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骨架超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5434发布日期:2018-12-11 21:55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骨架超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骨架超薄扬声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式扬声器通常都是由驱动系统(永磁体、芯柱、导磁板)、振动系统(纸盆、音圈、弹波)和支撑辅助系统(盆架、垫边、端子)等三大部份构成。此类结构扬声器都为常规类型,也是各类型扬声器中运用最多、最广泛的,其结电声器件叠加造成扬声器的整体厚度太厚,把零件设计很薄时,就会牺牲扬声器的低频响应。一个高品质扬声器单元,其扬声器的最大振幅是非常关键的设计,扬声器的厚度就变得非常重要了。随着现在的电子产品越做越薄,对能发出声音的扬声器也同样要求小型化、轻薄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骨架超薄扬声器,其通过采用双骨架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小扬声器的整体厚度,达到同样的振幅、同样的低频响应。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骨架超薄扬声器,包括盆架及沿轴向从前向后依次设置在盆架内的振膜、导磁片、第一磁体和U型导磁板,U型导磁板的侧壁延伸至径向对应导磁片的位置;振膜的后端设置有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沿径向内外布置;第一骨架上设有音圈,音圈延伸至U型导磁板的侧壁和导磁片之间;第二骨架经弹波连接盆架。

优选的,振膜为向前凸起的球面。

优选的,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为同轴设置的圆柱体。

优选的,第二骨架位于U型导磁板的径向外侧。

优选的,导磁片的前端还设置有第二磁体。

优选的,第二磁体、导磁片、第一磁体、U型导磁板、盆架上开设有轴向的贯通通道。

优选的,第一骨架和/或第二骨架经粘接方式连接振膜。

优选的,振膜上设置有卡槽,第一骨架和/或第二骨架的前端夹设与卡槽内完成相互固定。

优选的,第二骨架的后端粘接在弹波上。

优选的,弹波经粘接方式连接盆架。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骨架超薄扬声器,其通过采用双骨架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小扬声器的整体厚度,达到同样的振幅、同样的低频响应;利用双骨架的方式把音圈的振动幅度和弹波的振动幅度进行内外叠加,改变了传统的扬声器上下结构叠加的方法,在相同的音圈卷幅、相同的振动幅度下,有效的降低了扬声器的整体高度;振膜球面前凸连接两骨架,有效的为音圈和磁路提供了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扬声器的立体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扬声器的轴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去掉盆架及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中对于前后方向的定义基于扬声器产品的使用设置方向,其朝向外部的一侧为前侧,另一侧为后侧,然该前后方向仅确定表述基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所保护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不局限于该基准。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双骨架超薄扬声器,包括盆架3及沿轴向从前向后依次设置在盆架3内的振膜1、导磁片8、第一磁体9和U型导磁板10,U型导磁板10的侧壁延伸至径向对应导磁片8的位置;振膜1的后端设置有第一骨架6和第二骨架5,第一骨架6和第二骨架5沿径向内外布置;第一骨架6上设有音圈,音圈延伸至U型导磁板10的侧壁和导磁片8之间;第二骨架5经弹波4连接盆架3。

U型导磁板10为轴向截面为U型的导磁件,导磁片8和第一磁体9优选设置在U型导磁板10内。传统的扬声器,其一般音圈和弹波4均配置与单个骨架上,为了保证足够的振动幅度,其骨架的长度一般较长,导致扬声器的整体高度较大,限制了扬声器的安装方式。

本实施例的一种双骨架超薄扬声器,其通过采用双骨架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小扬声器的整体厚度,达到同样的振幅、同样的低频响应;利用双骨架的方式把音圈的振动幅度和弹波4的振动幅度进行内外叠加,改变了传统的扬声器上下结构叠加的方法,在相同的音圈卷幅、相同的振动幅度下,有效的降低了扬声器的整体高度;扬声器整体厚度很薄,在保证了产品所需的振动幅度下,便于灵活设置在音响产品上。

本实施例的振膜1优选为向前凸起的球面,振膜1球面前凸连接两骨架,有效的为音圈和磁路提供了安装空间。

本实施例的第一骨架6和第二骨架5优选为为同轴设置的圆柱体,第一骨架6上的音圈设于U型导磁板10和导磁片8之间的径向间隙内,第二骨架5则位于U型导磁板10的径向外侧,通过两骨架内外叠加的方式来降低扬声器单元的高度,又不影响扬声器的最大振幅。

如图2和图3所示,导磁片8的前端还设置有第二磁体7,第二磁体7的设置配合第一磁体9增强磁场作用。

第二磁体7、导磁片8、第一磁体9、U型导磁板10、盆架3同轴设置,且其上开设有轴向的贯通通道,贯通通道配合盆架3内的共鸣腔辅助发声。

第一骨架6和/或第二骨架5优选的与振膜1经粘接方式连接振膜1。振膜1上也可以设置有卡槽,第一骨架6和/或第二骨架5的前端夹设与卡槽内完成相互固定,卡槽优选具有弹性,卡槽的槽内间隙优选略小于第一骨架6和/或第二骨架5的厚度。

第二骨架5的后端优选粘接在弹波4上。弹波4优选经粘接方式连接盆架3。该粘接方式可以直接通过胶水来完成。

第一磁体9和第二磁体7均为永磁体,两者可以为磁铁或磁钢。第一骨架6和第二骨架5优选由KAPUTON、铝或玻璃纤维材料制成,其厚度优选与0.05mm-1mm之间,第一骨架6和第二骨架5上可以设置透气孔。

振膜1的外缘经折环2连接盆架3的侧壁,折环2可以是外置式设置,也可以是隐藏式设置。折环2为隐藏式设置时,其外缘与振膜1外缘相固定,其内缘则固定在盆架3的侧壁上,折环2本体位于振膜1的轴向后方,外观新颖。

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