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无线通信方式的音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9821发布日期:2018-11-02 22:06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具有无线通信方式的音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无线通信方式的音响。



背景技术:

音响是指除了人的语言、音乐之外的其他声响,包括自然环境的声响、动物的声音、机器工具的音响、人的动作发出的各种声音等。音响大概包括功放、周边设备(包括压限器、效果器、均衡器、VCD、DVD等)、扬声器(音箱、喇叭)、调音台、麦克风、显示设备等等加起来一套。其中,音箱就是声音输出设备、喇叭、低音炮等等。一个音箱里包括高、低、中三种扬声器,三种但不一定就三个。传统的蓝牙音响与外部控制设备的通信方式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另外,传统的蓝牙音响内部的电路结构复杂,硬件成本较高。且传统的蓝牙音响内部的电路由于缺少相应的电路保护功能,造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通信方式较为灵活、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具有无线通信方式的音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具有无线通信方式的音响,包括主控芯片、音频输入接口、SD卡、无线通信模块、功率放大电路、扬声器、充电电路、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充电控制电路、无线充电发射模块和DC/DC转换模块,所述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用于输入音频信号,所述SD卡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用于存储音频信号,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所述功率放大电路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用于对所述主控芯片接收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所述扬声器与所述功率放大电路连接、用于对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进行播放,所述充电电路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太阳能充电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太阳能充电控制电路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DC/DC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蓄电池和主控芯片连接、用于将所述蓄电池输出的电压转换为所述主控芯片的工作电压;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单片机、USB接口、直流电源、第一三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充电电池、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单片机的第四引脚和第八引脚均与所述USB接口的第一引脚、第一电容的一端、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USB接口的第五引脚连接并接地,所述单片机的第三引脚接地,所述单片机的第二引脚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所述单片机的第一引脚接地,所述单片机的第五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充电电池的正极和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充电电池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第三电容的一端和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USB接口的第二引脚作为信号发射端,所述USB接口的第四引脚作为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22kΩ。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无线通信方式的音响中,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型号为E-501。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无线通信方式的音响中,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型号为S-562。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无线通信方式的音响中,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无线通信方式的音响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GSM模块、GPRS模块、CDMA模块、CDMA2000模块、WCDMA模块、TD-SCDMA模块、Zigbee模块或LoRa模块。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无线通信方式的音响,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有无线通信模块,这样就不局限于蓝牙方式,因此可以增加通信的灵活性,充电电路包括单片机、USB接口、直流电源、第一三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充电电池、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该充电电路相对于传统的充电电路,其使用的元器件较少,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第二电阻用于对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流进行限流保护,因此通信方式较为灵活、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无线通信方式的音响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实施例中充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具有无线通信方式的音响实施例中,该具有无线通信方式的音响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该具有无线通信方式的音响包括主控芯片1、音频输入接口2、SD卡3、无线通信模块4、功率放大电路5、扬声器6、充电电路7、蓄电池8、太阳能电池板9、太阳能充电控制电路10、无线充电发射模块11和DC/DC转换模块12,其中,音频输入接口2与主控芯片1连接、用于输入音频信号,SD卡3与主控芯片1连接、用于存储音频信号,无线通信模块4与主控芯片1连接、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功率放大电路5与主控芯片1连接、用于对主控芯片1接收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扬声器6与功率放大电路5连接、用于对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进行播放,充电电路7与蓄电池8连接,太阳能电池板9与太阳能充电控制电路10连接,太阳能充电控制电路10与蓄电池8连接,无线充电发射模块11与蓄电池8连接,DC/DC转换模块12分别与蓄电池8和主控芯片1连接、用于将蓄电池8输出的电压转换为主控芯片1的工作电压。

本实施例中,主控芯片1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控制芯片,功率放大电路5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路结构,太阳能充电控制电路10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控制电路的结构,无线充电发射模块11和DC/DC转换模块12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路结构。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无线通信模块4,可以增加通信的灵活性。该无线通信模块4可以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GSM模块、GPRS模块、CDMA模块、CDMA2000模块、WCDMA模块、TD-SCDMA模块、Zigbee模块或LoRa模块等。通过设置多种无线通信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和不用场合的需求,尤其是采用LoRa模块时,其通信距离较远,且通信性能较为稳定,适用于对通信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图2为本实施例中充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2中,该充电电路7包括单片机、USB接口、直流电源VCC、第一三极管Q1、第一稳压二极管D1、第二稳压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LED、充电电池BT、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其中,单片机的第一引脚为温度检测输入引脚,单片机的第二引脚为充电引脚,单片机的第三引脚为电源接地引脚,单片机的第四引脚为正输入引脚,单片机的第五引脚为电池连接引脚,单片机的第六引脚悬空,单片机的第七引脚为充电状态指示引脚,单片机的第八引脚为使能输入引脚。

本实施例中,单片机的第四引脚和第八引脚均与USB接口的第一引脚、第一电容C1的一端、发光二极管LED的阳极和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的阴极与单片机的第七引脚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USB接口的第五引脚连接并接地,单片机的第三引脚接地,单片机的第二引脚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单片机的第一引脚接地,单片机的第五引脚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充电电池BT的正极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充电电池BT的负极接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三电容C3的一端和直流电源VCC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和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均接地,USB接口的第二引脚作为信号发射端TX,USB接口的第四引脚作为信号接收端RX。

该充电电路7相对于传统的充电电路,其使用的元器件较少,电路结构较为简单,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第二电阻R2为限流电阻,用于对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流进行限流保护,因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22kΩ,直流电源VCC提供的电压为8V。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电阻R2的阻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该充电电路7采用单片机对充电电池BT进行恒流和恒压充电,恒压充电电压为5V。如果输入电压掉电,单片机自动进入低功耗的睡眠模式,此时充电电池BT的电流消耗小于3.5微安。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三极管Q1也可以为PNP型三极管,但这时电路的结构也要相应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中,该充电电路7还包括第三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单片机的第一引脚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接地。第三二极管D3为限流二极管,用于对单片机的第一引脚所在的支路进行限流保护,以进一步增强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三二极管D3的型号为E-501,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三二极管D3也可以选择其他型号具有类似功能的二极管。

本实施例中,该充电电路7还包括第四二极管D4,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与单片机的第五引脚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与充电电池BT的正极连接。第四二极管D4为限流二极管,用于对单片机的第五引脚所在的支路进行限流保护,以更进一步增强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四二极管D4的型号为S-562,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四二极管D4也可以选择其他型号具有类似功能的二极管。

总之,本实施例中,由于设有无线通信模块4,这样就不局限于蓝牙方式,因此可以增加通信的灵活性。该充电电路7相对于传统的充电电路,其使用的元器件较少,电路结构较为简单,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另外,该充电电路7中设有限流电阻,因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