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4213发布日期:2019-07-03 03:1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外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



背景技术:

柔性屏是一种新兴的屏幕。对于柔性屏,目前需要解决的是设计一种铰链,在弯曲和展平时使柔性屏的支撑面长度不变或变化极小,而且便于使用,以使柔性屏能够商品化应用到诸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应用于移动终端中支撑柔性屏且使用方便。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外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包括中间支撑杆、左侧辅助支撑杆和右侧辅助支撑杆,左机壳连接件和右机壳连接件、同步机构,所述左机壳连接件和右机壳连接件分别和同步机构的左右两端连接;在所述铰链的中部外侧还连接柔性连接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机壳连接件和右机壳连接件分别通过左侧导向机构和右侧导向机构与同步机构的左右两端连接,所述左侧导向机构和右侧导向机构所规定的导向轨迹与柔性连接薄片在铰链打开和折拢过程中的自然弧度变化所对应,所述铰链还设置有左运动控制部件和右运动控制部件,所述左运动控制部件和右运动控制部件分别与左侧辅助支撑杆和右侧辅助支撑杆连接,分别控制左侧辅助支撑杆和右侧辅助支撑杆的活动轨迹,使左侧辅助支撑杆和右侧辅助支撑杆的活动与柔性连接薄片在铰链打开和关闭过程中的自然弧度变化所对应。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所述左运动控制部件还和中间支撑杆和左机壳连接件连接,右运动控制部件还和中间支撑杆和左机壳连接件连接。

所述左运动控制部件还分别通过第三左侧导向机构及第四左侧导向机构与中间支撑杆和左机壳连接件连接,右运动控制部件还分别通过第三右侧导向机构及第四右侧导向机构与中间支撑杆和右机壳连接件连接。

所述左机壳连接件和右机壳连接件分别连接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所述左侧导向机构的设置在左机壳连接件上的结构设置在左连接件上,所述右侧导向机构的设置在右机壳连接件上的结构设置在右连接件上。

所述左机壳连接件和右机壳连接件本别连接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所述第四左侧导向机构和第四右侧导向机构分别介于左连接件和左运动控制部件之间以及右连接件和右运动控制部件之间。

所述左侧导向机构和右侧导向机构包括非直线的第一轨迹槽以及与第一轨迹槽导向配合的第一导向销。

所述左运动控制部件通过第二左侧导向机构和左侧辅助支撑杆的连接,所述右运动控制部件通过第二右侧导向机构和右侧辅助支撑杆连接,第二左侧导向机构和第二右侧导向机构包括非直线的第二轨迹槽以及与第二轨迹槽导向配合的第二导向销。

第三左侧导向机构和第三右侧导向机构包括非直线的第三轨迹槽以及与第三轨迹槽导向配合的第三导向销;第四左侧导向机构和第四右侧导向机构包括非直线的第四轨迹槽以及与第四轨迹槽导向配合的第四导向销。

所述柔性连接薄片与中间支撑杆、左侧辅助支撑杆和右侧辅助支撑杆,左机壳连接件和右机壳连接件连接。

所述铰链的内侧设置有盖板组,所述盖板组包括位于中部的左转动板和右转动板,以及位于左转动板左侧的左盖板以及位于右转动板右侧的右盖板;左转动板与左盖板铰接,右转动板与右盖板铰接,中间支撑杆设置有左转动板和右转动板的端部导向支撑座。

由于采用本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外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能使柔性屏能够运用于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中;所应用的柔性屏移动终端在展平柔性屏和合拢柔性屏的操作时运动平顺,支撑平整,且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铰链应用于外柔性屏移动终端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铰链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铰链同步机构的爆炸图。

图4a为第一轨迹槽与第一导向销的配合示意图,显示铰链打开到对应外柔性屏移动终端打开展平状态时第一导向销的位置。

图4b为第一轨迹槽与第一导向销的配合示意图,显示铰链折拢到对应外柔性屏移动终端折拢闭合状态时第一导向销的位置。

图5a为第二轨迹槽与第二导向销、第三轨迹槽与第三导向销、第四轨迹槽与第四导向销的配合示意图,显示铰链打开到对应外柔性屏移动终端打开展平状态时各导向销的位置。

图5b为第二轨迹槽与第二导向销、第三轨迹槽与第三导向销、第四轨迹槽与第四导向销的配合示意图,显示铰链折拢到对应外柔性屏移动终端折拢闭合状态时各导向销的位置。

图6为内装饰板的爆炸图。

图7为外柔性屏移动终端实施例在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8为外柔性屏移动终端实施例在折拢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外柔性屏移动终端,柔性屏100处在移动终端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外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包括中间支撑杆1、左侧辅助支撑杆21和右侧辅助支撑杆22,左机壳连接件31和右机壳连接件32、同步机构,所述左机壳连接件31和右机壳连接件32分别和同步机构的左右两端连接;在所述铰链的中部外侧还连接柔性连接薄片4,所述柔性连接薄片4与中间支撑杆1、左侧辅助支撑杆21和右侧辅助支撑杆22,左机壳连接件31和右机壳连接件32连接,用于在铰链折拢和打开过程中平整中间支撑杆1、左侧辅助支撑杆21和右侧辅助支撑杆22,左机壳连接件31和右机壳连接件32,使上述各个部件具有一定的整体性,使柔性屏100在其中部得到更平整的支撑。所述柔性连接薄片4可采用钢片,或塑料片,如PI薄片等类似柔性高杨氏模量薄片等。

移动终端的左机壳301和右机壳302分别与左机壳连接件31和右机壳连接件32连接。左机壳连接件31和右机壳连接件32可以分别是左机壳301整体和右机壳整体的一部分,也可以像本实施例这样是分体的部件而固定在一起。左机壳301和右机壳302提供对柔性屏的支撑,在左机壳301和右机壳302的机壳内部则可设置移动终端的内部电子组件。

所述同步机构使移动终端的左机壳301和右机壳302得以同步反向转动。所述同步机构可采用齿轮传动的同步反向传动机构或凸轮控制的同步反向传动机构等等。所述同步机构的安装架体50和中部支撑杆1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同步机构采用齿轮传动机构,供有4个顺序啮合的齿轮51、52、53、54,这四个齿轮中处于两端的第一齿轮51、第四齿轮54分别设置在连接臂55、56,齿轮的轴均与安装架体50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即时定位功能的扭力机构可以加载在同步机构上。所述扭力机构包括带簧管61的连接座6,连接座6与中间支撑架1连接,第二齿轮52、第三齿轮53的齿轮轴在穿过安装架体50后还再还分别穿过两个簧管61,被簧管所夹,在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的打开和关闭过程中提供即时停止即时定位的功能,当摩擦力被外力克服时,铰链能够继续打开或闭合,外力撤除后,即时保持当前的打开角度,起到随时定位功能。扭力机构也可设置在其它发生相对运动的部位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铰链对于所述左机壳连接件31(左机壳)和右机壳连接件32(右机壳)有其内部约束机制,左机壳连接件31(左机壳)和右机壳连接件32(右机壳)分别通过左侧导向机构和右侧导向机构与同步机构的左右两端连接,以避免在铰链打开和折拢过程中,柔性连接薄片4被左机壳连接件31(左机壳)和右机壳连接件32(右机壳)过度弯折而不是遵循其折拢和展开时自然的弧形,从而能大幅地延长铰链的工作寿命。所述左侧导向机构和右侧导向机构所规定的导向轨迹与柔性连接薄片4在铰链打开和关闭过程中的自然弧度变化所对应,使得左机壳连接件31(左机壳)和右机壳连接件32(右机壳)转动时不在某些转动角度范围发生凸翘而影响柔性连接薄片4的自然折拢或展开弯曲。

所述左机壳连接件31和右机壳连接件32分别连接左连接件81和右连接件82,所述左侧导向机构的设置在左机壳连接件31上的结构设置在左连接件81上,所述右侧导向机构的设置在右机壳连接件32上的结构设置在右连接件82上。

所述左侧导向机构和右侧导向机构包括非直线的第一轨迹槽83以及与第一轨迹槽83导向配合的第一导向销57,左连接件81和右连接件82设置第一轨迹槽83,连接臂55、56设置第一导向销57。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铰链还设置有左运动控制部件71和右运动控制部件72,所述左运动控制部件71和右运动控制部件72分别通过第二左侧导向机构和第二右侧导向机构与左侧辅助支撑杆21和右侧辅助支撑杆22连接,分别控制左侧辅助支撑杆21和右侧辅助支撑杆22的活动轨迹,使得对左侧辅助支撑杆21和右侧辅助支撑杆22的活动也具有约束机制,使左侧辅助支撑杆21和右侧辅助支撑杆22的活动与柔性连接薄片4在铰链打开和折拢过程中的自然弧度变化所对应。使得左侧辅助支撑杆21和右侧辅助支撑杆22转动时不在某些转动角度范围发生凸翘而影响柔性连接薄片4的自然折拢或展开弯曲,从而能大幅地延长铰链的工作寿命。

第二左侧导向机构和第二右侧导向机构包括非直线的第二轨迹槽73以及与第二轨迹槽导向配合的第二导向销23。

在本发明中,还可通过左运动控制部件71将左侧辅助支撑杆21、中间支撑杆1和左机壳连接件31关联起来,通过右运动控制部件72将右侧辅助支撑杆22、中间支撑杆1和右机壳连接件32关联起来。形成和谐整体,对于柔性连接薄片4自然折拢或展开弯曲大有裨益。

所述左运动控制部件71分别通过第三左侧导向机构及第四左侧导向机构与中间支撑杆和左机壳连接件连接,右运动控制部件72分别通过第三右侧导向机构及第四右侧导向机构与中间支撑杆和右机壳连接件连接,使左机壳连接件31和右机壳连接件32的转动轨迹通过左运动控制部件71和右运动控制部件72馈送给所述左侧辅助支撑杆21和右侧辅助支撑杆22,使左侧辅助支撑杆21和右侧辅助支撑杆22的活动与柔性连接薄片4在铰链打开和折拢过程中的自然弧度变化所对应。

其中,所述第四左侧导向机构和第四右侧导向机构可分别介于左连接件81和左运动控制部件71之间以及右连接件81和右运动控制部件72之间。

第三左侧导向机构和第三右侧导向机构包括非直线的第三轨迹槽74以及与第三轨迹槽74导向配合的第三导向销11;第四左侧导向机构和第四右侧导向机构包括非直线的第四轨迹槽75以及与第四轨迹槽74导向配合的第四导向销84。所述左运动控制部件71和第右运动控制部件72设置三轨迹槽74和第四轨迹槽75,中间能支撑架设置第三导向销11,左连接件81和右连接件82分别设置第四导向销84。

本实用新型所述铰链的内侧还可有盖板组,所述盖板组包括位于中部的左转动板91和右转动板92,以及位于左转动板91左侧的左盖板93以及位于右转动板92右侧的右盖板94;左转动板91与左盖板93铰接,右转动板92与右盖板94铰接,中间支撑杆1设置有左转动板91和右转动板92的端部导向支撑座12。所述导向座具有与中间支撑架连接的座体及供导向和支撑的中部凹槽。附图标号901、902分别为移动终端内侧的左装饰板和右装饰板,左盖板93和右盖板94可以是左装饰板901和右装饰板902,也可以是独立的盖板而单独和左机壳301、右机壳302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