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会见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8719发布日期:2019-05-03 19:0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会见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狱会见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会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会见系统是监狱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监狱充分履行职能、更好地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提高监狱管理工作水平、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智能会见系统的流程合理、管理规范、系统稳定将大大节省干警的工作量,同时保证会见过程的安全、可控。

目前,传统的会见系统依然采用对讲设备,其通道较为有限,且排队方式不可靠,容易导致接见的录音与实际的服刑人员的编号对应不上,导致录音无法与服刑人员相匹配。另外,传统的会见对讲设备存在回音现象,使得通话质量较差。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智能化的会见控制系统,保证会见畅通和准确记录会见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会见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会见控制系统,包括STM系列的中央处理器,均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第三直流电压转换电路、通信接口电路、程序烧写电路、耳机模式切换电路和门磁检测电路,输入与第三直流电压转换电路连接的供电电源电路,输入均与供电电源电路的输出连接的第一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和第二直流电压转换电路,以及与通信接口电路连接的消回音电路。

所述消回音电路包括型号为ATH8809的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依次连接后一端与通信接口电路连接、且另一端与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的LINE_IN_P引脚连接的电感磁珠FB8、电阻R38、电容C39和电阻R39,一端连接在电感磁珠FB8与电阻R38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40,并联后一端连接在电阻R38与电容C39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40和电容C41,串联后一端与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的LINE_IN_N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43和电阻R41,依次连接后一端与通信接口电路连接、且另一端与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的LINE_OUT引脚连接的电感磁珠FB9、电阻R47和电容C44,并联后一端连接在电感磁珠FB9与电阻R47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45和电容C46,与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连接的第一麦克风电路和第二麦克风电路,以及与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连接的储存电路。

所述储存电路包括型号为SX14F02、SCL引脚与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的SCL_EE引脚连接、且SDA引脚与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的SDA_EE引脚连接的储存芯片U6,一端与储存芯片U6的WP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8,一端与储存芯片U6的WP引脚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连接的电阻R7,以及一端与储存芯片U6的VCC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20;所述储存芯片U6的VCC引脚与第二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口电路包括一端与中央处理器的PD5引脚连接的电阻R16,一端与中央处理器的PD6引脚连接的电阻R18,以及分别与电阻R16和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的通讯端子J6;所述通讯端子J6分别与电感磁珠FB8和电感磁珠FB9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麦克风电路包括依次连接后一端与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的MIC1_P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32、电阻R26、电容C34和电阻R30,依次连接后一端与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的MIC1_N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36、电容C36和电阻R37,一端连接在电阻R26与电容C34之间、且另一端连接在电阻R36与电容C36之间的电容C35,以及一端连接在电容C32与电阻R26之间、且另一端与第二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连接的电阻R24;所述第二麦克风电路包括依次连接后一端与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的MIC0_P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28、电阻R17、电容C29和电阻R20,依次连接后一端与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的MIC0_N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1、电容C31和电阻R22,一端连接在电阻R17与电容C29之间、且另一端连接在电阻R21与电容C31之间的电容C30,以及一端连接在电容C28与电阻R17之间、且另一端与第二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连接的电阻R15。

优选地,所述耳机模式切换电路包括型号为G6K-2F-Y-12VDC的信号继电器K1,连接在信号继电器K1的辅助线圈之间的二极管M7,一端与二极管M7的阴极连接、且另一端与供电电源电路的输出连接的电感磁珠FB7,集电极与二极管M7的阳极连接、发射极接地的三极管Q1,发射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的光耦开关U8,一端与光耦开关U8的集电极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三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连接的电阻R29,以及一端与第三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连接、且另一端与光耦开关U8的阳极连接的电阻R32;所述光耦开关U8的阴极与中央处理器的PC5引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门磁检测电路包括与中央处理器的PC6引脚连接的第一检测电路,以及与中央处理器的PD2引脚连接的第二检测电路;所述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的结构和参数均相同,且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包括发射极和阴极均接地的光耦开关U11,一端与第三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连接、且另一端与光耦开关U11的阳极连接的电阻R60,以及一端与第三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连接、且另一端与光耦开关U11的集电极连接的电阻R59;所述光耦开关U11的集电极与中央处理器的PC6引脚连接。

优选地,所述供电电源电路包括型号为MP2303的直流转换芯片U2,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2的IN引脚与EN引脚之间的电阻R1,一端均与直流转换芯片U2的IN引脚连接、且另一端分别接地的电容C6、电容C3和二极管D1,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2的IN引脚连接的直流熔断器F1,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2的SS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7,串联后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2的COMP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5和电容C19,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2的BS引脚与SW引脚之间的电容C1,串联后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2的SW引脚与FB引脚之间的电感L1和电阻R3,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2的FB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4,并联后一端连接在电感L1与电阻R3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1和电容C12,一端连接在电感L1与电阻R3之间的电感磁珠FB1,以及串联后一端与电感磁珠FB1的另一端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和发光二极管D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型号为G914H的直流转换芯片U1,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1的EN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5,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1的BYP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7,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1的VOUT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4,以及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1的VOUT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2;所述直流转换芯片U1的VIN引脚与EN引脚连接,且连接在电感磁珠FB1与电阻R2之间;所述第二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型号为G914D的直流转换芯片U4,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4的EN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16,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4的BYP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18,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4的VOUT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15,以及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4的VOUT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14;所述直流转换芯片U4的VIN引脚与EN引脚连接,且连接在电感磁珠FB1与电阻R2之间;所述第三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型号为ASM117的直流转换芯片U3,并联后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3的Vin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0和电容C9,以及并联后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3的+Vout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3和电容C8;所述直流转换芯片U3的Vin引脚连接在电感磁珠FB1与电阻R2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智能会见控制系统,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温度检测电路;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型号为LM75A的温度传感器U9,连接在温度温度传感器U9的SDA引脚与直流转换芯片U3的+Vout引脚之间的电阻R33,连接在温度温度传感器U9的SCL引脚与直流转换芯片U3的+Vout引脚之间的电阻R34,连接在温度温度传感器U9的INT引脚与直流转换芯片U3的+Vout引脚之间的电阻R35,以及一端与温度温度传感器U9的VCC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38;所述温度温度传感器U9的SDA引脚与中央处理器的PB5引脚连接,温度温度传感器U9的SCL引脚与中央处理器的PB4引脚连接,且温度温度传感器U9的INT引脚与中央处理器的PC3引脚连接;所述温度温度传感器U9的VCC引脚与直流转换芯片U3的+Vout引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程序烧写电路包括与中央处理器的SWIM引脚连接的插针座J3,以及一端均与插针座J3连接的电阻R6和电容C21;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3的+Vout引脚连接。

优选地,所述智能会见控制系统,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风扇控制电路;所述风扇控制电路一端与中央处理器的PC4引脚连接的电阻R51,基极与电阻R51的另一端连接、且发射极接地的三极管Q3,连接在三极管Q3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52,一端连接在电感L1与电阻R3之间的电感磁珠FB10,漏极与电感磁珠FB10的另一端连接、栅极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的N沟道场效应管Q2,连接在N沟道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栅极之间的电阻R50,以及并联后一端与N沟道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47和二极管M7;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风扇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巧妙的设置消回音电路,实现通话消音,保证会见通话可靠。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门磁检测电路,实现会见状态的检测,实现会见有效管理。不仅如此,为了保证装置的运行可靠,通过设置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和温度检测电路,设计的好处在于,保证供电可靠,且实时检测装置运行状态。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有效消除回音等优点,在监狱会见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消回音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央处理器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接口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程序烧写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电源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耳机模式切换电路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门磁检测电路原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检测电路原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储存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会见控制系统,该系统是基于结构的改进,并未对系统中的芯片所使用的程序进行改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施例记载的内容,采用常规的程序片段组合便能实现,因此,在此就不予赘述程序软件的具体内容。在本实施例中,该智能会见控制系统包括型号为STM8S103F3的中央处理器,均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第三直流电压转换电路、通信接口电路、程序烧写电路、耳机模式切换电路、温度检测电路、风扇控制电路和门磁检测电路,输入与第三直流电压转换电路连接的供电电源电路,输入均与供电电源电路的输出连接的第一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和第二直流电压转换电路,以及与通信接口电路连接的消回音电路。

首先,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本系统采用外接直流+12V,将直流+12V转换成直流+5V、+1.8V、+3.3V。具体来说,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供电电源电路,将直流+12V转换成直流+5V。该供电电源电路包括型号为MP2303的直流转换芯片U2,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2的IN引脚与EN引脚之间的电阻R1,一端均与直流转换芯片U2的IN引脚连接、且另一端分别接地的电容C6、电容C3和二极管D1,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2的IN引脚连接的直流熔断器F1,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2的SS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7,串联后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2的COMP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5和电容C19,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2的BS引脚与SW引脚之间的电容C1,串联后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2的SW引脚与FB引脚之间的电感L1和电阻R3,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2的FB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4,并联后一端连接在电感L1与电阻R3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1和电容C12,一端连接在电感L1与电阻R3之间的电感磁珠FB1,以及串联后一端与电感磁珠FB1的另一端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和发光二极管D2。另外,在直流+5V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第一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第二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和第三直流电压转换电路转换成所需的直流电压。其中,第一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型号为G914H的直流转换芯片U1,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1的EN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5,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1的BYP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7,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1的VOUT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4,以及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1的VOUT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2。第二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型号为G914D的直流转换芯片U4,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4的EN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16,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4的BYP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18,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4的VOUT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15,以及连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4的VOUT引脚与GND引脚之间的电容C14。第三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型号为ASM117的直流转换芯片U3,并联后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3的Vin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0和电容C9,以及并联后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3的+Vout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3和电容C8。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直流转换芯片U3的Vin引脚连接在电感磁珠FB1与电阻R2之间,直流转换芯片U1的VIN引脚与EN引脚连接,且连接在电感磁珠FB1与电阻R2之间,且直流转换芯片U4的VIN引脚与EN引脚连接,且连接在电感磁珠FB1与电阻R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会见通话质量,巧妙的设置消回音电路,具体来说,该消回音电路包括型号为ATH8809的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依次连接后一端与通信接口电路连接、且另一端与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的LINE_IN_P引脚连接的电感磁珠FB8、电阻R38、电容C39和电阻R39,一端连接在电感磁珠FB8与电阻R38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40,并联后一端连接在电阻R38与电容C39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40和电容C41,串联后一端与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的LINE_IN_N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43和电阻R41,依次连接后一端与通信接口电路连接、且另一端与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的LINE_OUT引脚连接的电感磁珠FB9、电阻R47和电容C44,并联后一端连接在电感磁珠FB9与电阻R47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45和电容C46,与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连接的第一麦克风电路和第二麦克风电路,以及与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连接的储存电路。其中,该储存电路包括型号为SX14F02、SCL引脚与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的SCL_EE引脚连接、且SDA引脚与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的SDA_EE引脚连接的储存芯片U6,一端与储存芯片U6的WP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8,一端与储存芯片U6的WP引脚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连接的电阻R7,以及一端与储存芯片U6的VCC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20。进一步地,通信接口电路包括一端与中央处理器的PD5引脚连接的电阻R16,一端与中央处理器的PD6引脚连接的电阻R18,以及分别与电阻R16和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的通讯端子J6。所述通讯端子J6分别与电感磁珠FB8和电感磁珠FB9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麦克风电路包括依次连接后一端与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的MIC1_P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32、电阻R26、电容C34和电阻R30,依次连接后一端与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的MIC1_N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36、电容C36和电阻R37,一端连接在电阻R26与电容C34之间、且另一端连接在电阻R36与电容C36之间的电容C35,以及一端连接在电容C32与电阻R26之间、且另一端与第二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连接的电阻R24;所述第二麦克风电路包括依次连接后一端与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的MIC0_P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28、电阻R17、电容C29和电阻R20,依次连接后一端与全双工通话降噪芯片U7的MIC0_N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1、电容C31和电阻R22,一端连接在电阻R17与电容C29之间、且另一端连接在电阻R21与电容C31之间的电容C30,以及一端连接在电容C28与电阻R17之间、且另一端与第二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连接的电阻R15。

与此同时,该耳机模式切换电路包括型号为G6K-2F-Y-12VDC的信号继电器K1,连接在信号继电器K1的辅助线圈之间的二极管M7,一端与二极管M7的阴极连接、且另一端与供电电源电路的输出连接的电感磁珠FB7,集电极与二极管M7的阳极连接、发射极接地的三极管Q1,发射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的光耦开关U8,一端与光耦开关U8的集电极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三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连接的电阻R29,以及一端与第三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连接、且另一端与光耦开关U8的阳极连接的电阻R32。其中,光耦开关U8的阴极与中央处理器的PC5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客户、开发者进行程序烧写,巧妙的设置了程序烧写电路包括与中央处理器的SWIM引脚连接的插针座J3,以及一端均与插针座J3连接的电阻R6和电容C21;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直流转换芯片U3的+Vout引脚连接。

为了提高会见安全管理,通过设置门磁检测电路以保证会见处于封闭状态,避免会见人员的通话信息被泄露。该门磁检测电路包括与中央处理器的PC6引脚连接的第一检测电路,以及与中央处理器的PD2引脚连接的第二检测电路;所述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的结构和参数均相同,且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包括发射极和阴极均接地的光耦开关U11,一端与第三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连接、且另一端与光耦开关U11的阳极连接的电阻R60,以及一端与第三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连接、且另一端与光耦开关U11的集电极连接的电阻R59;所述光耦开关U11的集电极与中央处理器的PC6引脚连接。

另外,为了保证系统运行温度,采用温度检测电路实时检测装置的运行温度,到温度到达或者超过预设值(行业标准值)时,则由中央处理器触发风扇控制电路工作,实现强迫风冷。具体来说,该温度检测电路包括型号为LM75A的温度传感器U9,连接在温度温度传感器U9的SDA引脚与直流转换芯片U3的+Vout引脚之间的电阻R33,连接在温度温度传感器U9的SCL引脚与直流转换芯片U3的+Vout引脚之间的电阻R34,连接在温度温度传感器U9的INT引脚与直流转换芯片U3的+Vout引脚之间的电阻R35,以及一端与温度温度传感器U9的VCC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38;所述温度温度传感器U9的SDA引脚与中央处理器的PB5引脚连接,温度温度传感器U9的SCL引脚与中央处理器的PB4引脚连接,且温度温度传感器U9的INT引脚与中央处理器的PC3引脚连接;所述温度温度传感器U9的VCC引脚与直流转换芯片U3的+Vout引脚连接。同时,该风扇控制电路一端与中央处理器的PC4引脚连接的电阻R51,基极与电阻R51的另一端连接、且发射极接地的三极管Q3,连接在三极管Q3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52,一端连接在电感L1与电阻R3之间的电感磁珠FB10,漏极与电感磁珠FB10的另一端连接、栅极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的N沟道场效应管Q2,连接在N沟道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栅极之间的电阻R50,以及并联后一端与N沟道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47和二极管M7。其中,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风扇连接。

本实用新型巧妙的设置消回音电路,对通话过程中的杂音进行消除,保证通话可靠。另外,为了避免会见人员的通话信息被泄露,在会见双方人员的进出门上各设置了一个用于检测门开关状态的检测电路。与此同时,本实施例还设置有检测系统运行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风扇控制电路,实现温度检测和强迫风冷,以保证系统运行温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的特点和进步,在监狱会见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