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扫频快速建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5718发布日期:2018-08-08 00:31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短波接入控制技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宽带扫频快速建链装置。



背景技术:

短波通信具有通信方式灵活,抗毁性强,发射功率小及设备简单的特点。由于受电离层的变化、衰落和接收距离等信号条件的影响,传统的短波通信方式可通率较低,在应急场景下选择合适频率并保证频率实时可通则尤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宽带扫频快速建链装置,以实现短波电台之间的自主选频、快速建链,提高了短波通信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宽带扫频快速建链装置,包括:

主控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窄带解调分析模块、宽带扫描侦听模块和接口模块;

所述窄带解调分析模块适于对接收的短波信号进行信号质量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发送给所述主控模块;

所述宽带扫描侦听模块适于对接收的短波信号进行侦听识别判断并将信号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主控模块;

所述主控模块适于依据接收到的所述分析结果以及所述信号判断结果完成对短波信号的选频以及建链并通过接口模块与外部电台连接完成通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宽带扫频快速建链装置内置适于接收短波信号的短波信号接收模块;

所述短波信号接收模块适于将接收到的短波信号通过一功分器分别发送给窄带解调分析模块以及宽带扫描侦听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窄带解调分析模块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窄带预选滤波电路、窄带混频电路、窄带滤波放大电路、第一模数转换芯片以及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所述窄带混频电路适于将通过窄带预选滤波电路预选出的窄带信号与一本振源发出的信号进行混频后传输给窄带滤波放大电路;

所述窄带滤波放大电路适于将混频后的窄带信号进行滤波以及放大后经过第一模数转换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发送给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适于对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解调和信号质量分析并将分析结构发送给所述主控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宽带扫描侦听模块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宽带预选滤波电路、宽带混频电路、宽带滤波放大电路、第二模数转换芯片以及FPGA;

所述宽带混频电路适于将通过宽带预选滤波电路预选出的宽带信号与所述本振源发出的另一信号进行混频后传输给宽带滤波放大电路进行放大;

所述宽带滤波放大电路适于将混频后的宽带信号进行滤波以及放大后经过第二模数转换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发送给FPGA;

所述FPGA适于对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侦听识别判断并将信号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主控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窄带解调分析模块还适于对接收到的短波信号进行解调后发送给所述主控模块并通过所述接口模块进行音频输出。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宽带扫频快速建链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触摸显示屏;

所述主控模块还适于将短波信号的选频以及建链结果在所述触摸显示屏进行显示。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宽带扫频快速建链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通讯模块;

所述通讯模块适于与上位机进行通讯,以实现业务下发以及信息上报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宽带扫频快速建链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地理信息接收模块;

所述地理信息接收模块适于接收北斗和/或GPS信号获取地理位置信息及时间信息并发送给所述主控模块进行存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宽带扫频快速建链装置,包括主控模块以及分别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窄带解调分析模块、宽带扫描侦听模块和接口模块;窄带解调分析模块适于对接收的短波信号进行信号质量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发送给主控模块;宽带扫描侦听模块适于对接收的短波信号进行侦听识别判断并将信号判断结果发送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适于依据接收到的分析结果以及信号判断结果完成对短波信号的选频以及建链并通过接口模块与外部电台连接完成通信,实现了短波电台的快速建链和自主选频功能,该装置经过探测后选频建链时间小于60s,未经过探测进行盲键链时间小于300s。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宽带扫频快速建链装置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宽带扫频快速建链装置的窄带解调分析模块、宽带扫描分析模块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宽带扫频快速建链装置。宽带扫频快速建链装置包括:主控模块以及分别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窄带解调分析模块、宽带扫描侦听模块和接口模块。

其中,窄带解调分析模块适于对接收的短波信号进行信号质量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发送给主控模块;宽带扫描侦听模块适于对接收的短波信号进行侦听识别判断并将信号判断结果发送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适于依据接收到的分析结果以及信号判断结果完成对短波信号的选频以及建链并通过接口模块与外部电台连接完成通信,实现了短波电台的快速建链和自主选频功能。

其中,主控模块采用标准的嵌入式处理器ARMLPC1766作为其核心CPU,通过时分码分相结合的信道接入策略,在物理层预先为各个台站进行编码处理,分配台站所属的呼叫与应答时隙,同时也为每个台站分配台站扩频识别码。根据业务量的需要,在同一时隙内可允许多个台站进行呼叫或应答,解决了频率信号严重的冲突和碰撞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窄带解调分析模块还适于对接收到的短波信号进行解调后发送给主控模块并通过接口模块进行音频输出。

请参阅图1及图2,宽带扫频快速建链装置内置适于接收短波信号的短波信号接收模块,短波信号接收模块适于将接收到的短波信号通过一功分器分别发送给窄带解调分析模块以及宽带扫描侦听模块。

具体的,窄带解调分析模块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窄带预选滤波电路、窄带混频电路、窄带滤波放大电路、第一模数转换芯片以及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窄带混频电路适于将通过窄带预选滤波电路预选出的窄带信号与一本振源发出的信号进行混频后传输给窄带滤波放大电路;窄带滤波放大电路适于将混频后的窄带信号进行滤波以及放大后经过第一模数转换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发送给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数字信号处理芯片适于对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解调和信号质量分析并将分析结构发送给主控模块。

其中,数字信号处理芯片适于采用DSP处理器,其型号是可以但不限于TMS320VC5510,采用了实时频谱感知技术,可以通过定时或人工方式启动对目标台站的双向频率探测,获取最直接可信的信道质量信息的分析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宽带扫描侦听模块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宽带预选滤波电路、宽带混频电路、宽带滤波放大电路、第二模数转换芯片以及FPGA;宽带混频电路适于将通过宽带预选滤波电路预选出的宽带信号与本振源发出的另一信号进行混频后传输给宽带滤波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宽带滤波放大电路适于将混频后的宽带信号进行滤波以及放大后经过第二模数转换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发送给FPGA;FPGA适于对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侦听识别判断并将信号判断结果发送给主控模块。

其中,FPGA为KINTEX-7系,采用了基于快速侦听的建链技术,可以实现接收端对通信信号分析速度达到10MHz/s,分析整个短波频段只需要3秒。

在本实施例中,宽带扫频快速建链装置还包括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触摸显示屏;主控模块还适于将短波信号的选频以及建链结果在触摸显示屏进行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宽带扫频快速建链装置还包括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通讯模块。通讯模块适于与上位机进行通讯,以实现业务下发以及信息上报的功能。通讯模块通过网口与上位机进行通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宽带扫频快速建链装置还包括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地理信息接收模块;地理信息接收模块适于接收北斗和/或GPS信号获取地理位置信息及时间信息并发送给主控模块进行存储。便于对宽带扫频快速建链装置的地理位置进行查询,方便维修。

在本实施例中,宽带扫频快速建链装置可直接连接外部宽带接收天线或者直接连接短波电台所配套的天调系统(天调及窄带短波天线),采用三线合一技术,实现天调的供电、控制信号、短波射频信号在同一根电缆中传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宽带扫频快速建链装置,包括主控模块以及分别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窄带解调分析模块、宽带扫描侦听模块和接口模块;窄带解调分析模块适于对接收的短波信号进行信号质量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发送给主控模块;宽带扫描侦听模块适于对接收的短波信号进行侦听识别判断并将信号判断结果发送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适于依据接收到的分析结果以及信号判断结果完成对短波信号的选频以及建链并通过接口模块与外部电台连接完成通信,实现了短波电台的快速建链和自主选频功能,该装置经过探测后选频建链时间小于60s,未经过探测进行盲键链时间小于300s。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