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式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7942发布日期:2019-05-03 19:0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控制式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支撑架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效果突出的自动控制式手机支架。

[

背景技术:
]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进步,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现有的手机不仅可以作为电话通讯,还可以用手机看电视、电影,在用手机看电视或电影时,需用一只手一直拿着手机,容易使手产生疲劳,而且手指容易触着手机屏幕上的按键,使用的方便性较差,为了提高使用的方便性,空出手来,解除手拿手机产生的疲劳,现在也有很多的手机支撑架,但现有的手机支撑架零部件较多,结构复杂,费用较高,且应用于车载中的支撑架还无法很好的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夹不紧,使用不便利的问题较为明显。

基于此,怎样才能较好的提高支撑架产品的使用体验度,满足用户使用需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和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

技术实现要素:
]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效果突出的自动控制式手机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控制式手机支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板、用于对外部手机进行夹持固定的夹持臂组件以及用于与夹持臂组件之间形成磁力吸附的第一磁性吸附单元;还包括用于接收或感应外部信息、进而控制夹持臂组件运行状态的第一感应单元;所述夹持臂组件包括第一夹持臂组件以及相对于第一夹持臂组件设置的第二夹持臂组件,在各第一夹持臂组件与第二夹持臂组件中都设置有与第一磁性吸附单元进行磁力吸附的第二磁性吸附单元;且第一磁性吸附单元处于第一夹持臂组件和第二夹持臂组件中间部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吸附单元外侧设置有固定框架;该第一磁性吸附单元容纳于所述固定框架中,且第一磁性吸附单元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臂组件还包括第一夹持臂以及与第一夹持臂相连接的第一弹簧体;该第一弹簧体一端与第一夹持臂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磁性吸附单元外侧的固定框架相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臂组件还包括第二夹持臂以及与第二夹持臂相连接的第二弹簧体;该第二弹簧体一端与第二夹持臂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磁性吸附单元外侧的固定框架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吸附单元外侧的固定框架包括用于对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进行位置限定、保证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沿固定方向平行移动的限位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吸附单元为电磁铁,且第二磁性吸附单元为磁铁或金属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一端同时朝外侧弯折,形成用于夹持住外部手机的夹持区域;且第二磁性吸附单元分别安设于各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相对于弯折部位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单元为用于与外部手机进行蓝牙连接的蓝牙单元或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息的音频信号接收单元,蓝牙信号的强弱和手机与第一感应单元的距离成反比,可通过蓝牙信号的强弱来判断手机与支架的距离,当手机接近支架时,蓝牙信号强度达到一个数值,这时感应单元就会接通电路,支架开始打开。

优选地,所述壳体中还设置有用于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在需要取下手机时控制夹持臂组件运行状态的第二感应单元;该第二感应单元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在壳体内部区域呈L型弯折;且第二磁性吸附单元也为L型弯折结构;所述第一磁性吸附单元处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的L型弯折部位与两第二磁性吸附单元所围成的区域中。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后盖以及与所述后盖相连接的面板;在所述面板上开设有用于露出所述第一感应单元的通孔;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后部、用于将壳体固定于外部物体上的固定连接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控制式手机支架通过同时设置壳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部的控制电路板13、用于对外部手机进行夹持固定的夹持臂组件14以及用于与夹持臂组件14之间形成磁力吸附的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为了实时感应外部控制信号,还设置用于接收或感应外部信息、进而控制夹持臂组件14运行状态的第一感应单元131,将夹持臂组件14设计成为包括第一夹持臂组件141、第二夹持臂组件142,且在各第一夹持臂组件141与第二夹持臂组件142中都设置与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进行磁力吸附的第二磁性吸附单元(1412/1422)结构,实际使用过程中,利用第一感应单元131感应外部信号,并通过控制电路板发送控制命令控制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的工作状态,对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与第二磁性吸附单元(1412/1422)之间的磁性吸附模式进行切换,进而最终控制夹持臂组件14对手机的夹持状态,本设计结构新颖,操作方便,将电磁铁通电能产生磁力应用到手机支架,智能化程度高,且解决了现有支架夹不紧或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控制式手机支架的立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控制式手机支架的内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控制式手机支架中夹持臂组件的立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此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控制式手机支架1包括壳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部的控制电路板13、用于对外部手机进行夹持固定的夹持臂组件14以及用于与夹持臂组件14之间形成磁力吸附的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还包括用于接收或感应外部信息、进而控制夹持臂组件14运行状态的第一感应单元131;所述夹持臂组件14包括第一夹持臂组件141以及相对于第一夹持臂组件141设置的第二夹持臂组件142,在各第一夹持臂组件141与第二夹持臂组件142中都设置有与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进行磁力吸附的第二磁性吸附单元(1412/1422);且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处于第一夹持臂组件141和第二夹持臂组件142中间部位。

本申请通过同时设置壳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部的控制电路板13、用于对外部手机进行夹持固定的夹持臂组件14以及用于与夹持臂组件14之间形成磁力吸附的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为了实时感应外部控制信号,还设置用于接收或感应外部信息、进而控制夹持臂组件14运行状态的第一感应单元131,将夹持臂组件14设计成为包括第一夹持臂组件141、第二夹持臂组件142,且在各第一夹持臂组件141与第二夹持臂组件142中都设置与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进行磁力吸附的第二磁性吸附单元(1412/1422)结构,实际使用过程中,利用第一感应单元131感应外部信号,并通过控制电路板发送控制命令控制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的工作状态,对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与第二磁性吸附单元(1412/1422)之间的磁性吸附模式进行切换,进而最终控制夹持臂组件14对手机的夹持状态,本设计结构新颖,操作方便,将电磁铁通电能产生磁力应用到手机支架,智能化程度高,且解决了现有支架夹不紧或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外侧设置有固定框架16;该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容纳于所述固定框架16中,且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与控制电路板13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臂组件141还包括第一夹持臂1411以及与第一夹持臂1411相连接的第一弹簧体1413;该第一弹簧体1413一端与第一夹持臂1411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外侧的固定框架16相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臂组件142还包括第二夹持臂1421以及与第二夹持臂1421相连接的第二弹簧体1423;该第二弹簧体1423一端与第二夹持臂1421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外侧的固定框架16相连接。

当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产生磁场,与第二磁性吸附单元(1412/1422)之间进行磁性吸附时,第二磁性吸附单元(1412/1422)在磁力作用下朝一侧移动,压缩第一弹簧体1413和第二弹簧体1423,用户即可将手机放入第一夹持臂1411与第二夹持臂1421形成的夹持区域中,当手机完全放置到位时,第一感应单元131发送感应信息到控制电路板13,控制电路板13进一步控制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磁力消除,进而对手机进行夹持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外侧的固定框架16包括用于对第一夹持臂1411、第二夹持臂1421进行位置限定、保证第一夹持臂1411和第二夹持臂1421沿固定方向平行移动的限位体161。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度高。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为电磁铁,且第二磁性吸附单元(1412/1422)为磁铁或金属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臂1411与第二夹持臂1421一端同时朝外侧弯折,形成用于夹持住外部手机的夹持区域;且第二磁性吸附单元(1412/1422)分别安设于各第一夹持臂1411、第二夹持臂1421相对于弯折部位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单元131为用于与外部手机进行蓝牙连接的蓝牙单元或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息的音频信号接收单元,蓝牙信号的强弱和手机与第一感应单元的距离成反比,可通过蓝牙信号的强弱来判断手机与支架的距离,当手机接近支架时,蓝牙信号强度达到一个数值,这时感应单元就会接通电路,支架开始打开。例如:设置为“打开”,当音频信号接收单元感应到“打开”两个字声音时,控制部分会给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通电。实际使用中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的感应器件。

优选地,所述壳体11中还设置有用于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在需要取下手机时控制夹持臂组件14运行状态的第二感应单元132;该第二感应单元132与控制电路板13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臂1411与第二夹持臂1421在壳体内部区域呈L型弯折;且第二磁性吸附单元(1412/1422)也为L型弯折结构;所述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处于第一夹持臂1411和第二夹持臂1421的L型弯折部位与两第二磁性吸附单元(1412/1422)所围成的区域中。

优选地,所述壳体11包括后盖以及与所述后盖相连接的面板;在所述面板上开设有用于露出所述第一感应单元131的通孔;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1后部、用于将壳体11固定于外部物体上的固定连接件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控制式手机支架1通过同时设置壳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部的控制电路板13、用于对外部手机进行夹持固定的夹持臂组件14以及用于与夹持臂组件14之间形成磁力吸附的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为了实时感应外部控制信号,还设置用于接收或感应外部信息、进而控制夹持臂组件14运行状态的第一感应单元131,将夹持臂组件14设计成为包括第一夹持臂组件141、第二夹持臂组件142,且在各第一夹持臂组件141与第二夹持臂组件142中都设置与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进行磁力吸附的第二磁性吸附单元(1412/1422)结构,实际使用过程中,利用第一感应单元131感应外部信号,并通过控制电路板发送控制命令控制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的工作状态,对第一磁性吸附单元15与第二磁性吸附单元(1412/1422)之间的磁性吸附模式进行切换,进而最终控制夹持臂组件14对手机的夹持状态,本设计结构新颖,操作方便,将电磁铁通电能产生磁力应用到手机支架,智能化程度高,且解决了现有支架夹不紧或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