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纳耳机及其耳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7753发布日期:2019-08-13 21:1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收纳耳机及其耳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收纳耳机及其耳机结构。



背景技术: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耳机听音乐、打电话,好处是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可独自聆听音响;亦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对在录音室、DJ、旅途、运动等在噪吵环境下使用的人很有帮助。可收纳耳机原是给电话和无线电上使用的,但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盛行,可收纳耳机多用于手机、随身听、收音机、可携式电玩和数位音讯播放器等。现有耳机为耳机本体与长度较长的耳机线连接结构,在耳机不使用时,耳机线难以整理,处理不当容易使耳机线缠绕,影响下一次耳机的使用,使得耳机使用不便。

其次,人们在行走中使用耳机听音乐或者打电话时,容易将耳机线拉扯,扯掉手机,手机容易被摔坏;而且,耳机的插头端反复插入手机,会对手机上的耳机接孔造成损害,而且灰尘容易进入手机的耳机孔,影响手机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收纳、且插头端可拆卸连接的耳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线容易整理,不易缠绕,耳机插头端通过磁力连接的可收纳耳机及其耳机结构。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可收纳耳机的耳机结构,包括耳机柄、耳塞和耳机线,所述耳机柄的两端分别与耳塞和耳机线连接;所述耳机线穿过所述耳机柄的内部与耳塞连接;所述耳机柄上有收纳端部,所述收纳端部与所述耳塞形成Y字型或U字型卡槽;所述耳机柄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另一耳机柄或耳机线的固定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可收纳耳机,收纳端位于耳机柄的端部一侧,所述收纳端部与所述耳机柄或所述耳塞形成卡槽,使得当两只耳机组合连接时,两只耳机的收纳端组成一个H型收纳架,可用于收纳耳机线;固定装置位于耳机柄上,可使得两只耳机可以相互固定,组成收纳架的同时,也可使得插头端能固定在耳机柄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收纳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耳机固定环片和插头固定环片,所述耳机固定环片和所述插头固定环片为半开口的环片,所述耳机固定环片和所述插头固定环片相对且不相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耳机固定装置,所述耳机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栓和固定孔;所述固定栓及所述固定孔皆设置在所述耳机柄,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固定栓的邻侧;互为成对的其中一耳机的耳机柄上的固定孔及固定栓,与另一耳机的耳机柄上的固定栓及固定孔,相互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栓所在耳机柄的末端有一个凹槽,所述固定栓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凹槽内部,所述固定栓可折叠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耳机线远离所述耳塞的一端与耳机插头连接;所述耳机插头包括插头端和连线端,所述插头端和连线端通过磁力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端设置有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包括设置在第一圆盘上的第一凹槽、和环绕第一凹槽的凸面;所述凸面为金属凸面;所述第一凹槽中间设置有一个圆形的第三电片,环绕所述第三电片分别设置有扇形的第一电片和第二电片,所述第一电片与所述第二电片在同一个圆上但互不相接;所述第一电片、所述第二电片所述第三电片分别不相接;

所述连线端设置有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对应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凸面设置有金属环片;所述第二凹槽中央并排设置有互不相接的第一探针、第二探针和第三探针,所述金属环片环绕所述第一探针、所述第二探针和所述第三探针,并与所述第一探针、所述第二探针和所述第三探针分别不相接;

所述第一圆盘与所述第二圆盘连接时,所述凸面与所述金属环片连接,所述第一探针与所述第三电片连接,所述第二探针与所述第一电片或所述第二电片连接,所述第三探针与所述第一电片或所述第二电片连接;

所述插头端设置有第一标识点,当所述第一标识点与设置在连线端的第二标识点对应时,所述第二探针连接第一电片,所述第三探针连接第三电片;

所述插头端还包括圆柱形金属探头,所述探头的圆柱面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环面、第二导电环面、第三导电环面和第四导电环面,所述第一导电环面、所述第二导电环面、所述第三导电环面和所述第四导电环面与所述第一电片、所述第二电片、所述第三电片及所述凸面一一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环面上设置有第一凹面,所述第二导电环面上设置有第二凹面,所述第一凹面和所述第二凹面平行但不重叠;所述第一凹面与所述第一标识点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连线端和所述插头端至少一端设置有磁吸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柄上还设置有用于吸引固定耳机插头的磁吸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耳机示意图1;

图2位本发明的耳机示意图2;

图3为插头端示意图;

图4为第一圆盘示意图;

图5为连线端示意图;

图6为插头端与连线端连接示意图;

图7为插头端作为防尘塞时与手机的耳机孔连接示意图;

其中:

1-耳机柄,11-耳塞,12-耳机线,13-收纳端部,14-耳机柄固定环片,15-插头固定环片, 16-固定栓,17-固定孔,18-凹槽;

2-插头端,21-第一圆盘,211-凸面,22-金属电片,221-第三电片,222-第一电片,223- 第二电片,23-金属探头,24-导电环面,241-第一导电环面、242-第二导电环面、243-第三导电环面,244-第四导电环面,25-第一凹面,26-第二凹面,27-第一标识点;

3-连线端,31-第二圆盘,32-金属探针,321-第一探针、322-第二探针、323-第三探针, 324-金属环片,33-第二标识点;

4-手机的耳机孔,41-接触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可收纳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可收纳耳机包括耳机柄1、耳塞11和耳机线12,耳机柄1的两端分别与耳塞11和耳机线12连接;耳机线12穿过耳机柄1的内部与耳塞11连接;

耳机柄1上有收纳端部13,收纳端部13与耳机柄1或耳塞11形成卡槽,使得当两只耳机组合连接时,组成一个H型的收纳架,可用于收纳耳机线。耳机柄1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另一耳机柄1或耳机线12的固定装置,该固装置也可使得耳机插头2能固定在耳机柄1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收纳装置。耳机线12连接耳机柄1的另一端,并穿过耳机柄1相对内部,使得耳机线12与耳塞11连接,耳机线12的另一端与耳机插头2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耳机装置。

固定装置包括耳机固定环片14和插头固定环片15,两只耳机柄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耳机固定环片14,其中一只耳机柄1上设置有插头固定环片15,设置在同一只耳机柄上的耳机固定环片14和插头固定环片15相对且不相贴。在收纳耳机线12时,两只耳机的耳机柄1和耳机固定环片14错位连接,形成一个H型的收纳架,然后将耳机线12缠绕在该收纳架上,耳机线12收纳完成后,将耳机插头扣入插头固定环片15,耳机收纳完成。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可收纳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可收纳耳机包括耳机柄1、耳塞11和耳机线12,耳机柄1的两端分别与耳塞11和耳机线12连接;耳机线12穿过耳机柄1的内部与耳塞11连接;

耳机柄1上有收纳端部13,收纳端部13与耳机柄1或耳塞11形成卡槽,使得当两只耳机组合连接时,组成一个H型的收纳架,可用于收纳耳机线。耳机柄1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另一耳机柄1或耳机线12的固定装置,该固装置也可使得耳机插头2能固定在耳机柄1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收纳装置。耳机线12连接耳机柄1的另一端,并穿过耳机柄1相对内部,使得耳机线12与耳塞11连接,耳机线12的另一端与耳机插头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耳机装置。

固定装置包括耳机柄固定装置和插头固定装置,耳机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栓16和固定孔 17,固定栓16位于耳机柄1与耳机线12连接端的末端,固定孔17位于固定栓16的上方,两只耳机的固定栓16和固定孔17可错位连接。

固定栓16所在耳机柄1的末端有一个凹槽18,固定栓16的一端与凹槽18连接,固定栓16可折叠于凹槽18内。

插头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耳机柄上的磁吸装置。在使用时,两只耳机的固定栓16和固定孔17错位连接,使得两只耳机组成一个H型的收纳架,然后将耳机线12缠绕在该收纳架上,耳机线12收纳完成后,将耳机插头端2放到磁吸装置上,使插头磁吸固定,收纳完成。

实施例三

如图3-5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一种可收纳耳机的耳机插头示意图。

耳机线远离耳塞的一端与耳机插头连接,耳机插头包括插头端2和连线端3,插头端2 和连线端3通过磁力连接。

插头端2设置有第一圆盘21,第一圆盘21包括设置在第一圆盘21上的第一凹槽、和环绕第一凹槽的凸面211;该凸面211为金属圆盘上第一凹槽边缘部分形成的凸面211。

第一凹槽中间设置有三个金属电片22,包括一个圆形的第三电片221,环绕第三电片221 分别设置有扇形的第一电片222和第二电片223,第一电片222与第二电片223在同一个圆上但互不相接;第三电片221、第一电片222、第二电片223三者分别不相接。互不相接的三个金属电片22形成了彼此独立的端面,使得金属探针32与之相接时,各端面与金属探针32 的对应面相接时不会混淆,影响耳机的效果。

连线端设置有第二圆盘31,第二圆盘31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对应第一凹槽的所述凸面设置有金属环片324,第一圆盘21与第二圆盘31连接时,第一圆盘21的凸面211 与第二圆盘内的金属环片324连接。第二凹槽中央并排设置有互不相接的三根金属探针32,分别为第一探针321、第二探针322和第三探针323,金属环片324环绕第一探针321、第二探针322和第三探针323,并与第一探针321、第二探针322和第三探针323分别不相接。

第二圆盘内的形成一个相对第一圆盘21的凹面,当第二圆盘与第一圆盘21连接时,第一圆盘21凹槽旁的凸面211与第二圆盘内的凹设金属环片324相接,第二圆盘内凸设的三根金属探针32与第一圆盘21内凹设的三个金属电片22连接,如此凹凸设计,使得插头端2与连接端3的连接更加稳固,也方便金属探针32与金属电片22连接。

第一圆盘21与所述第二圆盘31连接时,金属凸面211与所述金属环片324连接,位于三根探针中间的第一探针321与位于第一圆盘21中央的圆形的第三电片221连接。由于磁力连接的第一圆盘21和第二圆盘31可活动,所以位于边侧的第二探针322或者与第一电片222 连接,或者与第二电片223连接;同理,位于边侧的第三探针323或者与第一电片222连接,或者与第二电片223连接。

插头端2设置有第一标识点27,当第一标识点27与设置在连线端3的第二标识点33对应时,第一探针321与第三电片221连接,第二探针322连接第一电片222,第三探针323 连接第二电片223。金属探针32上设置的各个声道线与插头端2上连接各个声道的金属电片 22一一连接,此时耳机内的音质为最佳音质。

插头端2还包括圆柱形金属探头23,探头的圆柱面上设置有4个导电环面,分别为第一导电环面241、第二导电环面242、第三导电环面243和第四导电环面244。第一导电环面241、第二导电环面242、第三导电环面243和第四导电环面244分别与第一圆盘21上的第一电片222、第二电片223、第三电片221及凸面211一一对应连接。第一导电环面241为右声道端,第二导电环面242为左声道端,第三导电环面243为麦克风端,第四导电环面244为公用端。所以第三电片221连接话筒端,第一电片222连接右声道端,第二电片223连接左声道端,凸面211连接公共端。

第一导电环面上241设置有第一凹面25,第二导电环面242上设置有第二凹面26,第一凹面25和第二凹面26平行但不重叠;第一凹面25与第一标识点对应27。

当金属探头23插入手机的耳机孔4时,通常情况下,金属探头23会将耳机孔内凸起的接触片41撑开,断开手机内置听筒,使声音接入耳机听筒;若金属探头23插入手机的耳机孔时,第一凹面25与第二凹面26分别对应耳机内孔凸起的接触片41,接触片不能被撑开,手机内置听筒不会被断开,手机的内置听筒内仍然有声音。

插头端2的第一圆盘21上的第一标识点27还用于标记第一凹面25的位置。在使用时,若需断开手机内置听筒,只需转动插头端2,使第一标识点27远离预留位置;若需接通手机内置听筒,则需转动手机插头端2,使第一标识点27到达预留位置,此时手机内置听筒内有声音。插头端2还可以作为防尘塞插入手机的耳机孔4内,此时只需将第一标识点27移到预留位置,使第一凹面25和第二凹面26与接触片41不连接,即可正常使用手机的听筒。

所述连线端3和所述插头端2至少一端设置有磁吸装置。使得插头端2与连线端3中的任一端都可与另一端通过磁力连接。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