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6159发布日期:2018-11-27 23:3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国内消费者对于智能硬件产品的消费投入,就全球而言已名列前茅,从智能手表到VR眼镜,再到当下谓之风口的智能音箱,消费者对于智能硬件产品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在智能音箱行业布局,已成为各大科技公司的重中之重。智能音箱,是一个音箱升级的产物,是家庭消费者用语音进行上网的一个工具,比如点播歌曲、上网购物,或是了解天气预报,它也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比如打开窗帘、设置冰箱温度、提前让热水器升温等。

申请公布号为CN106685772A、申请公布日为2017年05月17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包括: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控制指定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请求,并将控制请求发送给中控单元;中控单元,用于将控制请求发给控制命令解析单元进行解析获得相应的控制命令,并通过控制命令发送单元将控制命令发送给指定智能家居设备;控制命令解析单元,用于将控制请求解析成能够控制指定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命令;控制命令发送单元,用于向智能家居设备发送控制命令。

现有技术通过物联网实现了家居设备的多功能化,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但是智能音箱结构较为单一,功能不够多样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其解决了现有智能音箱结构较为单一,功能不够多样化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包括音箱本体,所述音箱本体外壳设有USB充电接口和内存卡槽,还包括台灯组件和手持部;

所述台灯组件包括放置箱、金属定型软管和灯板,所述放置箱固定于所述音箱本体外侧且用于容纳所述灯板和所述金属定型软管上部,所述手持部为中空设置且固定于所述放置箱上,所述手持部上部开设有穿孔,所述金属定型软管容纳于所述手持部内,且所述金属定型软管下端贯穿所述放置箱下部并延伸至音箱本体内,上端则穿过所述穿孔并向外延伸且与所述灯板固定,所述灯板上安装有LED灯,所述金属定型软管内设置有电线,所述电线一端与所述LED灯连接,另一端与音箱本体供电设备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台灯时,拉动金属定型软管,使得LED灯、灯板以及金属定型软管上部从放置箱内向上暴露出来,调节金属定型软管,使得LED灯朝向待照明位置,台灯使用完后,再把LED灯、灯板以及金属定型软管上部放置到放置箱内,起到了隐藏保护的作用。台灯组件的设置,使得智能音箱具有照明功能,不使用时,还可以将其隐藏,以防沾满灰尘,减少了占用空间。手持部的设置,利于提拉智能音箱,方便随手携带,功能多样,体验度较好。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音箱本体正面设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内存卡槽中的歌词内容。

采用上述结构,目前的智能音箱都是采用使用单纯的语音交互方式,并没有为其加上屏幕,用户在查看歌词的时也只能在手机上查看,手机没电或不在身边时就无法查看,局限性较大,加上显示器后,可以显示内存卡上的歌词,查看更加直观,方便,体验度较好。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音箱本体包括通信单元、中控单元、控制命令解析单元、控制命令发送单元和音频获取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控制指定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请求,并将所述控制请求发送给中控单元;所述中控单元用于将所述控制请求发给控制命令解析单元进行解析获得相应的控制命令,并通过控制命令发送单元将所述控制命令发送给所述指定智能家居设备;所述控制命令解析单元用于将所述控制请求解析成能够控制所述指定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命令发送单元用于向智能家居设备发送控制命令;所述音频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中控单元的指令获取音频数据,并将指定音频的音频数据通过所述通信单元发送给喇叭和显示器。

采用上述结构,以便实现智能音箱作为控制服务器,接收控制指定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请求并向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发送控制指令的功能。功能多样,且获得的音频数据可通过喇叭进行歌曲播放,通过显示器将歌词内容展示出来。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放置箱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放置箱卡接设置,所述盖体一侧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金属定型软管直径相适配。

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将LED灯、灯板以及金属定型软管上部进行隐藏保护,防尘。

进一步优化为:还包括笔筒,所述笔筒固定于所述放置箱的下部一侧,所述笔筒为矩形状。

采用上述结构,可在笔筒内放置日常用笔,可将智能音箱放置在书桌上使用,功能多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台灯时,打开盖体,拉动金属定型软管,使得LED灯、灯板以及金属定型软管上部向上暴露出来,调节金属定型软管,使得LED灯朝向待照明位置,然后再盖上盖体,防止灰尘进入到放置箱内,台灯使用完后,再将盖体打开,把LED灯、灯板以及金属定型软管上部放置到放置箱内,并将缺口对准金属定型软管,然后盖上盖体即可,起到了隐藏保护的作用。台灯组件的设置,使得智能音箱具有照明功能,不使用时,还可以将其隐藏,以防沾满灰尘,减少了占用空间。手持部的设置,利于提拉智能音箱,方便随手携带,笔筒的设置可方便放置日常用笔,功能多样,实现了家居设备的多样化,体验度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台灯组件未被使用时的结构;

图2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台灯组件使用时的结构;

图3是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台灯组件的结构;

图4是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音箱本体的系统结构。

图中,1、音箱本体;101、显示器;102、内存卡槽;103、USB充电接口;104、喇叭网罩;105、按钮组件;106、通信单元;107、中控单元;108、控制命令解析单元;109、控制命令发送单元;110、音频获取单元;111、喇叭;21、放置箱;22、金属定型软管;23、灯板;24、LED灯;25、盖体;26、缺口;3、笔筒;4、手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如图1、2、3所示,包括音箱本体1、台灯组件、手持部4和笔筒3。音箱本体1正面设有显示器101、USB充电接口103和内存卡槽102,显示器101、内存卡槽102和USB充电接口103由上至下依次设置。音箱本体1内设有喇叭111和麦克风,喇叭111外表面安装有喇叭网罩104,麦克风外表面安装有麦克风网罩,麦克风网罩和喇叭网罩104分别位于音箱本体1的外壳两侧。台灯组件包括放置箱21、金属定型软管22和灯板23,放置箱21固定于音箱本体1后侧且用于容纳灯板23和金属定型软管22上部。放置箱21顶部设有盖体25,盖体25与放置箱21卡接设置,盖体25一侧设有缺口26,缺口26与金属定型软管22直径相适配。手持部4为中空设置且固定于放置箱21后侧,手持部4上部开设有穿孔,金属定型软管22容纳于手持部4内,且金属定型软管22下端贯穿放置箱21下部并延伸至音箱本体1内,上端则穿过穿孔并向外延伸且与灯板23固定。灯板23上安装有LED灯24,金属定型软管22内设置有电线,电线一端与LED灯24连接,另一端与音箱本体1供电设备连接,供电设备为电池且通过USB充电接口103充电。音箱本体1顶部设有按钮组件105,用于控制LED灯24的开启,笔筒3为矩形状且固定于放置箱21的外侧下方。

参照图1、2、3、4,音箱本体1包括通信单元106、中控单元107、控制命令解析单元108、控制命令发送单元109和音频获取单元110。通信单元106用于接收控制指定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请求,并将控制请求发送给中控单元107;中控单元107用于将控制请求发给控制命令解析单元108进行解析获得相应的控制命令,并通过控制命令发送单元109将控制命令发送给指定智能家居设备;控制命令解析单元108用于将控制请求解析成能够控制指定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命令;控制命令发送单元109用于向智能家居设备发送控制命令;音频获取单元110用于根据中控单元107的指令获取音频数据,并将指定音频的音频数据通过通信单元106有线传输给喇叭111和显示器101,音频数据包括歌曲与歌词,歌曲传输给喇叭111,歌词传输给显示器101。控制请求为语音形式且通过麦克风收音获取,音箱本体1与指定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控制命令通过蓝牙或WIFI进行传输。

使用过程及原理:使用台灯时,打开盖体25,拉动金属定型软管22,使得LED灯24、灯板23以及金属定型软管22上部向上暴露出来,调节金属定型软管22,使得LED灯24朝向待照明位置,然后再盖上盖体25,防止灰尘进入到放置箱21内,台灯使用完后,再将盖体25打开,把LED灯24、灯板23以及金属定型软管22上部放置到放置箱21内,并将缺口26对准金属定型软管22,然后盖上盖体25即可,起到了隐藏保护的作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