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6093发布日期:2019-04-05 19:2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机保护壳。



背景技术:

由于手机具备多功能且小巧、使用方便,现已发展为必备的日常工具之一。人们对手机的保护配件需求越来越大,常用手机保护壳作为手机的保护配件,以减缓手机摔下受到的冲击和减少手机摔下时所导致的刮蹭。现有的手机保护壳的功能非常简单,仅作为装饰或保护手机外壳使用,不具备其他的辅助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旨在解决现有手机保护壳仅作为装饰或保护手机外壳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保护壳,包括壳体、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无线充电铜片、PCB主板和多个端子,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所述无线充电铜片和所述PCB主板分别设于所述壳体内,多个所述端子、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分别与所述PCB主板电连接,多个所述端子分别外露于所述壳体,所述无线充电铜片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内侧面,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所述无线充电铜片和所述PCB主板设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本体的内侧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壳体本体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端子分别穿设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

优选地,所述壳体本体设有多个凹槽,所述手机保护壳包括多个磁铁,多个所述磁铁分别固定在多个所述凹槽的底端壁上。

优选地,所述手机保护壳包括多根连接条,所述无线充电铜片与多根所述连接条连接,多根所述连接条与所述PCB主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本体设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设有盖子,所述USB接口与所述PCB主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USB接口与所述壳体可拆卸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本体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壳体本体的下侧壁。

优选地,所述壳体本体设有放置摄像头的第三通孔。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涂设有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保护壳,采用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和无线充电铜片为手机保护壳提供无线充电功能,通过连接端子为移动终端提供电能量,实现了手机保护壳实现无线充电功能和通过连接端子为移动终端提供电能量的效果。旨在解决现有手机保护壳仅作为装饰或保护手机外壳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保护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保护壳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位于”、“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手机保护壳。该手机保护壳支持以无线充电方式为移动终端提供电能量,其中移动终端为手机,手机保护壳的配套系列产品为支持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该移动电源设有四个磁铁和多个顶针。

结合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手机保护壳1,包括壳体2、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未在图中标示)、无线充电铜片3、PCB主板4和多个端子16,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无线充电铜片3和PCB主板4分别设于壳体2内,多个端子16(未在图中标示)、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分别与PCB主板4电连接,多个端子16分别外露于壳体2,无线充电铜片3与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电连接。

手机保护壳1接触到无线充电发射端时,无线充电铜片3接收无线充电发射端发射的信号,并将其信号传输给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将其信号处理并转换为电流,通过端子连接为移动终端传输电能量,从而手机保护壳1实现无线充电功能。将外露的多个端子16与手机保护壳1的配套产品的顶针连接,手机保护壳1通过连接配套产品为移动终端提供电能量。采用端子顶针连接方式,解决了手机保护壳1需要外接数据线给移动终端提供电能量的问题。

采用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和无线充电铜片3为移动终端提供无线充电,通过连接端子16为手机保护壳1自身提供电能量,实现了对手机保护壳1自身进行无线充电的效果。旨在解决现有手机保护壳1仅作为装饰或保护手机外壳使用的问题。

壳体2包括壳体本体5和盖板6,盖板6盖设于壳体本体5的内侧面,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无线充电铜片3和PCB主板4设于盖板6与壳体本体5的内侧面之间。通过双面胶将壳体本体5和盖板6粘合固定连接在一起。既可以将壳体本体5和盖板6稳固连接,又保证了壳体2的外观美观设计。

壳体本体5设有多个第一通孔7,多个端子16分别穿设于多个第一通孔7。壳体本体5的顶端壁8的下侧设有三个小圆孔,即第一通孔7。三个第一通孔7分别对应三个端子16,三个端子16分别通过穿设于三个第一通孔7外露于壳体本体5的外表面。外露三个端子16,用于连接与手机保护壳1匹配的配套系列产品的顶针,进而通过手机保护壳1匹配的配套系列产品给移动终端提供电能量。通过连接外露三个端子16,配套系列产品通过连接手机保护壳1给移动终端稳定持续提供电能量,采用端子连接方式来解决了手机保护壳1匹配的配套系列产品给移动终端提供电能量时需要外接数据线的问题,也解决了移动终端在边充电边游戏过程中数据线连接所带来的使用不便的困扰。

壳体本体5设有多个凹槽(未在图中标示),手机保护壳1包括多个磁铁9,多个磁铁9分别固定在多个凹槽的底端壁上。壳体本体5的内表面设有四个凹槽,四个凹槽方分别用于放置磁铁9,磁铁9通过胶水粘贴等方式固定在凹槽的底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壳体本体5的外表面设有定位孔(未在图中标示),该定位孔对应配套系列产品上的定位柱。通过壳体本体5的四颗磁铁9与配套系列产品上的磁铁9吸附在一起,将手机保护壳1与配套系列产品稳固连接,减少了人为手动固定所带来的不便,且磁铁9固定方式可以使手机保护壳1与配套系列产品可拆卸活动连接;通过手机保护壳1的壳体本体5的定位孔与配套系列产品上的定位柱进行相扣合,使其既保证了手机保护壳1与配套系列产品装配的精准性,也保证了手机保护壳1与配套系列产品的整体性。手机保护壳1设有磁铁9和定位孔,防止了在使用手机保护壳1与配套系列产品的过程中,定位不稳导致的产品晃动和脱落的现象和问题。

手机保护壳1包括多根连接条10,无线充电铜片3与多根连接条10连接,多根连接条10与PCB主板4电连接。无线充电铜片3与两根连接条10连接,多根连接条10与PCB主板4电连接。在接收到无线充电发射端发射的信号后,通过两根连接条10将其信号传输给与PCB主板4电连接的无线充电接收模块。

壳体本体5设有USB接口11,USB接口11设有盖子(未在图中标示),USB接口11与PCB主板4电连接。壳体本体5设有USB接口11,USB接口11旁连接有盖子,盖子采用塞子的形式,以保证手机保护壳1的整体美观。同时也防止了USB接口11的灰尘进入。USB接口11包括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输入接口处连接有盖子,输入接口通过数据线连接输入电流,进而为移动终端提供电能量;输出接口朝壳体内侧,与移动终端的USB接口11连接,输出电流为移动终端提供电源。设有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解放了手机保护壳1为移动电源提供电源方式的局限性,用户可根据个人需求和使用环境等选择连接数据线或者端子连接配套系列产品的充电方式给移动终端提供电源。

USB接口11与壳体5可拆卸活动连接。USB接口11公座与壳体本体5为可拆卸活动连接,USB接口11可拆离手机保护壳1。采用可拆卸活动方式,方便用户在使用手机保护壳1的过程中拆卸手机保护壳1,也为了确保USB接口11公座在拆卸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断裂和变形,从而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壳体本体5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2,多个第二通孔12设于壳体本体5的下侧壁。壳体本体5的下侧壁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2,多个第二通孔12分别对应移动终端的麦克风对应的多个小孔,用于保证语音收集的通畅。

壳体本体5设有放置摄像头的第三通孔13。壳体本体5设有第三通孔13,用于放置移动终端的摄像头。避免移动终端使用手机保护壳1时,阻挡移动终端的摄像头。

壳体5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设有第四通孔14和第五通孔15。第四通孔14和第五通孔15分别对应移动终端的左右两侧的物理按键,方便移动终端的物理按键的按压和控制。

壳体2的外表面涂设有橡胶层。壳体本体5和盖板6的外表面分别喷涂有橡胶漆,增强了触感,使手机保护壳1的壳体2表面细腻、平滑,外观雅致、庄重。在壳体本体5和盖板6的外表面分别喷涂橡胶漆,增强了壳体2的耐划性和耐磨性。壳体2的外观结构以一定的弧度结构来设计,壳体2呈特定的弧度线条,使手机保护壳1的外观具有美感。整体的设计,使在移动终端加上手机保护壳1再加上手机保护壳1配套系列产品后在使用的过程中,满足整体手感的舒适感与移动终端的保护和外观的美感。同时,手机保护壳1的外观结构设计使手机保护壳1与配套的其他系列产品均可匹配配装。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和无线充电铜片为手机保护壳提供无线充电功能,通过连接端子为移动终端提供电能量,实现了手机保护壳实现无线充电功能和通过连接端子为移动终端提供电能量的效果。旨在解决现有手机保护壳仅作为装饰或保护手机外壳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保护壳,结构简洁美观,多功能,实用性强,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