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房巡检设备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6015发布日期:2019-07-17 05:2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房巡检设备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定位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房巡检设备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目前,一些技术先进的企业,往往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对工厂机房进行巡检工作,机器人巡检不仅可以实现二十四小时连续检测,而且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和准确性,避免了检测人员因精力不足等原因而产生的检测误差。对于机器人巡检而言,较为重要的一点是:采取合理的定位机构为机器人准确定位,提高机器人检测的针对性。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定位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具有很多的缺陷,例如:

1.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新型超声波平面定位装置(CN204374414U),其涉及的定位装置设置有互相垂直的两个超声波测距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分别通过舵机连接到可升降和旋转的台座上,通过对超声波测距模块的升降和旋转,增加了扫描范围,达到为巡检机器人提供准确定位信息的效果,但是超声波测距模块及其安装台座均安装在地面上,且未设置有防护装置,不仅占用工作空间,而且安装在机房中的定位装置将精细模块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吸附灰尘或受到碰撞而影响定位精度。

2.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北斗高精度定位装置(CN207965155U),其涉及的定位装置设置有散热网,散热网内部有微细小孔相连构成,不仅具备较好的散热性能,而且能够有效防止灰尘等进入装置内部,但是其整体结构较为复杂,且体积大,不利于灵活安装于机房内用于为巡检机器人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房巡检设备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机构本体、定位模块和发射模块,所述定位机构本体内腔套装有用于控制处理位置信号的定位模块和用于向巡检机器人发射位置信号的发射模块,所述定位机构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耳座,且内腔安装有检测模块,所述定位机构本体的内部嵌套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通过啮合传动驱动定位模块和发射模块进行上下移动和旋转。

优选的,所述微型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靠近底端套装有第一齿轮,且底端套装有螺纹盘,所述螺纹盘螺纹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靠近顶端为圆柱结构,且圆柱结构与齿面的交界处设置有一圈螺纹,所述齿条的顶端套装有第二齿轮,所述齿条上齿面的相离面与定位模块和发射模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基架,所述基架侧面凸杆的端头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定位机构本体的内壁相对于导向轮处开设有竖向槽。

优选的,所述基架的侧面按照环形阵列形式设置有三组凸杆,且凸杆的端头均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定位机构本体的内壁对应于导向轮分别开设有竖向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且外围的齿均为成组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下表面与定位模块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齿轮上表面与定位机构本体下表面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下表面与齿条上螺纹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齿轮下表面与螺纹盘下表面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定位机构通过固定耳座可以灵活安装在机房的顶板等不受限制的位置,节约工作空间,另外定位机构本体设置有用于检测机器基本运行参数的检测模块,当检测到相应机器设备运行不正常时,定位机构通过微型电机的驱动,实现定位模块和发射模块从壳体内伸出并旋转,以及时向机器人发出位置信号,实现机器人及时针对该机器进行详细的巡查、检测,当定位模块和发射模块闲置时可以缩入壳体内,达到对精细模块的防护,使用较为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00-定位机构本体;101-微型电机;102-转轴;103-第一齿轮;104-螺纹盘;200-基架;201-导向轮;202-齿条;203-第二齿轮;300-定位模块;301-发射模块;400-检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房巡检设备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机构本体100、定位模块300和发射模块301,所述定位机构本体100内腔套装有用于控制处理位置信号的定位模块300和用于向巡检机器人发射位置信号的发射模块301,所述定位机构本体10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耳座,且内腔安装有检测模块400,所述定位机构本体100的内部嵌套有微型电机101,所述微型电机101通过啮合传动驱动定位模块300和发射模块301进行上下移动和旋转,使得使用时,定位机构本体100通过固定耳座可以灵活安装在机房的顶板等不受限制的位置,大大节约了工作空间,与机器设备电性连接的检测模块400检测到机器设备的运行参数不正常时,控制微型电机101驱动定位模块300和发射模块301从壳体内伸出并旋转,以及时向处于其任何方位的巡检机器人发出位置信号,实现机器人及时针对该机器进行详细的巡查、检测,当定位模块300和发射模块301闲置时,可以在微型电机101的驱动作用下缩入壳体内,达到对精细模块的防护,使用较为灵活方便。

所述微型电机10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转轴102,所述转轴102靠近底端套装有第一齿轮103,且底端套装有螺纹盘104,所述螺纹盘104螺纹连接有齿条202,所述齿条202靠近顶端为圆柱结构,且圆柱结构与齿面的交界处设置有一圈螺纹,所述齿条202的顶端套装有第二齿轮203,所述齿条202上齿面的相离面与定位模块300和发射模块301固定连接,微型电机101带动转轴101转动,使得螺纹盘104驱动齿条202向下运行,齿条202带动定位模块300和发射模块301从定位机构本体100的内腔中伸出,此时第一齿轮103恰好和第二齿轮203啮合,微型电机101的转动将使得定位模块300和发射模块301旋转,已达到向处于任何方位的巡检机器人发出位置信号,当信号发射完毕后,微型电机101反转,使得螺纹盘104重新和齿条202的齿面啮合,实现齿条202带动定位模块300和发射模块301向上移动,已达到定位模块300和发射模块301缩入定位机构本体100的内腔中,使得限制的精细模块的有效地防护。

所述第二齿轮203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基架200,所述基架200侧面凸杆的端头转动连接有导向轮201,所述定位机构本体100的内壁相对于导向轮201处开设有竖向槽,所述基架200的侧面按照环形阵列形式设置有三组凸杆,且凸杆的端头均转动连接有导向轮201,所述定位机构本体100的内壁对应于导向轮201分别开设有竖向槽,使得对定位模块300、发射模块301和齿条202等机构的运行进行导向、支撑和限位,所述第一齿轮103和第二齿轮203相互啮合,且外围的齿均为成组间隔设置,使得第一齿轮103和第二齿轮203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便于进行啮合,所述第二齿轮203下表面与定位模块300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齿轮103上表面与定位机构本体100下表面的距离,使得第一齿轮103和第二齿轮203啮合时,定位模块300已经完全从定位机构本体100的内腔中完全伸出,避免发生转动影响或损坏定位模块300,所述第二齿轮203下表面与齿条202上螺纹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齿轮103下表面与螺纹盘104下表面的距离,使得第一齿轮103和第二齿轮203完全啮合时,螺纹盘104恰好与齿条202上的螺纹脱离,当螺纹盘104反转时,恰好能够与齿条202上的螺纹啮合,实现齿条202在螺纹盘104的带动下上升。

工作原理:使用时,定位机构本体100通过固定耳座可以灵活安装在机房的顶板等不受限制的位置,与机器设备电性连接的检测模块400检测到机器设备的运行参数不正常时,控制微型电机101启动,微型电机101带动转轴101转动,使得螺纹盘104驱动齿条202向下运行,齿条202带动定位模块300和发射模块301从定位机构本体100的内腔中伸出,此时第一齿轮103和第二齿轮203啮合,微型电机101的转动将使得定位模块300和发射模块301旋转,已达到向处于任何方位的巡检机器人发出位置信号,当信号发射完毕后,微型电机101反转,使得螺纹盘104重新和齿条202的齿面啮合,实现齿条202带动定位模块300和发射模块301向上移动,已达到定位模块300和发射模块301缩入定位机构本体100的内腔中,使得限制的精细模块的有效地防护。

以及时向处于其任何方位的巡检机器人发出位置信号,实现机器人及时针对该机器进行详细的巡查、检测,当定位模块300和发射模块301闲置时,可以在微型电机101的驱动作用下缩入壳体内,达到对精细模块的防护,使用较为灵活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