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耳机线脱落的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3483发布日期:2019-02-01 19:44阅读:7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耳机线脱落的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耳机线脱落的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我们的入耳式小耳机,耳壳腔体都很小,担心耳机线会在耳壳里面被拉拔出来,所以都习惯在耳壳里面打线结或啤线档,这些方案都大大地占用了耳壳内部空间。

针对上述问题,商家设置T型防拉扣扣于耳机线上,但这样的结构虽然能减少占用耳壳内部空间,但仍然会占用耳壳内部空间,导致耳机外型尺寸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耳机线脱落的耳机,其能在防止耳机线在耳壳里面被拉拔出来之余,还能不占用耳壳内部空间,使耳机外型尺寸能做得更小,更精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耳机线脱落的耳机,包括耳壳、喇叭、SR扣和耳机线,所述耳壳包括底壳和设于底壳上方的上壳,所述底壳包括主体部和自主体部一端横向向外凸起的柱部,所述主体部设有容置槽,所述喇叭装设于容置槽中,所述SR扣设有与柱部适配的安装槽,所述SR扣轴向开设有与耳机线适配的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与安装槽连通,所述柱部轴向开设有与耳机线适配的第二穿线孔,所述耳机线先后穿过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与喇叭电连接,所述上壳设有与SR扣上端适配的第一弧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SR扣通过胶黏方式与柱部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部与柱部的连接处设有防止胶水溢出的防溢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壳的下端设有限位围边,所述主体部的上端设有与限位围边适配的限位槽,所述上壳通过限位围边卡入限位槽中安装于底壳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喇叭上设有凸块,所述限位围边设有与凸块适配的缺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止耳机线脱落的耳机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盖设于上壳的上方,所述上盖设有与SR扣上端适配的第二弧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止耳机线脱落的耳机还包括耳套,所述底壳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耳套内设有圆台,所述圆台轴向开设有与环形凹槽适配的通槽,所述耳套套设于底壳外侧,且所述通槽的侧壁与环形凹槽的槽底相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底壳包括主体部和自主体部一端横向向外凸起的柱部,所述SR扣设有与柱部适配的安装槽,所述SR扣设有第一穿线孔,所述柱部设有第二穿线孔,所述耳机线先后穿过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与喇叭电连接,这样便能在防止耳机线在耳壳里面被拉拔出来之余,还能不占用耳壳内部空间,使耳机外型尺寸能做得更小,更精致;防溢槽的设置能防止多余的胶水溢出,使耳机外观看起来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中:1-喇叭,11-凸块,2-SR扣,21-第一穿线孔,3-耳机线,4-底壳,41-主体部,42-柱部,43-容置槽,44-第二穿线孔,45-防溢槽,46-限位槽,47-环形凹槽,5-上壳,51-第一弧面,52-限位围边,53-缺槽,6-上盖,61-第二弧面,7-耳套,71-圆台,72-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防止耳机线脱落的耳机,包括耳壳、喇叭1、SR扣2和耳机线3,所述耳壳包括底壳4和设于底壳4上方的上壳5,所述底壳4包括主体部41和自主体部41一端横向向外凸起的柱部42,所述主体部41设有容置槽43,所述喇叭1装设于容置槽43中,所述SR扣2设有与柱部42适配的安装槽,所述SR扣2轴向开设有与耳机线3适配的第一穿线孔21,所述第一穿线孔21与安装槽连通,所述柱部42轴向开设有与耳机线3适配的第二穿线孔44,所述耳机线3先后穿过第一穿线孔21和第二穿线孔44与喇叭1电连接,所述上壳5设有与SR扣2上端适配的第一弧面51。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SR扣2通过胶黏方式与柱部42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部41与柱部42的连接处设有防止胶水溢出的防溢槽45,如此便能防止多余的胶水溢出,使耳机外观看起来更加美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壳5的下端设有限位围边51,所述主体部41的上端设有与限位围边52适配的限位槽46,所述上壳5通过限位围边52卡入限位槽46中安装于底壳4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喇叭1上设有凸块11,所述限位围边52设有与凸块11适配的缺槽53。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止耳机线脱落的耳机还包括上盖6,所述上盖盖6设于上壳5的上方,所述上盖6设有与SR扣2上端适配的第二弧面61。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止耳机线脱落的耳机还包括耳套7,所述底壳4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47,所述耳套7内设有圆台71,所述圆台71轴向开设有与环形凹槽47适配的通槽72,所述耳套7套设于底壳4外侧,且所述通槽72的侧壁与环形凹槽47的槽底相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底壳4包括主体部41和自主体部41一端横向向外凸起的柱部42,所述SR扣2设有与柱部42适配的安装槽,所述SR扣2设有第一穿线孔21,所述柱部42设有第二穿线孔44,所述耳机线3先后穿过第一穿线孔21和第二穿线孔44与喇叭1电连接,这样便能在防止耳机线3在耳壳里面被拉拔出来之余,还能不占用耳壳内部空间,使耳机外型尺寸能做得更小,更精致;防溢槽45的设置能防止多余的胶水溢出,使耳机外观看起来更加美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