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3832发布日期:2018-08-29 01:16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支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车载手机支架用于安装在车上以固定和支撑手机,现有技术中,车载手机支架大多分为夹持方式、磁铁吸方式、吸盘方式三大类:夹持方式的手机支架体积大、操作繁琐;磁铁吸方式的手机支架的强磁会对手机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需要在手机背面附加铁片;而现有的吸盘手机支架的吸盘底部都是密闭的,吸住手机后要取下手机时必须用力拉扯,或是一手握手机,一手去抠吸盘,使吸盘解除真空后才能取出手机,取出手机比较困难,并且吸盘与架身都会存在一定的悬空缝隙,吸盘属于软胶制品,吸上手机后,因吸盘跟架身有悬空缝隙,所以造成手机容易摇晃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吸盘手机支架取出手机困难并且手机容易摇晃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有固定座、活动座以及吸盘;该活动座可万向转动调节的设置于固定座上,该吸盘固定于活动座上,吸盘上具有一凹腔,该活动座上设置有连通凹腔的气道,气道中安装有气门芯,气门芯的键帽外露于活动座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弹夹片,弹夹片通过螺丝固定于固定座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弹夹片上套设有防滑硅胶套。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上通过螺丝杆固定有一万向球,该活动座包括有架身和下盖,该下盖与架身固定安装,万向球夹设于下盖和架身之间,前述气道设置于架身上。

优选的,所述万向球与架身之间夹设有防滑硅胶盖。

优选的,所述吸盘通过压固件和螺母配合固定在活动座上,螺母固定在活动座的底部,压固件的下端穿过吸盘和活动座而与螺母螺合连接固定,压固件的上端位于凹腔中。

优选的,所述压固件上开设有直孔和中段横孔,中段横孔通过直孔连通凹腔,该中段横孔连通气道。

优选的,所述吸盘的底部周缘与活动座的顶部周缘之间设置有高密度海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设置有气道,气道连通吸盘的凹腔,并配合设置有气门芯作为开关,气门芯在不受到外力按压时是处于密闭状态,当手机吸至吸盘上时,吸盘处于密封真空状态,能牢固的吸住手机,当气门芯受到外力按压时处于开放状态,空气瞬间通过气门芯进入到吸盘内部,使吸盘瞬间解除真空,手机即可单手轻松取出;本产品不仅体积小、安装方便、操作简单、能牢固的吸住手机、又能单手轻松取下手机,使用非常方便。

二、通过在架身顶部粘贴有环形的高密度海绵支撑住吸盘,高密度海绵可压缩并具有一定的弹力能够支撑住吸盘和手机,使其行车震动或用手操作手机显示屏时不会摇晃,增加稳固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固定座 20、活动座

21、架身 22、下盖

23、防滑硅胶盖 201、气道

30、吸盘 31、凹腔

41、弹夹片 42、螺丝

43、防滑硅胶套 44、螺丝杆

45、万向球 46、压固件

461、直孔 462、中段横孔

47、螺母 48、高密度海绵

50、气门芯 51、键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固定座10、活动座20以及吸盘30。

该固定座10上设置有弹夹片41,所述弹夹片41通过螺丝42固定于固定座10的底部,弹夹片41为,插入固定在汽车空调出风口处,弹夹片41采用螺丝42固定在固定座10底部的凹槽里,底座凹槽也可贴3M双面胶片,贴至汽车中控台适合的位置固定支架,两种固定方式。以及,所述弹夹片41上套设有防滑硅胶套43,起到防滑作用。

该活动座20可万向转动调节的设置于固定座10上,所述固定座10上通过螺丝杆44固定有一万向球45,该活动座20包括有架身21和下盖22,该下盖22与架身21固定安装,万向球45夹设于下盖22和架身21之间,下盖22与架身21螺合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万向球45与架身21之间夹设有防滑硅胶盖23,以控制万向球45的转动力度。

该吸盘30固定于活动座20上,吸盘30上具有一凹腔31,该活动座20上设置有连通凹腔的气道201,在本实施例中,气道201设置于架身21上,并且,气道201中安装有气门芯50,气门芯20与气道201螺合连接固定,气门芯50的键帽51外露于活动座20的侧面,气门芯50不受到外力按压时处于密闭状态,当受外力按压时,气门芯50处于开放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盘30通过压固件46和螺母47配合固定在活动座20上,螺母47固定在活动座20的底部,压固件46的下端穿过吸盘30和活动座20而与螺母47螺合连接固定,压固件46的上端位于凹腔31中。并且,所述压固件46上开设有直孔461和中段横孔462,中段横孔462通过直孔461连通凹腔31,该中段横孔462连通气道201。以及,所述吸盘30的底部周缘与活动座20的顶部周缘之间设置有高密度海绵48,高密度海绵48用于支托吸盘30,以防止手机晃动。

详述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时,当手机吸至吸盘30上时,吸盘30处于密封真空状态,牢固的吸住手机,架身21顶部粘贴的高密度海绵48刚好托住吸盘30和手机,起到防止手机晃动的作用。当需取下手机时,仅用单手握住手机,并用一根手指按压住气门芯50的键帽51,此时外部空气从气门芯50进入,通过架身21的侧面气道201、压固件46的直孔461和中段横孔462进入到吸盘30内部,使吸盘30瞬间解除真空,手机即可轻松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是:首先,通过设置有气道,气道连通吸盘的凹腔,并配合设置有气门芯作为开关,气门芯在不受到外力按压时是处于密闭状态,当手机吸至吸盘上时,吸盘处于密封真空状态,能牢固的吸住手机,当气门芯受到外力按压时处于开放状态,空气瞬间通过气门芯进入到吸盘内部,使吸盘瞬间解除真空,手机即可单手轻松取出;本产品不仅体积小、安装方便、操作简单、能牢固的吸住手机、又能单手轻松取下手机,使用非常方便。其次,通过在架身顶部粘贴有环形的高密度海绵支撑住吸盘,高密度海绵可压缩并具有一定的弹力能够支撑住吸盘和手机,使其行车震动或用手操作手机显示屏时不会摇晃,增加稳固性。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