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的侧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0766发布日期:2018-12-25 20:4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终端的侧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侧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快速的更新换代,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手机样式,而消费增们对手机外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手机以智能手机为主,取消了手机正面的实体按键,但手机侧面设置的还是机械式实体按键,一般为音量加减、电源键,个别手机还带有指纹识别键。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手机侧边按键数量太多,模块的集成度低,外观不简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侧键结构,使得侧边多个按键的功能都集成于一个按键上,外观更加简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侧键结构,包含:侧键本体,设置在移动终端壳体的侧壁上;所述侧壁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侧键本体的安装位;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均设置于所述安装位内,并分别与移动终端的主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沿所述侧键本体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第一抵压件、第二抵压件和第三抵压件均设置于所述侧键本体靠近各弹片一侧,所述第一抵压件、所述第二抵压件和所述第三抵压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片、所述第二弹片和所述第三弹片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弹片、所述第二弹片和所述第三弹片分别用于被所述侧键本体上对应的抵压件按压,并分别在被按压之后触发所述主板执行相应操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一般的手机侧边具有音量加减和电源键三个按键;侧键本体为单个按键,可以通过三个抵压件可以分别按压三个弹片,分别执行相应操作,具有三个按键的功能,提高了按键模块的集成度,同时使得手机外观更加简洁。

另外,所述安装位为开设在所述侧壁上的凹槽。

另外,所述移动终端的侧键结构还包含: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侧键本体固定于所述凹槽内。

另外,所述固定件包括两块插接板和一块连接板,所述两块插接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侧键本体上设置有两个插接槽,所述两个插接槽均沿所述移动终端壳体的厚度方向开设;所述移动终端壳体上开设安装插槽,所述安装插槽沿所述移动终端壳体的厚度方向开设,并连通所述凹槽,所述固定件6的两块插接板贯穿所述安装插槽,并与位于所述凹槽中的所述侧键本体的插接槽插接配合。固定件通过插接与侧键本体实现配合,侧键本体的安装方便、稳固。

另外,所述安装插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插接板和所述连接板的厚度。使得固定件可以在安装插槽内倾斜;在按动侧键本体时,侧键本体会发生一定角度的倾斜,与侧键本体插接配合的固定件也会随之发生倾斜。

另外,所述凹槽沿所述侧键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侧槽壁分别为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且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分别从槽底至槽口朝彼此远离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弹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上、所述第二弹片设置于所述槽底、所述第三弹片设置于所述第二斜面上;所述侧键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为第一抵压斜面和第二抵压斜面,所述侧键本体相对于所述凹槽的一侧为平面,所述第一抵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抵压斜面上、所述第二抵压件设置于所述平面上、所述第三抵压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抵压斜面上;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抵压斜面倾斜方向与倾斜角度均相同,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二抵压斜面倾斜方向与倾斜角度均相同。

另外,所述第一斜面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槽底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斜面上开设有第三容置槽;所述第一弹片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所述第二弹片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中、所述第三弹片置于所述第三容置槽中,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深度均小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深度和所述第三容置槽的深度。容置槽和斜面的设置可以防止按动第二弹片时连带按动第一弹片或第三弹片。

另外,各容置槽中均设置有弹性软胶垫,所述胶垫与所述侧键本体相抵。弹性软胶垫与侧键本体之间存在较大摩擦力,可以防止侧键本体在凹槽内滑动。

另外,按压所述第二弹片所需的按压力均大于按压所述第一弹片和按压所述第三弹片的按压力。进一步防止按动第二弹片时连带按动第一弹片或第三弹片。

另外,所述第一抵压件、第二抵压件和第三抵压件均为弹性胶制软接触块。第一抵压件与第一弹片之间、第二抵压件与第二弹片之间和第三抵压件与第三弹片之间均为弹性接触,减小弹片和抵压件的损耗,延长侧键本体的使用寿命。

另外,所述侧键本体背离所述凹槽一侧设置有指纹模组,所述指纹模组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所述指纹模组用于识别用户的指纹信息,并将所识别的指纹信息上传至所述主板。指纹模组的功能也集成到侧键本体上,进一步提升了侧键模块的集成度和外观的简洁度。

另外,所述指纹模组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所述侧键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嵌设所述指纹模组的镂空部位,所述镂空部位用于供所述柔性电路板穿过;所述凹槽的槽底开设通槽,用于供所述柔性电路板穿过。指纹模组位于侧键本体背离凹槽一侧,柔性电路板连接主板需要贯穿侧键本体和凹槽。

另外,所述第一弹片、所述第二弹片和所述第三弹片均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各弹片均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主板,降低了侧键结构的复杂程度,简化了线路的布置,使得侧键结构在维修或替换零件时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移动终端壳体侧键的整体结构;

图2是侧键本体在凹槽内安装结构图;

图3是侧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侧键本体和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侧键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置在移动终端壳体1侧壁上的安装位、安装于安装位内的侧键本体3、设置于安装位内的第一弹片21、第二弹片22和第三弹片23。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为手机,第一弹片21、第二弹片22和第三弹片23均与手机主板电性连接,第一弹片21、第二弹片22和第三弹片23 分别为音量加弹片、电源弹片和音量减弹片,各弹片均用于分别被侧键本体3单独按压,触发主板执行相应操作。

侧键本体3形状狭长,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用于按压第一弹片21、第二弹片22和第三弹片23;安装位为凹槽2,如图3所示,侧键本体3朝向凹槽2的一侧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抵压件31、第二抵压件32和第三抵压件33,结合图3,第一抵压件31、第二抵压件32和第三抵压件33与第一弹片21、第二弹片22和第三弹片23 一一对应;在侧键本体3被按压时,抵压件会抵触并按压相应的弹片,触发主板并执行相应操作。侧键本体3作为单个按键,同时具有音量加、音量减和电源键三个按键的功能,提高了手机按键模块的集成度以及用户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抵压件为弹性胶制软接触块,故抵压件与弹片之间为柔性接触,抵压件可以保护弹片和侧键本体3,延长侧键本体3和弹片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侧键本体3上还设置有指纹模组35,指纹模组35可以识别用户的指纹信息,并将指纹信息传递给主板,侧键本体3上设有用于嵌设指纹模组35的镂空部位,镂空部位与侧键本体3靠近凹槽2一侧连通,指纹模组35上连接有柔性电路板4,柔性电路板4用于连接指纹模组35和主板,柔性电路板4穿过镂空部位,侧键本体3置于凹槽2中,凹槽2 的槽底72上开设有通槽5,通槽5用于供柔性电路板4穿过,即连接在指纹模组35上的柔性电路板4连续穿过镂空部位和通槽5,连接主板,使得指纹模组35可以执行相应操作。指纹模组35的设置使得侧键本体3进一步提升了手机按键模块的集成度和用户体验。

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的侧键结构还包含:固定件6,固定件6将侧键本体3固定在凹槽2内,防止侧键本体3从凹槽2中脱离,固定件6包括两块插接板61和一块连接板,两块插接板61连接在连接板的两端,同时,侧键本体3上开设有两个插接槽34,两个插接槽34 均沿移动终端壳体1的厚度方向设置,两块插接板61与两个插接槽34分别配合;移动终端壳体1上沿厚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插槽11,安装插槽11与凹槽2连通,安装插槽11的长度与固定件6的长度相同,固定件6可以通过安装插槽11插入凹槽2,与侧键本体3上的插接槽 34插接,将侧键本体3固定与凹槽2内。

值得注意的是,侧键本体3被按压时,侧键本体3会发生倾斜或位移,故安装插槽11的宽度大于插接板61和连接板的厚度,固定件6可以在安装插槽11中随侧键本体3发生倾斜或位移。

如图5所示,凹槽2沿侧键本体3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槽壁分别为第一斜面71和第二斜面 73,且第一斜面71和第二斜面73分别由槽底72至槽口朝彼此远离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弹片21设置在第一斜面71上,第二弹片22设置在槽底72上,第三弹片23设置在第二斜面 73上。对应的,结合图2,侧键本体3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为第一抵压斜面81和第二抵压斜面83,侧键本体3相对于凹槽2的一侧为平面82,其中,第一抵压件31设置在第一抵压斜面81上,第二抵压件32设置在平面82上,第三抵压件33设置在第二抵压斜面83上,第一斜面71与第一抵压斜面81倾斜方向与倾斜角度均相同,第二斜面73与所述抵压斜面倾斜方向与倾斜角度均相同。

如图5所示,第一斜面71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91、槽底72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92、第二斜面73上开设有第三容置槽93,各容置槽宽度相等,且相互连通。第一弹片21、第二弹片22和第三弹片23通过电路连接板连接形成弹片模组,弹片模组铺设于各容置槽中,第一弹片21、第二弹片22、和第三弹片23分别置第一容置槽91、第二容置槽92和第三容置槽 93中,槽底72上还开设有第四容置槽94,第四容置槽94长度方向与第二容置槽92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第四容置槽94与第二容置槽92连通,且同时与通槽5连通,弹片模组的电路连接板延伸至第四容置槽94中,位于第四容置槽94中的电路连接板与穿设通槽5的柔性电路板4连接,各弹片通过电路连接板连接柔性电路板4,进而连接主板,实现与主板的电性连接。弹片通过连接柔性电路板4来连接主板,无需电路连接板贯穿在凹槽2槽底72与主板连接,简化了凹槽2内电路布置的复杂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结合图3和图5,侧键本体3上的各抵压件的宽度均小于各容置槽的宽度,按压侧键本体3时,抵压件会进入容置槽中按压对应的弹片;如图4所示,第一容置槽 91和第三容置槽93的深度相同,均大于第二容置槽92的深度,即按压第一弹片21和第三弹片23所需的按压深度大于按压第二弹片22所需的按压深度,在按压侧键本体3中部时,第二抵压件32抵压第二弹片22,此时第一抵压件31无法抵压第一弹片21,同样的,第三抵压件33也无法抵压第三弹片23,容置槽的不同深度设置,可以在按压第二弹片22时防止连带按动第一弹片21和第三弹片23。

如图4所示,第二弹片22位于第二容置槽92中部,第二弹片22的自身高度高于第一弹片21和第三弹片23的自身高度,且按压第二弹片22所需的按压力均大于按压第一弹片21 和按压第三弹片23的按压力。按压侧键本体3的上部或下部时,侧键本体3会发生倾斜,侧键本体3上的第二抵压件32因侧键本体3的倾斜与第二弹片22抵压,由于第二弹片22的所需的按压力较大,按压第一弹片21或第三弹片23的连带压力不足以按压第二弹片22触发主板,而侧键本体3以第二弹片22为支撑点,形成类似杠杆的结构,按压侧键本体3的上部或下部时,侧键本体3会以第二弹片22为中心发生倾斜。即第二弹片22的自身高度和所需按压力大于第一弹片21和第二弹片22,可以防止在按压第一弹片21或第三弹片23时连带按动第二弹片22。同时主板识别第一弹片21和第三弹片23的信号优先级大于第二弹片22,在正向按压侧键本体3时,主板会使用微秒级延伸检测是否按压了第一弹片21或第三弹片23,并优先执行第一弹片21或第三弹片23的命令,即使连带按压第二弹片22的力较大,第二弹片22也难以触发主板执行相应操作。

如图4所示,第二容置槽92内还铺设有弹性软胶垫10,弹性软胶垫10铺设于电路连接板上,与侧键本体3抵触,弹性软件垫10表面摩擦力较大,可以放置侧键本体3以第二弹片 22为支点在凹槽2内晃动。

本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终端的侧键结构,由于侧键本体3形状狭长,且各弹片沿侧键本体 3的长度方向排列,侧键本体3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可以分别按压三个弹片,同时侧键本体3 上还设置有指纹模组35,侧键本体3具有四个按键的功能,提高了手机按键的集成化程度,优化了用户体验;通过凹槽2和侧键本体3上对应的斜面设置和各容置槽的设置,防止了按压第二弹片22时连带按压第一弹片21或第三弹片23;通过第二弹片22的高度和所需按压力,防止了按压第一弹片21或第三弹片23时连带按压第二弹片22触发主板的情况;各弹片和指纹模组35均通过柔性电路板4连接主板,简化了侧键结构的电路布置。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