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终端设备及其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8956发布日期:2019-05-03 19:0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终端设备及其套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终端设备及其套装。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随着无线技术的成熟发展,蓝牙耳机、智能手环等电子终端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广泛应用。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耳挂的蓝牙耳机过于小巧,受外力影响容易从耳上脱落;挂耳式的蓝牙耳机虽然有较强的固定性,但在使用时,耳挂难以适应不同形态的耳朵使得用户体验不一,并且耳挂体积通常较大,不便于收纳,若在不使用时将挂耳式的蓝牙耳机长期挂在耳朵上,会对耳朵产生压迫,产生不适,影响佩戴体验。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终端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终端设备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终端设备,包括能够挂在人耳背部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为听筒部和麦克风部;所述主体的两端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弯曲形变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内设置有为所述弯曲部提供支撑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弯曲部同步形变并能够保持形变。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为金属丝。

可选地,所述金属丝采用铅锡合金制成。

可选地,所述主体的两端之间还设置有显示部,所述显示部上设置有显示屏。

可选地,所述显示部与所述听筒部之间设置有一个弯曲部且该弯曲部与所述听筒部相邻。

可选地,沿着所述主体,所述显示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弯曲部。

可选地,所述麦克风部滑动连接在所述主体上,使得所述麦克风部能够远离和靠近所述主体。

可选地,所述麦克风部部分插入所述主体内与所述主体套接,所述麦克风部沿着套接方向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终端设备套装,包括充电件和上述的电子终端设备,所述电子终端设备上设置有充电点,所述充电件的充电端与所述充电点相配合。

可选地,所述充电点设置在所述麦克风部上,充电件的充电端具有与所述麦克风部契合的容纳腔,所述充电件的充电端能够套接在所述麦克风部上与所述充电点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作为耳机使用时能够适应不同形态和大小的耳朵。此外,便于随身携带。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佩戴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第一形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第二形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充电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弯曲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中弯曲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主体,11外壳,2听筒部,3麦克风部,31充电点,4弯曲部,41支撑件,5显示部,51显示屏,6充电件,61充电端,7人耳。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终端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4,包括能够挂在人耳7背部的主体1。所述主体1的一端为设置有听筒的听筒部2,通过听筒能够对外发出声音;所述主体1的另一端为设置有麦克风的麦克风部3,能够接收主体1外部的声音。

所述主体1的两端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弯曲形变的弯曲部4。参见图6,所述弯曲部4内设置有为所述弯曲部4提供支撑的支撑件41,所述支撑件41与所述弯曲部4同步形变并能够保持形变,使得弯曲部4被外力弯曲后能够保持形状,满足该形状状态下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要求。

所述主体1能够弯曲成图2中所示的弧形状态,将弧形的主体1搭在人体耳背处。通过弯曲部4形变能够继续使所述听筒部2向弧形的内部弯曲,通过弯曲部4形变,如图1中所示,将听筒部2伸入人耳中,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作为挂耳式的无线耳机使用。通过弯曲部4的形变,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适应不同形态和大小的耳朵,便于调整;取下时,通过弯曲部4形变将听筒部2取出,将其拿下即可,简单方便。

不使用耳机时,将弧形主体1搭在手腕处,通过弯曲部4形变使得主体1缠绕在手腕上,使得本实用新型便于随身携带,不容易遗忘丢失。同时弧形的主体1通过弯曲部4形变也能够适应不同粗细的手腕,适用性更广。本实用新型携带在手腕上时,可以是如图2中所示的弧形状态,也可以是图3中所示的环形状态,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制,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喜好调整本实用新型佩戴在手腕处时的形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弯曲形变并不限定弯曲方向,具体形变方向根据使用者需求和受力方向决定,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所述主体1上具有听筒部的一端的直径大于具有麦克风部的一端的直径,所述主体1整体平滑过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的外壳11可以使用TPU或硅胶等材料制成,能够形变,耐油、耐水、耐霉菌,并且能够提升手感,增强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所述支撑件41可以为金属丝,金属丝固定在主体1内,通过金属丝的刚性进行支撑,保持形状;通过金属丝自身的塑性进行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丝可以采用铅锡合金等相对比较柔软的金属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所述支撑件41还可以分为多节且均沿着主体1弧形方向依次通过万向球接头进行连接,通过万向球接头进行形变,并通过万向球接头的内摩擦力保持形状。可以是金属的万向球形接头内设阻尼件来增大内摩擦力,也可以是支撑件41采用摩擦力较大的材料制成,例如橡胶等,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制。

独立存在的无线耳机、智能手环等穿戴设备分别占用了人身上的不同部位,但过多的可穿戴设备使得用户要对每个设备进行分别使用、设置、充电等重复性的操作,浪费时间,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4,所述主体1的两端之间还设置有显示部5,所述显示部5上设置有显示屏51,能够对外显示可视信息。当本实用新型携带在手腕上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为智能手环使用,拓展了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手环的其他部件作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在所述显示部5上的显示屏51不能形变时,所述显示部5与所述听筒部2之间设置有一个弯曲部4且该弯曲部4与所述听筒部2相邻,便于本实用新型作为耳机使用时将听筒部2弯曲至人耳中。

进一步的,参见图1,沿着所述主体1,所述显示部5的两端均设置有弯曲部4,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可形变范围,匹配不同的耳朵和手腕,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终端设备包括无线耳机、具有挂耳式耳机功能的智能手环等电子终端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4,所述麦克风部3滑动连接在所述主体1上,使得所述麦克风部3能够远离和靠近所述主体1。无线耳机通常由于体积小巧而导致麦克风距离人嘴处较远,拾音易受干扰。在本实用新型作为耳机使用时,能够通过麦克风部3向外滑出延伸,麦克风部3向靠近人嘴部的方向滑动,能够拉近麦克风部3与人嘴部之间的距离,增强麦克风的拾音效果,增强本实用新型的通话质量。在不使用时,将麦克风部3收回,能够减小收纳体积。

进一步的,参见图4,所述麦克风部3得一端插入所述主体1内与所述主体1套接,所述麦克风部3沿着套接方向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麦克风部3上设置有充电点,用于为本实用新型进行充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终端设备套装,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充电件和上述的电子终端设备。参见图2,所述电子终端设备上设置有充电点31。参见图5,所充电件6的一端为充电端61。所述充电端61能够与所述充电点31相配合,为所述电子终端设备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6,所述充电点31设置在所述麦克风部3上,充电件6的充电端61具有与所述麦克风部3契合的容纳腔,所述充电件6的充电端61能够套接在所述麦克风部3上与所述充电点31电连接,为本实用新型充电,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充电时的连接状态,保证充电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件6可以为图5中所示的充电数据线;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具有插头的充电器。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