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线运作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0280发布日期:2018-10-30 23:4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缆线运作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缆线运作监测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于缆线运作传输讯息的状态下监测缆线内的阻抗状态的缆线运作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缆线(例如波导、同轴缆线和双绞线)是现代无线与数据通讯、卫星通讯和雷达最广泛使用的零件,同时也是导致这类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测试缆线非常重要,一般的缆线测试程序会先确认缆线是否故障,或是其特性是否超出所要的规格。如果确认缆线故障时,接着就必须针对故障的实体位置进行定位。一旦定位完成之后,下一步就是要了解遇到的是哪种故障,并进行修复。

而一般能够通过特性阻抗来进行判断缆线是否故障,现有做法是以时域反射仪(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来进行量测,TDR主要是测量来自缆线的反射信号。反射可以是在从CT到远端终端或缆线端子的相应距离处由诸如开路或短路之类的阻抗不连续引起的近端反射、中距离反射或远端反射。

然而,由于避免干扰,故会于缆线出厂前进行测试,而若是缆线用于传输信号时,将会造成内部阻抗产生动态变化,故通过TDR进行量测阻抗变化将无法判断是因传输或是缆线本身线材受到损伤而造成阻抗变化,因此,传统使用TDR相关的仪器测量缆线是否故障的技术是有缺陷的,若能够改善,方能够于传输过程中进行判断缆线的配线是否为造成故障的原因。

因此,若能够于缆线内部设置至少一个阻抗测试线,因此当缆线内部的传输导线用于传输信号时,该阻抗测试线则不用于传输信号,故能够对该阻抗测试线进行发射一阻抗信号,并将该阻抗测试线内反射出的阻抗信号用于进行分析阻抗变化,则能够于该传输导线进行传输信号的同时,也能够取得阻抗变化数据,以能够进行判断缆线是否有故障发生,因此本实用新型应为一最佳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缆线运作监测系统,包括一缆线,内部具有多个传输导线及至少一个阻抗测试线,而该缆线一端设置有一连接头,且该传输导线及阻抗测试线能够延伸至该连接头内;一缆线运作监测装置,与该缆线相连接,而该缆线运作监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输入连接端,其中该缆线的连接头连接于该输入连接端上;至少一个输出连接端;至少一个监测结果输出连接端;一系统控制器,用以控制该缆线运作监测装置的运作,而该系统控制器能够将一由该缆线的阻抗测试线内被反射的阻抗信号进行测量反射波的电压幅度以分析出一阻抗变化数据,另外,还能够依据该反射波的反射点到发射点的时间值,以分析出传输路径中阻抗变化点的位置数据;一第一缆线信号接收/发射器,与该输入连接端及该系统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以能够接收该缆线的传输导线所输入的传输信号、并发射至该系统控制器,或是接收通过该系统控制器的传输信号、并发射至该缆线的传输导线;一第二缆线信号接收/发射器,与该输出连接端及该系统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以能够接收该输出连接端所输入的传输信号、并发射至该系统控制器,或是接收通过该系统控制器的传输信号、并发射至该输出连接端;一阻抗信号产生器,与该系统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以于该系统控制器有接收到传输信号时,该阻抗信号产生器能够产生出一阻抗信号;一阻抗信号发射器,与该阻抗信号产生器及该输入连接端电性连接,用以将该阻抗信号产生器所产生的阻抗信号能够发射穿过该输入连接端进入该缆线的阻抗测试线内,而该阻抗测试线的传输路径中发生阻抗变化时,一部分阻抗信号会被反射至该输入连接端,另一部分阻抗信号则会继续向该阻抗测试线的传输路径传输;一阻抗信号接收器,与该输入连接端电性连接,用以能够接收该缆线的阻抗测试线所输入的阻抗信号、并发射至该系统控制器;以及一运算结果输出器,与该系统控制器及该监测结果输出连接端电性连接,用以通过该监测结果输出连接端将该阻抗变化数据及该阻抗变化点的位置数据由该监测结果输出连接端传输出去。

更具体的说,所述输出连接端系连接有一第一负载装置。

更具体的说,所述监测结果输出连接端连接有一分析结果装置,该分析结果装置用以接收该阻抗变化数据及该阻抗变化点的位置数据。

更具体的说,所述分析结果装置还具有一显示荧幕,而该显示荧幕上能够显示该阻抗变化数据及该阻抗变化点的位置数据。

更具体的说,所述缆线运作监测装置还包括有一与该运算结果输出器电性连接的无线传输器,用以将该阻抗变化数据及该阻抗变化点的位置数据以无线模式传输出去。

更具体的说,所述无线模式为蓝牙或是Wi-Fi、红外线或行动通讯网路。

更具体的说,所述缆线另一端设置有一连接头,该连接头与一第二负载装置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缆线运作监测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缆线运作监测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缆线运作监测系统的实施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缆线

11 传输导线

12 阻抗测试线

13 连接头

14 凹折处

15 凹折处

16 连接头

2 缆线运作监测装置

201 输入连接端

202 输出连接端

203 监测结果输出连接端

204 系统控制器

205 第一缆线信号接收/发射器

206 第二缆线信号接收/发射器

207 阻抗信号产生器

208 阻抗信号发射器

209 阻抗信号接收器

210 运算结果输出器

211 无线传输器

3 第一负载装置

4 分析结果装置

41 显示荧幕

5 第二负载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实用新型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技术效果,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请参阅图1及2,为本实用新型缆线运作监测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及架构示意图,由图中可知,该缆线运作监测系统包括有一缆线1及一缆线运作监测装置2,该缆线1内部具有多个传输导线11及至少一个阻抗测试线12,而该缆线1二端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头13,16,且该传输导线11及阻抗测试线12能够延伸至该连接头13,16内,其中一连接头16可连接一第二负载装置5。

该缆线运作监测装置2与该缆线1相连接,而该缆线运作监测装置2包括至少一个输入连接端201、至少一个输出连接端202、至少一个监测结果输出连接端203、一系统控制器204、一第一缆线信号接收/发射器205、一第二缆线信号接收/发射器206、一阻抗信号产生器207、一阻抗信号发射器208、一阻抗信号接收器209、一运算结果输出器210及一无线传输器211,其中该缆线1的连接头13连接于该输入连接端201上。

该系统控制器204用以控制该缆线运作监测装置2的运作,而该系统控制器204能够将一由该缆线1的阻抗测试线12内被反射的阻抗信号进行测量反射波的电压幅度以分析出一阻抗变化数据,另外,还能够依据该反射波的反射点到发射点的时间值,以分析出传输路径中阻抗变化点的位置数据。

该第一缆线信号接收/发射器205用以能够接收该缆线1的传输导线11所输入的传输信号、并发射至该系统控制器204,或是接收通过该系统控制器204的传输信号、并发射至该缆线1的传输导线11;而该第二缆线信号接收/发射器206用以能够接收该输出连接端202所输入的传输信号、并发射至该系统控制器204,或是接收通过该系统控制器204的传输信号、并发射至该输出连接端202;

因此,该第二负载装置5经由该缆线1的传输导线11输入传输信号后,能够通过该输入连接端201进入该第一缆线信号接收/发射器205中,并由该第一缆线信号接收/发射器205能够将传输信号输入给该系统控制器204,而该系统控制器204再将传输信号通过该第二缆线信号接收/发射器206输出至该输出连接端202,并再发送给该第一负载装置3,反之,该第一负载装置3也能够将传输信号反向沿相同传输路径回传给该缆线运作监测装置2,并再由该缆线运作监测装置2的输入连接端201输出至该缆线1的传输导线11传送至第二负载装置5,使第一负载装置3及第二负载装置5可相互进行资料传输。

该阻抗信号产生器207于该系统控制器204有接收到传输信号时,能够产生出一阻抗信号,并再由该阻抗信号发射器208将该阻抗信号产生器207所产生的阻抗信号能够发射穿过该输入连接端201进入该缆线1的阻抗测试线12内,而该阻抗测试线12的传输路径中发生阻抗变化时,一部分阻抗信号会被反射至该输入连接端201,另一部分阻抗信号则会继续向该阻抗测试线12的传输路径传输;

而被反射至该输入连接端201的阻抗信号则会由该阻抗信号接收器209接收后再输出至该系统控制器204,并于该系统控制器204运算完阻抗变化数据及该阻抗变化点的位置数据后,再通过该运算结果输出器210由该监测结果输出连接端203传输给该具有显示荧幕41的分析结果装置4,且该无线传输器211也能够直接以无线模式(蓝牙或是Wi-Fi)将阻抗变化数据及该阻抗变化点的位置数据传输给该分析结果装置4。

因此,如图3所示,当该缆线1因施工或是布线产生出两个凹折处14,15时,该分析结果装置4的显示荧幕41上则会显示出阻抗变化数据,由于能够依据该阻抗变化点的位置数据来进行区分阻抗变化数据是属于哪一段的位置,因此能够判断显示荧幕41上的波形的两个突波是代表该阻抗测试线12产生凹折处14,15所造成的阻抗变化,因此也能够判断相同位置的传输导线11也会相同产生阻抗变化,故能够对于凹折处14,15进行处理,以将造成的阻抗变化消除。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缆线运作监测系统,与其他现有技术相互比较时,其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能够于缆线内部设置至少一个阻抗测试线,因此当缆线内部的传输导线用于传输信号时,该阻抗测试线则不用于传输信号,而是对该阻抗测试线进行发射一阻抗信号,并将该阻抗测试线内反射出的阻抗信号用于进行分析阻抗变化。

(2)本实用新型由于用于阻抗测量的阻抗测试线仅用于测量,故不会因一般传输信号而造成误判,因此本实用新型则能够于该传输导线进行传输信号的同时,也能够取得阻抗变化数据,并进一步能够进行判断缆线是否有故障发生。

本实用新型已通过上述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是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实用新型前述的技术特征及实施例,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须视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