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压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8848发布日期:2019-04-17 03:13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无线电压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频谱监测及无线电干扰领域,特别是涉及无线电压制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电压制的原理是,为了让某个目标信号无法正常的发射到特定压制区域,用大功率的干扰机在压制区域上对目标信号的频点上进行同频发射,使干扰信号强度远大于目标信号,这样接收设备只会接收到更强的信号,达到屏蔽的目的。传统无线电压制设备使用时,直接输入压制的频率和发射模式,即可驱动干扰机发射压制信号。一旦启动压制,无论要压制的目标信号是否在发射,干扰信号均会进行发射。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为cn102710341a,公开日为2012年10月03日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点无线电作弊反制设备,涉及考场安全与电子防卫领域。其包括:一台灵巧式考点无线电作弊反制设备,该设备具备灵巧工作能力,能够自行发现并锁定考点附近40mhz~1000mhz频段内的无线电作弊信号,对其进行分析处理,提取其特征信息,并在特征信息的引导下,有的放矢地产生及释放针对该无线电作弊信号的最优无线电干扰信号,达成干扰阻断的目的,同时对截获到的作弊信息存储取证,通过网络上报。其包括:灵巧引擎、干扰模块、用户界面。

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确认为目标信号后,启动压制程序,但是会出现以下问题:

(1)作弊信息存储是为了呈现和上报,当同样的作弊信号出现时,仍然需要再次识别,效率低。

(2)针对作弊信号,提取关键参数,在该过程中,容易出现将正常信号识别为作弊信号,准确性差,目的信号不明确,且耗时较多。

(3)根据作弊信号自动释放最佳干扰效果的无线电信号,将该干扰信号的模拟波形整形放大后通过天线发射,耗费的时间多,且不能及时压制作弊信号。

(4)在作弊信号出现这一期间,全程都发射大功率干扰信号,能耗较大,且给人体带来更多强辐射,为了持续发射出大功率的干扰信号,考虑到散热等问题,会加入体积较大的散热器,且该发射天线也会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无线电压制设备,能有效解决压制过程耗时长和识别效率低的问题,并且本设备目标信号识别能力强,能耗低,便于携带,对人体伤害较小。

本发明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无线电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机、计算机和干扰机,所述计算机通过网络分别与接收机、干扰机建立信息通讯连接;该设备运行流程包括:

a.接收机扫描外部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计算机;

b.计算机接收并分析信号,判断是否为目标信号,若是,则执行步骤c,若否,则执行步骤a;

c.计算机存储该信号,形成目标信号数据库;

d.计算机通知干扰机启动压制程序;干扰机发射干扰信号;

e.压制程序结束,接收机继续扫描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计算机;

f.计算机将接收到的信号与目标信号数据库中的信号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已经存储该信号,若是,则执行步骤d,若否,则执行步骤b。

所述计算机分析信号的方法为:操作者预先在计算机上输入目标信号的参数和目标信号触发门限,计算机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判定目标信号是否出现,若信号强度到达触发门限,则判定目标信号出现,否则,为正常信号。

所述接收机在与目标信号相同的频点上循环扫描信号。

操作者预先在计算机上设置干扰信号参数和干扰信号单次持续发射时长,干扰机按照预设的干扰信号参数发射干扰信号,同时计算机通过计时器严格控制干扰信号单次持续发射时长。

所述单次持续发射时长为300--400毫秒。

所述一台计算机连接有至少一台干扰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目标信号出现后,计算机会存储该目标信号的信息,计算机只需要对比再次出现的信号是否已经存储,若已经存储,干扰机可以直接开启压制程序,节约了再次识别的时间,使得本系统效率更高。

不再使用有线连接,使得接收机、计算机和干扰机之间的距离可以不受线缆长度限制,对于信号发射功率较大的干扰机来说,更远的距离有助于操作人员和接收机远离其强辐射,避免大功率电磁波损害人体和给接收机引入强辐射产生的假信号。

2、通过提前设定目标信号的参数和目标信号触发门限,使得识别、判定目标信号的方法简单、准确、快速、耗时短,以及在存储该目标信号时,存储信息更为完整。

3、本设备的接收机循环扫描,当多个信号同时满足目标信号特征,都会被干扰机发射的信号所干扰,不会遗漏。

4、通过提前设定干扰信号参数和干扰信号单次持续发射时长,目的明确,能及时压制目标信号,耗时短,且采用计时器计时,严格控制单次持续发射时长,使本设备采用间断式的发射模式,会大大减少人体受辐射的时间,减轻危害性,且更加节能。

5、单次持续发射时长为300--400毫秒,压制时间短,节能,危害性小。

6、一台接收机可以驱动多台干扰机,使得多台干扰主机相互之间距离更远时,可覆盖更大的压制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该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该发明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作为本发明基本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1,本发明公开了无线电压制设备,包括接收机、计算机和干扰机,所述计算机通过网络分别与接收机、干扰机建立信息通讯连接;该设备运行流程包括:

a.接收机扫描外部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计算机;

b.计算机接收并分析信号,判断是否为目标信号,若是,则执行步骤c,若否,则执行步骤a;

c.计算机存储该信号,形成目标信号数据库;

d.计算机通知干扰机启动压制程序;干扰机发射干扰信号;

e.压制程序结束,接收机继续扫描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计算机;

f.计算机将接收到的信号与目标信号数据库中的信号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已经存储该信号,若是,则执行步骤d,若否,则执行步骤b。

目标信号出现后,计算机会存储该目标信号的信息,计算机只需要对比再次出现的信号是否已经存储在数据库中,若已经存储,干扰机可以直接开启压制程序,节约了再次识别、判定的时间,使得本系统效率更高。

由于不再使用有线连接,使得计算机和干扰机之间的距离可以不受线缆长度限制,对于信号发射功率较大的干扰机来说,可以设置在较远距离,更远的距离有助于操作人员和接收机远离其强辐射,避免大功率电磁波损害人体和给接收机引入强辐射产生的假信号。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公开了无线电压制设备,包括接收机、计算机和干扰机,所述计算机通过网络分别与接收机、干扰机建立信息通讯连接;该设备运行流程包括:

a.接收机扫描外部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计算机;

b.计算机接收并分析信号,判断是否为目标信号,若是,则执行步骤c,若否,则执行步骤a;

c.计算机存储该信号,形成目标信号数据库;

d.计算机通知干扰机启动压制程序;干扰机发射干扰信号;

e.压制程序结束,接收机继续扫描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计算机;

f.计算机将接收到的信号与目标信号数据库中的信号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已经存储该信号,若是,则执行步骤d,若否,则执行步骤b。

操作者可以预先在计算机上输入目标信号的参数和目标信号触发门限,目标信号的参数可以为频率、强度、调制方式和频点等,目标信号触发门限可以与输入的目标信号的强度成一定比例关系。计算机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判定目标信号是否出现,若信号强度到达触发门限,则判定目标信号出现,否则,为正常信号。

只要信号强度达到预设触发门限,即认为是目标信号,使得识别、判定目标信号的方法简单、快速。

实施例3

作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公开了无线电压制设备,包括接收机、计算机和干扰机,所述计算机通过网络分别与接收机、干扰机建立信息通讯连接;该设备运行流程包括:

a.接收机扫描外部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计算机;

b.计算机接收并分析信号,判断是否为目标信号,若是,则执行步骤c,若否,则执行步骤a;

c.计算机存储该信号,形成目标信号数据库;

d.计算机通知干扰机启动压制程序;干扰机发射干扰信号;

e.压制程序结束,接收机继续扫描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计算机;

f.计算机将接收到的信号与目标信号数据库中的信号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已经存储该信号,若是,则执行步骤d,若否,则执行步骤b。

操作者可以预先在计算机上输入目标信号的参数和目标信号触发门限,目标信号的参数可以为频率、强度、调制方式和频点等,目标信号触发门限可以与输入的目标信号的强度成一定比例关系。

接收机在与目标信号相同的频点上循环扫描信号,计算机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判定目标信号是否出现,若信号强度到达触发门限,则判定目标信号出现,否则,为正常信号。

例如一个490mhz作弊信号出现后,记录其频率的强度为50dbuv,则触发的门限设为误差±10db。当再次检测到490mhz频率上有信号出现时,如果强度又刚好在40dbuv到60dbuv之间,则判断为目标信号,直接启动干扰机在同频率上发射50w的压制信号。

实施例4

作为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2,本发明公开了无线电压制设备,包括接收机、计算机和干扰机,所述计算机通过网络分别与接收机、干扰机建立信息通讯连接;所述接收机循环扫描外部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计算机;计算机接收并分析信号,判断是否为目标信号,若否,接收机继续扫描信号;若是,计算机存储该信号,形成目标信号数据库,同时通知干扰机启动压制程序;压制程序结束,接收机继续扫描信号,计算机将接收到的信号与目标信号数据库中的信号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已经存储该信号,若是,直接启动压制程序;若否,计算机分析该信号,判断信号是否为目标信号,若是目标信号,将该信号存储至目标信号数据库并通知干扰机启动压制程序,若不是目标信号,接收机继续扫描,循环往复。

操作者预先在计算机上设置干扰信号参数和干扰信号单次持续发射时长,干扰机按照预设的干扰信号参数发射干扰信号,同时计算机通过计时器严格控制干扰信号单次持续发射时长。

预先设置的单次持续发射时长可以为300毫秒,确认为目标信号后,计算机将该目标信号存储至目标信号数据库,并通知干扰机开始发射干扰信号,同时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当到达300毫秒时,计算机通知干扰机停止发射干扰信号,接收机继续扫描外部信号,计算机将接收到的信号与目标信号数据库进行对比,看信号是否已经被存储过,若信号已经存在目标信号数据库中,计算机通知干扰机再发射300毫秒的干扰信号,若信号不在目标信号数据库中,计算机再次分析该信号是否为目标信号,确认为目标信号后,再次压制,若为正常信号,则忽略该信号,接收机继续扫描,该过程循环发生。

实施例5

作为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2,本发明公开了无线电压制设备,包括接收机、计算机和干扰机,所述计算机通过网络分别与接收机、干扰机建立信息通讯连接;所述接收机循环扫描外部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计算机;计算机接收并分析信号,判断是否为目标信号,若否,接收机继续扫描信号;若是,计算机存储该信号,形成目标信号数据库,同时通知干扰机启动压制程序;压制程序结束,接收机继续扫描信号,计算机将接收到的信号与目标信号数据库中的信号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已经存储该信号,若是,直接启动压制程序;若否,计算机分析该信号,判断信号是否为目标信号,若是目标信号,将该信号存储至目标信号数据库并通知干扰机启动压制程序,若不是目标信号,接收机继续扫描,循环往复。

操作者可以预先在计算机上输入目标信号的参数、目标信号触发门限、干扰信号参数和干扰信号单次持续发射时长,目标信号的参数可以为频率、强度、调制方式和频点等,目标信号触发门限可以与输入的目标信号的强度成一定比例关系,单次持续发射时长可以为400毫秒。

接收机在与目标信号相同的频点上循环扫描信号,计算机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判定目标信号是否出现,若信号强度到达触发门限,则判定目标信号出现,否则,为正常信号。

确认为目标信号后,计算机将该目标信号存储至目标信号数据库,并通知干扰机开始发射干扰信号,同时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当到达400毫秒时,计算机通知干扰机停止发射干扰信号,接收机继续扫描外部信号,计算机将接收到的信号与目标信号数据库进行对比,看信号是否已经被存储过,若信号已经存在目标信号数据库中,计算机通知干扰机再发射400毫秒的干扰信号,若信号不在目标信号数据库中,计算机再次分析该信号是否为目标信号,确认目标信号后,再次压制,若为正常信号,则忽略该信号,接收机继续扫描,该过程循环发生。

由于提前设定目标信号的参数、目标信号触发门限、干扰信号参数和单次持续发射时长,只要信号强度达到预设触发门限,即认为是目标信号,使得识别、判定目标信号的方法简单、快速,并且发射的干扰信号已经提前设定,干扰机只需要发射即可,使得干扰信号的发射更为及时,耗时更短。

若计算机确认为目标信号时,计算机自动存储该目标信号的信息,当再次出现该信号时,计算机不再进行分析,只需对比,节约了时间,使得本系统效率更高。

接收机一旦启用,一直循环扫描,当多个信号同时满足目标信号特征,都会被干扰机发射的信号所干扰,不会遗漏。

实施例6

本发明公开了无线电压制设备,包括接收机、计算机和干扰机,所述计算机通过网络分别与接收机、干扰机建立信息通讯连接;所述接收机循环扫描外部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计算机;计算机接收并分析信号,判断是否为目标信号,若否,接收机继续扫描信号;若是,计算机存储该信号,形成目标信号数据库,同时通知干扰机启动压制程序;压制程序结束,接收机继续扫描信号,计算机将接收到的信号与目标信号数据库中的信号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已经存储该信号,若是,直接启动压制程序;若否,计算机分析该信号,判断信号是否为目标信号,若是目标信号,将该信号存储至目标信号数据库并通知干扰机启动压制程序,若不是目标信号,接收机继续扫描,循环往复。

所述一台计算机可以连接有至少一台干扰机,根据需要发射的干扰信号功率和需要干扰的区域大小等因素,选择是一台干扰机还是两台、三台,甚至8台、9台。

当发射大频率的信号时,通常可以只设置一个或者两个干扰机即可,并且由于干扰机与计算机无线连接,可以将干扰机放置在远离操作者的位置,有助于操作人员和接收机远离其强辐射,避免大功率电磁波损害人体和给接收机引入强辐射产生的假信号。

或者设置多台干扰机,当多台干扰机接收到干扰指令后,可以同时发射小功率同频压制信号,使目标信号接收器无法正常的接收目标信号,避免大功率电磁波损害人体。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发明文件后,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的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