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幕盖板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0851发布日期:2019-10-19 03:35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屏幕盖板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屏幕盖板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如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其显示屏通常包括内屏、外屏和屏幕盖板,其中,内屏用于显示画面,外屏用于触控,屏幕盖板用于保护内屏和外屏不受损坏。

相关技术中的屏幕盖板的材质多是玻璃,为了不影响内屏与外屏的功能,玻璃材质的屏幕盖板的厚度也很薄。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当移动终端从高处摔下或者当移动终端的屏幕盖板碰触到尖锐物时,厚度很薄的玻璃材质的屏幕盖板很容易发生碎裂的情况,可见,该屏幕盖板对内屏或者外屏的保护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屏幕盖板对内屏或者外屏的保护性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盖板和移动终端。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屏幕盖板,如图1所示,该屏幕盖板包括内层板1和外层板2,其中:内层板1和外层板2相贴合;内层板1为刚性透明板,外层板2为柔性透明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方案,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包括内屏、外屏和屏幕盖板,内屏用于显示画面,外屏用于触控,屏幕盖板用于保护内屏和外屏不受损坏。为了提高屏幕盖板对内屏和外屏的保护性,该屏幕盖板包括内层板1和外层板2,内层板1和外层板2相贴合组成屏幕盖板。其中,内层板1为刚性透明板具有支撑作用,提高屏幕盖板的刚性。外层板2为柔性透明板具有缓冲作用,提高屏幕盖板的韧性,以增强屏幕盖板的抗摔性。

屏幕盖板具有上述结构,使得当移动终端从高处摔下或者当移动终端的屏幕盖板碰触到尖锐物时,由柔性透明板制成的外层板2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幕盖板的抗摔性,进而可以提高屏幕盖板对内屏或者外屏的保护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屏幕盖板还包括中间层板3,中间层板3位于内层板1与外层板2之间;中间层板3包括玻璃基板和用于实现预设功能的元器件,元器件设置在玻璃基板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方案,屏幕盖板的中间层板3位于内层板1与外层板2之间,也即是,中间层板3的内表面与内层板1相贴合,中间层板3的外表面与外层板2相贴合。中间层板3主要用于实现某些功能,例如,用于实现通信功能,又例如,用于实现指纹识别功能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层板1与中间层板3通过模量高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硬胶膜相粘合,外层板2与中间层板3通过模量高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光学软胶膜相粘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方案,由于中间层板3包括玻璃基板是刚性板,内层板1也为刚性板,故内层板1与中间层板3可以通过模量高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硬胶膜相粘合,也即是,内层板1与中间层板3之间通过高模量硬胶膜相粘合,例如,可以是使用模量高于1GPa的硬胶膜相粘合。而外层板2为柔性板,故外层板2与中间层板3可以通过模量高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光学软胶膜相粘合,也即是,外层板2与中间层板3通过高模量光学软胶膜相粘合,例如,可以使用模量高于20MPa的光学软胶膜相粘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元器件为天线和/或指纹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中间层板3主要用于实现某些功能,例如,用于实现通信功能,相应的元器件可以是天线。相关方案中天线大多设置在移动终端的背部,而移动终端背部的外壳通常是金属,金属的外壳对天线的信号存在干扰,而本方案中天线设置在中间层板3的玻璃基板上,这样移动终端的外壳即使是金属的,也不会对天线的信号产生干扰。屏幕盖板的中间层板3还可以用于指纹识别,相应的,设置在中间层板3的玻璃基板上的元器件还可以是指纹传感器。指纹传感器可以是设置在玻璃基板的任意位置,也可以是在整个玻璃基板上都设置指纹传感器,这样,用户按屏幕盖板的任意位置,指纹传感器都可以检测到指纹,从而可以强化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层板2的表面覆盖有硬化涂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方案,由于外层板2为柔性透明板,其硬度较低,为了提高外层板2的硬度,相应的可以是,外层板2的表面覆盖有硬化涂层。例如,可以通过喷涂、淋凃或者浸入等工艺对外层板2进行硬化处理,使外层板2的表面覆盖硬化涂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硬化涂层为丙烯酸酯涂层或者硅烷涂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方案,硬化涂层可以是有机物硬化涂层,例如,可以是丙烯酸酯涂层或者硅烷涂层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层板2为透光率高于预设阈值的塑胶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方案,外层板2可以是任意柔性透明板,例如,可以是透光率高于预设阈值的塑胶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塑胶板由有机玻璃、聚碳酸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方案,外层板2可以是任意柔性透明板,例如,可以是透光率高于预设阈值的塑胶板,塑胶可以是由有机玻璃、聚碳酸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制成,例如,塑胶可以是有机玻璃、聚碳酸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是由有机玻璃、聚碳酸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两种组成的混合物。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层板1可以由玻璃、透明陶瓷、蓝宝石中的任一种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方案,内层板1可以是任意刚性透明板,例如,可以是由玻璃、透明陶瓷、蓝宝石中的任一种制成的刚性透明板。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包括上述所述的屏幕盖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屏幕盖板包括相贴合的内层板和外层板,内层板为刚性透明板,外层板为柔性透明板,内层板为屏幕盖板提供足够的硬度,以提高屏幕盖板对内屏和外屏的保护性,外层板为屏幕盖板提供韧性。这样,当移动终端从高处摔下或者当移动终端的屏幕盖板碰触到尖锐物时,由柔性透明板制成的外层板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幕盖板的抗摔性,进而,可以提高屏幕盖板对内屏或者外屏的保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内层板 2、外层板

3、中间层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盖板,如图1所示,该屏幕盖板包括内层板1和外层板2,其中:内层板1和外层板2相贴合;内层板1为刚性透明板,外层板2为柔性透明板。

其中,本实施例中以移动终端的内部为内,移动终端的外部为外。

在实施中,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包括内屏、外屏和屏幕盖板,内屏用于显示画面,外屏用于触控,屏幕盖板用于保护内屏和外屏不受损坏。为了提高屏幕盖板对内屏和外屏的保护性,该屏幕盖板包括内层板1和外层板2,内层板1和外层板2相贴合组成屏幕盖板。其中,内层板1为刚性透明板具有支撑作用,提高屏幕盖板的刚性。外层板2为柔性透明板具有缓冲作用,提高屏幕盖板的韧性,以增强屏幕盖板的抗摔性。

该屏幕盖板包括具有支撑作用的内层板1和具有缓冲作用的外层板2,这样当移动终端从高处摔下或者当移动终端的屏幕盖板碰触到尖锐物时,由柔性透明板制成的外层板2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幕盖板的抗摔性,进而可以提高屏幕盖板对内屏或者外屏的保护性。

可选的,内层板1可以是任意刚性透明板,例如,可以是由玻璃、透明陶瓷、蓝宝石中的任一种制成的刚性透明板。外层板2可以是任意柔性透明板,例如,可以是透光率高于预设阈值的塑胶板,塑胶可以是由有机玻璃、聚碳酸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制成,例如,塑胶可以是有机玻璃、聚碳酸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是由有机玻璃、聚碳酸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两种组成的混合物。

可选的,由于外层板2为柔性透明板,其硬度较低,为了提高外层板2的硬度,相应的可以是,外层板2的表面覆盖有硬化涂层。

其中,硬化涂层可以是有机物硬化涂层,例如,可以是丙烯酸酯涂层或者硅烷涂层。

在实施中,为了提高外层板2的硬度,相应的,可以通过喷涂、淋凃或者浸入等工艺对外层板2进行硬化处理,使外层板2的表面覆盖硬化涂层。具体硬化处理具有多种方式,例如,一种可以是先对用于加工成多个外层板2的板材进行硬化处理,然后,将经过硬化处理的板材加工成若干个外层板2,例如,可以将经过硬化处理的板材按照设计的尺寸切割成若干个外层板2,这种先硬化处理后加工成外层板2的方式可以节约成本,而且硬化效果好,外层板2上覆盖的硬化涂层较为均匀。又例如,也可以先将板材加工成若干个外层板2,例如,按照设计的尺寸切割成若干个外层板2,然后,在逐个对外层板2进行硬化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为了提高移动终端的触控效果以及显示屏的美观,屏幕盖板的边缘大多具有一定的弧度而成为2.5D形态的屏幕盖板。2.5D形态的屏幕盖板也即是屏幕盖板除边缘部分以外其他面积都为纯平面。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节约成本,也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屏幕盖板的最外层加工成2.5D形态即可,也即是,屏幕盖板的外层板2加工成2.5D形态。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将外层板2加工成为2.5D形态之后,外层板2的边缘处可能会存在加工刀纹,但是外层板2又经过硬化处理,硬化涂层可以覆盖住加工刀纹,进而提高显示屏的美观。

可选的,如图2所示,该屏幕盖板还可以包括中间层板3,中间层板3位于内层板1与外层板2之间;中间层板3可以包括玻璃基板和用于实现预设功能的元器件,元器件设置在玻璃基板的内部。

在实施中,中间层板3主要用于实现某些功能,例如,用于实现通信功能,相应的元器件可以是天线。相关方案中天线大多设置在移动终端的背部,而移动终端背部的外壳通常是金属,金属的外壳对天线的信号存在干扰,而本方案中天线设置在中间层板3的玻璃基板上,这样移动终端的外壳即使是金属的,也不会对天线的信号产生干扰。

屏幕盖板的中间层板3还可以用于指纹识别,相应的,设置在中间层板3的玻璃基板上的元器件还可以是指纹传感器。指纹传感器可以是设置在玻璃基板的任意位置,也可以是在整个玻璃基板上都设置指纹传感器,这样,用户按屏幕盖板的任意位置,指纹传感器都可以检测到指纹,从而可以强化用户使用体验。

屏幕盖板的中间层板3位于内层板1与外层板2之间,也即是,中间层板3的内表面与内层板1相贴合,中间层板3的外表面与外层板2相贴合。由于中间层板3包括玻璃基板是刚性板,内层板1也为刚性板,故内层板1与中间层板3可以通过模量高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硬胶膜相粘合,也即是,内层板1与中间层板3之间通过高模量硬胶膜相粘合。例如,可以是使用模量高于1GPa的硬胶膜相粘合,其中,硬胶膜可以是使用PVB(Polyvinyl Butyral,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PVB树脂具有很好的粘合力,而且具有透明、耐热、耐寒、耐湿、机械强度高等特性。而外层板2为柔性板,故外层板2与中间层板3可以通过模量高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光学软胶膜相粘合,也即是,外层板2与中间层板3通过高模量光学软胶膜相粘合。例如,可以使用模量高于20MPa的光学软胶膜相粘合,其中,光学软胶膜可以是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胶),OCA具有透光率高、胶结强度高等特性。具体的工艺过程可以如下:

内层板1的加工过程大致可以是,首先,对用于加工内层板1的刚性透明板材进行加工处理,例如进行打磨、抛光等处理,以提高刚性透明板材的平整度;然后,对处理后的刚性透明板材进行化学强化,以提高其硬度;之后,在将刚性透明板材加工成多个内层板1。同样,外层板2的加工过程大致可以是,首先,对用于加工内层板2的柔性透明板材进行硬化处理,使柔性透明板材的表面覆盖硬化涂层;然后,对覆盖有硬化涂层的柔性透明板材进行打磨、抛光等处理,以提高柔性透明板材的平整度;之后,再将柔性透明板材加工成为多个外层板2;再之后,可以将每一个外层板2加工成2.5D形态;最后,由于将外层板2加工成2.5D形态之后,外层板2的边缘处的硬化涂层可能损坏了,需要对外层板2的边缘进行二次硬化处理,以修复外层板2边缘处损坏的硬化涂层。内层板1与外层板2加工处理之后,内层板1、中间层板3和外层板2的粘合过程可以是:

可以首先将内层板1与中间层板3相粘合,例如,通过高模量硬胶膜粘合,两者粘合之后,为了提高牢固性,相应的,对粘合后的内层板1与中间层板3进行真空高温处理。之后,再使用高模量光学软胶膜在中间层板3上粘合外层板2,由于外层板2为柔性板,中间层板3与外层板2相粘合之后,可能会存在气泡,相应的,再使用真空脱泡设备,对粘合后的中间层板3与外层板2进行真空脱泡处理。

可选的,为了满足移动终端的轻薄化,相应的,内层板1的厚度可以在0.1毫米至1毫米范围内,外层板的厚度可以在0.1毫米至0.3毫米范围内。

基于上述结构,该屏幕盖板可以包括内层板1、外层板2和中间层板3,其中,内层板1为刚性透明板,外层板2为柔性透明板,中间层板3为实现预设功能的功能板,内层板1一方面通过刚性材质增强其硬度,另一方面经过化学强化增强其硬度,以提高屏幕盖板的刚度,提高屏幕盖板对内屏和外屏的保护性。外层板2一方面通过柔性材质增强其韧性,以提高屏幕盖板的抗摔性,另一方面通过硬化处理在外层板2的表面覆盖硬化涂层来增强其硬度,以提高屏幕盖板的耐磨耐刮伤性能。中间层板3包括玻璃基板和设置在所述玻璃基板的内部的元器件,中间层板3一方面通过玻璃基板提高了屏幕盖板的硬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元器件实现预设功能,例如,可以实现通信功能或者实现指纹识别功能。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该屏幕盖板包括相贴合的内层板和外层板,内层板为刚性透明板,外层板为柔性透明板,内层板为屏幕盖板提供足够的硬度,以提高屏幕盖板对内屏和外屏的保护性,外层板为屏幕盖板提供韧性。这样,当移动终端从高处摔下或者当移动终端的屏幕盖板碰触到尖锐物时,由柔性透明板制成的外层板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幕盖板的抗摔性,进而,可以提高屏幕盖板对内屏或者外屏的保护性。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包括上述所述的屏幕盖板,如上述所述,该屏幕盖板包括相贴合的内层板和外层板,内层板为刚性透明板,外层板为柔性透明板,内层板为屏幕盖板提供足够的硬度,以提高屏幕盖板对内屏和外屏的保护性,外层板为屏幕盖板提供韧性。这样,当移动终端从高处摔下或者当移动终端的屏幕盖板碰触到尖锐物时,由柔性透明板制成的外层板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幕盖板的抗摔性,进而,可以提高屏幕盖板对内屏或者外屏的保护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