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08506发布日期:2018-11-20 20:2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与所述第一图像同一采集范围的第二图像;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视差图像;

确定出所述视差图像中的主体区域和非主体区域;

根据预设的第一虚化参数对所述主体区域进行虚化,并根据预设的第二虚化参数对所述非主体区域进行虚化,其中,所述第一虚化参数和所述第二虚化参数不同;

确定所述主体区域与所述非主体区域之间的融合区域;

根据预设的边缘融合参数对所述融合区域进行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视差图像之后,还包括:

选取所述视差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确定所述感兴趣区域的所述主体区域和非主体区域,所述非主体区域包括过渡区域和背景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兴趣区域包括多个像素点以及与所述像素点对应的视差值,依次取i从1至M,第i个像素点与第i个视差值相对应,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确定所述感兴趣区域的所述主体区域和非主体区域,包括:

在i为M时,获得M个视差值;将所述M个视差值与预设的视差值域范围表相比较,

若所述第i个视差值位于第一预设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第i个像素点在所述主体区域内;

若所述第i个视差值位于第二预设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第i个像素点在所述过渡区域内;

若所述第i个视差值位于第三预设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第i个像素点在所述背景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主体区域与所述非主体区域之间的融合区域,根据预设的边缘融合参数对所述融合区域进行融合,包括:

确定所述主体区域与所述过渡区域之间的第一融合区域,根据预设的第一边缘融合参数对所述第一融合区域进行融合;

确定所述过渡区域与所述背景区域之间的第二融合区域,根据预设的第二边缘融合参数对所述第二融合区域进行融合;

确定所述主体区域与所述背景区域之间的第三融合区域,根据预设的第三边缘融合参数对所述第三融合区域进行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区域与所述非主体区域在不同的图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差图像包括第一图层和第二图层,所述第一图层包括第一主体区域和第一非主体区域,所述第二图层包括第二主体区域和第二非主体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主体区域与所述非主体区域之间的融合区域,包括:

对所述主体区域和所述非主体区域进行采样,其中,所述主体区域的采样权重正比于所述主体区域的区域面积,所述非主体区域的采样权重正比于所述非主体区域的区域面积;

所述融合区域包括所述主体区域的主体采样区域和所述非主体区域的非主体采样区域。

8.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与所述第一图像同一采集范围的第二图像;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视差图像;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出所述视差图像中的主体区域和非主体区域;

虚化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一虚化参数对所述主体区域进行虚化,并根据预设的第二虚化参数对所述非主体区域进行虚化,其中,所述第一虚化参数和所述第二虚化参数不同;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主体区域与所述非主体区域之间的融合区域;

融合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边缘融合参数对所述融合区域进行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选取模块,用于选取所述视差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确定所述感兴趣区域的所述主体区域和非主体区域,所述非主体区域包括过渡区域和背景区域。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有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和第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显示器和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第一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与所述第一图像同一采集范围的第二图像;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视差图像;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出所述视差图像中的主体区域和非主体区域;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一虚化参数对所述主体区域进行虚化,并根据预设的第二虚化参数对所述非主体区域进行虚化,其中,所述第一虚化参数和所述第二虚化参数不同;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所述主体区域与所述非主体区域之间的融合区域;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预设的边缘融合参数对所述融合区域进行融合。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