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微距调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8414发布日期:2018-09-29 03:53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摄像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微距调焦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摄像头成为大多数电子设备的必要组件,而摄像头的生产过程中,摄像头装配完成之后,其摄像头的镜头和摄像头的支架是螺纹配合的,需要对其进行调焦等各项测试之后然后再固化出产,在调焦时通过摄像头的镜头对光源板进行拍摄以传递至与摄像头电性连接的测试盒,测试盒则与电脑程序电性联接,测试时,从而对其摄像头的焦距进行调节。在焦距调节完成之后再进行点胶固定,完成生产。但是,现有的用于摄像头生产过程中的调焦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调焦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微距调焦机,其可对摄像头依次进行调焦、点胶固化,生产效率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自动微距调焦机,包括,

机架,机架上设有用于装载摄像头的工件载台、调焦机构、点胶固化机构以及驱动机构;工件载台上设有测试盒;

调焦机构包括调焦座、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以及光源板组件,调焦座、第一驱动组件以及光源板组件均安装在机架上;调焦座位于工件载台的上方;光源板组件位于调焦座的上方;调焦座在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下沿机架的高度方向向着靠近或者远离工件载台运动;调焦座上枢接有调焦环,调焦环上开设有与摄像头的镜头结构匹配的调焦槽;调焦槽用于在调焦座向着靠近工件载台运动时装载摄像头的镜头;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调焦环转动;

点胶固化机构用于在摄像头的镜头和支架之间进行点胶并对摄像头上的胶水进行固化;

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工件载台依次运动至调节机构以及点胶固化机构。

优选的,机架上还设有黑白场测试机构,黑白场测试机构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调焦机构和点胶固化机构之间;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工件载台依次运动至调节机构黑白场测试机构、点胶固化机构;

黑白场测试机构包括白场光源以及白场光源驱动组件,白场光源驱动组件安装在机架上并用于带动白场光源沿机架的高度方向运动。

优选的,点胶固化机构包括点胶固化架、点胶枪、固化灯、第一检测摄像头以及点胶固化架驱动组件;点胶枪、固化灯以及第一检测摄像头安装在点胶固化架上并沿机架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点胶固化架驱动组件用于带动点胶固化架沿机架的宽度方向运动。

优选的,点胶固化架上设有点胶枪驱动组件以及测高仪,测高仪用于测量摄像头的镜头与支架之间的高度;点胶枪驱动组件用于根据测高仪的测量高度带动点胶枪沿点胶固化架的高度方向运动。

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转盘以及转盘驱动组件,转盘驱动组件用于带动转盘转动;转盘上设有多个所述工件载台;调焦机构以及点胶固化机构均位于转盘的转动轨迹上。

优选的,机架上设有上下料机构,上下料机构包括输送机构、机械手以及第二检测摄像头,输送机构用于输送摄像头;机械手用于在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和工件载台之间运动以夹取摄像头;第二检测摄像头安装于机械手上并用于对摄像头进行拍摄。

优选的,机械手包括夹取件、第一滑轨、第一滑台、第一滑台电机、第二滑轨、第二滑台、第二滑台电机、第三滑轨、第三滑台以及第三滑台电机;第一滑轨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滑台在第一滑台电机的带动下沿第一滑轨滑动;第二滑轨设于第一滑台上并沿机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滑台在第二滑台电机的带动下沿第二滑轨滑动;第三滑轨设于第二滑台上并沿机架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三滑台在第三滑台电机的带动下沿第三滑轨滑动;夹取件以及第二检测摄像头均设于第三滑台上;输送机构以及工件载台均位于夹取件的运动轨迹上。

优选的,输送机构的起始端设有上料机构,输送机构的末端设有下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料框、夹持机构以及支撑机构,料框用于堆叠多个料盘;料框的底端设有出料口;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或松开位于料框最底端的料盘;支撑机构用于在向着靠近所述出料口运动时抵接至所述位于料框最底端的料盘;下料机构与所述上料机构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调焦机构还包括安装架、第三检测摄像头以及第三驱动组件,第三检测摄像头、所述调焦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均安装于安装架上;第三检测摄像头与调焦座沿机架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第三驱动组件安装于机架上;安装架可在第三驱动组件的带动下沿机架的宽度方向运动;所述工件载台位于安装架的运动轨迹上。

优选的,调焦机构还包括第四驱动组件,光源板组件包括光源板以及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与机架固接,光源板在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的带动下沿固定框架的高度方向运动。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摄像头可安装在工件载台上并与工件载台上的测试盒电性连接,工件载台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运动至调焦机构进行调焦作业,此时调焦座可靠近工件载台运动,调焦槽可装载摄像头的镜头,此后使调焦环转动并带动镜头相对摄像头的支架上下运动,摄像头的镜头相对摄像头的支架运动至不同的高度对光源板进行拍摄并将结果反馈至测试盒,进行调焦,自动化程度较高,提高调焦效率。

此后,驱动机构带动工件载台继续运动至点胶固化机构处,对摄像头的镜头和支架之间点胶,然后进行固化之后才出产,如此实现可对摄像头依次进行调焦、点胶固化,生产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调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调焦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点胶固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黑白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上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调焦机构;10、工件载台;20、调焦座;21、调焦环;211、调焦槽;30、光源板组件;31、光源板;32、固定框架;33、转动轮;34、螺杆;35、螺母;36、导向杆;37、导向套;40、第三检测摄像头;50、第三驱动组件;61、第一同步轮;62、第一同步带;63、滑轨;71、第二电机;72、第二同步带;73、第二同步轮;200、机架;210、转盘;300、点胶固化机构;310、点胶固化架;320、第一检测摄像头;330、点胶枪;340、固化灯;350、点胶固化架驱动组件;400、黑白场机构;410、白场光源;420、白场光源驱动组件;500、输送机构;600、机械手;610、夹取件;620、第二检测摄像头;700、上料机构;800、下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7所示的一种全自动微距调焦机,包括机架200,在机架200上设有工件载台10、调焦机构100、点胶固化机构300以及驱动机构,在工件载台10上设有测试盒,工件载台10用于装载摄像头,摄像头装载工件载台10上后与测试盒进行电性连接。

具体的是,调焦机构100包括调焦座20、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以及光源板组件30,调焦座20、第一驱动组件以及光源板组件30均安装在机架200上。上述的调焦座20位于工件载台10的上方;光源板组件30位于调焦座20的上方。在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下,调焦座20可沿机架200的高度方向向着靠近或者远离工件载台10运动。另外,调焦座20上枢接有调焦环21,调焦环21上开设有调焦槽211,调节槽与摄像头的镜头结构匹配,在调焦座20向着靠近工件载台10运动时,调焦槽211可装载摄像头的镜头。而上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调焦环21转动。

上述的点胶固化机构300可在摄像头的镜头和支架之间进行点胶并对摄像头上的胶水进行固化,而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工件载台10依次运动至调节机构以及点胶固化机构300。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发明的全自动微距调焦机,以待调焦的摄像头为屏下指纹摄像头为例,可先在工件载台10上装载待调焦的摄像头,使该摄像头与工件载台10上的测试盒电性连接,此后,启动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工件载台10运动至调焦机构100处,在调焦机构100可对摄像头进行调焦作业。

具体调焦过程如下,启动第一驱动组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带动调焦座20向着靠近工件载台10的摄像头运动,在调焦座20靠近的过程中,调焦座20底端的调焦环21可靠近摄像头的镜头,镜头可装载在调焦环21的调焦槽211内,此后,启动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可带动调焦环21转动,调焦槽211内的摄像头的镜头可随着调焦环21一起转动,而由于摄像头的镜头与摄像头的支架是螺纹配合的,因而在摄像头的镜头转动的过程中可相对摄像头的支架上下运动,摄像头的镜头相对摄像头的支架运动至不同的高度对光源板31进行拍摄并将结果反馈至测试盒,进行调焦,自动化程度较高,提高调焦效率。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每次的转动都是螺纹配合,摄像头的镜头运动行程较小,因而可实现微距调焦。

在完成上述调焦作业后,可通过驱动机构继续带动工件载台10运动至点胶固化机构300处,点胶固化机构300可先在摄像头的镜头和支架之间点胶,然后进行固化之后才出产,如此实现可对摄像头依次进行调焦、点胶固化,生产效率较高。

当然,在摄像头完成调焦后,可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带动调焦座20沿机架200的高度方向向着远离工件载台10运动,在远离过程中,调焦环21的调焦槽211可与摄像头的镜头脱离,工件载台10带动摄像头至点胶固化之后即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摄像头的镜头在进入调焦槽211内时可与调焦槽211的侧壁过盈配合,具体可以是通过弹性胶圈或者其他结构,便于摄像头的镜头与调焦环21一起转动。而在调焦座20远离摄像头的镜头时,调焦座20向上运动力足以使摄像头的镜头与调焦环21脱离。

也可以是在调焦槽211内设置弹性卡扣或者卡爪的结构,在摄像头的镜头进入调焦槽211内时弹性卡扣和卡爪可伸出卡在镜头外部。而在调焦座20远离摄像头的镜头时,调焦座20向上运动力足以使弹性卡扣或者卡爪缩回使摄像头的镜头与调焦槽211脱离。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可在机架200上还设有黑白场测试机构,具体黑白场测试机构安装在机架200上并位于调焦机构100和点胶固化机构300之间,上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工件载台10依次运动至调节机构黑白场测试机构、点胶固化机构300。如此,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工件载台10上装载的摄像头可依次运动至调焦机构100、黑白场测试机构以及点胶固化机构300,在调焦机构100进行摄像头的调焦之后,工件载台10可运动至黑白场测试机构对摄像头进行黑白场测试,此后再运动至点胶固化机构300进行点胶固化。

具体的是,黑白场测试机构包括白场光源410以及白场光源驱动组件420,在进行白场测试时,可将白场光源410点亮,摄像头对白场光源410拍摄,通过观察拍摄结果进行检测。而在进行黑场检测时,白场光源410关掉,白场光源410处于全黑状态,摄像头对全黑状态的板进行拍摄即可进行检测。需要说明的,摄像头对全白场景或者全黑场景进行拍摄便可检测是否有缺陷。当然,上述的白场光源驱动组件420安装在机架200上并用于带动光源板31沿机架200的高度方向运动,便于调整摄像头与白场光源410之间的拍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白场光源驱动组件420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单轴滑台、直线电机、丝杆传动机构等直线运动输出机构来实现。

优选的,上述的点胶固化机构300包括点胶固化架310、点胶枪330、固化灯340、第一检测摄像头320以及点胶固化架驱动组件350。将点胶枪330、固化灯340以及第一检测摄像头320均安装在点胶固化架310上,并点胶枪330、固化灯340以及第一检测摄像头320沿机架200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上述的点胶固化架驱动组件350用于带动点胶固化架310沿机架200的宽度方向运动,上述的工件载台10可位于点胶固化架310的运动轨迹上。

如此,在工件载台10运动至点胶固化机构300处时,点胶固化架310可在点胶固化驱架驱动组件的带动下运动至工件载台10的上方,此后,可使第一检测摄像头320先位于工件载台10的上方,对工件载台10上的摄像头进行检测,确定摄像头装载到位后,继续通过点胶固化架驱动组件350带动点胶固化架310运动,使点胶固化架310上的点胶枪330位于工件载台10的上方,点胶枪330可对摄像头的镜头和支架之间点胶,此后,继续通过点胶固化架驱动组件350带动点胶固化架310运动,使固化灯340对点胶后的摄像头的胶水进行固化。本实施例中,上述固化等可选用紫外灯,固化效果较好。

进一步的是,还可在点胶固化架310上设有点胶枪330驱动组件以及测高仪,测高仪用于测量摄像头的镜头与支架之间的高度,测高仪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激光测高仪来实现。上述的点胶枪330驱动组件用于根据测高仪的测量高度,带动点胶枪330沿点胶固化架310的高度方向运动,便于准确点胶,防止出现漏胶的情况。当然,上述的测高仪也可选用刻度尺来替换,操作者观察测量摄像头的镜头与支架之间的高度,可手动调整点胶枪330的高度。

优选的,上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转盘210以及转盘210驱动组件,转盘210驱动组件用于带动转盘210转动,在转盘210上设有多个工件载台10;调焦机构100以及点胶固化机构300均位于转盘210的转动轨迹上。可在多个工件载台10上依次装载上摄像头,在上述转盘210驱动组件可带动转盘210转动,转盘210依次带动各个摄像头依次转动至调焦机构100和点胶固化机构300,如此循环往复的对各个摄像头进行调焦以及点胶固化,效果更高。当然,上述转盘210驱动组件可选用电机来实现。

在设有上述黑白场机构400的基础上,调焦机构100、黑白场机构400以及点胶固化机构300均位于转盘210的转动轨迹,转盘210转动便可带动工件载台10依次经过调焦机构100、黑白场机构400以及点胶固化机构300。

优选的,还可在机架200上设有上下料机构800,上下料机构800包括输送机构500、机械手600以及第二检测摄像头620,输送机构500用于输送摄像头;机械手600用于在输送机构500的输送端面和工件载台10之间运动以夹取摄像头;第二检测摄像头620安装于机械手600上并用于对摄像头进行拍摄。在此结构基础上,可将多个待调焦的摄像头装载在料盘上,料盘可经输送机构500输送至工件载台10的一侧,此后第二检测摄像头620可检测料盘上的摄像头,对料盘上的摄像头进行拍摄定位,机械手600根据拍摄定位结果夹取料盘上的摄像头至工件载台10上,此后再启动驱动机构,带动工件载台10依次运动至调焦机构100以及点胶固化机构300完成,完成调焦以及点胶固化作业。此后,驱动机构再带动工件载台10上复位,第二检测摄像头620可检测工件载台10上摄像头,机械手600可夹取工件载台10上的摄像头重新回到料盘的空位。如此往复。

在设有上述转盘210的基础上,上述的上下料机构800、调焦机构100、黑白场机构400以及点胶固化机构300均位于转盘210的转动轨迹上,转盘210转动便可循环往复的完成上述动作。

优选的,机械手600包括夹取件610、第一滑轨63、第一滑台、第一滑台电机、第二滑轨63、第二滑台、第二滑台电机、第三滑轨63、第三滑台以及第三滑台电机;第一滑轨63沿机架20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滑台在第一滑台电机的带动下沿第一滑轨63滑动;第二滑轨63设于第一滑台上并沿机架200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滑台在第二滑台电机的带动下沿第二滑轨63滑动;第三滑轨63设于第二滑台上并沿机架200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三滑台在第三滑台电机的带动下沿第三滑轨63滑动;夹取件610以及第二检测摄像头620均设于第三滑台上;输送机构500以及工件载台10均位于夹取件610的运动轨迹上。如此,可通过第三滑台电机带动第三滑台沿第三滑轨63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夹取件610上下运动,实现摄像头的夹取和放置。而第二滑动电机带动第二滑台沿第二滑轨63运动,便可带动夹取件610前后运动,而第一滑台电机带动第一滑台沿第一滑轨63运动,便可带动夹取件610左右运动,即夹取前后和左右运动,调整夹取件610对准工件进行夹取。

当然,夹取件610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真空吸盘来实现。机械手600还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关节机器人来替换。

优选的,输送机构500的起始端设有上料机构700,输送机构500的末端设有下料机构800;上料机构700包括料框、夹持机构以及支撑机构,料框用于堆叠多个料盘;料框的底端设有出料口;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或松开位于料框最底端的料盘;支撑机构用于在向着靠近所述出料口运动时抵接至所述位于料框最底端的料盘;下料机构800与所述上料机构700的结构相同。

上料时,可预先将多个放置由工件的料盘堆叠在料框内,在上料时,开始上料作业时,可使支撑机构向着靠近出料口的方向运动,此时支撑机构会抵接至位于料框内位于最低端的料盘,料盘不会从出料口掉落。与此同时,使夹持机构松开位于料框最低端的料盘,然后使支撑机构向着远离出料口的方向运动,料盘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随着支撑机构远离出料口,使夹持机构重新夹持于与位于料框最低端的料盘相邻的料盘,故在支撑机构持续远离出料口的过程中,只有一个料盘会随之下落至输送机构500的起始端上,如此反复,可持续上料。

具体的是,支撑机构可包括驱动气缸以及支撑板,该驱动气缸的缸体固接于料框的下方,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出料口运动,支撑板固接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顶端。在此结构基础上,通过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支撑板伸缩,在支撑板伸缩的过程中,支撑板可靠近或者远离上述的出料口,完成上述上料过程中对料盘的支撑作业。

优选的,夹持机构也可包括至少两个夹持块,同样至少两个夹持块分设于出料口的两侧;但,夹持块可一一对应设置夹持块气缸,通过夹持块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可使夹持块从两侧抵接在料盘上,而夹持块气缸的活塞杆缩回,则可带动夹持块远离料盘,从而完成上述夹持作业。

优选的,输送机构500的末端设有下料机构800,下料机构800与上料机构700的结构相同。具体下料过程可参照上述上料过程,即在输送机构500输送料盘至料框时,可使下料机构800的夹持机构松开位于最低端的料盘,此时支撑机构向上顶升位于料框最低端的料盘,此时输送机构500上的料盘可输送至料盘内,使料盘支撑机构向下运动,再使夹持机构夹持于位于最低端的料盘即可。如此反复,完成料盘的下料堆叠。

优选的,调焦机构100还包括安装架、第三检测摄像头40以及第三驱动组件50,具体的是,第三检测摄像头40、调焦座20、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均安装于安装架上,而检测摄像头与调焦座20沿机架200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上述的第三驱动组件50安装于机架200上;安装架可在第三驱动组件50的带动下沿机架200的宽度方向运动;工件载台10位于安装架的运动轨迹上。如此,摄像头在装载在工件载台10后时,第三驱动组件50可带动安装架沿机架200的宽度方向运动,使检测摄像头运动至位于工件载台10的上方,检测摄像头可检测待调焦的摄像头是否在工件载台10上装载好,此后,再通过第三驱动组件50带动安装架沿机架200的宽度方向运动,使调焦座20运动至工件载台10的上方即可开始进行调焦作业。当然,也可在调焦座20上设有ccd摄像头进行工件到位检测。

当然,第三驱动组件50也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单轴滑台、驱动气缸、油缸或者丝杆传动机构等其他直线运动输出机构来替换。

优选的,调焦机构100还包括第四驱动组件,光源板组件30包括光源板31以及固定框架32,固定框架32与机架200固接,光源板31在第四驱动组件的带动下沿固定框架32的高度方向运动。如此,可通过第四驱动组件带动光源板31沿固定框架32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调整光板板与工件载台10之间的距离,即调整工件载台10的摄像头与光源板31之间的拍摄距离,便于对不同摄像头进行调焦测试。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光源板31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led灯板来实现。

优选的,第四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轮33、螺杆34、螺母35以及第二导向机构,转动轮33枢接于固定框架32上并可在外力作用下转动;螺杆34沿机架200的高度方向延伸;螺杆34的底端与转动轮33固接;螺母35套装于螺杆34外并与螺杆34螺纹配合;螺母35与光源板31固接并在第二导向机构的引导下沿机架200的高度方向运动。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在驱动光源板31上下运动时,可手动转动转动轮33,转动轮33转动便可带动螺杆34转动,螺杆34转动带动螺母35转动,螺母35的转动运动可在第二导向机构的引导下转化为沿螺杆34高度方向的运动,即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光源板31上下运动,如此,便于手动调整光源板31的上下运动,操作比较方便,且运动行程控制较为准确。上述的第一导向机构具体可包括导向杆36以及导向套37,导向套37与光源板31固接,导向杆36与固定框架32固接并滑动的穿接在导向套37内即可起到导向作用。

上述转动轮33的转动也可直接由电机带动。此外,第四驱动组件也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气缸、单轴滑台等其他直线运动输出机构来替换。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丝杆、丝杆螺母、两个第一同步轮61、第一同步带62以及第一导向机构,具体第一电机的机体以及丝杆均安装在机架200上,将其中一个第一同步轮61与第一电机的转轴同步联接,而另一个第一同步轮61固接于丝杆的顶端;第一同步带62同步绕设于两个第一同步轮61外。上述丝杆螺母35可螺纹套装于丝杆外并与调焦座20固接;第一导向机构用于引导丝杆螺母沿机架200的高度方向运动。如此,在驱动调焦座20上下运动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与之联动的一个第一同步轮61转动,在同步带的传动作用下,另一个与丝杆同步连接的同步轮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便可带动丝杆螺母转动,丝杆螺母的转动运动可在第一导向机构的引导下转化为沿丝杆的延伸方向的运动,即机架200的高度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与丝杆螺母固接的调焦座20运动,丝杆与丝杆螺母的螺纹配合,可便于精准调节调焦座20的运动距离,便于对摄像头的镜头的焦距微调。

当然,上述的第一驱动组件也可选用驱动气缸或者油缸等其他输出直线运动的驱动结构来替换。

优选的,第二驱动组件可包括第二电机71、两个第二同步轮73以及第二同步带72;其中一个第二同步轮73与第二电机71的转轴同步联接;另一个第二同步轮73套装于调焦环21外部;第二同步带72同步绕设于两个第二同步轮73外,如此,在驱动调焦环21转动时,启动第二电机71,第二电机71的转轴可带动其中一个第二同步轮73转动,经过第二同步带72传动,可带动与调焦环21联接的另一个第二同步轮73转动,进而带动调焦环21转动,驱动结构简单且稳定。当然,第二驱动组件也可直接选用电机来替换或者以电机配合齿轮传动的方式来实现。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