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旅游的景点动态采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1945发布日期:2019-07-06 11:24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基于乡村旅游的景点动态采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乡村旅游的景点动态采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开始大力追求精神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之余会选择走出家门,不论是短途还是长途,人们总会抽出空来一场美妙的旅行,也因此旅游业日益兴旺。随着出行人数的不断增加,各大景区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各个景区都会在景点各处安装摄像头,来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但是普通的摄像头安装不便,容易受到人为损坏,并且其开启与关闭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控制,不仅使用寿命得不到保障,能耗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基于乡村旅游的景点动态采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乡村旅游的景点动态采集设备,包括设置于监控室或总控室的控制中枢,以及安装于景点各处的红外摄像装置,控制中枢与红外摄像装置连接,并控制红外摄像装置工作,所述控制中枢包括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和加密芯片,无线传输模块内嵌于处理器芯片中;所述控制中枢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三方平台或APP连接,实现数据共享;

所述加密芯片包括内核模块、存储器模块、时钟电源模块、数据通讯接口模块和硬件加密解密模块,所述硬件加密解密模块具有支持SM1算法模块、SM2算法模块、SM3算法模块和SSF33算法模块;所述硬件加密解密模块还具有内置DES模块,通过加密模块使第三方平台或APP无法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更改,第三方无权修改、删除动态;

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电路、红外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以及继电器,通过红外感应模块可以对监测范围内的活动物体进行检测;

所述红外摄像装置通过伸缩装置安装在景点的墙壁上或者其他不容易被游客触碰的隐蔽位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套管、伸缩杆和第一电机,所述红外摄像装置安装于伸缩杆顶部,伸缩杆插入于套管内,伸缩杆上设有竖直排列的齿,套管中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齿轮与伸缩杆上的齿相互啮合;通过第一电机的正反转,可以带动伸缩杆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红外摄像装置上下移动;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有第二电机,红外摄像装置设置在第二电机的转轴上,通过第二电机的正反转可以带动红外摄像装置实现水平角度的调节。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均与控制中枢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套管内设有竖直的轨道,伸缩杆侧面嵌入于轨道中,在伸缩杆上下移动时轨道可以保证伸缩杆不会转动。

优选地,所述控制中枢连接有外接键盘,具备输入指令的功能。

优选地,所述硬件加密解密模块还具有内置DES模块。

优选地,所述硬件加密解密模块还具有内置RSA模块。

优选地,所述硬件加密解密模块还具有SHA1算法模块。

优选地,所述硬件加密解密模块还具有MAC算法模块。

优选地,所述硬件加密解密模块还具有RNG随机数发生器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控制中枢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三方平台或APP连接,实现数据共享。在实际应用中,红外摄像装置即时拍摄景点各处的实时动态视频或图片,并传输至控制中枢,由控制中枢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第三方平台或APP,由第三方平台或APP发布景区最新动态。与此同时还可以依赖本装置实现对景区的全方位监控,优先防范各种险情,并在出现突发情况时可以及时应对。

(2)通过加密模块使第三方平台或APP无法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更改,第三方无权修改、删除动态。

(3)通过红外感应模块可以对监测范围内的活动物体进行检测,当监测范围中一段时间内没有活动物体时,系统控制红外摄像装置关闭,以节约电量。当监测范围内出现活动物体时,系统控制红外摄像装置打开,对范围内场景进行拍摄记录,大大提高景区的安全性。

(4)第二电机与第一电机相配合,可以使红外摄像装置实现对监控区域的无死角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红外感应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定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红外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红外摄像装置,3、第二电机,4、伸缩杆,5、套管,6、齿,7、第一电机,8、齿轮,9、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基于乡村旅游的景点动态采集设备,包括设置于监控室或总控室的控制中枢,以及安装于景点各处的红外摄像装置,控制中枢与红外摄像装置连接,并控制红外摄像装置工作。所述控制中枢包括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和加密芯片,无线传输模块内嵌于处理器芯片中。所述控制中枢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三方平台或APP连接,实现数据共享。

在实际应用中,红外摄像装置即时拍摄景点各处的实时动态视频或图片,并传输至控制中枢,由控制中枢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第三方平台或APP,由第三方平台或APP依此发布景区最新动态。与此同时还可以依赖本装置实现对景区的全方位监控,优先防范各种险情,并在出现突发情况时可以及时应对。

所述加密芯片包括内核模块、存储器模块、时钟电源模块、数据通讯接口模块和硬件加密解密模块,所述硬件加密解密模块具有支持SM1算法模块、SM2算法模块、SM3算法模块和SSF33算法模块。所述硬件加密解密模块还具有内置DES模块或内置RSA模块或SHA1算法模块或MAC算法模块或RNG随机数发生器模块。通过加密模块使第三方平台或APP无法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更改,第三方无权修改、删除动态。

优选地,所述控制中枢连接有外接键盘,具备输入指令的功能。

实施例二

参照图2,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电路、红外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以及继电器,通过红外感应模块可以对监测范围内的活动物体进行检测,当监测范围中一段时间内没有活动物体时,系统控制红外摄像装置关闭,以节约电量。当监测范围内出现活动物体时,系统控制红外摄像装置打开,对范围内场景进行拍摄记录,大大提高景区的安全性。

实施例三

参照图3,所述继电器还连接有一个锁定电路,所述锁定电路的输出端接信号处理电路与继电器的公共端,所述锁定电路包括电源VCC、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以及比较器V1,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串联在电源VCC以及地之间,所述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阻R4也串联在电源VCC以及地之间,所述第一电容C1与电阻R3并联,所述第二电阻C2和第五电阻R5并联且并联的一端接在比较器V1的正输入端,另一端接在比较器V1的输出端,比较器V1的正输入端接在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的公共端,负输入端接在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阻R4的公共端,输出端为锁定电路的输出OUT并与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三电阻R3的阻值比比第二电阻R2与第四电阻R4的阻值比大。即R1:R3大于R2:R4。

通电状态时,电容C1充电,断电后,电容C1放电,如果较短时间内再次通电,电容C1的电还没放完,如则比较器V1的正输入端的电压比比较器V1的负输入端的电压高,比较器V1输出为高电平,此时不管红外探测器的信号处理电路输出什么信号,继电器接收到都是高电平,红外探测器不起作用,如果较长时间内再次通电,电容C1的电放完了,则通电后,比较器V1的正输入端的电压比比较器V1的负输入端的电压低,比较器输出为低电平,锁定电路不起作用,红外探测器正常起作用。

实施例四

参照图4,所述红外摄像装置1通过伸缩装置安装在景点的墙壁上或者其他不容易被游客触碰的隐蔽位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套管5、伸缩杆4和第一电机7,所述红外摄像装置1安装于伸缩杆4顶部,伸缩杆4插入于套管5内,伸缩杆4上设有竖直排列的齿6,套管5中部设置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8,齿轮8与伸缩杆4上的齿6相互啮合。通过第一电机7的正反转,可以带动伸缩杆4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红外摄像装置1上下移动。

所述伸缩杆4的顶部设有第二电机3,红外摄像装置1设置在第二电机3的转轴上,通过第二电机3的正反转可以带动红外摄像装置1实现水平角度的调节。第二电机3与第一电机7相配合,可以使红外摄像装置1实现对监控区域的无死角监控。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7与第二电机3均与控制中枢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套管5内设有竖直的轨道9,伸缩杆4侧面嵌入于轨道9中,在伸缩杆4上下移动时轨道9可以保证伸缩杆4不会转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