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服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81095发布日期:2018-11-17 00:20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终端应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提醒服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使用终端中的多种应用,来满足生活和工作中的多种需求。目前,部分应用提供了循环提醒服务,用于提高用户工作或生活的效率,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时钟app,创建周一上午7点的闹钟,如此用户只需进行一次设置,即可实现每周一的定时提醒,而无需多次重复设置。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循环提醒服务中的某次提醒服务是用户不需要的,如果仍然提供此次服务,有可能打扰到用户生活,影响用户体验。例如,某个周一是劳动节,用户不需要7点起床去上班或上学,这种情况下,7点响起的闹铃将给正在酣睡的用户带来糟糕的体验。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更加合理的方案,可以提升用户使用循环提醒服务的服务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说明书描述了一种提醒服务的实现方法,在判断出下次提醒服务的服务时间落入预设时间范围的情况下,提示用户是否使用下次提醒服务,并根据用户输入的取消指令取消下次提醒服务,如此,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提醒服务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循环提醒服务中下次提醒服务的服务时间;判断所述服务时间是否落入预设时间范围;当所述服务时间落入所述预设时间范围时,生成服务使用确认消息,以使用户确认是否使用所述下次提醒服务。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服务时间包括服务日期,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包括特殊日期集合,所述特殊日期集合中至少包括节假日;所述判断所述服务时间是否落入预设时间范围,包括:判断所述服务日期是否属于所述特殊日期集合。

进一步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特殊日期集合中还包括所述用户自定义的特殊日期,所述特殊日期包括生日、纪念日、出行日期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判断所述服务时间是否落入预设时间范围,包括:判断所述服务时间是否属于周一至周五中的一天;当所述服务时间属于周一至周五中的一天时,判断所述服务时间是否落入预设时间范围。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服务时间包括服务时刻,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包括预设时间区间;所述判断所述服务时间是否落入预设时间范围,包括:判断所述服务时刻是否落入所述预设时间区间。

进一步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预设时间区间基于以下步骤确定:获取历史提醒服务的历史服务时刻;基于历史服务时刻和预设波动值,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区间。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用户基于所述服务使用确认消息输入的确认取消指令,取消下次提醒服务。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用户基于所述服务使用确认消息输入的确认使用指令,保留下次提醒服务。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循环提醒服务为闹钟提醒服务或日程提醒服务。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提醒服务的实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循环提醒服务中下次提醒服务的服务时间;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服务时间是否落入预设时间范围;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服务时间落入所述预设时间范围时,生成服务使用确认消息,以使用户确认是否使用所述下次提醒服务。

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方法。

根据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执行代码时,实现第一方面的方法。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披露的提醒服务的实现方法中,基于用户设置的循环提醒服务,在每次提供提醒服务之前,判断此次服务的服务时间是否落入预设的时间范围;当判断出服务时间落入预设时间范围时,生成服务使用确认消息;然后,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确认取消指令,取消此次提醒服务。如此,可以使用户提前取消不需要使用的某次服务,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披露的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披露的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循环提醒服务的设置界面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确认使用消息的推送界面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提醒服务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确认使用消息的推送界面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的确认使用消息的推送界面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提醒服务的实现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说明书披露的多个实施例进行描述。本说明书实施例披露的提醒服务的实现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目前,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终端中的应用app所提供的循环提醒服务,以提高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各种事项的效率。比如说,上班族和学生党通常会设置周一至周五早上,如6点,循环提醒的闹铃,以叫醒自己按时起床。又比如说,大部分公司会定期定时,如每两周的周一下午三点,召开工作会议,此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日程提醒app,创建周一下午三点、提醒周期为2周、待办事项为工作会议的循环提醒任务。固然,在多数情况下,周一至周五为工作日,但是,根据国家法定节假日,在某周中,周一至周五中的一天或几天将被归为节假日,用户可能并不需要循环提醒服务在此期间将提供的一次或几次服务。比如说,某周的周五被归为国庆假期中的一天,在这天,如果早上6点的闹铃响起,将给正在酣睡的用户带来糟糕的体验,或者说,如果下午3点的会议事项发出震动提醒,将干扰到用户度假过程中闲适的心情。

基于以上观察,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醒服务的实现方法。根据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基于用户设置的循环提醒服务,例如,由图1中示出的界面可知,用户设置了每周五早上6点的闹铃提醒服务;在每次提供提醒服务之前,判断此次服务的服务时间是否落入预设的时间范围,例如,可以提前若干天,如5天,获取下个周五对应的日期,如2018年2月16日;当判断出服务时间落入预设时间范围时,如2018年2月16日为春节,生成服务使用确认消息,例如,图2的界面中示出的消息,且该消息包括内容“2-16是春节农历初一,闹钟是否继续提醒”、“否,2-166:00不提醒”、“是,继续提醒”;然后,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确认取消指令,例如,对“否,2-166:00不提醒”的点击,取消此次提醒服务。如此,可以使用户提前取消不需要使用的某次服务,进而提升用户体验。下面,描述所述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图3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提醒服务的实现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系统软件或客户端软件。如图3所示,该方法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10,获取循环提醒服务中下次提醒服务的服务时间;步骤s320,判断服务时间是否落入预设时间范围;步骤s330,当服务时间落入预设时间范围时,生成服务使用确认消息,以使用户确认是否使用下次提醒服务。

首先,在步骤s310,获取循环提醒服务中下次提醒服务的服务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循环提醒服务是指可以根据预设循环频率,在一天中预设的某个时刻(以下简称预设时刻)循环(或者说重复)向用户进行提醒的服务。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预设循环频率和预设时刻均可以由用户预先进行设定。在一个例子中,其中预设循环频率可以被设置为每天、每三天、每周、每两周、每个月等。在另一个例子中,预设循环频率还可以被设置为每周一、每周六、每个月1号等。在一个例子中,其中预设时刻可以被设置为一天当中的任意时刻,例如,早上8点10分,半夜2点。

根据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循环提醒服务可以包括闹钟提醒服务或日程提醒服务等。在一个例子中,可以为每周一早上8点的闹钟提醒服务。在另一个例子中,可以为每两周周一下午3点的会议日程提醒服务。

由上可知,循环提醒服务将在多个时间提供多次服务,可以理解,本步骤中的下次提醒服务是指最近一次将要提供的提醒服务。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下次提醒服务的服务时间可以包括,在用户完成对循环提醒服务的设置时,获取对应的首次提醒服务的服务时间。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获取下次提醒服务的服务时间可以包括,在执行完当次提醒服务之后,获取下次提醒服务的服务时间。进一步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自执行完当次提醒服务起经过预设时长,获取下次提醒服务的服务时间,其中预设时长可以由系统参照循环提醒服务的预设循环频率自动生成,且预设时长小于预设循环频率所对应的周期时长。例如,假定预设循环频率为每周,则预设时长可以为3天(小于一周),也可以理解为在下次提醒服务之前,提前4天获取下次提醒服务的服务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时间可以包括服务日期,例如,2018年2月18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服务时间可以包括服务时刻,例如,上午4点。

以上,可以获取到循环提醒服务中下次提醒服务的服务时间。接着,在步骤s320,判断服务时间是否落入预设时间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预设时间范围可以包括特殊日期集合,且特殊日期集合中至少包括节假日。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特殊日期集合中还可以包括用户自定义的特殊日期,如生日、纪念日、出行日期等。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特殊日期用户通常会由一些不同于往日的特殊安排,因此,可以考虑将这些日期加入特殊日期集合中。

对于其中特殊日期集合的来源,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终端系统采集的数据而预先创建并存储。对于其中数据的采集,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从系统的日历信息中获取节假日信息,例如,可以获取到2018年2月15至21日为春节假期,2018年4月5日至7日为清明节假期,等等。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从系统中运行的多个app中获取用户自定义的特殊日期。在一个例子中,可以从“生日记录本”中获取生日日期。在另一个例子中,可以从交通服务软件,如“铁路12306”中获取出行日期。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终端系统可以采集一定时长,如最近一年、或最近半年,内的多个特殊日期,以用于创建对应的特殊日期集合。进一步地,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可以基于终端系统定期采集的数据对特殊日期集合进行更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基于服务端或云端下发的采集数据创建特殊日期集合。在一个例子中,服务端或云端可以从网络中获取日历信息,或从用户社交账号的注册资料和相关发布内容中获取特殊日期,并将这些数据下发至终端,用于创建特殊日期集合。

进一步地,判断服务时间是否落入预设时间范围可以包括:判断服务日期是否属于特殊日期集合。根据一个具体的例子,可以判断下次闹铃提醒服务的服务日期是否属于节假日,例如,判断下周一对应的日期是否属于节假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预设时间范围包括预设时间区间。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其中预设时间区间可以是工作人员根据大部分用户的常规生活工作习惯所设置的时间区间。在一个例子中,考虑到人们在夜间通常会休息,且不希望被打扰,由此可以将预设时间区间设置为晚上10点到早上5点。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预设时间区间可以基于以下步骤而确定:首先获取历史提醒服务的历史服务时刻,然后基于历史服务时刻和预设波动值,确定预设时间区间。其中对于历史服务时刻的获取,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先判断下一次提醒服务是周几,例如,是周一,然后获取前次对周一的提醒服务进行编辑时所设置的服务时刻,并将其作为历史服务时刻。在另一个例子中,当判断出下一次提醒服务是周一到周五中的一天时,可以获取周一至周五中用户设置频率最高的服务时刻,并将其作为历史服务时刻。此外,对于预设波动值,在一个例子中,可以由工作人员根据经验进行预先设定,如设置为1个小时或2个小时。

根据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假定获取到闹铃提醒服务的历史服务时刻为早上8点,且预设波动值为2h,则认为变更后的服务时刻在上午6点至上午10点之间是合理的,而在晚上10点至早上6点之间是不合理的,相应地,可以将预设时间区间设置为晚上10点至早上6点。

进一步地,判断服务时间是否落入预设时间范围可以包括:判断服务时刻是否落入预设时间区间。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假定下次闹铃提醒服务的服务时刻为早上4点,预设时间区间为晚上10点至早上6点,相应需要判断早上4点是否落入晚上10点至早上6点的时间区间内。

另一方面,在一个实施例中,考虑到周六、周天通常是休息日,对于设置的服务时间在这两天的某些循环提醒服务,例如,因参加兴趣培训班而设置的闹钟,与节假日等特殊日期冲突的情况比较少,所以,对于这些服务时间,可以不判断其是否落入预设时间范围。相应地,本步骤可以包括:首先,判断服务时间是否属于周一至周五中的一天;然后,当服务时间属于周一至周五中的一天时,判断服务时间是否落入预设时间范围,另外,当服务时间不属于周一至周五中地一天时,结束当前流程,也就是说,下次提醒服务被保留。

以上,可以实现对下一次提醒服务的服务时间是否落入预设时间范围做出判断。根据判断的结果,一方面,当服务时间未落入预设时间范围时,结束当前流程,并保留下次提醒服务。根据一个具体的例子,下周二的闹铃提醒服务的服务日期不属于特殊日期集合,据此可以结束当前流程。

另一方面,当服务时间落入预设时间范围时,执行步骤s330,生成服务使用确认消息,以使用户确认是否使用下次提醒服务。

根据一个具体的例子,下周一的闹铃提醒服务的服务日期在春节假期内,属于特殊日期集合,由此可以生成图2示出的服务使用确认消息,以使用户确认是否使用下周一的6点的闹铃提醒服务。

根据另一个具体的例子,用户为了赶周一的早班飞机,提前几天设置了周一早上4点的闹钟,在第一次响铃后,用户没有关闭这项循环提醒服务。那么,在下一次周一4点闹铃响起来的前几天,可以获取到这次服务的服务时刻为4点,并判断出4点落入了预设时间区间,即,晚上10点到早上6点,由此可以生成图4示出的服务使用确认消息,以使用户确认是否使用下周一4点的闹铃。

需要说明的使,在步骤s230之后,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响应于用户基于服务使用确认消息输入的确认使用指令,保留下次提醒服务。根据一个例子,用户在春节期间仍需要去公司上班,于是对图2中的“是,继续提醒”进行点击,相应地,响应于点击操作所对应的确认使用指令,保留下次提醒服务,也就是在2-16上午6:00继续为用户提供闹铃提醒服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230之后还可以包括:响应于用户基于服务使用确认消息输入的确认取消指令,取消下次提醒服务。根据一个例子,响应于对图4中“否,不提醒”的点击指令,取消下次提醒服务,也就是在6-7号上午4点不进行闹钟提醒。需要说明的是,在用户只是取消下次提醒服务,且未关闭对应的循环提醒服务的情况下,后续需要对下下次提醒服务进行同样的判断,具体地,当下下次提醒服务的服务时间未落入预设时间范围时,继续对用户进行提醒。

此外,考虑到在某些情况下,用户不仅需要取消下次提醒服务,可能还需要关闭这项循环提醒服务,例如,只是为了赶周一早上4点的飞机而提前几天设置的每周一早上4点的闹铃,在当天响铃以后,需要关闭或者更改服务时间,例如,修改为历史服务时刻8点。因此,还可以在服务使用确认消息中增加选项,例如,图5中示出的“否,重新编辑”,以使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该选项,快速跳转至提醒服务的编辑界面,进而关闭对应的循环提醒服务,或者重新编辑该项循环提醒服务,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由上可知,在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提醒服务的实现方法中,基于用户设置的循环提醒服务,在每次提供提醒服务之前,判断此次服务的服务时间是否落入预设的时间范围;当判断出服务时间落入预设时间范围时,生成服务使用确认消息;然后,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确认取消指令,取消此次提醒服务。如此,可以使用户提前取消不需要使用的某次服务,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另一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装置。图6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提醒服务的实现装置结构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600包括:

获取单元610,用于获取循环提醒服务中下次提醒服务的服务时间;

判断单元620,用于判断所述服务时间是否落入预设时间范围;

生成单元630,用于当所述服务时间落入所述预设时间范围时,生成服务使用确认消息,以使用户确认是否使用所述下次提醒服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服务时间包括服务日期,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包括特殊日期集合,所述特殊日期集合中至少包括节假日;

所述判断单元620具体用于:判断所述服务日期是否属于所述特殊日期集合。

进一步地,根据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其中所述特殊日期集合中还包括所述用户自定义的特殊日期,所述特殊日期包括生日、纪念日、出行日期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判断单元620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服务时间是否属于周一至周五中的一天;

当所述服务时间属于周一至周五中的一天时,判断所述服务时间是否落入预设时间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服务时间包括服务时刻,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包括预设时间区间;

所述判断单元620具体用于:判断所述服务时刻是否落入所述预设时间区间。

进一步地,根据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其中所述预设时间区间基于以下步骤确定:

获取历史提醒服务的历史服务时刻;

基于历史服务时刻和预设波动值,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响应单元640,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基于所述服务使用确认消息输入的确认取消指令,取消下次提醒服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响应单元640,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基于所述服务使用确认消息输入的确认使用指令,保留下次提醒服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循环提醒服务为闹钟提醒服务或日程提醒服务。

总之,采用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界面切换装置,基于用户设置的循环提醒服务,在每次提供提醒服务之前,判断此次服务的服务时间是否落入预设的时间范围;当判断出服务时间落入预设时间范围时,生成服务使用确认消息;然后,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确认取消指令,取消此次提醒服务。如此,可以使用户提前取消不需要使用的某次服务,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如上,根据再一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结合图3所描述的方法。

根据再一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执行代码时,实现结合图3所描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说明书披露的多个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说明书披露的多个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披露的多个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说明书披露的多个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说明书披露的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说明书披露的多个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