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缝切换红外手势控制车载蓝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9085发布日期:2020-02-14 17:45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缝切换红外手势控制车载蓝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耳机领域,具体是一种无缝切换红外手势控制车载蓝牙。



背景技术:

将车载免提蓝牙与蓝牙耳机相结合配套使用,充分发挥蓝牙耳机与车载免提蓝牙二者的优势,让使用者既免去了使用车载免提蓝牙的私密性差的问题,又免去了蓝牙耳机长期佩戴耳朵不适的问题。自从蓝牙耳机问世以来,一直是行动商务族提升效率的好工具。但是对于车载蓝牙与耳机的运用,还存在以下的问题:1.现有的车载蓝牙与蓝牙耳机都是分开的独立的产品,在两者交替使用时需要在手机上频繁的切换链接,使用复杂,不能做到无缝切换;2.现有的车载蓝牙在使用时无法对车上的其他乘客做到通话保密,所以对使用者的隐私保护不足;3.现有的蓝牙耳机都是按键控制,容易造成司机开车分心利于行车安全。4.现有的蓝牙耳机由于体积都很小巧,所以耳机中的电量也相对不足,故需要经常充电,而现有耳机都是采用插线充电,非常不利于行车安全。5.现有的蓝牙耳机在汽车上缺少专用安放位置。6,现有车载免提无法在下车时随身携带使用。7.蓝牙在用户离开汽车后,会自动关机省电,当用户再次上车时蓝牙系统无法自动开机。用户需要手动开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缝切换红外手势控制车载蓝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缝切换红外手势控制车载蓝牙,包括主机控制盒和蓝牙耳机,所述主机控制盒包括有磁吸附接口,充电电路,共地噪音隔离电路,电池,控制电路,红外手势侦测电路,震动侦测电路;所述蓝牙耳机包括有充电电路,电池,蓝牙电路,磁吸附接口,麦克风拾音电路;所述蓝牙耳机与主机控制盒之间通过磁吸附接口相对接,所述主机控制盒的壳体上设置有红外手势侦测探头,所述红外手势侦测探头位于磁吸附接口的正下方,所述主机控制盒的侧壁上设置有usb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蓝牙耳机与主机控制盒之间通过磁吸附接口不仅呈控制信号连接,同时呈状态信号,音频信号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蓝牙耳机与手机端呈无线匹配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机控制盒的供电源为车载充电端口,所述主机控制盒的信号输出端送到汽车aux端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红外手势侦测电路设置为以下感应状态,手机端呈来电状态时:手掌向左滑动为拒接电话,手掌向右滑动为接听电话;手机端呈通话状态时:手掌靠近红外手势侦测口1秒钟为挂断电话,手掌靠近红外手势侦测口左右晃动为将麦克风静音/解除麦克风静音;手机端呈播放音乐状态状态时:手掌向左滑动为播放上一曲,手掌向右滑动为播放下一曲,手掌靠近红外手势侦测口1秒钟为暂停/播放;手机端呈播放非通话状态时:手掌靠近红外手势侦测口左右晃动为唤醒手机语音助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机控制盒与车载充电端口以及汽车aux端口通过usb数据线相连接,所述数据线是连接主机控制盒的侦测线,同时也是主控mcu的烧录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实现手机与蓝牙耳机的智能无缝链接,在蓝牙耳机和车载主机之间随意切换,操作简单实用,为需要注意力保持集中的驾车人员提供安全保护;

2.让使用者在车上使用时可以随时选择使用耳机模式还是车载主机模式,从而到达保护使用者的隐私的目的;

3.使用者无需一直佩戴耳机,而只需在接听私密电话时佩戴,即节省蓝牙耳机的用电,也解决了长时间佩戴带来的不舒适感;

4.全程手势控制,不需要客户按键控制,这样可以不让驾车人员分心;

5.随身充电盒功能,用户下车后可以将整个蓝牙系统取下带走,主机控制盒就可以充当一个耳机收纳盒的同时还可以为耳机充电;

6.用户上车时蓝牙系统靠侦测开关车门的震动自动开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完美整合现有的蓝牙耳机与车载蓝牙到一个蓝牙系统,从而达到对蓝牙的集中管理,协调使用做到智能无缝的对接,并且融合手势控制于一体,让驾驶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机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蓝牙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势控制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手势控制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手势控制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手势控制示意图四。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机控制盒数据端口接线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机控制盒数据端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机控制盒磁吸附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机控制盒与蓝牙耳机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架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手势侦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无缝切换红外手势控制车载蓝牙,包括主机控制盒和蓝牙耳机,所述主机控制盒包括有磁吸附接口,充电电路,共地噪音隔离电路,电池,控制电路,红外手势侦测电路,震动侦测电路;所述蓝牙耳机包括有充电电路,电池,蓝牙电路,磁吸附接口,麦克风拾音电路;所述蓝牙耳机与主机控制盒之间通过磁吸附接口相对接,所述主机控制盒的壳体上设置有红外手势侦测探头,所述红外手势侦测探头位于磁吸附接口的正下方,所述主机控制盒的侧壁上设置有usb接口,所述蓝牙耳机与主机控制盒之间通过磁吸附接口不仅呈控制信号连接,同时呈状态信号,音频信号连接,所述主机控制盒的供电源为车载充电端口,所述主机控制盒的信号输出端送到汽车aux端口。所述蓝牙耳机与手机端呈无线匹配连接,所述红外手势侦测电路设置为以下感应状态,手机端呈来电状态时:手掌向左滑动为拒接电话,手掌向右滑动为接听电话,手机端呈通话状态时:手掌靠近红外手势侦测口1秒钟为挂断电话,手掌靠近红外手势侦测口左右晃动为将麦克风静音/解除麦克风静音;手机端呈播放音乐状态状态时:手掌向左滑动为播放上一曲,手掌向右滑动为播放上一曲,手掌靠近红外手势侦测口1秒钟为暂停/播放,手机端呈非通话状态时:手掌靠近红外手势侦测口左右晃动为唤醒手机语音助手,所述主机控制盒与车载充电端口以及汽车aux端口通过usb数据线相连接,所述数据线是连接主机控制盒的侦测线,同时也是主控mcu的烧录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作业时,请参阅图1、图2、图9和图10,将主机控制盒和蓝牙耳机相组合。主机控制盒通过磁吸附接口给耳机充电,提供耳机安放位,待机:侦测汽车的震动控制蓝牙系统开机,手势控制:主机控制盒将手势侦测电路的手势信号转换后送给耳机,并控制耳机,通过蓝牙耳机的蓝牙协议完成对手机的有限控制。音频传输:蓝牙耳机将音频信号通过磁吸附端口传输到主机控制盒,通过主机控制盒的处理后再将音频信号通过主机控制盒的数据端口有线传输到汽车的aux输入口,从而达到在车内立体化播放的效果。配对连接:蓝牙耳机与手机进行配对连接。

控制操作时,请参阅图3~图6:

手势1(手掌向左滑动,参阅图3):

a,手机来电状态下此手势为:拒接电话

b,手机播放音乐状态下此手势为:播放上一曲;

手势2(手掌向右滑动,参阅图4):

a,手机来电状态下此手势为:接听电话

b,手机播放音乐状态下此手势为:播放下一曲;

手势3(手掌靠近红外手势侦测口1秒钟,参阅图5):

a,手机通话状态下此手势为:挂断电话

b,手机播放音乐状态下此手势为:暂停/播放;

手势4(手掌靠近红外手势侦测口左右晃动,参阅图6):

c,手机通话状态下此手势为:将麦克风静音/解除麦克风静音

d,手机非通话状态下此手势为:唤醒手机语音助手;

参阅图8、图11和图12,所述蓝牙耳机与手机端配对并无线连接,同时蓝牙耳机与主机控制盒之间通过磁吸附接口相连接;与此同时主机控制盒也通过usb连接线与车载端相连接。工作时,手机端将数据信号传输给蓝牙耳机,蓝牙耳机再将数据信号传输给主机控制盒,主机控制盒再将音频信号传输给汽车的aux输入口,从而将音频信号通过汽车上音频播放装置播放。操作时,红外手势侦测探头对人员的手势进行侦测,主机控制盒从而解读手势命令并转换为控制信号,主机控制盒将控制信号传输给蓝牙耳机,蓝牙耳机再将控制信号传输给手机端,从而在手机端进行命令的操作。实现普通车载蓝牙的打电话接电话播放音乐的功能,并且手势控制播放音乐,打接电话的,语音助手等。当人员需要进行私密接听操作时,取下蓝牙耳机并佩戴即为耳机模式,从而断开与主机控制盒之间的连接,将耳机放到主机控制盒上时即为免提模式;免提模式与耳机模式无缝切换。在取下整套蓝牙系统后,主机控制盒也可以转换为一个耳机收纳盒与移动充电盒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现车载免提蓝牙与蓝牙耳机的智能无缝链接,在蓝牙耳机和车载主机之间随意切换,操作简单实用,为需要注意力保持集中的驾车人员提供安全保护;让使用者在车上使用时可以随时选择使用耳机模式还是车载主机模式,从而到达保护使用者的隐私的目的;使用者无需一直佩戴耳机,而只需在接听私密电话时佩戴,即节省蓝牙耳机的用电,也解决了长时间佩戴带来的不舒适感;全程手势控制,不需要客户按键控制,这样可以不让驾车人员分心;随身充电盒功能,用户下车后可以将整个蓝牙套装取下带走,主机控制盒就可以充当一个耳机收纳盒的同时还可以为耳机充电;用户上车时蓝牙系统靠侦测开关车门的震动自动开机。本实用新型完美整合现有的蓝牙耳机与车载蓝牙到一个蓝牙系统,从而达到对蓝牙的集中管理,协调使用,做到智能无缝的对接,并且融合手势控制于一体,让驾驶更安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