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82612发布日期:2018-11-17 00:30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设备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简称为nb-iot)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usim卡(universalsubscriberidentifymodule,全球用户识别卡)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和nb-iot终端注册/鉴权的网络信息。usim卡与nb-iot终端通过cu接口通讯,如果nb-iot终端与usim卡出现cu接口不兼容或nb-iot终端的cu接口发生工作异常,将影响nb-iot终端通话安全以及usim卡中存储的信息的安全。因此,需要对nb-iot终端的cu接口进行一致性测试,以保障nb-iot终端通信的稳定性及usim卡数据读取、存储和传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如图1所示,为现有nb-iot终端接口一致性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被测终端及usim卡模拟器,被测终端通过探针和适配器与usim卡模拟器连接。

如图2所示,为现有nb-iot终端接口一致性测试的流程:被测终端执行开机初始化;被测终端向usim卡模拟器发送机卡接口命令;usim卡模拟器根据测试例向被测终端反馈与机卡接口命令内容相应的usim卡响应消息;被测终端根据收到的usim卡响应消息的内容生成相应的机卡接口命令并反馈至usim卡模拟器;usim卡模拟器将接收的机卡接口命令的内容显示在usim卡模拟器的显示器中,并判断机卡接口命令内容与标准是否一致,若比较结果为一致,则nb-iot终端接口一致性测试通过;若比较结果为不一致,则nb-iot终端接口一致性测试失败。

图1和图2所示的nb-iot终端接口一致性测试系统只能对nb-iot终端cu接口的电气和逻辑特性进行一致性测试,不能对nb-iot终端cu接口的应用特性进行一致性测试,缺少对nb-iot终端cu接口进行网络侧的响应和判断,无法保障nb-iot在实际通信网络中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nb-iot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nb-iot终端cu接口的应用特性进行一致性测试的技术问题。该系统包括:

网络应用模拟单元,用于向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发送应用测试消息,其中,所述应用测试消息包括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所要求的测试参数;

机卡接口命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发送的机卡接口命令,根据所述机卡接口命令触发获取具有应用特性的测试信息,所述测试信息用于与所述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进行一致性比较,得出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cu接口的一致性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机卡接口命令是根据所述应用测试消息中的测试参数生成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nb-iot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nb-iot终端cu接口的应用特性进行一致性测试的技术问题。该系统包括:

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模拟器和窄带物联网网络模拟器,所述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模拟器包括:机卡接口命令接收单元,所述窄带物联网网络模拟器包括:网络应用模拟单元,其中,

所述网络应用模拟单元,用于向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发送应用测试消息,其中,所述应用测试消息包括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所要求的测试参数;

所述机卡接口命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发送的机卡接口命令,根据所述机卡接口命令触发获取测试信息,所述测试信息用于与所述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进行一致性比较,得出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cu接口的一致性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机卡接口命令是根据所述应用测试消息中的测试参数生成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nb-iot终端机卡接口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nb-iot终端cu接口的应用特性进行一致性测试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

向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发送应用测试消息,其中,所述应用测试消息包括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所要求的测试参数;

接收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发送的机卡接口命令,根据所述机卡接口命令获取具有应用特性的测试信息,将所述测试信息与所述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进行一致性比较,得出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cu接口的一致性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机卡接口命令是根据所述应用测试消息中的测试参数生成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向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发送应用测试消息,进而得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反馈的机卡接口命令,根据机卡接口命令触发获取具有应用特性的测试信息(例如,更新的卡文件或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反馈的终端响应消息),所述测试信息用于与所述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进行一致性比较,得出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cu接口的一致性测试结果。即通过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系统与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之间进行信令交互,得到测试信息,并基于测试信息对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cu接口的应用特性进行一致性测试,有利于保障nb-iot(窄带物联网)终端通信的稳定性及usim卡(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数据读取、存储和传输的可靠性、完整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nb-iot终端接口一致性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nb-iot终端接口一致性测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sim卡模拟器与nb-iot终端交互的信令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b-iot网络模拟器与nb-iot终端交互的信令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流程的示意图一;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流程的示意图二;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流程的示意图三;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系统,如图3所示,该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系统310包括:

网络应用模拟单元311,用于向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300发送应用测试消息,其中,所述应用测试消息包括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所要求的测试参数;

机卡接口命令接收单元312,用于接收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300发送的机卡接口命令,根据所述机卡接口命令触发获取具有应用特性的测试信息,所述测试信息用于与所述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进行一致性比较,得出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cu接口的一致性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机卡接口命令是根据所述应用测试消息中的测试参数生成的。

由图3所示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向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发送应用测试消息,进而得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反馈的机卡接口命令,根据机卡接口命令触发获取测试信息(例如,更新的卡文件或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反馈的终端响应消息),所述测试信息用于与所述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进行一致性比较,得出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cu接口的一致性测试结果。即通过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系统与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之间进行信令交互,得到测试信息,并基于测试信息对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cu接口的应用特性进行一致性测试,有利于保障nb-iot(窄带物联网)终端通信的稳定性及usim卡(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数据读取、存储和传输的可靠性、完整性。

具体实施时,为了实现对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网络侧的cu接口的一致性测试,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系统,还包括:

卡功能模拟单元313,与所述机卡接口命令接收单元312连接,所述卡功能模拟单元313用于,根据所述机卡接口命令生成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卡响应消息,并将所述卡响应消息发送给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300;

网络侧测试结果单元314,用于接收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300发送的终端响应消息,将所述终端响应消息与所述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中的网络信令进行一致性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网络侧的cu接口的测试结果,其中,所述终端响应消息是根据所述卡响应消息生成的。

具体实施时,为了实现对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卡侧的cu接口的一致性测试,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系统还包括:

卡文件存储单元321,用于存储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卡文件

卡文件更新单元315,与所述机卡接口命令接收单元312相连接,所述卡文件更新单元315用于根据所述机卡接口命令更新所述卡文件存储单元321中的卡文件;

卡侧测试结果单元316,与所述卡文件存储单元321相连接,所述卡侧测试结果单元316用于将所述卡文件存储单元321中更新的卡文件与所述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中的卡文件进行一致性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卡侧的cu接口的测试结果。

具体的,比较结果为卡文件存储单元321中更新的卡文件与所述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中的卡文件一致,则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卡侧的cu接口的测试结果为通过,否则,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卡侧的cu接口的测试结果为失败。

具体实施时,为了可以实现自动判断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机卡接口测试结果,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系统,还包括:

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结果单元317,与所述网络侧测试结果单元314和所述卡侧测试结果单元316相连接,所述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结果单元317用于根据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卡侧的cu接口的测试结果和网络侧的cu接口的测试结果,生成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机卡接口测试结果。

例如,当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卡侧的cu接口的测试结果和网络侧的cu接口的测试结果均为通过时,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结果单元317生成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机卡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为通过;如果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卡侧的cu接口的测试结果和网络侧的cu接口的测试结果中有任意失败项(任一项测试结果失败或两项测试结果均失败),则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结果单元317生成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机卡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为失败。

具体实施时,为了便于网络侧测试结果单元314和所述卡侧测试结果单元316进行一致性比较,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系统,还包括:

测试标准存储单元320,与所述网络侧测试结果单元314和所述卡侧测试结果单元316相连接,所述测试标准存储单元320用于存储所述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例如,该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可以是国际标准ts31.121。

具体实施时,为了实现基于不同测试例的测试,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系统,还包括:

网络测试例存储单元318,与所述网络应用模拟单元311相连接,所述网络测试例存储单元318用于存储窄带物联网终端的网络应用测试例;

卡测试例存储单元319,与所述卡功能模拟单元313相连接,所述卡测试例存储单元319用于存储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卡测试例;

所述网络应用模拟单元311,具体用于运行所述网络应用测试例,生成所述应用测试消息;

所述卡功能模拟单元31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机卡接口命令运行所述卡测试例,生成所述卡响应消息。

具体实施时,上述所述机卡接口命令接收单元312与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300之间传输所述机卡接口命令的过程在应用层实现;所述网络应用模拟单元311与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300之间传输所述应用测试消息的过程在rrc层和nas层实现。即在实现nb-iot终端与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系统中的测试例一对一的对应测试的同时,填补了应用层测试的空白。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系统,如图4所示,该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系统包括: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模拟器410和窄带物联网网络模拟器430,所述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模拟器410包括:机卡接口命令接收单元411,所述窄带物联网网络模拟器430包括:网络应用模拟单元431,其中,

所述网络应用模拟单元431,用于向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420发送应用测试消息,其中,所述应用测试消息包括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所要求的测试参数;

所述机卡接口命令接收单元411,用于接收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420发送的机卡接口命令,根据所述机卡接口命令触发获取具有应用特性的测试信息,所述测试信息用于与所述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进行一致性比较,得出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cu接口的一致性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机卡接口命令是根据所述应用测试消息中的测试参数生成的。

具体实施时,如图4所示,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卡模拟器410和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420之间可以通过探针和适配器进行消息传输;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420和窄带物联网(nb-iot)网络模拟器430之间可以通过射频连接线进行消息传输。

具体实施时,为了实现对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网络侧的cu接口的一致性测试,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模拟器410,还包括:

所述卡功能模拟单元412,与所述机卡接口命令接收单元411连接,所述卡功能模拟单元412用于,根据所述机卡接口命令生成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卡响应消息,并将所述卡响应消息发送给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420;

所述窄带物联网网络模拟器430,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测试结果单元432,用于接收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420发送的终端响应消息,将所述终端响应消息与所述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中的网络信令进行一致性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网络侧的cu接口的测试结果,其中,所述终端响应消息是根据所述卡响应消息生成的。

具体实施时,为了实现对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卡侧的cu接口的一致性测试,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模拟器410,还包括:

卡文件存储单元416,用于存储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卡文件

卡文件更新单元413,与所述机卡接口命令接收单元411相连接,所述卡文件更新单元413用于根据所述机卡接口命令更新所述卡文件存储单元416中的卡文件;

卡侧测试结果单元414,与所述卡文件存储单元416相连接,所述卡侧测试结果单元414用于将所述卡文件存储单元416中更新的卡文件与所述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中的卡文件进行一致性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卡侧的cu接口的测试结果。

具体的,比较结果为卡文件存储单元416中更新的卡文件与所述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中的卡文件一致,则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卡侧的cu接口的测试结果为通过,否则,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卡侧的cu接口的测试结果为失败。

具体实施时,在通过上述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系统分别给出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卡侧的cu接口和网络侧的cu接口的测试结果之后,测试人员可以得出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机卡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例如,当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卡侧的cu接口的测试结果和网络侧的cu接口的测试结果均为通过时,测试人员可以判断出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机卡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为通过;如果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卡侧的cu接口的测试结果和网络侧的cu接口的测试结果中有任意失败项(任一项测试结果失败或两项测试结果均失败),测试人员可以判断出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机卡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为失败。

具体实施时,为了便于网络侧测试结果单元432和所述卡侧测试结果单元414进行一致性比较,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

所述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模拟器410,还包括:

卡侧测试标准存储单元417,与所述卡侧测试结果单元414相连接,所述卡侧测试标准存储单元417用于存储所述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中的卡文件;

所述窄带物联网网络模拟器430,还包括:

网络侧测试标准存储单元434,与所述网络侧测试结果单元432相连接,所述网络侧测试标准存储单元434用于存储所述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中的网络信令。

具体实施时,为了实现基于不同测试例的测试,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

所述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模拟器410,还包括:

卡测试例存储单元415,与所述卡功能模拟单元412相连接,所述卡测试例存储单元415用于存储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卡测试例;

所述卡功能模拟单元41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机卡接口命令运行所述卡测试例,生成所述卡响应消息;

所述窄带物联网网络模拟器430,还包括:

网络测试例存储单元433,与所述网络应用模拟单元431相连接,所述网络测试例存储单元433用于存储窄带物联网终端的网络应用测试例;

所述网络应用模拟单元431,具体用于运行所述网络应用测试例,生成所述应用测试消息。

具体实施时,如图5a所示,usim卡模拟器410与nb-iot终端420之间交互的信令分层结构为应用层、cat层(cardapplicationtoolkit,卡应用工具箱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物理层,其中,所述机卡接口命令接收单元411与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420之间传输所述机卡接口命令的过程在应用层实现。

具体实施时,如图5b所示,nb-iot终端420与nb-iot网络模拟器之间交互的信令分层结构为nas层(non-accessstratum,非接入层)、rrc层(radio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层)、rlc层(radiolink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mac层(media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以及phy层(portphysicallayer,物理层),其中,所述网络应用模拟单元431与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420之间传输所述应用测试消息的过程在rrc层和nas层实现。

具体实施时,在同时实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420网络侧的cu接口和卡侧的cu接口的测试时,usim卡模拟器410和nb-iot网络模拟器430对被测的nb-iot终端420进行cu接口测试的流程可以参考图6所示的流程,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usim卡模拟器410中的卡功能模拟单元412从卡测试例存储单元415中读取卡测试例并运行;nb-iot网络模拟器530的网络应用模拟单元431从网络测试例存储单元433中选择对应于卡测试例的网络测试例并运行。

usim卡模拟器410运行卡测试例后通知被测终端420开机;被测终端420开机后首先读取卡文件存储单元416中usim卡文件的内容执行开机初始化;在被测终端420执行开机初始化的同时或完成开机初始化后,被测终端420接收nb-iot网络模拟器530中的网络应用模拟单元41发送的携带有测试标准要求的参数的系统参数(mib/sb/sib),nb-iot网络模拟器430执行被测终端420的开机注册/鉴权,被测终端420在注册/鉴权过程中根据网络应用模拟单元431发送的系统消息内容(如:locationupdatingrequest/locationupdatingreject/attachaccept/attachreject)修改卡文件存储单元416中文件的相应内容。网络应用模拟单元413与被测终端420完成被测终端420的注册/鉴权后,网络应用模拟单元431根据网络测试例的内容向被测终端420发送携带有cu接口测试标准要求的测试参数的信令消息(即上述应用测试消息);被测终端420提取信令消息中的测试参数并根据该测试参数生成相应的机卡接口命令,并发送该机卡接口命令至usim卡模拟器410。usim卡模拟器410的机卡接口命令接收单元411接收该机卡接口命令,由卡文件更新单元413根据机卡接口命令内容更新卡文件存储单元416中相应的usim卡文件的内容。卡功能模拟单元412根据机卡接口命令运行卡测试例,生成卡响应消息并发送至被测终端420后,usim卡模拟器410提示被测终端420关机。

被测终端420根据卡响应消息内容生成终端响应消息并发送至nb-iot网络模拟器430后关机。网络侧测试结果单元432将终端响应消息内容与网络侧测试标准存储单元434中存储的nb-iot终端cu接口测试标准中的网络信令进行一致性比较,如果一致,则表示网络侧的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是通过,如果不一致,则表示网络侧的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是失败。usim卡模拟器410中的卡侧测试结果单元414将卡文件存储单元416中被更新的卡文件的内容与卡侧测试标准存储单元417存储的nb-iot终端cu接口测试标准中的卡文件进行一致性比较;如果一致,则表示usim卡侧的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是通过,如果终端响应消息内容与cu接口测试标准不一致,则表示usim卡侧的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是失败;

测试人员可根据网络侧的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和usim卡侧的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判断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是否通过,如果网络侧的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和usim卡侧的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均通过,则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通过;如果网络侧的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和usim卡侧的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中有任意项为失败,则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失败。

具体实施时,在实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420卡侧的cu接口的测试时,usim卡模拟器410和nb-iot网络模拟器430对被测的nb-iot终端420进行cu接口测试的流程可以参考图7所示的流程,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usim卡模拟器410中的卡功能模拟单元412从卡测试例存储单元415中读取卡测试例并运行;nb-iot网络模拟器430的网络应用模拟单元431从网络测试例存储单元433中选择对应于卡测试例的网络测试例并运行。

usim卡模拟器410运行卡测试例后通知被测终端420开机;被测终端420开机后首先读取卡文件存储单元416中usim卡文件的内容执行开机初始化;在被测终端420执行开机初始化的同时或完成开机初始化后,被测终端420接收nb-iot网络模拟器430中的网络应用模拟单元431发送的携带有测试标准要求的参数的系统参数(mib/sb/sib),nb-iot网络模拟器430执行被测终端420的开机注册/鉴权,被测终端420在注册/鉴权过程中根据网络应用模拟单元431发送的系统消息内容(如:locationupdatingrequest/locationupdatingreject/attachaccept/attachreject)修改卡文件存储单元416中文件的相应内容。网络应用模拟单元431与被测终端420完成被测终端420的注册/鉴权后,网络应用模拟单元431根据网络测试例的内容向被测终端420发送携带有测试标准要求的测试参数的信令消息(即上述应用测试消息);被测终端420提取信令消息中的测试参数并根据该测试参数生成相应的机卡接口命令,并发送该机卡接口命令至usim卡模拟器410。usim卡模拟器410中的机卡接口命令接收单元411接收该机卡接口命令,由卡文件更新单元413根据机卡接口命令内容更新卡文件存储单元416中相应的usim卡文件的内容。usim卡模拟器410提示被测终端420关机,被测终端420根据usim卡模拟器410的提示关机。

usim卡模拟器410的卡侧测试结果单元414将卡文件存储单元416中被更新的卡文件的内容与卡侧测试标准存储单元417存储的nb-iot终端cu接口测试标准中的卡文件进行一致性比较;如果一致,则表示usim卡侧的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是通过,如果终端响应消息内容与cu接口测试标准不一致,则表示usim卡侧的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是失败;

测试人员可根据usim卡侧的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判断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是否通过,如果usim卡侧的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是通过,则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通过;如果usim卡侧的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为失败,则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失败。

具体实施时,在实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420网络侧的cu接口的测试时,usim卡模拟器410和nb-iot网络模拟器430对被测的nb-iot终端420进行cu接口测试的流程可以参考图8所示的流程,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usim卡模拟器410中的卡功能模拟单元412从卡测试例存储单元415中读取卡测试例并运行;nb-iot网络模拟器430中的网络应用模拟单元431从网络测试例存储单元433中选择对应于卡测试例的网络测试例并运行。

usim卡模拟器410运行卡测试例后通知被测终端420开机;被测终端420开机后首先读取卡文件存储单元416中usim卡文件的内容执行开机初始化;在被测终端420执行开机初始化的同时或完成开机初始化后,被测终端420接收nb-iot网络模拟器430中的网络应用模拟单元431发送的携带有测试标准要求的参数的系统参数(mib/sb/sib),nb-iot网络模拟器430执行被测终端420的开机注册/鉴权,被测终端420在注册/鉴权过程中根据网络应用模拟单元431发送的系统消息内容(如:locationupdatingrequest/locationupdatingreject/attachaccept/attachreject)修改卡文件存储单元416中文件的相应内容。网络应用模拟单元431与被测终端420完成被测终端420的注册/鉴权后,网络应用模拟单元431根据网络测试例的内容向被测终端820发送携带有测试标准要求的测试参数的信令消息(即上述应用测试消息);被测终端420提取信令消息中的测试参数并根据该测试参数生成相应的机卡接口命令,以读取卡文件存储单元416中的卡文件。被测终端420发送该机卡接口命令至usim卡模拟器410。usim卡模拟器410的机卡接口命令接收单元411接收该机卡接口命令。卡功能模拟单元412根据所述机卡接口命令运行所述卡测试例,生成卡响应消息并发送至被测终端420后,usim卡模拟器410提示被测终端420关机。

被测终端420根据卡响应消息内容生成终端响应消息并发送至nb-iot网络模拟器430后关机。网络侧测试结果单元432将终端响应消息内容与网络侧测试标准存储单元434中存储的nb-iot终端cu接口测试标准中的网络信令进行一致性比较,如果一致,则表示网络侧的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是通过,如果不一致,则表示网络侧的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是失败。

测试人员可以根据网络侧的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判断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是否通过。如果网络侧的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为通过,则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通过;如果网络侧的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结果为失败,则nb-iot终端cu接口一致性测试失败。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方法,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系统相似,因此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系统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方法的一种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901:向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发送应用测试消息,其中,所述应用测试消息包括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所要求的测试参数;

步骤902:接收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发送的机卡接口命令,根据所述机卡接口命令获取具有应用特性的测试信息,将所述测试信息与所述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进行一致性比较,得出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cu接口的一致性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机卡接口命令是根据所述应用测试消息中的测试参数生成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机卡接口命令获取具有应用特性的测试信息,将所述测试信息与所述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进行一致性比较,包括:

根据所述机卡接口命令生成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卡响应消息,并将所述卡响应消息发送给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

接收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发送的终端响应消息,将所述终端响应消息与所述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中的网络信令进行一致性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网络侧的cu接口的测试结果,其中,所述终端响应消息是根据所述卡响应消息生成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机卡接口命令获取具有应用特性的测试信息,将所述测试信息与所述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进行一致性比较,包括:

根据所述机卡接口命令更新所述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卡文件;

将更新的卡文件与所述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中的卡文件进行一致性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卡侧的cu接口的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时,上述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方法可以基于ttcn语言实现。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软件,该软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技术方案。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上述软件,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盘、软盘、硬盘、可擦写存储器等。

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向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发送应用测试消息,进而得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反馈的机卡接口命令,根据机卡接口命令触发获取测试信息(例如,更新的卡文件或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反馈的终端响应消息),所述测试信息用于与所述窄带物联网cu接口测试标准进行一致性比较,得出所述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cu接口的一致性测试结果。即通过窄带物联网终端机卡接口测试系统与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之间进行信令交互,得到测试信息,并基于测试信息对被测窄带物联网终端的cu接口的应用特性进行一致性测试,有利于保障nb-iot(窄带物联网)终端通信的稳定性及usim卡(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数据读取、存储和传输的可靠性、完整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