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2744发布日期:2019-05-07 20:2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智能终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功能设备(例如智能穿戴设备),而目前的功能设备需要与通信设备关联使用。但功能设备和通信设备是相互独立的,不方便携带和管理。因此,如何解决功能设备和通信设备便于携带管理的问题,目前尚无有效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系统,所述电子系统包括:

具有容纳空间和开口的壳体;

功能设备,能通过所述开口存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或脱离所述容纳空间,且所述功能设备具有第一通信模组;

通信设备,能至少部分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具有匹配所述第一通信模组的第二通信模组,能在所述功能设备处于脱离所述容纳空间的状态下和所述功能设备具有无线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

第三通信模组,用于与所述电子系统以外的设备通信;其中,所述第二通信模组的通信方式和所述第三通信模组的通信方式不同。

处理模组,用于处理所述第三通信模组传输的数据;还用于处理所述第二通信模组传输的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功能设备包括:

穿戴模组,用于所述功能设备脱离所述容纳空间过程后、能保持所述功能设备和穿戴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输出模组,用于依据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通信模组的通信,输出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信设备能脱离所述容纳空间。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壳体具有的开口脱离所述壳体的容纳空间。

上述方案中,所述壳体具有的开口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所述功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脱离所述容纳空间;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脱离所述容纳空间。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信设备具有第一结构;

所述第一结构设置有用于贯穿挂绳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用于贯穿挂绳;

或者,所述第一结构支持与固定组件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脱离所述容纳空间过程后、保持所述通信设备与支撑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信设备具有能够显示信息的显示模组。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子系统还包括支持提供电能的供电模组;所述供电模组能为所述功能设备和/或所述通信设备供电。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信设备包括支持提供电能的供电模组,所述供电模组用于为所述通信设备提供电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系统,所述电子系统包括:具有容纳空间和开口的壳体;功能设备,能通过所述开口存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或脱离所述容纳空间,且所述功能设备具有第一通信模组;通信设备,能至少部分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具有匹配所述第一通信模组的第二通信模组,能在所述功能设备处于脱离所述容纳空间的状态下和所述功能设备具有无线连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系统,一方面,通过壳体的容纳空间容纳功能设备和通信设备,实现了功能设备和通信设备的集中管理,便于用户携带;另一方面,通过壳体的开口能够使功能设备脱离容纳空间或存放在容纳空间,并且在功能设备脱离容纳空间的状态下,通过功能设备的第一通信模组和通信设备的第二通信模组建立无线连接,实现了功能设备可在脱离电子系统的情况下与通信设备进行通信,便于用户单独使用功能设备,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系统的组成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系统的一种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系统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a和图4b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系统组合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系统的另一种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系统的有一种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系统的一种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系统。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系统的组成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系统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以及图2所示,所述电子系统包括:

具有容纳空间和开口的壳体11;

功能设备12,能通过所述开口存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或脱离所述容纳空间,且所述功能设备12具有第一通信模组122;

通信设备13,能至少部分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具有匹配所述第一通信模组122的第二通信模组132,能在所述功能设备12处于脱离所述容纳空间的状态下和所述功能设备12具有无线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子系统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11,以便功能设备12和通信设备13均可容置在壳体11的容纳空间内,使得电子系统具有功能设备12和通信设备13的功能;其中,壳体11用于保护电子系统包括的各设备,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电子设备中包括的各设备以及每个设备的尺寸和形状设置壳体11,以使壳体11的容纳空间与各设备的尺寸和形状匹配。

本实施例的功能设备12为具有特定功能的设备。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功能设备12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图1中以功能设备12以具有音频输出功能的无线耳机为例,当然,本申请中的功能设备12不限于图1中所示的无线耳机,其他功能设备12也可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作为一种示例,壳体11具有的开口可位于靠近功能设备12的一侧,以使功能设备12可通过该开口存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或脱离所述容纳空间。作为另一种示例,壳体11的容纳空间内具有与功能设备12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的区域,如图1所示,以功能设备12为无线耳机为例,壳体11的容纳空间具有与无线耳机的尺寸和形状相匹配的凹槽,以使无线耳机容纳在容纳空间内时,无线耳机可存放在容纳空间的凹槽内。其中,无线耳机可卡和在容纳空间的凹槽内,以便于在携带电子系统时,无线耳机不会与容纳空间发生相对位置的变化,即无线耳机不会随意移动,避免丢失。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功能设备12包括:穿戴模组,用于所述功能设备12脱离所述容纳空间过程后、能保持所述功能设备12和穿戴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输出模组,用于依据所述第一通信模组122和所述第二通信模组132的通信,输出数据。其中,所述功能设备12脱离所述容纳空间过程后,表明功能设备12处于脱离容纳空间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功能设备为具有能够保持与穿戴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穿戴模组以及能够输出数据的输出模组。作为一种示例,所述功能设备可以是穿戴设备,例如无线耳机、头戴式显示屏;头戴式显示屏例如可以是智能眼镜、虚拟现实(vr)设备等等。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功能设备12为无线耳机时,一方面,功能设备12包括穿戴模组121,该穿戴模组121匹配使用者的耳朵形状和尺寸,以便于作为无线耳机的功能设备12可穿戴在使用者的耳朵上。另一方面,功能设备12包括输出模组,以便功能设备12穿戴在使用者的耳朵上时,通过输出模组输出的数据(例如音频数据),使用者能够听到输出模组输出的数据。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11还可包括壳体盖113,所述壳体盖113能够与具有开口和容纳空间的壳体11主体卡和连接,使得壳体盖113与壳体11主体形成封闭结构,以便在功能设备12容纳在容置空间内时,功能设备12不会与容纳空间发生相对位置的变化,即功能设备12不会随意移动,避免丢失。

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3具有通信功能,其具有匹配功能设备12的第一通信模组122的第二通信模组132;即功能设备12与通信设备13之间可通过第一通信模组122和第二通信模组132建立通信连接,使得功能设备12与通信设备13之间通过该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作为一种示例,在功能设备12处于脱离所述容纳空间的状态下,功能设备12与通信设备13之间通过第一通信模组122和第二通信模组132建立无线连接、以使功能设备12与通信设备13之间通过该无线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设备13能脱离所述容纳空间。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设备13通过所述壳体11具有的开口脱离所述壳体11的容纳空间。作为一种示例,壳体11具有的开口可设置在靠近功能设备12侧,功能设备12可先通过该开口脱离壳体11形成的容纳空间,通信设备13也可通过该开口脱离该容纳空间。作为另一种示例,壳体11具有的开口可设置在靠近通信设备13侧,通信设备13可先通过该开口脱离壳体11形成的容纳空间,功能设备12也可通过该开口脱离该容纳空间。这样,用户便于通过壳体11具有的一个开口使功能设备12和/或通信设备13脱离容纳空间,便于用户单独使用功能设备12和/或通信设备13;实际应用中,可基于功能设备12或通信设备13的独立使用频率设置开口的位置,例如功能设备12的独立使用频率远大于通信设备13的独立使用频率,则开口可设置在靠近功能设备12侧,便于用户通过开口使功能设备12脱离容纳空间,独立使用功能设备12,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另外,单开口的设计也大大降低了壳体的制备复杂度。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1具有的开口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功能设备12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脱离所述容纳空间;所述通信设备13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脱离所述容纳空间。

可以理解,如图1所示,第一开口111设置在靠近功能设备12侧,功能设备12可通过第一开口111脱离壳体11形成的容纳空间;第二开口112设置在靠近通信设备13侧,通信设备13可通过第二开口112脱离壳体11形成的容纳空间。这样,用户便于通过壳体11具有的第一开口111使功能设备12脱离容纳空间,通过第二开口112使通信设备13脱离容纳空间,双开口的设计便于用户单独使用功能设备12和/或通信设备13,可分别基于不同的开口从壳体11中取出功能设备12和通信设备13,大大提升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在其他实施例中,通信设备13也可不通过所述壳体11具有的开口脱离所述壳体11的容纳空间。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系统的另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通信设备13在壳体11的外部至少部分的容纳在容纳空间内。作为一种示例,靠近通信设备13的壳体11是封闭的且形成一凹槽,通信设备13具有第一连接结构,靠近通信设备13的壳体11上具有与该第一连接结构匹配的第二连接结构,以使通信设备13能够通过该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与壳体11固定贴合,使得通信设备13位于该凹槽内,从而实现通信设备13至少部分的位于容纳空间内。作为一种示例,该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可以是卡和结构,即通信设备13可卡和在壳体11上,也可通过该卡和结构脱离容纳空间。

图4a和图4b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系统组合后的示意图;如图4a和图4b所示,为通信设备13至少部分的位于容纳空间内的示意图,此时电子系统的壳体11和通信设备13形成封闭结构,功能设备12可容纳在在壳体11的容纳空间内;此时电子系统可视为集成有功能设备12以及通信设备13的功能。当功能设备12和/或通信设备13脱离容纳空间后,功能设备12和通信设备13之间可通过第一通信模组122和第二通信模组132之间的无线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系统,一方面,通过壳体的容纳空间容纳功能设备和通信设备,实现了功能设备和通信设备的集中管理,便于用户携带;另一方面,通过壳体的开口能够使功能设备脱离容纳空间或存放在容纳空间,并且在功能设备脱离容纳空间的状态下,通过功能设备的第一通信模组和通信设备的第二通信模组建立无线连接,实现了功能设备可在脱离电子系统的情况下与通信设备进行通信,便于用户单独使用功能设备,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系统;如图1、图2、图3、图4a以及图4b所示,所述电子系统包括:

具有容纳空间和开口的壳体11;

功能设备12,能通过所述开口存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或脱离所述容纳空间,且所述功能设备12具有第一通信模组122;

通信设备13,能至少部分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具有匹配所述第一通信模组122的第二通信模组132,能在所述功能设备12处于脱离所述容纳空间的状态下和所述功能设备12具有无线连接;

所述通信设备13通过所述壳体11具有的开口脱离所述壳体11的容纳空间;

所述通信设备13具有第一结构131;

所述第一结构131设置有用于贯穿挂绳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用于贯穿挂绳;

或者,所述第一结构131支持与固定组件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13脱离所述容纳空间过程后、保持所述通信设备13与支撑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其中,所述功能设备12脱离所述容纳空间过程后,表明功能设备12处于脱离容纳空间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13还具有第一结构131,第一结构131用于通信设备13能够以穿戴的方式与使用者保持稳定的相对位置关系。作为一种示例,如图所示,第一结构131可以为环状结构,该环状结构环绕通信设备13的侧边,也保持了通信设备13的美观。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结构131设置有用于贯穿挂绳的贯穿孔,作为一种示例,第一结构131可与通信设备13本体之间可形成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用于贯穿挂绳,以便通信设备13在独立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挂绳将通信设备13像项链一样佩戴从而实现通信设备13的独立使用。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结构131支持与固定组件活动连接;作为一种示例,固定组件上可具有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可与通信设备13的第一结构131活动连接。例如,固定组件上的连接结构可与第一结构131卡和连接。固定组件可以是环状,以便于穿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从而在所述通信设备13脱离所述容纳空间过程后(即通信设备13在独立使用时)、保持所述通信设备13与支撑体(即使用者的手腕)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用者可通过固定组件将通信设备13像手表或手环一样佩戴在手腕上从而实现通信设备13的独立使用。

上述两种实施方式均可适用于功能设备12独立使用的场景,若用户独立使用功能设备12,例如外出、跑步等场景,但功能设备12需要与通信设备13之间建立的无线连接实现数据传输,从而实现功能设备12的独立使用。在这种场景的下,通信设备13与功能设备12之间的距离不宜过远,因此可通过挂绳或固定组件将通信设备13关联在用户身上,从而使得通信设备13与功能设备12之间的距离保持在支持的通信距离之内。

本实施例中,挂绳和固定组件可容纳在壳体11的容纳空间内,也可作为电子系统的扩展配件。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系统,一方面,通过壳体的容纳空间容纳功能设备和通信设备,实现了功能设备和通信设备的集中管理,便于用户携带;另一方面,通过壳体的开口能够使功能设备脱离容纳空间或存放在容纳空间,并且在功能设备脱离容纳空间的状态下,通过功能设备的第一通信模组和通信设备的第二通信模组建立无线连接,实现了功能设备可在脱离电子系统的情况下与通信设备进行通信,便于用户单独使用功能设备;并且,用户在使用功能设备时,仅需要携带通信设备,具体可通过扩展配件、例如挂绳佩戴通信设备,或者通过固定组件穿戴通信设备,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系统。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系统的另一种逻辑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电子系统包括:

具有容纳空间和开口的壳体11;

功能设备12,能通过所述开口存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或脱离所述容纳空间,且所述功能设备12具有第一通信模组122;

通信设备13,能至少部分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具有匹配所述第一通信模组122的第二通信模组132,能在所述功能设备12处于脱离所述容纳空间的状态下和所述功能设备12具有无线连接;

所述通信设备13还包括:第三通信模组133,用于与所述电子系统以外的设备通信;其中,所述第二通信模组132的通信方式和所述第三通信模组133的通信方式不同。

处理模组134,用于处理所述第三通信模组133传输的数据;还用于处理所述第二通信模组132传输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模组122和第二通信模组132的通信方式相同,以使第一通信模组122和第二通信模组132建立无线连接,使功能设备12和通信设备13可基于该无线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本实施例中,第二通信模组132和第三通信模组133的通信方式不同,以便于电子系统可基于第三通信模组133与电子系统以外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通信模组122和第二通信模组132的最大通信距离小于所述第三通信模组133的最大通信距离。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模组122和所述第二通信模组132为近距通信模组;包括但不限于蓝牙通信模组、紫蜂(zigbee)通信模组等等。第三通信模组133可以是移动通信网络模组(例如4g系统模组、5g系统模组等等)或无线保真(wifi)模组。

例如,蓝牙的最大通信距离小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最大通信距离,则第一通信模组122和第二通信模组132可以是蓝牙模组,第三通信模组133可以是移动通信网络模组。

如此,通过通信设备13中的第二通信模组132,实现了通信设备的近距离通信,例如蓝牙通信等等,实现了基于蓝牙等近距离通信技术与功能设备12的交互;通过通信设备13中的第三通信模组133和处理模组134,实现了通信设备13的长距离通信,例如移动通信网络的通信,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实现了手机的功能。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系统,一方面,通过壳体的容纳空间容纳功能设备和通信设备,实现了功能设备和通信设备的集中管理,便于用户携带;另一方面,通过壳体的开口能够使功能设备脱离容纳空间或存放在容纳空间,并且在功能设备脱离容纳空间的状态下,通过功能设备的第一通信模组和通信设备的第二通信模组建立无线连接,实现了功能设备可在脱离电子系统的情况下与通信设备进行通信,便于用户单独使用功能设备,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系统;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系统的有一种逻辑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电子系统包括:

具有容纳空间和开口的壳体11;

功能设备12,能通过所述开口存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或脱离所述容纳空间,且所述功能设备12具有第一通信模组122;

通信设备13,能至少部分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具有匹配所述第一通信模组122的第二通信模组132,能在所述功能设备12处于脱离所述容纳空间的状态下和所述功能设备12具有无线连接;

所述通信设备13具有能够显示信息的显示模组135。

本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35的显示区域可设置在通信设备13的一面。作为一种示例,当通信设备13容纳在容纳空间内后,显示模组135的显示区域可设置在通信设备13的外表面,以便于当通信设备13容纳在容纳空间内后,使用者可直接看到显示模组135显示的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系统还包括支持提供电能的供电模组;所述供电模组能为所述功能设备12和/或所述通信设备13供电。

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模组包括第一接口,所述通信设备13和/或功能设备12包括第二接口;所述供电模组可通过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为通信设备13和/或功能设备12供电。

作为一种示例,通过建立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连接实现供电模组为通信设备13和/或功能设备12的供电,其中,通信设备13和/或功能设备12可在脱离容纳空间后、通过数据线连接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或者直接匹配连接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方式建立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连接;若通信设备13和/或功能设备12容纳在容纳空间内时,也可在壳体11内嵌连接线,通过内嵌的连接线建立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连接,实现通信设备13和/或功能设备12容纳在容纳空间内时、供电模组对通信设备13和/或功能设备12的供电。在其他实施例中,若供电模组的布局靠近通信设备13和/或功能设备12,则在通信设备13和/或功能设备12容纳在容纳空间内时、通过接口之间的直接匹配连接的方式建立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连接。例如第一接口可以为插针引脚,第二接口可以为插孔,则在通信设备13和/或功能设备12容纳在容纳空间内时,供电模块的插针可直接插入通信设备13的插孔内,实现对通信设备13的供电。

本实施例中,供电模组可固定设置于壳体11的容纳空间内,也可脱离容纳空间。实际应用中,供电模组可通过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脱离容纳空间。

实际应用中,供电模组还具有充电接口,以便于其他供电设备通过该充电接口为供电模组供电。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设备13包括支持提供电能的供电模组,所述供电模组用于为所述通信设备13提供电能。

本实施例中,供电模组固定设置于通信设备13中,用于为通信设备13提供电能。

作为一种示例,电子系统中可包括第一供电模组,通信设备13可包括第二供电模组,第一供电模组可为通信设备13的第二供电模组供电。第二供电模组可设置有与第一供电模组的第一接口匹配的第一接口,以便于在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匹配连接时、第一供电模组为第二供电模组供电。

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系统中的第一供电模块也可为电子系统以外的其他设备供电,例如为电子系统以外的手机等供电。实际应用中,第一供电模块的第一接口可以是目前常用的接口,例如迷你通用串行总线(miniusb)接口、usbtype-c接口等等,避免接口之间的转换,可直接为其他设备供电。

实际应用中,第一供电模组还可具有充电接口,以便于其他供电设备通过该充电接口为第一供电模块供电。

本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35显示的数据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时间数据、剩余电量数据。其中,剩余电量数据可包括第一供电模块的剩余电量和/或第二供电模块的剩余电量。时间数据可表明以下至少之一:当前的时间、使用者设置的定时时长、计时数据等。这样,便于用户可以清楚的确定时间相关数据和/或剩余电量数据,及时的为供电模组充电,

可以理解,通信设备13中还包括处理模组134,处理模组134与显示模组135之间具有通信连接,所述处理模组134用于处理所述显示模组135显示的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135可以为触控显示模组,所述触控显示模组用于检测触控操作;所述处理模组134,还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显示模组检测的触控操作,确定对应的指令,根据指令控制所述触控显示模组显示的数据内容,大大丰富了电子设备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方式。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设备13还可包括输出模组,用于依据所述处理模组134的处理输出提醒信息,其中,所述提醒信息可以是音频信息,丰富了电子设备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方式。

例如,用户可通过触控显示模组设置闹钟,即设置输出闹铃音的时间;处理模组134检测到当前的时间到达设置的时间时,控制输出模组输出闹铃音。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组134,在实际应用中可由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微控制单元(mcu,microcontrollerunit)或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实现。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系统,一方面,通过壳体的容纳空间容纳功能设备和通信设备,实现了功能设备和通信设备的集中管理,便于用户携带;另一方面,通过壳体的开口能够使功能设备脱离容纳空间或存放在容纳空间,并且在功能设备脱离容纳空间的状态下,通过功能设备的第一通信模组和通信设备的第二通信模组建立无线连接,实现了功能设备可在脱离电子系统的情况下与通信设备进行通信,便于用户单独使用功能设备,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