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SIM卡的互用方法、系统及通讯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26232发布日期:2019-03-16 00:28阅读:884来源:国知局
不同类型SIM卡的互用方法、系统及通讯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同一卡槽的不同类型sim卡的互用方法、系统及通讯终端。



背景技术:

便携设备对空间要就越来越高,有的便携设备需要支持不同类型的sim卡,如同时支持北斗和4g通讯卡;在现有的通讯设备上,一般一个通讯设备上的卡槽只能识别一种类型的sim卡,如普通的手机设备终端,一般只能支持4g通讯sim卡,北斗通讯终端只能支持北斗通讯sim卡;在野外或者外海无普通手机信号时,需要通过北斗信号进行相应的通讯时,需要通过北斗通讯sim卡,这时普通手机不支持,需要同时持有不同类型的通讯设备,增加用户使用成本,不方便用户携带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同一卡槽的不同类型sim卡的互用方法、系统及通讯终端,实现在一个通讯设备上的同一卡槽上使用不同类型的sim卡,降低用户使用不同类型sim卡的成本,且方便用户携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同一卡槽的不同类型sim卡的互用方法,所述互用方法包括:

卡槽读取插入的sim卡的卡信号,将所述卡信号发送至卡信号控制单元;

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根据cpu发送的控制器指令,将所述卡信号依次桥接至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

所述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检测所述卡信号是否为可识别卡信号,若为可识别卡信号,则向所述cpu发送识别成功信号;

所述cpu在接收所述识别成功信号后,向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发送固定控制逻辑指令;

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响应所述固定控制逻辑指令,将所述卡信号固定桥接在可识别所述卡信号的卡检测使用单元上。

可选的,所述sim卡包括北斗通讯sim卡和4g移动通讯sim卡。

可选的,所述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至少包括:第一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为支持北斗通讯sim卡,所述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为支持4g移动通讯sim卡;或,

所述第一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为支持4g移动通讯sim卡,所述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为支持北斗通讯sim卡。

可选的,所述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检测所述卡信号是否为可识别卡信号,若为可识别卡信号,则向所述cpu发送识别成功信号,包括:

第一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在获取桥接过来的卡信号之后,检测是否为可识别卡信号;若是,则向所述cpu发送识别成功信号;

若否,向所述cpu发送识别失败信号,所述cpu在接收所述识别失败信号之后,控制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将所述卡信号切换至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

直至第n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识别成功所述卡信号,或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均不能识别所述卡信号。

可选的,所述控制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将所述卡信号切换桥接至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包括:

所述cpu通过改变io控制逻辑,向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发送将所述卡信号切换桥接至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的切换桥接指令;

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响应所述切换桥接指令,将所述卡信号切换桥接至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

可选的,所述互用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均不能识别所述卡信号时,向用户反馈所述卡槽插入的sim卡为无效卡或未插sim卡。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同一卡槽的不同类型sim卡的互用系统,所述互用系统包括:

卡槽单元:用于读取插入的sim卡的卡信号,将所述卡信号发送至卡信号控制单元;

卡信号控制单元:用于根据cpu发送的控制器指令,将所述卡信号依次桥接至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响应所述固定控制逻辑指令,将所述卡信号固定桥接在可识别所述卡信号的卡检测使用单元上;

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卡信号是否为可识别卡信号,若为可识别卡信号,则向所述cpu发送识别成功信号;

cpu:用于在接收所述识别成功信号后,向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发送固定控制逻辑指令。

可选的,所述sim卡包括北斗通讯sim卡和4g移动通讯sim卡。

可选的,所述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至少包括:第一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为支持北斗通讯sim卡,所述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为支持4g移动通讯sim卡;或,

所述第一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为支持4g移动通讯sim卡,所述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为支持北斗通讯sim卡。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讯终端,所述通讯终端包括:

至少一个卡槽;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卡信号控制单元;

至少两个卡检测使用单元;

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用于:执行上述所述的互用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通讯设备上增设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通过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对卡信号的检测匹配,在检测匹配上卡信号之后,通过cpu控制卡信号控制单元将该卡信号固定在可识别该卡信号的卡检测使用单元上;可实现在一个通讯设备上的同一卡槽上使用不同类型的sim卡,可以减少用户在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sim卡的时候的使用成本,在用户外出的时候,也方便用户的携带,并且保障通讯功能稳定;而且也减少了通讯设备的卡槽数量,进一步优化通讯设备内部的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同一卡槽的不同类型sim卡的互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同一卡槽的不同类型sim卡的互用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通讯终端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同一卡槽的不同类型sim卡的互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同一卡槽的不同类型sim卡的互用方法,所述互用方法包括:

s11:卡槽读取插入的sim卡的卡信号,将所述卡信号发送至卡信号控制单元;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卡槽上自带有检测sim卡插入的检测程序,在用户将sim卡插入至卡槽中的时候,卡槽自动检测到有sim卡的插入,启动读取sim卡的卡信号的程序,通过读取sim卡的卡信号的程序卡槽读取到相应的sim卡的卡信号,并将该卡信号通过相连接的连接电路发送至卡信号控制单元中。

其中,sim卡包括北斗通讯sim卡和4g移动通讯sim卡;其中,4g移动通讯sim卡包括gsm网络、w-cdma网络和td-scdma网络的sim卡。

其中,卡信号控制单元有桥接开关和开关控制单元组成。

s12: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根据cpu发送的控制器指令,将所述卡信号依次桥接至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至少包括:第一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为支持北斗通讯sim卡,所述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为支持4g移动通讯sim卡;或,所述第一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为支持4g移动通讯sim卡,所述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为支持北斗通讯sim卡。

其中还可能包括第n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该第n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为支持北斗通讯sim卡和4g移动通讯sim卡以外的sim卡。

具体的,在卡信号控制单元接收到卡信号之后,cpu则开始向卡信号控制单元发送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控制卡信号控制单元中的开关控制单元,使得开关控制单元根据控制指令控制桥接开关将卡信号依次桥接至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即依次从第一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开始至第n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

s13:所述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检测所述卡信号是否为可识别卡信号;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检测所述卡信号是否为可识别卡信号,若为可识别可信号,则向所述cpu发送识别成功信号,包括:第一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在获取桥接过来的卡信号之后,检测是否为可识别卡信号;若是,则向所述cpu发送识别成功信号;若否,向所述cpu发送识别失败信号,所述cpu在接收所述识别失败信号之后,控制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将所述卡信号切换至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直至第n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识别成功所述卡信号,或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均不能识别所述卡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将所述卡信号切换桥接至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包括:所述cpu通过改变io控制逻辑,向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发送将所述卡信号切换桥接至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的切换桥接指令;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响应所述切换桥接指令,将所述卡信号切换桥接至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

具体的,先从第一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开始,对卡信号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是可识别的卡信号,若是,则向所述cpu发送识别成功信号;若否,向所述cpu发送识别失败信号,所述cpu在接收所述识别失败信号之后,控制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将所述卡信号切换至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其中,控制卡信号控制单元是cpu通过改变io控制逻辑实现的;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继续检测卡信号是否为可识别的卡信号,若是,则向所述cpu发送识别成功信号;若否,向所述cpu发送识别失败信号,所述cpu在接收所述识别失败信号之后,控制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将所述卡信号切换至第三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直至第n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

s14:若为可识别卡信号,则向所述cpu发送识别成功信号;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直至第n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检测到该卡信号为可识别的卡信号之后,向cpu发送识别成功信号。

s15:所述cpu在接收所述识别成功信号后,向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发送固定控制逻辑指令;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在cpu接收到识别成功信号之后,即该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可以识别和使用该卡信号,cpu则通过改变io控制逻辑,向卡信号控制单元发送相应的固定控制逻辑指令。

s16: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响应所述固定控制逻辑指令,将所述卡信号固定桥接在可识别所述卡信号的卡检测使用单元上。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卡信号控制单元在接收到固定控制逻辑指令之后,该卡信号控制单元响应该固定控制逻辑指令,控制卡信号控制单元将该卡信号固定在该类型检测使用单元上。

s17:若所述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均不能识别所述卡信号时,向用户反馈所述卡槽插入的sim卡为无效卡或未插sim卡。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卡信号控制单元通过桥接开关将卡信号依次桥接至所有的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上之后,均不能识别该卡信号的时候,则通过cpu生成相应的信息向用户反馈,如:卡槽中插入的sim卡为无效卡,或者卡槽中未插入sim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通讯设备上增设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通过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对卡信号的检测匹配,在检测匹配上卡信号之后,通过cpu控制卡信号控制单元将该卡信号固定在可识别该卡信号的卡检测使用单元上;可实现在一个通讯设备上的同一卡槽上使用不同类型的sim卡,可以减少用户在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sim卡的时候的使用成本,在用户外出的时候,也方便用户的携带,并且保障通讯功能稳定;而且也减少了通讯设备的卡槽数量,进一步优化通讯设备内部的空间。

实施例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同一卡槽的不同类型sim卡的互用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同一卡槽的不同类型sim卡的互用系统,所述互用系统包括:

卡槽单元11:用于读取插入的sim卡的卡信号,将所述卡信号发送至卡信号控制单元;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卡槽上自带有检测sim卡插入的检测程序,在用户将sim卡插入至卡槽中的时候,卡槽自动检测到有sim卡的插入,启动读取sim卡的卡信号的程序,通过读取sim卡的卡信号的程序卡槽读取到相应的sim卡的卡信号,并将该卡信号通过相连接的连接电路发送至卡信号控制单元中。

其中,sim卡包括北斗通讯sim卡和4g移动通讯sim卡;其中,4g移动通讯sim卡包括gsm网络、w-cdma网络和td-scdma网络的sim卡。

其中,卡信号控制单元有桥接开关和开关控制单元组成。

卡信号控制单元12:用于根据cpu发送的控制器指令,将所述卡信号依次桥接至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响应所述固定控制逻辑指令,将所述卡信号固定桥接在可识别所述卡信号的卡检测使用单元上;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至少包括:第一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为支持北斗通讯sim卡,所述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为支持4g移动通讯sim卡;或,所述第一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为支持4g移动通讯sim卡,所述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为支持北斗通讯sim卡。

其中还可能包括第n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该第n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为支持北斗通讯sim卡和4g移动通讯sim卡以外的sim卡。

具体的,在卡信号控制单元接收到卡信号之后,cpu则开始向卡信号控制单元发送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控制卡信号控制单元中的开关控制单元,使得开关控制单元根据控制指令控制桥接开关将卡信号依次桥接至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即依次从第一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开始至第n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卡信号控制单元在接收到固定控制逻辑指令之后,该卡信号控制单元响应该固定控制逻辑指令,控制卡信号控制单元将该卡信号固定在该类型检测使用单元上。

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13:用于检测所述卡信号是否为可识别卡信号,若为可识别卡信号,则向所述cpu发送识别成功信号;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检测所述卡信号是否为可识别卡信号,若为可识别可信号,则向所述cpu发送识别成功信号,包括:第一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在获取桥接过来的卡信号之后,检测是否为可识别卡信号;若是,则向所述cpu发送识别成功信号;若否,向所述cpu发送识别失败信号,所述cpu在接收所述识别失败信号之后,控制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将所述卡信号切换至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直至第n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识别成功所述卡信号,或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均不能识别所述卡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将所述卡信号切换桥接至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包括:所述cpu通过改变io控制逻辑,向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发送将所述卡信号切换桥接至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的切换桥接指令;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响应所述切换桥接指令,将所述卡信号切换桥接至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

具体的,先从第一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开始,对卡信号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是可识别的卡信号,若是,则向所述cpu发送识别成功信号;若否,向所述cpu发送识别失败信号,所述cpu在接收所述识别失败信号之后,控制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将所述卡信号切换至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其中,控制卡信号控制单元是cpu通过改变io控制逻辑实现的;第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继续检测卡信号是否为可识别的卡信号,若是,则向所述cpu发送识别成功信号;若否,向所述cpu发送识别失败信号,所述cpu在接收所述识别失败信号之后,控制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将所述卡信号切换至第三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直至第n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直至第n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检测到该卡信号为可识别的卡信号之后,向cpu发送识别成功信号。

cpu14:用于在接收所述识别成功信号后,向所述卡信号控制单元发送固定控制逻辑指令;若所述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均不能识别所述卡信号时,向用户反馈所述卡槽插入的sim卡为无效卡或未插sim卡。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在cpu接收到识别成功信号之后,即该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可以识别和使用该卡信号,cpu则通过改变io控制逻辑,向卡信号控制单元发送相应的固定控制逻辑指令。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卡信号控制单元通过桥接开关将卡信号依次桥接至所有的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上之后,均不能识别该卡信号的时候,则通过cpu生成相应的信息向用户反馈,如:卡槽中插入的sim卡为无效卡,或者卡槽中未插入sim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通讯设备上增设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通过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对卡信号的检测匹配,在检测匹配上卡信号之后,通过cpu控制卡信号控制单元将该卡信号固定在可识别该卡信号的卡检测使用单元上;可实现在一个通讯设备上的同一卡槽上使用不同类型的sim卡,可以减少用户在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sim卡的时候的使用成本,在用户外出的时候,也方便用户的携带,并且保障通讯功能稳定;而且也减少了通讯设备的卡槽数量,进一步优化通讯设备内部的空间。

实施例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通讯终端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如图3所示,一种通讯终端,所述通讯终端包括:

至少一个卡槽31;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3;

卡信号控制单元32;

至少两个卡检测使用单元35;

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34;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3被配置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的互用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通讯终端可以为物联网通讯终端,手机通讯终端等可插入sim卡的通讯终端,该通讯终端包括了卡槽31、处理器33、卡信号控制单元32、至少两个卡检测使用单元35和存储器34等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所示出的通讯终端结构器件并不构成对所有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通讯设备上增设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通过不同类型卡检测使用单元对卡信号的检测匹配,在检测匹配上卡信号之后,通过cpu控制卡信号控制单元将该卡信号固定在可识别该卡信号的卡检测使用单元上;可实现在一个通讯设备上的同一卡槽上使用不同类型的sim卡,可以减少用户在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sim卡的时候的使用成本,在用户外出的时候,也方便用户的携带,并且保障通讯功能稳定;而且也减少了通讯设备的卡槽数量,进一步优化通讯设备内部的空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另外,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不同类型sim卡的互用方法、系统及通讯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采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