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被动双触发机制的eSIM卡手机远程定位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01992发布日期:2019-02-19 18:05阅读:848来源:国知局
基于主被动双触发机制的eSIM卡手机远程定位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手机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主被动双触发机制的esim卡手机远程定位技术。



背景技术:

esim卡的概念就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用户无需插入物理sim卡。2018年2月14日,中国联通已独家获得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试点批复;5月25日,中移物联发布国内首款芯片提供“芯片+esim+连接服务”。目前联通于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郑州和长沙6城市启动applewatchseries3的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esim卡手机作为未来发展趋势,能让手机在丢失后不被进行拔卡处理,为后续的操作提供了保障,更有利于手机丢失后的寻回。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网上购物、移动支付等新型方式的兴起,让手机中包含机主大量的信息,手机中信息价值已经远远超过手机的价值,所以现在大部分手机都设有查找手机这一功能。现有的手机防盗及查找系统一般利用手机的定位模块和扬声器,在机主发现手机遗失后,通过其他的终端或电脑给遗失手机发出指令以控制手机,包括以最大音量发出报警音、锁定设备、远程销毁数据以及定位手机位置。但是,目前手机使用实体sim卡,且大多数手机厂商(如:苹果、华为、vivo等)没有在手机上设置关机密码这一功能模块,若拾到手机的人将手机进行拔卡、关机等操作,丢失的手机便不能成功接收到这些指令,查找系统失效。且现有查找手机系统只有在机主发现手机丢失后,主动在第三方终端上进行操作才能启动,若机主没有及时发现手机丢失,便不能换及时的进行查找操作,从而耽误了找回手机的最佳时机。

通过谷歌专利以“远程定位”为关键词检索到相关专利若干项。其中,发明专利《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及用户终端》(申请公布号:cn104899490a,申请公布日:2015.09.09)提出了利用虹膜特征信息的识别来进行终端定位方的法,用于提高终端找回概率。该发明的不足在于:1.若终端遗失后被拾到者切断与外界通信,第一终端的定位信息便不能成功发送到第二终端;2.机主在发现终端遗失后不能主动触发遗失终端的定位功能。鉴于以上问题,特提出本发明。

目前手机遗失后主要是通过拨打电话或者使用系统自带查找手机功能进行手机的寻回,但拨打电话需要丢失手机sim未进行更换且处于开机状态;现有手机查找系统在使用时必须依赖于手机开机且移动数据已开启,但拾到手机者为了将手机据为己有,往往会拔掉sim卡并进行关机操作,使得拨打电话和系统自带查找手机功能都失效。为了成功找到遗失的手机,弥补现有寻找遗失手机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主被动双触发机制的esim卡手机远程定位技术。esim卡可以防止手机卡被强行拨出,保证手机的正常通信与信息传递,为后续一系列技术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以上现有技术手机遗失后往往会拔掉sim卡并进行关机操作,使得拨打电话和系统自带查找手机功能都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可拔卡的esim卡手机可主被动双触发机制的远程定位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主被动双触发机制的esim卡手机远程定位系统,其包括:由嵌入手机内部的触发装置和远程定位装置来实现,所述触发装置包括存储模块和触发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手机关机密码和绑定终端信号信息;所述触发装置用于在关机密码n1小时内错误达到n1次或预先设定终端n2分钟内连续呼入n2次的情况下触发远程定位装置,所述远程定位装置包括:信号检测模块、移动数据控制模块、远程定位模块及信息发送模块,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连续呼入的信号是否与绑定终端信号一致;移动数据控制模块用于在触发远程定位装置后移动数据未开启的情况下主动打开手机移动数据,用于定位信息的成功发送;远程定位模块利用卫星、基站在内的一系列远程定位工具,定位手机实时大体位置信息,为后续精准定位提供具体范围;信息发送模块用于每隔n2分钟向特定终端以短信或者通知的形式发送一次具体位置信息,有利于失主根据位置信息寻回遗失的手机。

进一步的,所述n1=2,n2=10,所述n1=3,n2=3,n3=5。

进一步的,所述被动触发机制和主动触发机制分别为:

被动触发机制:设置关机密码并保存,在进行关机操作时,若在两小时内输入关机密码达到3次都不能与存储模块中关机密码成功匹配,则说明该操作非机主本人,为了手机安全应阻止本次关机操作并触发远程定位,连接移动数据,打开远程定位模块,定时向预先设定终端以短信或者通知的形式发送定位信息;

主动触发机制:机主发现手机遗失后,为了成功找回手机,主动用预先设定终端对遗失手机在10分钟内连续呼叫3次,通过对呼叫信号的检测分析并与存储模块中的信息进行匹配,识别呼叫信号是否为特定终端信号,若呼叫信号能与存储模块中的信息匹配,则给遗失手机一个触发远程定位技术的指令,主动让其打开远程定位装置。

一种基于系统的手机远程定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预先设定终端绑定并设置关机密码,在进行关机操作时,若在两小时内输入关机密码达到3次都不能与存储模块中关机密码成功匹配,则说明该操作非机主本人,阻止本次关机操作并触发远程定位,连接移动数据,打开远程定位模块,定时向预先设定终端以短信或者通知的形式发送定位信息;

机主发现手机遗失后,主动用预先设定终端对遗失手机在10分钟内连续呼叫3次,通过对呼叫信号的检测分析并与存储模块中的信息进行匹配,识别呼叫信号是否为特定终端信号,若呼叫信号能与存储模块中的信息匹配,则给遗失手机一个触发远程定位技术的指令,主动让其打开远程定位装置,通过主被动两种机制触发自动定位装置后,利用移动数据控制模块打开移动数据,并启动远程定位模块,利用卫星、基站在内的一系列远程定位工具对手机进行实时定位,同时通过信息发送模块每隔五分钟向特定终端以短信或者通知的形式发送一次具体位置信息,确定手机目前所处大致位置,从而保障后续操作的成功实现,从而寻回丢失的手机。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远程定位技术通过设置关机密码,让手机只有在取得机主授权的情况才能被关机,保障后续操作或手机自带查找系统能够成功实现。通过主被动双触发机制,有助于失主及时发现手机遗失,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寻回措施。若失主未发现手机遗失,但遗失手机已向特定终端发送定位信息,失主可根据该信息找回手机;若失主发现手机已遗失,但并未向绑定终端发送定位信息,可通过绑定终端连续呼入3次,打开遗失手机数据连接并发送定位信息到绑定终端,从而成功找回手机。

创新点主要是在主被动双触发机制,失主可以更快的找到自己的手机;创新模块为自动控制模块,防盗模式开启后可以自动打开数据连接,发送定位信息到预设终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优选实施例主被动双触发机制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优选实施例远程定位技术实施流程图;

图3是远程定位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细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主被动双触发机制的手机远程定位技术,该技术由嵌入手机内部的触发装置和远程定位装置来实现。其中触发装置包括存储模块和触发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手机关机密码和绑定终端信号信息;触发模块用于在关机密码两小时内错误达到3次或特定终端10分钟内连续呼入3次的情况下触发远程定位装置。远程定位装置包括:信号检测模块、移动数据控制模块、远程定位模块、信息发送模块。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连续呼入的信号是否与绑定终端信号一致;移动数据控制模块用于在触发远程定位装置后移动数据未开启的情况下主动打开手机移动数据,有利于定位的精准性与定位信息的成功发送;远程定位模块利用卫星、基站等一系列远程定位工具,定位手机实时大体位置信息,为后续精准定位提供具体范围;信息发送模块用于每隔五分钟向特定终端以短信或者通知的形式发送一次具体位置信息,有利于失主根据位置信息寻回遗失的手机。

2.主被动双触发机制

被动触发:设置关机密码并保存,在进行关机操作时,若在两小时内输入关机密码达到3次都不能与存储模块中关机密码成功匹配,则说明该操作非机主本人,为了手机安全应阻止本次关机操作并触发远程定位技术,连接移动数据,打开远程定位模块,定时向特定终端以短信或者通知的形式发送定位信息。

主动触发:机主发现手机遗失后,为了成功找回手机,应主动用特定终端对遗失手机在10分钟内连续呼叫3次,通过对呼叫信号的检测分析并与存储模块中的信息进行匹配,识别呼叫信号是否为特定终端信号。若呼叫信号能与存储模块中的信息匹配,则给遗失手机一个触发远程定位技术的指令,主动让其打开远程定位装置。

3.远程定位技术

通过主被动两种机制触发自动定位装置后,利用移动数据控制模块打开移动数据,并启动远程定位模块,利用卫星、基站等一系列远程定位工具对手机进行实时定位,同时通过信息发送模块每隔五分钟向特定终端以短信或者通知的形式发送一次具体位置信息,确定手机目前所处大致位置,从而保障后续操作的成功实现,从而寻回丢失的手机。

为了保证遗失手机能够被成功找回,在手机使用前首先应该绑定特定终端并设置关机密码,关机密码可以与开机密码相同,也可以单独设置,关机密码可以是指纹、数字、图案、人脸识别等形式,这些信息将保存到存储模块。手机遗失后可以通过被关机或连续呼入3次两种操作触发远程定位技术,若关机密码输入不能与存储模块中关机密码匹配,或用存储模块中保存的特定终端连续呼叫丢失手机3次,则触发主被动两种触发机制,打开远程定位装置,从而找回遗失的手机。

被动触发:手机遗失后,若被别有用心的人拾到,为了占为己有,拾到手机的人必将进行关机操作以切断手机与外界的联系。此时屏幕上显示关机密码字样和密码输入框,输入的密码将与存储模块中的关机密码进行匹配,如果密码正确则正常关机,如果两小时内密码错误3次将会通过触发模块触发自动定位装置。被动触发可以在失主尚未发现手机遗失的情况下给特定终端发送定位信息,帮助失主及时发现手机遗失。

主动触发:手机遗失后,若是没有被人发现或是拾到手机的人没有进行关机操作,此时被动触发失效。为了成功寻回手机,失主可用之前绑定的特定终端对遗失手机在10分钟内进行连续三次呼叫操作,信号检测模块将对呼叫终端信息进行分析检测,并与存储模块中的特定终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失败则手机无任何反应,如果匹配成功手机将会通过触发模块触发远程定位装置。主被动双触发机制见附图1。

通过对遗失手机进行主被动两种形式触发自动定位装置后,首先手机将判断移动数据是否已经开启,若是已经开启,则自动打开定位模块,手机进行实时远程定位,并通过发送模块每隔5分钟向绑定终端以短信或者通知的形式发送一次定位信息;若移动数据未被开启,将通过移动数据控制模块开启移动数据,保证手机能实现定位功能,并成功的将定位信息发送到绑定终端,在成功开启移动数据后,通过远程定位模块对遗失手机进行实时定位,最后通过信息发送模块每隔5分钟向绑定终端以短信或者通知的形式发送一次定位信息。远程定位技术实现流程见附图2。

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