrc消息为例,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携带t1ap消息的第二数据包之后,对第二数据包进行解析以得到t1ap消息,利用与第三设备对等的pdcp层对t1ap消息做安全处理后,利用与第三设备对等的f1ap做接收处理然后以f1ap消息将t1ap消息发送给第三设备。然后,第三设备对第一设备发送的f1ap消息做解析以得到t1ap消息,进而解析得到t1ap消息中携带的rrc消息。第三设备可根据路由信息中的第二设备标识确定该rrc消息源自第二设备,并执行接入控制。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图1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301、第三设备生成第一数据包。

示例性的,第三设备可以为如图6所示的宿主基站,或者为应用于宿主基站中的芯片。或者为宿主基站中的cu,或者为应用于宿主基站中的cu中的芯片。

可选的,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载荷)可以是:发送给第二设备的t1ap消息(第二设备的t1ap消息中可以包括针对第二设备子节点的控制面消息的响应消息,如接入到第二设备的终端的rrc消息的响应消息);或者发送给第二设备的rrc消息(例如,发送给第二设备的rrcconnectionsetup);或者发送给第二设备的用户面数据;或者发送给第二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其中,第二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指接入到第二设备(或接入第二设备服务的小区)的ue的用户面数据,ue可以是终端设备,或者无线回传节点的终端角色。

示例性的,第二设备通过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在第三设备执行允许第二设备接入之后,第三设备生成发送给第一设备的t1ap消息。其中,发送给第一设备的t1ap消息包括负荷(payload)1(其中,payload1中包括发送给第二设备的rrc消息(此处的rrc消息为针对第二设备发送的rrc做出的响应消息,如rrcconnectionsetup))。。第三设备可以在与第二设备对等的pdcp层,对发送给第二设备的t1ap消息进行与第二设备对等的pdcp层处理,然后由该pdcp层处理后的t1ap消息视为payload2携带在第一数据包中。

可选的,若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第二设备的t1ap消息,或者携带第二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第三设备还可以在第一数据包中添加用于路由第一数据包的适配信息(例如,包括源节点的标识,用于指示生成该第一数据包的设备,即第三设备的标识,用于路由第一数据包的适配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数据包中携带消息的目的节点的标识,如第一数据包携带第二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则第一数据包的适配层头信息中还包括第二设备的子节点ue的标识。用于路由第一数据包的适配信息还可以包括t1ap消息的目的节点的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一数据包传输到的设备,如还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等)。

s302、第三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消息的类型。

其中,第一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一无线回传节点,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多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t1ap层的分布式单元du或宿主节点;或者,第一设备为宿主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第二设备为传输链路上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节点中的第二无线回传节点,第三设备为宿主节点上与第二设备具有对等t1ap层的集中式单元cu。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可以为如图6所示的iab节点1或者为应用于iab节点1中的芯片。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的类型可以是以下中的任意一种:t1ap消息(即无线回传节点的t1ap消息,如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t1ap消息),第一设备的rrc消息,第一设备的用户面数据,第一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

可选的,若第一设备为无线回传节点,则第二设备的标识可以携带在适配层添加的头信息中,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适配层或rlc层或ma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示例性的,可以包括以下多种情况:

示例1,若第三设备使用相同的srb(或对应于s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第二设备的t1ap消息以及第一设备的rrc消息。则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rl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第一指示信息有至少两种可能的取值,其中有两种取值分别指示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t1ap消息,或者第一设备的rrc消息。

示例2,若第三设备使用相同的drb(或对应于d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t1ap消息以及第一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则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适配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第一指示信息有至少两种可能的取值,其中有两种取值分别指示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t1ap消息,或者第一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

示例3,若第三设备使用相同的drb(或对应于d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t1ap消息、第一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以及第一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则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rl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第一指示信息有至少三种可能的取值,其中有三种取值分别对应指示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t1ap消息、第一设备的用户面数据、第一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

示例4,若第三设备使用相同的drb(或对应于d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第一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以及第一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则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rl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第一指示信息有至少两种可能的取值,其中有两种取值分别对应指示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第一设备的用户面数据、第一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

示例5,若第三设备使用专用的无线承载(drb/srb,或对应于该专用drb/s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t1ap消息,则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携带在适配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的专用无线承载的标识或对应于该专用无线承载的rlcbearer/rlcchannel的标识,或者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携带在ma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对应于该专用无线承载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

可选的,若第三设备为cu,第一设备为宿主节点的du,则第二设备的标识,以及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du和cu之间f1接口的协议层(如f1ap层、sctp层、ip层、l2层、l1层等,或gtp层、udp层、ip层、l2层、l1层等,或适配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示例性的,可以包括以下多种情况:

示例6,若第三设备通过f1接口的用户面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则第二设备的标识,可以是携带在gtp层的扩展头字段中,或者由gtp层的与第二设备对应的teid表征,第一指示信息被携带在gtp层的扩展头字段中。

示例7,若第三设备通过f1接口的控制面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则第二设备的标识,可以被携带在第一设备产生的f1ap消息中。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携带在第一设备的f1ap消息中。或者,可以定义特定类型的f1ap消息,利用特殊的messagetype字段表明该f1ap消息中携带有无线回传节点的上行t1ap消息,该特殊的messagetype即第一指示信息。

示例8,若第三设备和第一设备之间的f1接口有对等的适配层,则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携带在适配层添加的头信息中;或者第二设备的标识在适配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第一指示信息在其他f1接口的协议层(如f1ap层或gtp层等)的处理中携带。

s303、第一设备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可以直接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此时第一设备为第三设备的子节点。以第三设备为cu为例,则第一设备可以为du。du根据f1ap的消息类型,从f1ap消息中解析得到payload2。du并将f1ap消息中的适配信息,在payload2之外添加在适配信息中。

另一示例,第三设备可以为du,则第一设备可以为如图6所示的iab节点1。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可以间接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此时,第一设备为第三设备的次级子节点。第三设备为cu,如第一设备可以为如图6所示的iab节点1。

s304、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该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的类型。

具体的,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的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的过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的类型可以是以下中的任意一种:t1ap消息(即无线回传节点的t1ap消息,如第二设备的t1ap消息),第二设备的rrc消息,第二设备的用户面数据,第二设备子节点或第二设备的次级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

可选的,第二设备的标识可以携带在适配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适配层或rlc层或ma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示例性的,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多种情况:

示例1,若第一设备使用相同的srb(或对应于s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第二设备的t1ap消息以及第二设备的rrc消息,则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rl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第二指示信息有至少两种可能的取值,其中有两种取值分别指示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t1ap消息,或者第二设备的rrc消息。

示例2,若第一设备使用相同的drb(或对应于d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第二设备的t1ap消息以及第二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则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适配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第二指示信息有至少两种可能的取值,其中有两种取值分别指示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t1ap消息,或者第二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

示例3,若第一设备使用相同的drb(或对应于d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第二设备的t1ap消息、第二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以及第二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则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rl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第二指示信息有至少三种可能的取值,其中有三种取值分别对应指示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t1ap消息、第二设备的用户面数据、第二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

示例4,若第一设备使用相同的drb(或对应于d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第二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以及第二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则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rl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第二指示信息有至少两种可能的取值,其中有两种取值分别对应指示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第二设备的用户面数据、第二设备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

示例5,若第一设备使用专用的无线承载(drb/srb,或对应于该专用drb/s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第二设备的t1ap消息,则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携带在第二数据包中由适配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的所述专用无线承载的标识或对应于该专用无线承载的rlcbearer/rlcchannel的标识,或者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携带在ma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对应于该专用无线承载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在接收到f1ap消息之后,从f1ap消息中提取出t1ap消息,并进而提取出t1ap消息中的payload1(即封装有cu发送给iab节点2的rrc消息的部分),以及t1ap消息中包括的第一设备为第二设备在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之间的t1连接上分配的标识,可以确定需将payload1发送给第二设备。

s305、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包。

s306、第二设备将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载荷),递交至与产生该消息(载荷)节点的协议层对等的协议层做接收处理。

示例性的,若第二设备根据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第二设备标识,以及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为第二设备的t1ap消息,则第二设备将其递交至与第三设备对等的t1ap层做接收处理。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304之前,还包括: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具体的,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的方式可以参考上述上行数据传输过程中所描述的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下述实施例将基于图6所示的网络拓扑、图9~图12所示的协议栈架构为例,以iab节点2接入网络为例,介绍iab节点的入网流程,以及cu对iab节点1和du的适配层的配置过程,如图19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包括:

s401、iab节点2向iab节点1发送rrc消息。

示例性的,rrc消息可以为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s402、iab节点1接收iab节点2发送的rrc消息。

s403、iab节点1生成上行t1ap消息,该上行t1ap消息包括载荷(payload1),其中,payload1中包括iab节点2的rrc消息。

可选的,封装iab节点1的子节点的rrc消息的上行t1ap消息的消息类型(messagetype)可以为如上行rrc传输(ulrrctransfer)或者初始上行rrc传输(initialulrrctransfer)。

可选的,上行t1ap消息包括iab节点1为iab节点2在iab节点1与cu之间的t1连接上分配的第一标识。例如,iab节点t1apiab节点2id。

可选的,上行t1ap消息包括iab节点1为iab节点2分配的第一标识(例如,iabnode1t1apiabnode2id),该第一标识用于在iab节点1与cu之间的t1接口上识别iab节点2。iab节点1在对上行t1ap消息执行pdcp层的处理(例如加密,完整性保护等)后得到载荷2(payload2),再交由适配层添加适配层头信息。所述适配层头信息包括路由信息,该路由信息包括例如iab节点1的标识、cu的标识等,其中,iab节点1的标识用于指示上行t1ap消息的源节点为iab节点1,cu的标识用于指示上行t1ap消息的目的节点为cu。s404、iab节点1通过srb向du发送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中携带上行t1ap消息的载荷2。

该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iab节点1的标识。可选的,还包含cu的标识。

该第一数据包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t1ap消息。其中,该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的方式可能是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方式示例1,若iab节点1使用相同的srb(或对应于s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t1ap消息以及iab节点1的rrc消息,则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第一数据包的rl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

方式示例2,若iab节点1使用相同的drb(或对应于d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t1ap消息以及iab节点1的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则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第一数据包的适配层添加的头信息中。

方式示例3,若iab节点1使用相同的drb(或对应于d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t1ap消息、iab节点1的用户面数据以及iab节点1的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则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第一数据包的rl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

方式示例4,若iab节点1使用专用的无线承载(drb/srb,或对应于该专用drb/s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t1ap消息,则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携带在第一数据包的适配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的所述专用无线承载的标识或对应于该专用无线承载的rlcbearer/rlcchannel的标识,或者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携带在第一数据包的ma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对应于该专用无线承载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

s404、iab节点1向du发送第一数据包。

s405、du接收iab节点1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根据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iab节点1的标识以及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中携带为iab节点1的t1ap消息。然后,du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payload2,并对payload2执行f1接口协议层的处理和封装后得到第二数据包。du对payload2执行f1接口协议层的处理和封装可采用以下几种可能的方式中的一种:

方式选项1、以图11中所示协议栈架构为例,f1接口的控制面包括f1ap层、sctp层、ip层、l2层、l1层。其中,du通过f1ap层的处理,生成发送给cu上行f1ap消息,其中携带payload2、iab节点1的标识,以及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f1ap消息中携带有无线回传节点的t1ap消息。作为一种示例,du生成的封装有payload2的上行f1ap的消息,可以是一种新定义的上行f1ap消息类型(例如,新定义的上行f1ap消息类型可以为上行iabt1ap传输(uliabt1aptransfer)),用于承载iab节点的上行t1ap消息,该f1ap消息中包含的消息类型(messagetype)字段中填充的内容即为第二指示信息。可选的,du生成发送给cu上行f1ap消息,还可以携带cu的标识。可选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和iab节点1的标识还可以在f1接口的其他协议层(除f1ap层之外)的头信息中携带。

方式选项2、以图11中所示协议栈架构为例,f1接口的用户面包括gtp层、udp层、ip层、l2层、l1层,其中,du通过gtp层的处理,生成发送给cu上行gtppdu,其中携带payload2,还可以在gtppdu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例如在gtp扩展头字段携带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gtppdu中携带有无线回传节点的t1ap消息。在gtppdu中还可携带iab节点1的标识(例如在gtp扩展头字段中携带iab节点1的标识);或者,若gtp头字段中的teid唯一映射到iab节点1的某个drb,则无需在gtppdu中额外携带iab节点1的标识,即通过teid即可表征iab节点1。可选的,du生成发送给cu上行gtppdu中,还可以在例如gtp扩展头字段中携带cu的标识。可选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和iab节点1的标识还可以在f1接口的其他协议层(除gtp层之外)的头信息中携带。

方式选项3,以图12中所示的协议栈架构为例,du在iab节点和cu之间做控制面消息的代理节点,故du需进行t1ap消息和f1ap消息的转换。这种架构下,du将先对payload2执行与iab节点1对等的pdcp层的接收处理(如解密,完整性校验等),得到t1ap消息,然后将t1ap消息中的内容封装在du生成的上行f1ap消息中向cu发送。可选的,在du生成的f1ap消息中,可以包含iab节点1的标识,还可以包含第二指示信息。可选的,du生成发送给cu该上行f1ap消息中,还可以携带cu的标识。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和iab节点1的标识还可以在f1接口的其他协议层(除f1ap层之外)的头信息中携带。

可选的,在方式选项3中,du作为代理节点,对于ue相关的t1ap消息,du将为ue分配一个ue第一标识(如dut1apueid),用于在du和iab节点之间的t1接口上表征ue,该ue第一标识可被携带在t1ap消息中标识ue;du还会为ue分配一个ue第二标识(如duf1apueid),用于在du和cu节点之间的f1接口上表征ue,该ue第二标识可被携带在f1ap消息中标识ue,donordu维护ue第一标识和ue第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ue和为ue提供接入服务iab节点的对应关系。对于ue无关的t1ap消息,对应在du和cu之间f1ap消息中携带iab节点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f1ap消息中包含的内容源自于或需发送至哪一个iab节点。

方式选项4,以图18所示的协议栈架构为例,du和cu之间的f1接口有对等的适配层,则du对payload2先进行适配层处理,然后依次执行f1ap、sctp、ip、l2、l1的处理或者依次执行gtp、udp、ip、l2、l1的处理,du可以在该适配层的头信息中携带iab节点1的标识和第二指示信息;或者,du在该适配层的头信息中携带iab节点1的标识,然后将适配层处理后得到的adaptpdu封装在上行f1ap消息中向cu发送,并在该上行f1ap消息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或者du在该适配层的头信息中携带iab节点1的标识,然后将适配层处理后得到的adaptpdu封装在上行gtppdu中向cu发送,并在该上行gtppdu(例如gtp扩展头字段)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可选的,du还可以在该适配层的头信息中携带cu的标识。可选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和iab节点1的标识还可以在f1接口的其他协议层(除f1ap层、gtp层、适配层之外)的头信息中携带。

方式选项5,以图20所示的协议栈架构为例,du和cu之间采用f1接口的控制面协议层(包括f1ap、sctp、ip、l2、l1层),du可以将经iabnode1的适配层处理后的包含payload2的adaptpdu封装在上行f1ap消息中向cu发送,并在该上行f1ap消息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或者采用f1接口的用户面协议层(包括gtp、udp、ip、l2、l1层),du可以将经iabnode1的适配层处理后的包含payload2的adaptpdu封装在上行gtppdu中向cu发送,并在该上行gtppdu(例如gtp扩展头字段)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可选的,iab节点1的适配层在对payload2处理后添加的适配层头信息中,可以携带iab节点1的标识,还可以携带cu的标识。

s406、du向cu发送封装有payload2的第二数据包。

s407、cu解析第二数据包,得到payload2。cu对payload2进行与iab节点1对等的pdcp层的处理后得到iab节点1发送的上行t1ap消息,并进一步解封装上行t1ap消息得到payload1中iab节点2发送的rrc消息。

通过在第二数据包中携带iab节点1的标识和第二指示信息,这样cu在接收到du发送的第二数据包后,确定该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是iab节点1的t1ap消息,在解析t1ap消息中的payload1后,还可以进而确定iab节点2是通过iab节点1接入网络的。

可选的,cu可参考iab节点1的t1ap消息,对iab节点2的执行接入控制,确定是否准许iab节点2接入。例如iab节点1将其对iab节点2准入控制的结果通过上行t1ap消息通知cu(例如,与du和cu之间类似的,在iab节点1生成的initialulrrcmessagetransfer中不包含iabnode1tocurrcmessage),若iab节点1发来的f1ap消息表明其拒绝iab节点2的计入,则cu可以生成拒绝建立连接的rrc消息并通过iab节点1发给iab节点2;在cu确定允许iab节点2接入后,cu可以生成指示iab节点2建立rrc连接的rrc消息并通过iab节点1发给iab节点2。

cu可生成发送给iab节点1的下行t1ap消息。其中,下行t1ap消息包括发送给iab节点2的rrc消息(例如rrc连接建立消息,rrcconnectionsetup),其中该rrc消息经cu与iab节点2对等的pdcp层处理后可作为payload3。下行t1ap消息中还包括cu为iab节点2分配的第二标识(如第二标识为cut1apiab2id)以及iab节点1为iab节点2分配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cu在cu与iab节点1之间t1接口(或t1连接)上识别iab节点2。cu可以在与iab节点1对等的pdcp层,对下行(downlink,dl)t1ap消息进行发送处理(例如加密、完整性保护),然后将pdcp层处理后的下行t1ap消息作为payload4;或者,参见图12所示的协议栈架构,cu将发送给du的f1ap消息作为payload4,该f1ap消息将在du处转成发送给iab节点1的t1ap消息。

cu对payload4执行其他低层协议层(如f1接口协议层)的处理和封装后得到第三数据包。cu对payload4执行其他协议层的处理和封装可采用以下几种可能的方式中的一种:

方式选项1、以图11中所示协议栈架构为例,f1接口的控制面包括f1ap层、sctp层、ip层、l2层、l1层。其中,cu通过f1ap层的处理,生成发送给du的上行f1ap消息,其中携带payload4、iab节点1的标识,以及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f1ap消息中携带有无线回传节点的t1ap消息。作为一种示例,cu生成的封装有payload4的下行f1ap的消息,可以是一种新定义的下行f1ap消息类型(例如,新定义的下行f1ap消息类型可以为下行iabt1ap传输(dliabt1aptransfer)),用于承载iab节点的下行t1ap消息,该f1ap消息中包含的消息类型(messagetype)字段中填充的内容即为第三指示信息。可选的,cu生成发送给du下行f1ap消息,还可以携带cu的标识。可选的,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和iab节点1的标识还可以在f1接口的其他协议层(除f1ap层之外)的头信息中携带。

方式选项2、以图11中所示协议栈架构为例,f1接口的用户面包括gtp层、udp层、ip层、l2层、l1层,其中,cu通过gtp层的处理,生成发送给du下行gtppdu,其中携带payload4,还可以在gtppdu中携带第三指示信息(例如在gtp扩展头字段携带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gtppdu中携带有无线回传节点的t1ap消息。在gtppdu中还可携带iab节点1的标识(例如在gtp扩展头字段中携带iab节点1的标识);或者,若gtp头字段中的teid唯一映射到iab节点1的某个drb,则无需在gtppdu中额外携带iab节点1的标识,即通过teid即可表征iab节点1。可选的,cu生成发送给du的下行gtppdu中,还可以在例如gtp扩展头字段中携带cu的标识。可选的,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和iab节点1的标识还可以在f1接口的其他协议层(除gtp层之外)的头信息中携带。

方式选项3,以图12中所示的协议栈架构为例,cu将payload4作为下行f1ap消息向du发送。可选的,在cu生成的f1ap消息中,可以包含iab节点1的标识,还可以包含第三指示信息。可选的,该下行f1ap消息中,还可以携带cu的标识。可选的,第三指示信息和iab节点1的标识还可以在f1接口的其他协议层(除f1ap层之外)的头信息中携带。

方式选项4,以图18所示的协议栈架构为例,du和cu之间的f1接口有对等的适配层,则cu对payload4先进行适配层处理,然后依次执行f1ap、sctp、ip、l2、l1的处理或者依次执行gtp、udp、ip、l2、l1的处理,cu可以在该适配层的头信息中携带iab节点1的标识和第三指示信息;或者,cu在该适配层的头信息中携带iab节点1的标识,然后将适配层处理后得到的adaptpdu封装在下行f1ap消息中向du发送,并在该下行f1ap消息中携带第三指示信息;或者cu在该适配层的头信息中携带iab节点1的标识,然后将适配层处理后得到的adaptpdu封装在下行gtppdu中向du发送,并在该下行gtppdu(例如gtp扩展头字段)中携带第三指示信息。可选的,cu还可以在该适配层的头信息中携带cu的标识。可选的,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和iab节点1的标识还可以在f1接口的其他协议层(除f1ap层、gtp层、适配层之外)的头信息中携带。

方式选项5,以图20所示的协议栈架构为例,du和cu之间采用f1接口的控制面协议层(包括f1ap、sctp、ip、l2、l1层),cu可以将经iabnode1的适配层处理后的包含payload4的adaptpdu封装在下行f1ap消息中向du发送,并在该下行f1ap消息中携带第三指示信息;或者采用f1接口的用户面协议层(包括gtp、udp、ip、l2、l1层),cu可以将经适配层处理后的包含payload4的adaptpdu封装在下行gtppdu中向du发送,并在该下行gtppdu(例如gtp扩展头字段)中携带第三指示信息。可选的,cu的适配层在对payload2处理后添加的适配层头信息中,可以携带iab节点1的标识,还可以携带cu的标识。

可以理解的是,cu发送给du的消息格式,可参考s406中du发给cu的消息格式进行理解。

s408、cu向du发送封装有payload4的第三数据包。

s409、du接收第三数据包,解析第三数据包得到payload4(或者包含payload4的adaptpdu)。du对payload4进行回传链路的低层协议处理和封装得到第四数据包。

该第四数据包中,还包含iab节点1的标识。可选的,第四数据包中还包含cu的标识。

该第四数据包中,还包含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t1ap消息。其中,该第四数据包中携带第四指示信息的方式可能是以下方式中的一种:

方式示例1,若du使用相同的srb(或对应于s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t1ap消息以及du子节点的rrc消息,则该第四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第四数据包的rl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

方式示例2,若du使用相同的drb(或对应于d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t1ap消息以及du次级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则该第四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第四数据包的适配层添加的头信息中。

方式示例3,若du使用相同的drb(或对应于d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t1ap消息、du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以及du次级子节点的用户面数据,则该第四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第四数据包的rl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

方式示例4,若du使用专用的无线承载(drb/srb,或对应于该专用drb/srb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承载(发送/接收)t1ap消息,则该第四指示信息可以是携带在第四数据包的适配层添加的头信息中的所述专用无线承载的标识或对应于该专用无线承载的rlcbearer/rlcchannel的标识,或者该第四指示信息可以是携带在第四数据包的mac层添加的头信息中对应于该专用无线承载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

s410、du向iab节点1发送封装有payload4的第四数据包。

具体的,du向iab节点1发送第四数据包的方式,可参考步骤s409中的4种方式示例的发送方式进行理解。

s411、iab节点1接收第四数据包,移除低层协议层的封装后,得到payload4,并对payload4执行pdcp层接收处理(如解密,完整性校验等),得到下行t1ap消息,进而提取出下行t1ap消息中的payload3(即封装有cu发送给iab节点2的rrc消息),以及下行t1ap消息中包括的iab节点1为iab节点2分配的第一标识和或cu为iab节点2分配的第二标识,可以确定需将payload3发送给iab节点2。

s412、iab节点1向iab节点2发送payload3。该payload3中包括cu生成的rrc消息(如rrcconnectionsetup)。

可以理解的是,在步骤s212之后,iab节点2以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mt)的身份继续后续流程,完成iab节点2接入到网络建立与oam之间通信的pdu会话(session)。

后续流程包括iab节点2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iab节点2和网络之间的鉴权认证、iab节点2的pdusession会话建立、iab节点2和ran设备(cu或宿主节点)安全模式配置、iab节点2的空口承载建立过程、对iab节点1及ran设备进行iab节点2相关的上下文配置等。这些后续流程中涉及到的iab节点2的rrc消息的传输过程,以及iab节点1的t1ap消息的传输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步骤s201-s211中的传输过程进行理解,不一一细述。

然后iab节点2从oam和/或cu处获取iab相关的配置信息。包括例如,该iab相关的配置信息包括iab节点2下的小区信息,iab节点2在iab节点与iab节点1之间接口(例如,un)的适配层所需的路由信息(包括例如iab节点2的标识,cu的标识,以及在iab节点2和cu之间的路由映射关系等),用于承载iab节点2的t1ap消息的专用承载的配置,用于对iab节点2的t1ap消息执行安全保护的pdcp层(该pdcp层的对等协议层位于cu或者du或者dgnb)的配置信息等。

其中,若采用图12所示的协议栈架构,cu还可以通过f1ap消息向du发送pdcp层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对du上与iab节点2对等的pdcp层进行配置,该pdcp层可用于为t1ap消息提供安全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iab节点2从oam处获取iab相关的配置信息,则iab节点2以mt的身份,通过用户面到oam的连接,获取iab相关的配置信息。iab节点2与oam之间的中间节点对用户面数据包的封装方式,可参考图9-图12所示的协议栈进行理解。且iab节点2可将从oam处获取的部分或全部iab相关的配置信息,通过rrc消息报告给cu。如果iab节点2是从cu处获取部分或全部iab相关的配置信息,则iab节点2以mt的身份,通过与cu之间的控制面连接,即rrc连接,接收cu发来的rrc消息(如rrc重配置)以获取iab相关的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iab节点2与cu之间协商好pdcp层的安全参数后,后续iab节点2与cu之间发送的上行rrc消息、下行rrc消息、上行f1ap消息以及下行f1ap消息,可由发送端(iab节点2或cu)在iab节点2与cu之间对等的pdcp层进行安全保护,如加密、完整性保护等操作,然后作为payload经过iab节点1和du在iab节点2和cu之间传递,iab节点2与cu之间涉及到的中间节点的处理和传递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步骤中的相应描述进行理解。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继续结合图19。可选的,在iab节点2接入网络之后,还可以包括cu或者基站对iab节点2和cu或者基站之间的中间节点(例如,du或者iab节点1)的路由配置过程:

s413、cu向du发送下行f1ap消息,该下行f1ap消息中携带为du配置的路由配置。例如,该路由配置包括iab节点2的标识。

可选的,为du配置的路由配置还包括从du到iab节点2之间的传输路径中的下一跳节点的标识(例如,如图6所示的iab节点1的标识)。或者,为du配置的路由配置还包括:从du或者cu到iab节点2之间的传输路径的标识,或者为du配置的路由配置还包括:从du或者cu到iab节点2之间的传输路径的标识,以及对应于传输路径的标识所关联的传输路径中下一跳节点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路径的标识用于确定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例如,如图6所示,cu可以为源节点(以du为例)配置到目的节点(以iab节点2为例)之间的如下传输路径:传输路径1、du→iab节点1→iab节点2;或者cu可以为源节点(以du为例)配置到目的节点(以ue为例)之间的如下传输路径:传输路径2、du→iab节点1→iab节点2→ue。这样du便可以确定接入du的无线回传节点以及ue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将需转发的数据包转发至正确的下一跳节点。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传输路径中源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标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示例性的,du配置的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中的下一跳节点标识均为iab节点1。

可选的,如果采用图12所示的控制面协议栈,则cu还需要将du与iab节点2之间对等的pdcp的配置信息(包括例如加/解密功能配置信息、完整性保护功能配置信息等)通过f1ap消息发送给du。该du与iab节点2之间对等的pdcp的配置信息可以和为du配置的路由配置可以采用同一条下行f1ap消息发送给du。cu也可以将为du配置的路由配置以及du与iab节点2之间对等的pdcp的配置信息分别采用单独的下行f1ap消息发送给du。相应的,du与iab节点2之间对等的pdcp的配置信息,还需要由cu采用例如rrc消息发送给iab节点2,rrc消息的发送方式可参考s401~s411中的发送方式。

s414、cu向du发送下行数据包,该下行数据包中包括发送给iab节点1的下行t1ap消息。该iab节点1的下行t1ap消息包括对iab节点1的路由配置(示例性的,对iab节点1的路由配置可以包括iab节点2的标识)。其中,该下行数据包消息携带信息可以参考上述s407中类似,该下行f1ap消息携带有路由信息(routinginfo),例如路由信息为iab节点1的标识,以及cu的标识,du可根据所述路由信息,为iab节点1的下行t1ap消息添加适配层信息,将iab节点1的下行t1ap消息进行低层协议层的封装和处理,得到发送给iab节点1的数据包。du对iab节点1的下行t1ap消息进行低层协议层的封装和处理封装处理和携带内容可参考步骤s409中的描述进行理解。

可选的,s413和s414中的下行f1ap消息可以为同一条下行f1ap消息,以减少cu向du发送的消息的数量。

可选的,对iab节点1的路由配置还包括从iab节点1到iab节点2之间的传输路径中iab节点1的下一跳节点的标识(如图6所示,iab节点2的标识),或者,对iab节点1的路由配置还包括:从cu/iab节点1到iab节点2之间的传输路径标识,以及对应于该从cu/iab节点1到iab节点2之间的传输路径标识关联的传输路径中下一跳节点标识(例如,为iab节点1)。

s415、du向iab节点1发送包括iab节点1的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413-s415描述的路由配置过程,描述了cu向du和iab节点1配置路由配置的过程。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过程中,若新接入的节点与cu之间存在多个iab节点时,cu为多个iab节点中每个iab节点配置路由配置的过程可以参考上述s414-s415,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du或者iab节点1执行完路由配置后,du或者iab节点1还可以分别向cu返回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du或者iab节点1已完成路由配置。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实施例,在执行完上述步骤s415之后还包括如下阶段:iab节点2和cu之间建立t1接口(或t1连接)。

s416、iab节点2向cu发送t1连接建立请求。其中,iab节点2将生成的上行t1ap消息发送给cu,即t1连接建立请求(t1setuprequest),在对该上行t1ap消息进行pdcp层的处理后得到payload5。iab节点2在payload5的适配层添加用于路由payload5的适配信息(如源节点为iab节点2的标识,目的节点cu的标识),再通过iab节点2与iab节点1之间接口(例如,un)上的无线承载(或与无线承载对应的rlcbearer/逻辑信道/rlcchannel),向iab节点1发送第五数据包,该第五数据包中包括payload5,payload5中携带有上行t1ap消息。可选的,该第五数据包中还包含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五数据包中携带有t1ap消息。

iab节点2向iab节点1发送包含payload5的第五数据包的发送方式,可以参考前述步骤s204中iab节点1向du发送包含t1ap消息的第一数据包的发送方式进行理解。

s417、iab节点1接收到iab节点2发送的包含payload5第五数据包后,根据第五数据包中包括的用于路由的适配信息,以及iab节点1根据之前的路由配置所维护的路由映射关系,确定将payload5封装在第六数据包发送给du。该第六数据包中可以携带iab节点2的标识,以及第一指示信息,iab节点1向du发送包含payload5的第六数据包的发送方式,可以参考前述步骤s204中iab节点1向du发送包含t1ap消息的第一数据包的发送方式进行理解。理解时需注意,不同于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iab节点1的标识,第六数据包中应携带的是iab节点2的标识。

s418、du接收到iab节点1转发的包括payload5的第六数据包,确定该第六数据包中携带的payload5中的消息类型为iab节点的t1ap消息,则du对第六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的payload5执行处理后得到第七数据包发送给cu。

du生成第七数据包的处理过程和发送方式,可以参考前述du向cu发送第二数据包的方式进行理解。理解时需注意,不同于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iab节点1的标识,第七数据包中应携带的是iab节点2的标识。

具体的,步骤s218中确定该数据包中携带的payload5的消息类型为iab节点的t1ap消息的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步骤s405处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419、cu接收du发送的第七数据包,解析该第七数据包以提取payload5,并经过pdcp层的接收处理后(例如解密、完成性校验等),从payload5中得到iab节点2发送的上行t1ap消息,处理iab节点2的t1连接建立请求,然后生成向iab节点2发送的下行t1ap消息,例如t1连接建立响应,用于通知iab节点2与t1连接建立相关的信息。该下行t1ap可以经cu与iab节点2对等的pdcp层处理后得到payload6,或者,对应于图12所示协议架构中,该t1ap消息即是cu发送给du的f1ap消息,该f1ap消息需经du做代理处理后再得到发送给iab节点2的t1ap消息,cu将该f1ap消息作为payload6。

s420、cu向du发送第八数据包,该第八数据包中包括:cu发送给iab节点2的payload6。

可选的,cu向du发送第八数据包中还携带路由信息,例如该路由信息包括源节点的标识为cu,目的节点的标识为iab节点2;或者,该路由信息包括从cu到iab节点2的传输路径的标识。

cu对第八数据包的处理和发送方式,可以参考前述步骤中cu向du发送第三数据包的处理和发送方式进行理解。理解时需注意,不同于第三数据包中携带的iab节点1的标识,第八数据包中携带的应该是iab节点2的标识。

s421、du接收第八数据包,根据第八数据包携带的路由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生成包含发送给iab节点2的t1ap消息的第九数据包,并向iab节点1发送第九数据包。

第九数据包中包含iab节点2的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第九数据包中包含t1ap消息的指示信息。

du对第九数据包的处理和发送方式,可以参考前述步骤中du向iabnode1发送第四数据包的处理和发送方式进行理解。理解时需注意,不同于第四数据包中携带的iab节点1的标识,第九数据包中携带的应该是iab节点2的标识。

s422、iab节点1接收第九数据包,将第九数据包中与iab节点2对等的pdcp层安全保护过的下行t1ap消息包含在第十数据包中发送给iab节点2。

第十数据包中包含iab节点2的标识,以及用于指示该第十数据包中包含t1ap消息的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iab节点2与cu之间还可以采用与上述步骤s216-s222中描述的转发过程类似的方式,交互其他t1ap消息,用于维护和更新iab节点2与cu之间的t1连接(例如cu配置更新、iab节点2配置更新、连接重置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具体交互过程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iab节点的标识,可以是例如iab节点的作为ue的身份标识(如c-rnti、imsi、tmsi等)、iab节点的mac层标识、由oam或宿主节点dgnb/donor-cu或核心网网元(如smf或upf等)为iab节点设备分配的标识(例如,设备的网络层标识如ip地址、设备的适配层标识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如图20所示,图20以ue通过iab节点2连接到网络为例,如图20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包括:

s501、ue向iab节点2发送rrc消息。

例如,rrc消息可以为rrc连接请求消息。

s502、iab节点2收到ue的rrc消息后,生成第一上行t1ap消息。其中,第一上行t1ap消息包括iab节点2为ue分配的第三标识(例如,iabnode2t1apueid),iab节点2对上行t1ap消息进行pdcp层的处理后,再添加适配层信息(包括路由信息例如源节点的标识为iab节点2的标识,目的节点的标识为cu的标识)。

可选的,第一上行t1ap消息中封装有ue发送的rrc消息。

s503、iab节点2向iab节点1发送包括第一上行t1ap消息的数据包。

iab节点2对该包含第一上行t1ap消息的数据包的处理和发送方式,可以参考前述s202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的方式进行理解。

s504、iab节点1确定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消息类型为iab节点的t1ap消息,并根据数据包中包括的适配信息,确定从iab节点1到cu之间的传输路径中iab节点1的下一跳节点为du。然后iab节点1向du发送包括第一上行t1ap消息的数据包。

具体的,s504中iab节点1确定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消息类型为iab节点的t1ap消息的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s404处的描述,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iab节点1向du发送包括第一上行t1ap消息的数据包的方式和数据包中包含的具体信息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204处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的描述进行理解。理解时注意,本步骤对应的第一设备为iab节点1,第三设备为du,第二设备为iab节点2。

s505、du从接收到的数据包的适配信息中,获取路由信息。du在确定数据包中的消息类型为iab节点的t1ap消息后,生成包含节点2的第一上行f1ap消息的数据包。

s506、du向cu发送包括上行f1ap消息。

具体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204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的描述进行理解,理解时注意,此处对应的第一设备为du,第三设备为cu,第二设备为iab节点2。

s507、cu解析du发送的上行f1ap消息,经过接收处理后得到iab节点2的第一上行t1ap消息,并进一步解封装得第一上行t1ap消息中ue发送的rrc消息。

可选的,cu可对ue执行接入控制(具体可参考前述对iab节点2的接入控制的方式),在cu允许的接入后可生成发送给iab节点2的下行t1ap消息。该发送给iab节点2的下行t1ap消息中包括payload1。该发送给iab节点2的下行t1ap消息中还包括cu为ue分配的cu与iab节点2之间t1连接上的第四标识(如cut1apueid)以及iab节点2为ue分配的第三标识。payload1中包括:cu发送给iab节点2的rrc消息(如rrcconnectionsetup)。cu可以在与iab节点2对等的pdcp层,对下行t1ap消息进行与iab节点2对等的pdcp层处理,然后pdcp层处理后的下行t1ap消息视为payload2;或者对应图12所示的协议架构,cu将需要经du转换为t1ap消息的f1ap消息作为payload2。cu对payload2进行处理和封装。

s508、cu向du发送封装有payload2的下行数据包。

该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路由相关的信息(如cu的标识,iab节点2的标识,或者du到iab节点2的传输路径标识等)。

具体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302中第三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包含t1ap消息的数据包的描述进行理解。理解时注意,此处对应的第一设备为du,第三设备为cu,第二设备为iab节点2。

s509、du接收cu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根据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解析该数据包得到payload2,并将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路由相关的信息(如cu的标识,iab节点2的标识,或者du到iab节点2的传输路径标识等),添加在du生成的封装有payload2的下行数据包的适配层头信息中。

s510、du通过向iab节点1发送du生成的封装有payload2的下行数据包。

可以理解的是,在s508和s509中,du可以在iab节点和cu之间,做控制面消息的代理节点,在两段连接之间进行t1ap消息和f1ap消息的转换。

s511、iab节点1生成包含payload2的下行数据数据包,并向iab节点2发送该下行数据包。

其中,iab节点1可以通过专用srb或者与其他类型的消息共用的srb承载封装有payload2的下行t1ap消息。

s512、iab节点2去除payload2的适配层中的信息,从payload2中提取下行t1ap消息,进而提取出下行t1ap消息中payload1,以提取出cu发送给ue的rrc消息。iab节点2根据下行t1ap消息中包括的iab节点2为ue在iab节点2和cu之间的t1连接上分配的第三标识,可以确定需将rrc消息发送给ue。

s513、iab节点2向ue发送包括payload1的数据包,payload1中包括cu生成的rrc消息(如rrcconnectionsetup)。

s514、ue向cu返回rrc消息(如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

可以理解的是,rrc消息也将依次经由iab节点2、iab节点1、du传输至cu,具体传输和iab节点2、iab节点1、du的处理过程,可以参考s301-s306中的相应描述进行理解。

s515、cu向核心网网元(如接入管理功能单元(accessmanagementfunction,amf))发送ngap消息。如初始ue信息(initialuemessage),以进行后续的鉴权认证及ue的pdu会话建立过程。

s516、ue与核心网之间进行鉴权认证过程,以及ue的pdusession在核心网网元之间的建立过程,具体过程可参考现有技术进行理解。对于涉及到需在cu和ue之间传递的消息,可以参考s501-s506中描述的由ue发送至cu的信息的处理过程,以及s308-s313中描述的由cu向ue发送信息的过程进行理解。

s517、cu接收从核心网网元amf发来的ngap消息,如初始ue上下文建立请求(initialuecontextsetuprequest)。

s518、cu向du发送下行f1ap消息(例如ue上下文配置信息),可用于对du进行与ue相关的配置。其中,与ue相关的配置包括:ue的标识(例如cu为ue在f1接口分配的cuf1apueid,或者cu为ue分配的在适配层可识别的标识,或者ue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ty,imsi)、临时移动用户标识(temporarymobilesubscriberidentity,tmsi)、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networktemporaryidentifier,c-rnti)等),ue的无线承载标识,ue的无线承载对应的qos参数,ue对应的rlc层arq模式或者无线承载对应的rlc层arq模式,ue业务对应的qos标识(如5qi、qfi、qci、差分服务代码点(differentiatedservicescodepoint,dscp)等),以及qos标识对应的qos参数。可选的,与ue相关的配置还可包括:数据包在du上的qos映射规则(例如从数据包在f1接口携带的qos标签或f1ap消息类型,到ue的无线承载或du和iabnode1之间的无线承载之间的映射规则等,所述无线承载可以是drb或srb)。

s519、cu通过du向iab节点1发送下行t1ap消息。该下行t1ap消息可用于对iab节点1进行与ue相关的适配层配置。其中,与ue相关的适配层配置包括:ue的标识(例如cu为ue分配的在适配层可识别的标识,或者ue的imsi、tmsi、c-rnti等)、ue的无线承载标识、ue的无线承载对应的qos参数、ue的无线承载对应的rlc层arq模式、ue业务对应的qos标识(如5qi、qfi、qci、dscp等),以及qos标识对应的qos参数。可选的,与ue相关的适配层配置还可包括:数据包在iab节点1上的qos映射规则(例如从数据包携带的qos标签/ue的无线承载标识/数据类型指示(如第一指示信息)或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无线承载/逻辑信道的标识与下一跳用于发送数据包的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等。其中,此处的无线承载可以是drb或srb。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519中下行t1ap消息将封装在下行数据包中发送给du,再由du在s519中发送给iab节点1。

s520、cu经du和iab节点1向iab节点2发送下行t1ap消息,该下行t1ap消息可用于对iab节点2进行与ue相关的配置。其中,对iab节点2进行与ue相关的配置包含ue的标识(例如cu为ue在cu和iab节点2之间的t1接口分配的第五标识(例如,cut1apueid),或者cu为ue分配的在适配层可识别的第六标识,或者ue的imsi、tmsi、c-rnti等),ue的无线承载标识,ue的无线承载对应的qos参数,ue的无线承载对应的rlc层arq模式,ue业务对应的qos标识(如5qi、qfi、qci、dscp等),以及qos标识对应的qos参数。可选的,对iab节点2进行与ue相关的配置还可包括:数据包在iab节点2上的qos映射规则(例如从数据包携带的qos标签/ue的无线承载标识/数据类型指示(如第一指示信息)或上一跳接收数据包的无线承载/逻辑信道的标识与下一跳用于发送数据包的无线承载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等。此处的无线承载可以是drb或srb。s320中的下行t1ap消息将封装在f1接口的下行数据包中发送给du,再由du解析提取出下行t1ap消息后发送给iab节点1,之后再iab节点1发送给iab节点2。

可选的,步骤s320的下行t1ap消息中,还可以包括:cu发送给ue的rrc消息(如rrc安全模式命令,即rrcsecuritymodecommand)或者该安全模式命令消息也可以由cu通过单独的rrc消息发送给ue。

s521、ue安全模式配置,包括iab节点2向ue发送rrc安全模式命令,以及ue向iab节点2返回rrc安全模式配置完成消息(rrcsecuritymodecomplete),具体内容可参考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做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cu和ue之间的各个节点(例如,iab节点2、iab节点1以及du)执行完与ue相关的配置后,各个节点可以向cu发送配置完成响应消息(用于向cu通知各个节点为ue执行的配置内容,比如可包括iab节点2为ue在cu和iab节点2之间的t1接口上分配的ue的标识iab节点2t1apueid),以及后续dcu对ue进行rrc重配置(例如cu向ue发送用于建立ue的drb的rrc消息,以及ue的响应消息等)。具体的,各个节点反馈的消息的内容可以参考现有技术,而具体发送的过程可参考前述ue的rrc消息t1ap和f1ap消息的发送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ue与cu之间协商好pdcp层的安全参数后(即s521中的securitymodecommand),后续ue与cu之间发送的rrc消息,可由发送端(ue或cu)在两者间对等的pdcp层进行安全保护,如加密、完整性保护等操作,然后作为payload1经过iab节点2、iab节点1和du在ue和cu之间传递,中间节点的处理和传递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步骤中的相应描述进行理解。

需要注意,参考上述对差异的描述,数据包在节点传输的过程中的格式,将视具体的采用的协议栈架构而产生适应性变化。

如图21和图22所示,图21和图2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协议栈架构。在图21所示的用户面多跳协议架构中,所涉及到的节点包括:ue、iab节点2、iab节点1、du、cu和用户面网元(例如,upf)。其中,ue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与upf对等的pdu层、与cu对等的sdap层、与cu对等的pdcp层、与iab节点2对等的rlc层、与iab节点2对等的mac层以及与iab节点2对等的phy层。iab节点2的协议栈包括:与ue通信的协议栈以及与iab节点1通信的协议栈。其中,与ue通信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与ue对等的rlc层、与ue对等的mac层以及与ue对等的phy层。与iab节点1通信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与iab节点1对等的adapt层、与iab节点1对等的rlc层、与iab节点1对等的mac层以及与iab节点1对等的phy层。iab节点1的协议栈包括:与iab节点2通信的协议栈以及与du通信的协议栈。其中,与iab节点2通信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与iab节点2对等的adapt层、与iab节点2对等的rlc层、与iab节点2对等的mac层以及与iab节点2对等的phy层。与du通信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与du对等的adapt层、与du对等的rlc层、与du对等的mac层以及与du对等的phy层。du的协议栈包括与iab节点1通信的协议栈,以及与cu通信的协议栈,其中,与iab节点1通信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与iab节点1对等的adapt层、与iab节点1对等的rlc层、与iab节点1对等的mac层以及与iab节点1对等的phy层。与cu通信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与cu对等的adapt层、与cu对等的gtp层、与cu对等的udp层、与cu对等的ip层以及与cu对等的l1/l2层。cu的协议栈包括与du通信的协议栈,以及与upf通信的协议栈。其中,与du通信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与ue对等的sdap层、与ue对等的pdcp层、与du对等的adapt层、与du对等的gtp层、与du对等的udp层、与du对等的ip层以及与du对等的l1/l2层。与upf通信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gtp-u层、udp层、ip层以及l1/l2层。upf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与ue对等的pdu层、与cu对等的gtp-u层、与cu对等的udp层、与cu对等的ip层以及与cu对等的l1/l2层。

图22所示的控制面多跳协议架构中,所涉及的网元包括:ue、iab节点2、iab节点1、du、cu以及控制面网元(例如,amf)。其中,ue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nas层、rrc层、pdcp层、rlc层、mac层以及phy层。iab节点2的协议栈包括:与ue通信的协议栈,以及与iab节点1通信的协议栈。其中,与ue通信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与ue对等的rlc层、mac层以及phy层。与iab节点1通信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t1ap层、pdcp层、adapt层、rlc层、mac层以及phy层。其中,t1ap层与cu的t1ap层对等。iab节点1的协议栈包括:与iab节点2对等的协议栈以及与du对等的协议栈,其中,与iab节点2对等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adapt层、rlc层、mac层以及phy层。与du对等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adapt层、rlc层、mac层以及phy层。du的协议栈包括:与iab节点1对等的协议栈以及与cu对等的协议栈。其中,与iab节点1对等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adapt层、rlc层、mac层以及phy层。与cu对等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adapt层、f1ap层、sctp层、ip层、l1/l2层。cu的协议栈包括:与ue、iab节点以及du通信的协议栈,以及与amf通信的协议栈。其中,与ue、iab节点以及du通信的协议栈由上至下包括:与ue对等的rrc层、与ue对等的pdcp层、与iab节点2对等的t1ap层、与iab节点2对等的pdcp层、与du对等的adapt层、与du对等的f1ap层、与du对等的sctp层、与du对等的ip层、与du对等的l1/l2层。与amf通信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ngap层、sctp层、ip层以及l1/l2层。amf的协议栈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与ue对等的nas层、与du对等的ngap层、与du对等的sctp层、与du对等的ip层以及与du对等的l1/l2层。

基于图21和图22所示的协议栈架构,作为本申请的再一个实施例,下行数据包(用户面或控制面数据包)的适配层由cu添加,对于du,可以在f1接口配置与cu对等的适配层,并在un接口上配置有与iab节点1对等的适配层。对于图21,cu和du之间的f1接口上用虚线框所示的gtp层、udp层、ip层为可选协议层。即cu和du之间的f1接口上也可以不配置gtp层、udp层、ip层。或cu和du之间的f1接口上不配置gtp层/udp层/ip层中的部分协议层(例如cu和du之间的f1接口上不配置gtp层和udp层,cu和du之间的f1接口上配置ip层)。可选的,在图21所示的协议架构基础上,还可以有其他变化的协议架构,例如在iab节点2和cu之间的接口上还可以配置有对等的gtp层(例如,gtp层下还可以有对等的udp层和对等的ip层。可选的,udp层和ip层为可选的协议层,也即可以不配置udp层和ip层)。对应于ue的drb,其中,iab节点2处的gtp层位于adapt之上。cu上的gtp层位于pdcp层和adapt层之间。具体可参考图9中iab节点2与cu之间对等的gtp层进行理解。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cu可以直接添加适配层,因此在图19和图20描述的方案中介绍的数据包在f1接口额外的信息(如iab节点的标识,用于指示数据包携带载荷的消息类型的指示信息等),可以直接由适配层携带,无需在现有f1接口的gtp层、f1ap等协议层进行修改。

在图21和图22所示的协议栈中,用户面数据包的传输方式参考图19和图20描述的方案,控制面数据包的传输方式可参考图19和图20描述的方案以及上述实施例。在图21和图22所示的协议栈中,下行数据包的适配层的添加,以及上行数据包的适配层移除过程在cu处执行,其余过程可以参考图19和图20描述的方案,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如图23所示,图2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面多跳协议架构,图23所示的协议栈架构与图21所示的协议栈架构的区别在于,在图23中du包括的与iab节点1对等的协议栈以及与cu通信的协议栈中均不具有adapt层。

如图24所示,图2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面多跳协议架构,图24所示的协议栈与图22所示的控制面协议栈的区别在于:du的协议栈中不包括与iab节点1对等的adapt层,也不包括与cu对等的adapt层。

基于图23和图2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配置方法,对于图23,cu和du之间的f1接口上所示的gtp层、udp层、ip层为可选协议层。即也可以在cu和du之间的f1接口上不配置gtp层、udp层、ip层。或不配置gtp层、udp层、ip层中的部分协议层(例如,cu和du之间的f1接口上不配置gtp层和udp层,cu和du之间的f1接口上配置ip层)。

可选的,在图23所示的协议架构基础上,还可以有其他变化的协议架构,例如在iab节点2和cu之间还可以配置有对等的gtp层(gtp层下还可以有对等的udp层和对等的ip层。可选的,udp层和ip层也为可选协议层,即也可以在iab节点2和cu之间不配置udp层和ip层)。对应于ue的drb,其中iab节点2处的gtp层位于adapt之上,在cu上的gtp层位于pdcp层和adapt层之间,具体可参考图9中iab节点2与cu之间对等的gtp层进行理解。

基于图23和图24所示的协议栈中,下行数据包(用户面或控制面数据包)的适配层由cu添加。具体的iab节点和du上的适配信息获取过程可以参考图21和图2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图23和图24所示的实施例和基于图21和图22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对于du,可以不配置适配层,即du不解析数据包在适配层中的信息,需根据f1接口的数据包中携带的信息,在du与iab节点1上的un接口上,利用指定的srb或drb向iab节点1发送用户面或控制面的数据包。故而在f1接口的数据包中需要携带的用于指示数据包中携带的消息类型的指示信息,可以参考图19和图20中的方案进行理解。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上述对差异的描述,数据包在节点传输的过程中的格式,尤其是在f1接口的格式,会随着图23和图24协议栈的变化而适应性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cu-du分离形态的宿主基站而言,du处添加的适配信息,可以由cu通知给du。具体的,cu可以通过如下方式通知du:

case1、cu直接在发送给ue或者iab节点的数据包中携带适配信息。

在图7-图10所示的协议栈架构中,对于经用户面传输的数据包,可以通过在f1接口上cu与du之间对等的gtp协议层的处理过程中携带适配信息。例如,f1接口上的gtp隧道,与ue的drb一一对应,则通过gtp头信息中的teid。du即可获知数据包对应的ue和ue的drb。此外,cu还可以在gtp头信息中携带其他适配信息。或者f1接口上的gtp隧道,与du的子节点(即直接连接到du的一级子节点,可以是直接连接到du的ue或iab节点)的drb一一对应,则可以在gtp头中携带适配信息的部分或全部。

又如,在图11-图12所示的协议架构中,对于控制面的数据包,可以在f1接口上cu与du之间对等的f1ap协议层的处理过程中携带适配信息。

或者,在f1接口上cu与du之间对等的ip协议层的处理过程中携带适配信息(例如在ip头信息中携带数据包的dscp,还可以在ip层携带其他适配信息)。

或者,在f1接口上,若du与cu之间也有对等的adapt层,cu通过adapt层携带适配信息。

这种情况下,du可以将cu在数据包中携带的适配信息添加在du向iab节点发送的用户面数据包或控制面数据包的适配层中,并根据适配信息中包括的路由配置以及qos映射相关的信息,将数据包发送给正确的下一跳节点。其中,du可以预先通过控制面f1ap消息,接收cu发送的路由配置,配置过程可结合图19进行理解。另一方面,du还可以通过cu发送的控制面f1ap消息,接收与qos映射相关的配置信息,配置过程可以结合图20进行理解。

case2、通过控制面消息进行适配层的配置,cu向ue或者iab节点发送的数据包中携带索引(index),该索引用于du根据之前接收的配置信息,确定与索引关联的适配信息。并在确定与索引关联的适配信息后,在适配层的处理过程中添加到数据包中。

对于case2和case1相同的地方在于,du需要在数据包中添加的适配信息,也需要预先由cu通过控制面消息配置给du。其中,部分适配信息(如每个节点的子节点和次级子节点的标识、传输路径标识以及下一跳节点标识等路由相关的信息)将在iab节点入网时配置给du以及iab节点。另一部分与ue相关的适配信息,则需要在ue入网建立pdusession时,通过控制面消息配置给iab节点和du。控制面消息,可以是例如cu发送给du的f1ap消息,以及cu发送给iab节点的rrc消息或t1ap消息。

示例性的,图7~图12,以及图21~24给出了两个iab节点组网场景下的用户面和控制面协议栈架构示意图,当然,实际应用时,iab节点的数量也可以是任意个,可以拓展用户到单个或任意多个的iab节点组网场景。例如,将图7~图12,以及图21~24中的iab节点1去掉,就演变为单个iab节点组网场景;又或者,实际应用时可以在iab节点2和iab节点1之间,增加任意多的其他iab节点,就拓展为大于两个iab节点组网的场景,新增加的iab节点和iab节点1/2之间接口上的协议栈,可参考iab节点1和iab节点2之间的协议栈进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1、图22、图24,如果iab节点在回传链路使用drb传输,则在cu和du之间f1接口上对等的f1ap层、sctp层和ip层,还可以被替换为gtp层、udp层、ip层。这种情况下,在f1接口上通过用户面传输通道传输iab节点的t1ap消息。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上行数据传输装置、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和配置装置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上行数据传输装置、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和配置装置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25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配置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配置装置可以为第一设备,或者为第一设备中的芯片。该配置装置包括:接收单元101以及配置单元102。其中,接收单元101用于支持配置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2、s106、s108以及s110。配置单元102用于支持配置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3。可选的,该第一设备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103,用于支持配置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4。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26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配置装置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该配置装置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或者为应用于第一设备中的芯片。配置装置包括:处理模块112和通信模块113。处理模块112用于对配置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112用于执行在配置装置侧进行消息或数据处理的步骤,例如,支持配置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103。通信模块113用于支持配置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102、s104、s106、s108以及s110。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配置装置执行的过程。

可选的,信息配置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111,用于存储信息配置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11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113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111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模块112为处理器120,通信模块113为通信接口130或收发器时,存储模块111为存储器140时,本申请所涉及的配置装置可以为图27所示的设备。

其中,通信接口130、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120以及存储器140通过总线110相互连接。总线110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其中,存储器140用于存储配置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通信接口130用于支持配置装置与其他设备(例如,第二设备)通信,处理器120用于支持配置装置执行存储器14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和数据以实现本申请提供的s102、s103、s104、s106、s108以及s110。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28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配置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配置装置可以为ran设备,或者为ran设备中的芯片。该配置装置包括:发送单元201。其中,发送单元201用于支持配置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s105、s107以及s109。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29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配置装置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该配置装置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ran设备,或者为应用于ran设备中的芯片。配置装置包括:处理模块212和通信模块213。处理模块212用于对配置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212用于执行在配置装置侧进行消息或数据处理的步骤。通信模块213用于支持配置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101、s105、s107以及s109。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配置装置执行的过程。

可选的,信息配置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211,用于存储信息配置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21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213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211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模块212为处理器220,通信模块213为通信接口230或收发器时,存储模块211为存储器240时,本申请所涉及的信息配置装置可以为图30所示的设备。

其中,通信接口230、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220以及存储器240通过总线210相互连接。总线210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0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其中,存储器240用于存储信息配置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通信接口230用于支持信息配置装置与其他设备(例如,第二设备)通信,处理器220用于支持信息配置装置执行存储器24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和数据以实现本申请提供的s101、s105、s107以及s109。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31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为第一设备,或者为第一设备中的芯片。该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接收单元301和发送单元302。其中,接收单元301用于支持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03、s303。发送单元302用于支持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04、以及s304。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32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该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或者为应用于第一设备中的芯片。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模块312和通信模块313。处理模块312用于对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312用于执行在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侧进行消息或数据处理的步骤。例如,支持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203、s303。通信模块313用于支持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204、以及s304。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的过程。

可选的,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311,用于存储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31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313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311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模块312为处理器320,通信模块313为通信接口330或收发器时,存储模块311为存储器340时,本申请所涉及的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为图33所示的设备。

其中,通信接口330、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320以及存储器340通过总线310相互连接。总线310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其中,存储器340用于存储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通信接口330用于支持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与其他设备(例如,第三设备、第二设备)通信,处理器320用于支持信息配置装置执行存储器34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和数据以实现本申请提供的s203、s204、s303以及s304。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34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上行数据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上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为第二设备,或者为第二设备中的芯片。该上行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生成单元401和发送单元402。其中,生成单元401用于支持上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发送单元402用于支持上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02。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35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上行数据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该上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或者为应用于第二设备中的芯片。上行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模块412和通信模块413。处理模块412用于对上行数据传输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412用于执行在上行数据传输装置侧进行消息或数据处理的步骤。例如,支持上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201。通信模块413用于支持上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202。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上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的过程。

可选的,上行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411,用于存储上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41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413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411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模块412为处理器420,通信模块413为通信接口430或收发器时,存储模块411为存储器440时,本申请所涉及的上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为图36所示的设备。

其中,通信接口430、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420以及存储器440通过总线410相互连接。总线410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其中,存储器440用于存储上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通信接口430用于支持上行数据传输装置与其他设备(例如,第一设备)通信,处理器420用于支持上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存储器44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和数据以实现本申请提供的s201和s202。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37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上行数据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上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为第三设备,或者为第三设备中的芯片。该上行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接收单元501和处理单元502。其中,接收单元501用于支持上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05。处理单元502用于支持上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06。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38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上行数据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该上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三设备,或者为应用于第三设备中的芯片。上行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模块512和通信模块513。处理模块512用于对上行数据传输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512用于执行在上行数据传输装置侧进行消息或数据处理的步骤。例如,支持上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206。通信模块513用于支持上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205。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上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的过程。

可选的,上行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511,用于存储上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51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513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511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模块512为处理器520,通信模块513为通信接口530或收发器时,存储模块511为存储器540时,本申请所涉及的上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为图39所示的设备。

其中,通信接口530、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520以及存储器540通过总线510相互连接。总线510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9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其中,存储器540用于存储上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通信接口530用于支持上行数据传输装置与其他设备(例如,第二设备)通信,处理器520用于支持上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存储器54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和数据以实现本申请提供的s205和s206。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40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为第三设备,或者为第三设备中的芯片。该上行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生成单元601和发送单元602。其中,生成单元601用于支持下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发送单元602用于支持下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2。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41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该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三设备,或者为应用于第三设备中的芯片。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模块612和通信模块613。处理模块612用于对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612用于执行在下行数据传输装置侧进行消息或数据处理的步骤。例如,支持下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301。通信模块613用于支持下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302。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下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的过程。

可选的,下行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611,用于存储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61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613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611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模块612为处理器620,通信模块613为通信接口630或收发器时,存储模块611为存储器640时,本申请所涉及的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为图42所示的设备。

其中,通信接口630、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620以及存储器640通过总线610相互连接。总线610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4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其中,存储器640用于存储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通信接口630用于支持上行数据传输装置与其他设备(例如,第一设备)通信,处理器620用于支持下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存储器64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和数据以实现本申请提供的s301和s302。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43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为第二设备,或者为第二设备中的芯片。该上行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接收单元701和处理单元702。其中,接收单元701用于支持下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5。处理单元702用于支持下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6。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44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该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或者为应用于第二设备中的芯片。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模块712和通信模块713。处理模块712用于对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712用于执行在下行数据传输装置侧进行消息或数据处理的步骤。例如,支持下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306。通信模块713用于支持下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305。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下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的过程。

可选的,下行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711,用于存储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71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713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711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模块712为处理器720,通信模块713为通信接口730或收发器时,存储模块711为存储器740时,本申请所涉及的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为图45所示的设备。

其中,通信接口730、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720以及存储器740通过总线710相互连接。总线710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4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其中,存储器740用于存储下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通信接口730用于支持上行数据传输装置与其他设备(例如,第一设备)通信,处理器720用于支持下行数据传输装置执行存储器74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和数据以实现本申请提供的s305和s306。

图4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芯片150的结构示意图。芯片150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1510和接口电路1530。

可选的,该芯片150还包括存储器1540,存储器154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510提供操作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54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randomaccessmemory,nvra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540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540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相应的操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和ran设备,所用的芯片的结构类似,不同的装置可以使用不同的芯片以实现各自的功能。

处理器1510控制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和ran设备的操作,处理器1510还可以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存储器154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5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54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randomaccessmemory,nvram)。例如应用中存储器1540、接口电路1530以及存储器1540通过总线系统152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52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27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520。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510中,或者由处理器1510实现。处理器15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5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5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540,处理器1510读取存储器154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选地,接口电路1530用于执行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图20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和ran设备的接收和发送的步骤。

处理器1510用于执行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图20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和ran设备处理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存储器存储的供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可以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是事先写入在存储器中,也可以是以软件形式下载并安装在存储器中。

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disk,ssd)等。

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使得第一设备或者应用于第一设备中的芯片执行实施例中的s102、s103、s104、s106、s108以及s110。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第一设备或者应用于第一设备中的芯片执行的过程。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使得ran设备或者应用于ran设备中的芯片执行实施例中的s101、s105、s107以及s109。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ran设备或者应用于ran设备中的芯片执行的过程。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使得第一设备或者应用于第一设备中的芯片执行实施例中的s203和s204,或者s303和s304。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第一设备或者应用于第一设备中的芯片执行的过程。

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使得第二设备或者应用于第二设备中的芯片执行实施例中的s201以及s202。或者,s305和s306。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第二设备或者应用于第二设备中的芯片执行的过程。

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使得第三设备或者应用于第三设备中的芯片执行实施例中的s205以及s206。或者执行s301和s302。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第三设备或者应用于第三设备中的芯片执行的过程。

前述的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使得第一设备或者应用于第一设备中的芯片执行实施例中的s102、s103、s104、s106、s108以及s110。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第一设备或者应用于第一设备中的芯片执行的过程。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使得ran设备或者应用于ran设备中的芯片执行实施例中的s101、s105、s107以及s109。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ran设备或者应用于ran设备中的芯片执行的过程。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使得第一设备或者应用于第一设备中的芯片执行实施例中的s203和s204,或者s303和s304。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第一设备或者应用于第一设备中的芯片执行的过程。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使得第二设备或者应用于第二设备中的芯片执行实施例中的s201以及s202。或者,s305和s306。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第二设备或者应用于第二设备中的芯片执行的过程。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使得第三设备或者应用于第三设备中的芯片执行实施例中的s205以及s206。或者执行s301和s302。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第三设备或者应用于第三设备中的芯片执行的过程。

一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应用于第一设备中,芯片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和该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处理器用于运行指令,以执行实施例中的s102、s103、s104、s106、s108以及s110。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第一设备执行的过程。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应用于ran设备中,芯片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和该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处理器用于运行指令,以执行实施例中实施例中的s101、s105、s107以及s109。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ran设备执行的过程。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应用于第一设备中,芯片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和该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处理器用于运行指令,以执行实施例中的s203和s204,或者s303和s304。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第一设备执行的过程。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应用于第二设备中,芯片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和该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处理器用于运行指令,以执行实施例中实施例中的s201以及s202。或者,s305和s306。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第二设备执行的过程。

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应用于第三设备中,芯片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和该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处理器用于运行指令,以执行实施例中的s205以及s206。或者执行s301和s302。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由第三设备执行的过程。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如图25~图27所示的信息配置装置,图28~图30所示的信息配置装置。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如图31~图33所示的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图34~图36所示的上行数据传输装置,以及图37~图39所示的上行数据传输装置。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如图31~图33所示的上行/下行数据传输装置,图40~图42所示的下行数据传输装置,以及图43~图45所示的下行数据传输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subscriberline,简称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disk,简称ssd))等。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