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5326发布日期:2019-01-29 17:57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壳体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后壳的制作,若采用常规注塑很难满足要求较高的曲面效果;也有些是采用3D玻璃效果制作工艺,但是存在UV胶水与玻璃结合不稳定的问题,而且,其韧性欠佳,导致其抗冲击性不强;还有,现有的手机后壳的厚度难以做到进一步超薄化,技术上受到局限。

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其可实现多种纹理效果、颜色需求及曲面效果,既达到了玻璃的硬度,同时又具有PC的韧性,能耐受更强大的冲击,而且,产品能做得更加超薄化,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所述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为曲面壳体,其具有透明PC复合板基体,所述透明PC复合板基体具有相对侧设置的第一外表面、第二外表面,其第一外表面依次往外设置有镜面银色油墨层、UV转印胶水层、光学镀膜层、硬度强化液层,其第二外表面依次往外设置有第一颜色油墨层、第二颜色油墨层,所述第二颜色油墨层是第一颜色油墨层的相同颜色亚系色。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颜色油墨层包括有在第二外表面依次往外设置的三次第一颜色油墨层,即第一次第一颜色油墨层、第二次第一颜色油墨层及第三次第一颜色油墨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颜色油墨层为黑色油墨层,所述第二颜色油墨层为亚黑色油墨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包括有背板部和一体连接于背板部四周缘的侧边部,其侧边部与背板部的拐角、其相邻侧边部的拐角均设计为弧形状;前述第一外表面是朝向背板部及侧边部的外侧面设置,前述第二外表面是朝向背板部及侧边部的内侧面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曲面壳体上对应硬度强化液层的外表面贴覆有保护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可实现多种纹理效果及颜色需求,实现常规注塑不能达成的曲面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V胶水与玻璃结合不稳定的问题,所制得壳体既达到了玻璃的硬度,同时又具有PC的韧性,能耐受更强大的冲击,而且,产品能做得更加超薄化,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以及,其制作工艺简单,工艺稳定性佳、可控性好,适于推广应用。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制得手机后壳的大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制得手机后壳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手机后壳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透明PC复合板 20、镜面银色油墨层

30、UV转印胶水层 40、光学镀膜层

50、硬度强化液层 61、第一次第一颜色油墨层

62、第二次第一颜色油墨层 63、第三次第一颜色油墨层

70、第二颜色油墨层 100、曲面壳体

101、背板部 102、侧边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其为曲面壳体100,其具有透明PC复合板基体10,所述透明PC复合板基体10具有相对侧设置的第一外表面、第二外表面,其第一外表面依次往外设置有镜面银色油墨层20、UV转印胶水层30、光学镀膜层40、硬度强化液层50,其第二外表面依次往外设置有第一颜色油墨层、第二颜色油墨层70,所述第二颜色油墨层70是第一颜色油墨层的相同颜色亚系色。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颜色油墨层包括有在第二外表面依次往外设置的三次第一颜色油墨层,即第一次第一颜色油墨层61、第二次第一颜色油墨层62及第三次第一颜色油墨层63。此处,所述第一颜色油墨层为黑色油墨层,所述第二颜色油墨层为亚黑色油墨层。当然,第一颜色油墨层、第二颜色油墨层是用于呈现壳体的颜色,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黑色、亚黑色,可以根据实际颜色需求更换为其它颜色,只是第二颜色油墨层是第一颜色油墨层的相同颜色亚系色即可。通常,在曲面壳体上对应硬度强化液层的外表面贴覆有保护膜。

所述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也指前述曲面壳体100)包括有背板部101和一体连接于背板部101四周缘的侧边部102,其侧边部102与背板部101的拐角、其相邻侧边部102的拐角均设计为弧形状;前述第一外表面是朝向背板部101及侧边部102的外侧面设置,前述第二外表面是朝向背板部101及侧边部102的内侧面设置。

接下来,详细介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的制作工艺,包括有如下步骤:

(1)备料步骤:准备透明PC复合板。

(2)印刷步骤:在透明PC复合板的一侧依次往外进行印镜面银色油墨、UV转印胶水、光学镀膜,以及,在透明PC复合板的一侧依次往外进行印第一颜色油墨层、印第二颜色油墨层;此处,印第一颜色油墨层是指依次往外进行了三次印第一颜色油墨层,即第一次印第一颜色油墨层、第二次印第一颜色油墨层及第三次印第一颜色油墨层。本实施例中,比玻璃材料更易添加眩光UV纹理效果。

(3)高压成型步骤:利用高压成型模具对步骤(2)所得的板状半成品进行曲面成型,以获得曲面壳体;此处,高压成型模具具有上模、下模,其上模的成型温度为105℃至115℃,其下模的成型温度为85℃至95℃,其成型时间为25秒至35秒,吹气60KG。

(4)淋涂强化液步骤:对曲面壳体上对应光学镀膜层的外表面部位进行淋涂强化液,以加硬其表面硬度。

(5)CNC加工步骤:CNC加工出通孔。

在步骤(2)之后,进行第一次IQC检验;在步骤(3)之后,进行第二次IQC检验;在在步骤(4)之后,进行第三次IQC检验;在在步骤(5)之后,进行第四次IQC检验;在第四次IQC检验后,于曲面壳体上对应硬度强化液层的外表面贴覆有保护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可实现多种纹理效果(例如眩光UV纹理效果)及颜色需求,实现常规注塑不能达成的曲面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V胶水与玻璃结合不稳定的问题,所制得壳体既达到了玻璃的硬度,同时又具有PC的韧性,能耐受更强大的冲击,而且,产品能做得更加超薄化,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以及,其制作工艺简单,工艺稳定性佳、可控性好,适于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