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扩音功能的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1449发布日期:2019-03-30 08:36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扩音功能的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机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科技美容这一行业做为新型产业新生而出。时尚IT品牌随着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针对手机品牌和功能的增加而呈多样化,将手机保护壳按质地分有PC壳,皮革,硅胶,布料,硬塑,皮套,金属钢化玻璃壳,软塑料,绒制,绸制等品类。手机保护壳不仅作为装饰品让您的手机成为一道风景,更能保护手机,防摔、防刮、防水和防震。

现有的手机壳扩音效果差,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来控制是否需要进行扩音,且不能满足在室外时需要增加手机音量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增加手机音量时会极大的消耗手机电量,具有一定局限性,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扩音功能的手机壳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的手机壳扩音效果差,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来控制是否需要进行扩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带有扩音功能的手机壳,该装置中通过设置扩音口,能够将手机声音放大,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扩音功能的手机壳,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底部对称镶嵌设置有连接音道,所述连接音道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扩音腔,所述扩音腔靠近保护壳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扩音口,所述扩音口与扩音腔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阻音块,所述保护壳的内部下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分隔块,且分隔块的一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音道均贯穿于扩音腔,所述连接音道的形状均为上窄下宽的喇叭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隔块与凹槽内部滑动连接,且分隔块滑动方向相同,所述滑块的材质为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扩音腔为中空状的椭圆形,所述扩音口的直径由内向外逐渐变大,所述扩音口呈喇叭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扩音腔和扩音口的材质均为光滑的铝合金材质,且阻音块的内部均为隔音棉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带有扩音功能的手机壳设置有连接音道和扩音口,通过声音在连接音道内反射,传递到扩音腔内部,再传递到扩音口内,喇叭状可以使部分扩散的声波反射回来,使波的振幅得到叠加的,这样使声音音量变得更大,从而实现扩音,而连接音道和扩音口的双重扩音进一步的提高了扩音效果。

(2)该种带有扩音功能的手机壳设置有分隔块,在需要扩音时,通过滑动分隔块上的滑块,使分隔块在凹槽内活动,从而可关闭扩音腔的下方的开口,使连接音道、扩音腔和扩音口贯通,实现扩音,在不需要扩音时,滑动分隔块上的滑块,使分隔块在凹槽内活动,从而可打开扩音腔的下方的开口,使声音不通过扩音口,进而不实现扩音,该设计具有可选择性,提高了手机壳的多样性。

(3)该种带有扩音功能的手机壳设置有阻音块,通过阻音块内部的隔音棉防止扩音腔和扩音口内部的声音分散,从而使声音传递更加集中,进一步的提高了扩音效果。

综上,该种带有扩音功能的手机壳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手机壳不具备扩音功能的问题,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底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阻音块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1-4中:1-保护壳,2-连接音道,3-凹槽,4-分隔块,5-扩音口,6-扩音腔,7-滑块,8-阻音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手机壳1均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订制所得。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带有扩音功能的手机壳,包括保护壳1,保护壳1的底部对称镶嵌设置有连接音道2,连接音道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扩音腔6,扩音腔6靠近保护壳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扩音口5,通过声音在连接音道2内反射,传递到扩音腔6内部,再传递到扩音口5内,喇叭状可以使部分扩散的声波反射回来,使波的振幅得到叠加的,这样使声音音量变得更大,从而实现扩音,而连接音道2和扩音口5的双重扩音进一步的提高了扩音效果,扩音口5与扩音腔6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阻音块8,通过阻音块8内部的隔音棉防止扩音腔6和扩音口5内部的声音分散,从而使声音传递更加集中,进一步的提高了扩音效果,保护壳1的内部下端开设有凹槽3,凹槽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分隔块4,在需要扩音时,通过滑动分隔块4上的滑块7,使分隔块4在凹槽3内活动,从而可关闭扩音腔6的下方的开口,使连接音道2、扩音腔6和扩音口5贯通,实现扩音,在不需要扩音时,滑动分隔块4上的滑块7,使分隔块4在凹槽3内活动,从而可打开扩音腔6的下方的开口,使声音不通过扩音口5,进而不实现扩音,该设计具有可选择性,提高了手机壳1的多样性,且分隔块4的一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7。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连接音道2均贯穿于扩音腔6,连接音道2的形状均为上窄下宽的喇叭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分隔块4与凹槽3内部滑动连接,且分隔块4滑动方向相同,滑块7的材质为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扩音腔6为中空状的椭圆形,扩音口5的直径由内向外逐渐变大,扩音口5呈喇叭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扩音腔6和扩音口5的材质均为光滑的铝合金材质,且阻音块8的内部均为隔音棉材质。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扩音功能的手机壳时,首先,将手机卡入保护壳1中,使手机音道与连接音道2对接,然后,通过声音在连接音道2内反射,传递到扩音腔6内部,再传递到扩音口5内,喇叭状可以使部分扩散的声波反射回来,使波的振幅得到叠加的,这样使声音音量变得更大,实现扩音,同时,阻音块8内部的隔音棉防止扩音腔6和扩音口5内部的声音分散,从而使声音传递更加集中,最后,在需要扩音时,通过滑动分隔块4上的滑块7,使分隔块4在凹槽3内活动,从而可关闭扩音腔6的下方的开口,使连接音道2、扩音腔6和扩音口5贯通,实现扩音,在不需要扩音时,滑动分隔块4上的滑块7,使分隔块4在凹槽3内活动,从而可打开扩音腔6的下方的开口,使声音不通过扩音口5,进而不实现扩音,从而完成了一种带有扩音功能的手机壳的工作过程。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