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8190发布日期:2018-11-20 20:2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广播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广播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数字IP网络广播系统已经广泛使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比如用于体育场、车站、公园、体育场、歌舞厅,宾馆、商厦、机场、地铁、学校等,为目标场所提供背景音乐、紧急广播和消防联动等。数字IP网络广播系统是基于TCP/IP协议的,采用IP局域网或Internet广域网作为数据传输平台,扩展了传统广播系统的应用范围。它的特点是服务区域面积大,空间宽广。数字IP广播系统一般由广播服务器、数字网路广播终端等组成。

网络广播系统采用集中应用/分布式控制的管理模式,在广播系统管理员集中管理的前提下,通过系统授权和IP网络连接。用户都可以通过管理接口在广播管理服务器上设定自定义的任务通过数字网路广播音箱进行定时定点的播放,但是现有的广播系统常用单独的电话接入设备接入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同时广播系统服务器和广播终端通过有线连接,存在布线复杂、布线成本及线材维护成本高、广播终端布置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广播系统,以改善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广播系统,所述广播系统包括控制终端、广播系统服务器和广播终端。所述控制终端与互联网连接。所述广播系统服务器包括语音网关、网卡芯片、第一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模块,通过所述语音网关与公共电话网络中的公安报警电话、消防报警电话连接,通过所述网卡芯片与互联网中的所述控制终端连接。所述广播终端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每个广播终端包括第二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模块、编译码器,每个广播终端的第二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模块通讯连接。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广播系统还包括预设电话,所述广播系统服务器通过所述语音网关与公共电话网络中所述预设电话连接。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语音网关为外部交换扩展卡。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广播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广播终端连接的射频读写器,所述射频读写器在从匹配的射频应答器接收到匹配信号后通过所述广播终端向所述广播系统服务器发送身份识别信息。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广播系统还包括语音播放设备,所述语音播放设备通过所述编译码器与所述广播终端连接。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广播系统还包括烟雾报警器,所述烟雾报警器与所述广播终端连接。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广播系统还包括与互联网连接的网络电话,所述广播系统服务器通过所述网卡芯片与互联网中的所述网络电话连接。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终端为计算机。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终端为智能手机。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广播终端还包括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广播系统,所述广播系统中的广播系统服务器通过语音网关与公共电话网络连接,通过网卡芯片与互联网连接,通过第一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模块与广播终端连接,实现了广播讯息在多个网络间的实时传递。同时,所述广播系统服务器和所述广播终端通过第一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模块和第二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模块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在保障通讯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所述广播终端的设置灵活性,进而增强了所述广播系统的适用性,同时降低了布线成本和线材维护成本。进一步地,所述广播系统服务器通过互联网与控制终端连接,使用户能够通过计算机、智能手机等控制终端方便、快捷地对广播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操控,简化了所述广播系统的管理流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通过附图所示,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广播系统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广播系统服务器的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广播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广播系统服务器与广播终端的连接示意图。

图标:10-广播系统;11-广播系统服务器;111-语音网关;112-网卡芯片;113-第一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模块;12-广播终端;121-第二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模块;122-编译码器;13-控制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经本申请人研究发现,现有的广播系统大多单独具备IP广播功能,无法同时进行IP广播和公共电话网络拨号,同时广播终端与对应的广播服务器之间为有线连接,无法在复杂建筑环境(如商场、学校)等进行高灵活度的、方便快捷的布置,同时存在线路布置过程复杂、线材维护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广播系统10。

亲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广播系统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广播系统10包括广播系统服务器11、广播终端12和控制终端13。其中,广播系统服务器11分别与广播终端12以及控制终端13连接。广播系统服务器11还通过公共电话网络与公安报警电话、消防报警电话连接,通过互联网与控制终端13连接。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广播系统服务器的模块示意图。

广播系统服务器11包括语音网关111、网卡芯片112、第一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模块113。应当理解的是,广播系统服务器11同时还会包括处理器、内存、硬盘等必要的硬件。广播系统服务器11的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内存、所述硬盘、语音网关111、网卡芯片112以及第一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模块11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语音网关111可以为外部交换扩展卡(Foreign Exchange Office,FXO),是PBX上用来同公共电话网相连的接口,也就是中央交换局交换机和数字电话交换系统之间的一个中继端连接。相对于中心局而言,外部交换扩展卡模拟一台程序交换机(PABX)分机,可实现一部普通电话机与一部多路复用器的连接。其中,所述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话网即全球语音通信电路交换网络,所述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提供的是一个模拟的专有通道,通道之间经由若干个电话交换机连接而成,当两个主机或路由器设备需要通过PSTN连接时,在两端的网络接入侧(即用户回路侧)必须使用调制解调器(Modem)实现信号的模/数、数/模转换。广播系统服务器11通过语音网关111与公共电话网络中的公安报警电话、消防报警电话以及预设电话连接,以使在需要呼叫公安、报火警和/或通知相关负责人时及时拨打相关的电话。

网卡芯片112可以是型号为KSZ8081的网卡芯片,KSZ8081网卡芯片是一个单电源供电10BASE-T/100BASE-TX以太网物理层收发器,用于发射和接收通过标注CAT-5非屏蔽双绞线(UTP)电缆数据,同时KSZ8081网卡芯片还提供媒体独立接口(MII)和简化媒体独立与直接连接接口(RMII),另一方面,KSZ8081网卡芯片还提供诊断功能,以方便系统建立和调试。

对于第一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模块113,第一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模块113可以为ZigBee模块、LoRa模块等。其中,低功耗广域网络是面向物联网中远距离和低功耗的通信需求,近年出现的一种物联网网络层技术,低功耗广域网络的技术特点包括:传输距离远、节点功耗低、网络结构简单和运行维护成本低。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模块113为LoRa模块,LoRa是LPWAN通信技术中的一种,是美国Semtech公司采用和推广的一种基于扩频技术的超远距离无线传输方案。这一方案改变了以往关于传输距离与功耗的折衷考虑方式,为用户提供一种简单的能实现远距离、长电池寿命、大容量的系统,进而扩展传感网络。目前,LoRa主要在全球免费频段运行,包括433、868、915MHz等。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广播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应当理解的是,一个广播系统10通常包括一个广播系统服务器11、一个控制终端13以及多个广播终端12。其中,广播终端12包括第二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模块121、编译码器122以外,还可以包括传感信号传输接口、报警输出接口以及相应的处理器、内存、外部存储器等必要的硬件。广播终端12的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内存、所述外部存储器、第二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模块121以及编译码器122连接。所述外部存储器用于存储相关的语音信息、传感信息,以避免广播终端12与广播系统服务器11在数据传输线路拥塞时出现语音信息、传感信息丢失的情况。

广播终端12通过第二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模块121与广播系统服务器11连接,其具体连接方式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广播系统服务器与广播终端的连接示意图。

编译码器122是用来指进行数据转换的集成电路或芯片,它是由编码器(coder)和译码器(decoder)这两个词的词头组成的缩写词,这种类型的编解码器将模拟数字转换(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和数字模拟转换(digital-to-analog conversion)功能结合在一个单芯片上。

可选地,广播终端12通过传感信号传输接口与射频读写器、烟雾报警器连接。其中,所述射频读写器在从匹配的射频应答器接收到匹配信号后通过所述广播终端12向所述广播系统服务器11发送身份识别信息,以使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接入广播网络的射频读写器(或其他门禁装置)对人员流动信息进行监控。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射频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电子射频标签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本实施例通过在广播终端12上设置所述射频读写器和所述烟雾报警器,实现了对人员信息和危险火情的监控,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地,广播系统10还包括所述广播终端12通过编译码器122连接的语音播放设备,以及通过互联网与所述广播系统服务器11连接的网络电话。

控制终端13也通过互联网与广播系统服务器11连接,可选地,控制终端13可以是计算机、智能手机或其他能进行远程控制和运算的电子设备,以便操作人员对广播系统10进行监控和管理。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广播系统服务器11的处理器以及广播终端12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第一处理器以及第二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所述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于本实施例中,可选地,该广播系统服务器11的处理器以及广播终端12的处理器可以是STM32系列的处理器,例如STM32F103C8T6、STM32F103VET6等型号。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广播系统,所述广播系统中的广播系统服务器通过语音网关与公共电话网络连接,通过网卡芯片与互联网连接,通过第一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模块与广播终端连接,实现了广播讯息在多个网络间的实时传递。同时,所述广播系统服务器和所述广播终端通过第一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模块和第二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模块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在保障通讯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所述广播终端的设置灵活性,进而增强了所述广播系统的适用性,同时降低了布线成本和线材维护成本。进一步地,所述广播系统服务器通过互联网与控制终端连接,使用户能够通过计算机、智能手机等控制终端方便、快捷地对广播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操控,简化了所述广播系统的管理流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