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激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2910发布日期:2019-04-03 00:0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振动激励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激励器,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效率比较高的一种振动激励器,涉及声学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人们对设备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在触屏手机时代,实体键盘的取消让振动反馈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时至今日,随着全面屏手机的全面来袭,振动反馈俨然成为仅有几种反馈中的一种,这也让不少用户开始重视起它的效果来。

随着人机交互体验的升级,人们对触觉反馈的要求越来越高,仅是振动反馈这一项,就包括了长时间振动、间断振动、短促振动、不同强度振动等多种类型。

现有技术中振动部分置于机壳内,机壳固定于手机中框或者手机屏幕上,通过激励器振动,驱动中框或者屏幕振动,但由于振动部分完全置于机壳中,需要先将振动传递到机壳上,然后再由机壳传递到中框或屏幕,无法更加直接的传递振动,振动传递效率低。

不仅仅限于视频音频的播放,更要求对音频设备的可靠性提出更多要求。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都会用到振动电机来做系统反馈,比如手机的来电提示、信息提示、导航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

随着全面屏技术的发展,更高的屏占比成为各大手机厂商追求的目标,但由于传统受话器必须通过正面开孔才能将声音传递出来,被使用者拾取,阻碍了屏占比的进一步提高。

现有技术中,激励器零件数量多,包含冲压件、粉末冶金件等,往往需要加工多套模具才能完成所有零件加工,物料成本高,使激励器成本居高不下。同时

申请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于20170421申请了申请号为CN201720431636.0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振动激励器,包括壳体、振动单元以及线圈,所述振动激励器还包括两个用于将所述振动单元弹性悬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弹性件,所述磁轭设有支撑台阶,所述振动激励器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固定部、两个第二固定部以及两个弯折的弹性形变部,所述弹性形变部向所述磁轭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磁轭范围内。该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激励器,其能有效增长弹簧力臂、降低弹簧应力、提高产品可靠性。

上述方法公开了一种可靠性高的振动激励器,但是该产品是依靠惯性力将振动部分的能量通过机壳间接传递出来,传递效率低;同时该产品无法进一步提高手机的屏占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振动激励器,以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1、振动激励器在振动时可直接传递振动,提高传递效率。

2、在提高传递效率的同时减少使用的零件数量,简化结构,方便加工。

3、解决屏占比的技术问题,在进一步提高手机屏占比的同时,可以用于激励手机中框、屏幕振动发声。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振动激励器,包括磁钢,所述磁钢包括上磁钢和下磁钢,所述上磁钢和下磁钢分别与手机屏幕和中框固定。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磁钢和下磁钢分别悬置于电枢的上下表面,并与电枢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述电枢包括铁芯、磁轭。

进一步的改进:振动激励器还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收容空间,上壳体、下壳体上设有孔;电枢水平放置在收容空间中并穿过线圈中心,即线圈套在电枢上,将电枢固定起来并与下壳体保留一定距离。所述的固定装置为下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来将电枢固定起来的垫块。

进一步的改进:振动激励器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盖板的中心与磁钢固定,边缘与机壳固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用动磁式结构,即磁钢上下振动,其他部分固定不动,上下磁钢产生原始磁场,线圈通交流产生交变磁场,电枢起导磁作用;

由线圈通交流电产生的交变磁场与原始静磁场方向时而相同,时而相反,所以产生交替相吸、相斥的力,即电枢在磁钢间隙中收到交变的力,由于电枢固定,上下磁钢受反作用力而上下振动。

在通电时可以由磁钢直接带动屏幕振动,振动传递更加直接、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振动激励器可直接推动中框或屏幕运动,提高传递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振动激励器使用的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安装。

3、本实用新型的振动激励器解决了屏占比的技术问题,在进一步提高手机屏占比的同时,可以用于激励手机中框、屏幕振动发声,从而代替传统受话器,为使用者带来新的使用体验。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振动激励器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1振动激励器的;

图3是实施例1振动激励器的分解图;

图4是实施例2振动激励器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2振动激励器的立体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2振动激励器的分解图;

图7是振动激励器的立体图;

图8是上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下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音圈,2-磁钢,3-上壳体,4-电枢,5-下壳体,6-垫块,7-孔,8-孔,9-上磁钢,10-下磁钢,11-盖板,12-上盖板,13-下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振动激励器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动激励器,包括磁钢2,所述磁钢2包括上磁钢9和下磁钢10,所述上磁钢9和下磁钢10分别与手机屏幕和中框固定,上磁钢9和下磁钢10分别悬置于电枢4的上下表面,并与电枢4保持一定的距离。

振动激励器还包括上壳体3和下壳体5,上壳体3和下壳体5形成收容空间,上壳体3上设有孔7,孔7位于上磁钢9上方与上磁钢9对应,下壳体5上设有孔8,孔8位于下磁钢10下方与下磁钢10对应。

所述电枢4包括铁芯7、磁轭8,电枢4水平放置在收容空间中并穿过音圈1中心,即音圈1套在电枢4上,将电枢4固定起来并与下壳体5保留一定距离。所述的固定装置为下壳体5的两端分别设置用来将电枢4固定起来的垫块6。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用动磁式结构,即磁钢2上下振动,其他部分固定不动,上下磁钢产生原始磁场,音圈1通交流产生交变磁场,电枢4起导磁作用;

由音圈1通交流电产生的交变磁场与原始静磁场方向时而相同,时而相反,所以产生交替相吸、相斥的力,即电枢4在磁钢2间隙中收到交变的力,由于电枢4固定,上下磁钢受反作用力而上下振动。

所述磁钢的可用弹簧、膜、泡棉、硅橡胶等进行固定。

在通电时可以由磁钢2直接带动屏幕振动,振动传递更加直接、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本实用新型技术可以用于激励手机中框、屏幕振动发声,从而代替传统受话器,在进一步提高手机屏占比的同时,为使用者带来新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2一种振动激励器

如图4-6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振动激励器还包括盖板11,所述盖板11包括上盖板12和下盖板13。

所述盖板11的中心与磁钢2固定,边缘与机壳固定,起到连接磁钢表面与机壳表面的作用,同时盖板11可以在振动时为磁钢2提供回复力。

所述盖板11的材质可以是橡胶、硅橡胶、塑料、复合材料、金属等材料。

所述盖板11可以是封闭式,也可以在非固定部分采取开孔的方式降低盖板的刚度。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