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狱视频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1584发布日期:2018-10-13 00:52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控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监狱视频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监控系统通常由摄像、传输、控制、显示等部分组成。摄像机通过同轴视频电缆将视频图像传输到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再将视频信号分配到各监视器及录像设备,同时可将需要传输的语音信号同步录入到录像机内。通过控制主机,操作人员可发出指令,对云台的上、下、左、右的动作进行控制及对镜头进行调焦变倍的操作,并可通过控制主机实现在多路摄像机及云台之间的切换。利用特殊的录像处理模式,可对图像进行录入、回放、处理等操作,使录像效果达到最佳。但是,现有的监狱视频监控系统采用的摄像设备通常只有一个摄像头,当其损坏是需要立即进行更换,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监狱视频监控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监狱视频监控系统,它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侧面且水平设置的三角柱形支撑体、固定在所述支撑体斜面上的旋转气缸、安装在所述旋转气缸上且倾斜向上设置的旋转轴以及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端的影像组件,所述影像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端的基体、安装在所述基体一端的第一摄像机、安装在所述基体另一端的第二摄像机、固定在所述基体上且延伸至超出所述第一摄像机和所述第二摄像机的遮盖挡板以及安装在所述遮盖挡板内表面的麦克风。

优化地,它还包括支撑在所述旋转轴侧面且延伸至所述基体上的多根支撑杆。

优化地,它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摄像机、所述第二摄像机和所述麦克风相连接的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摄像机和所述麦克风相连接的主控芯片、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接的4G无线模块、通过接收器与所述4G无线模块相连接的视频分配器、与所述视频分配器相连接的画面分割器、分别与所述视频分配器和所述画面分割器相连接的显示器,所述主控芯片还通过断路器与所述第二摄像机相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监狱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旋转气缸、旋转轴和具有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的影像组件进行配合,这样当使用中的第一摄像机损坏时,能够及时利用旋转气缸驱动使得第二摄像机旋转至摄像位置,不需要立即更换而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监狱视频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监狱视频监控系统影像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监狱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固定板1、支撑体2、旋转气缸3、旋转轴4和影像组件5等。

其中,固定板1竖直设置,它用于固定在墙壁上;支撑体2为三角柱形,它安装在固定板1的侧面且水平设置(支撑体2的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优选为45°);当固定板1固定在墙壁上时,可以在墙壁上凿一个洞以容纳支撑体2。旋转气缸3固定在支撑体2的斜面上,旋转轴4安装在旋转气缸3上且倾斜向上设置,利用旋转气缸3的工作可以带动旋转轴4进行转动。影像组件5安装在旋转轴4的上端,当旋转轴4转动时,影像组件5同步转动。影像组件5包括安装在旋转轴4上端的基体51、安装在基体51一端的第一摄像机52、安装在基体51另一端的第二摄像机53(第一摄像机52和第二摄像机53分别用于采集影像,当第一摄像机52未损坏而正常工作时,第二摄像机53不工作)、固定在基体51上且延伸至超出第一摄像机52和第二摄像机53的遮盖挡板54以及安装在遮盖挡板54内表面的麦克风56(用于采集声音)。

在本实施例中,监狱视频监控系统还包括支撑在旋转轴4侧面且延伸至基体51上的多根支撑杆6以及与第一摄像机52、第二摄像机53和麦克风56相连接的电控组件55,电控组件55包括分别与第一摄像机52和麦克风56相连接的主控芯片551(主控芯片551用于将第一摄像机52和麦克风56采集的影像和声音转化为电信号)、与主控芯片551相连接的4G无线模块553(4G无线模块553用于将主控芯片551输入的信号向外发送)、通过接收器554与4G无线模块553相连接的视频分配器555(接收器554用于接收4G无线模块553发送的信号,视频分配器555可以将上述的信号同时发送给多个输出设备而不受影像)、与视频分配器555相连接的画面分割器556(画面分割器556用于将上述信号在一台显示器557上进行多画面显示或单画面显示)、分别与视频分配器555和画面分割器556相连接的显示器557,主控芯片551还通过断路器552与第二摄像机53相连接,当第一摄像机52正常工作时,断路器552处于断开状态;当第一摄像机52不能正常工作时,第二摄像机53转动至工作位置,而断路器552接通而使得第二摄像机53正常工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