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3774发布日期:2019-06-11 21:30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智能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成为当今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目前,智能手机一般都需要集成摄像头模组,以实现图像采集功能。

现有的智能手机中,需要在显示屏上端设置开口,以在所述开口对应位置设置摄像头模组,实现前置成像功能。

现有的智能手机中,需要在显示屏的上端设置较大的开口以安装设置摄像头模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智能手机,无需在所述显示屏上设置开口或是设置较小开口即可以实现前置成像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手机,所述智能手机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玻璃盖板;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显示屏的显示输出区域朝向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

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的第一采光窗口设置在所述玻璃盖板上,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

透镜,所述透镜用于将所述第一采光窗口所入射的光线转换成以第一方向传播的平行光线;

光路改变装置,所述光路改变装置与所述透镜对应设置,用于改变所述平行光线的传播方向为第二方向,以使得所述平行光线射入到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组,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传播的平行光线与所述显示输出区域所在的平面平行。

优选的,在上述智能手机中,所述玻璃盖板包括透明区域以及遮挡区域,所述透明区域与所述显示输出区域对应;所述玻璃盖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采光窗口设置在所述遮挡区域,所述第一采光窗口对应的所述遮挡区域为透明;

所述显示屏为异形显示屏。

优选的,在上述智能手机中,还包括:

第一密封通道,所述第一密封通道密闭连通所述透镜和所述光路改变装置的第一光入口;

第二密封通道,所述第二密封通道密闭连通所述光路改变装置的光出口和所述镜头组。

优选的,在上述智能手机中,所述本体还包括:

后壳,所述后壳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为所述摄像头模组的第二采光窗口;

所述光路改变装置的第二光入口与所述通孔密封连通;

所述光路改变装置还用于将所述第二采光窗口所入射的第三方向的平行光线转换成沿所述第二方向传播的平行光线。

优选的,在上述智能手机中,所述光路改变装置为反射镜。

优选的,在上述智能手机中,所述本体还包括:后壳,所述后壳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为所述摄像头模组的第二采光窗口;所述光路改变装置的第二光入口与所述通孔密封连通;

所述光路改变装置为反射镜;

所述智能手机还包括第一调整装置,所述第一调整装置用于调整所述反射镜的角度,其中,

如果所述智能手机处于前置拍摄模式,通过所述第一调整装置调整所述反射镜分别与所述第一光入口以及所述光出口呈45°夹角;

如果所述智能手机处于后置拍摄模式,通过所述第一调整装置调整所述反射镜分别与所述第二光入口以及所述光出口呈45°夹角。

优选的,在上述智能手机中,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组包括:

至少三个同光轴的透镜组件,所述至少三个同光轴的透镜组件按照光线射入到所述镜头组的方向依次为第一透镜组件、第二透镜组件和第三透镜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件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件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组件为双凸透镜。

优选的,在上述智能手机中,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组包括:

第二调整装置,所述第二调整装置用于改变所述第二透镜组件在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件之间的位置;

如果所述智能手机获得变焦操作,通过所述第二调整装置以实现光学变焦。

优选的,在上述智能手机中,所述透镜属于所述玻璃盖板,且位于所述第一采光窗口处。

优选的,在上述智能手机中,所述透镜位于所述玻璃盖板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采光窗口处。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的智能手机中,将摄像头模组的第一采光窗口设置在玻璃盖板上,可以通过透镜将所述第一采光窗口所入射的光线转换为以第一方向传播的平行光线,通过光路改变装置将所述平行光线的传播方向改为第二方向,使得所述平行光线射入到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组,所述第二方向传播的平行光线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输出区域所在平面平行,这样,就可以将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组以及感光组件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无需在在显示屏上设置用于容纳镜头组和感光组件的开口,故本申请技术方案无需在所述显示屏上设置开口或是设置较小开口即可以实现前置成像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玻璃盖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智能手机中部分本体的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模组中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玻璃盖板和透镜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玻璃盖板和透镜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玻璃盖板和透镜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玻璃盖板和透镜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背景技术所述,需要在显示屏上端设置开口,以在所述开口对应位置设置摄像头模组,实现前置成像功能。由于摄像头模组的尺寸较大,需要在显示屏的上端设置较大的开口以安装设置摄像头模组,不便于全面屏设计。

虽然采用透明显示屏,将摄像头模组设置在显示屏下方,使得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组正对显示屏的背面,进而使得镜头组可以通过入射透过透明显示屏的光线进行成像的方案,可以实现全面屏设计,但是该方式需要采用高成本的透明显示屏,制作成本高,而且目前透明显示屏只是局部的透明,其像素点位置仍然具有不透光的区域,对屏下摄像头模组造成光线遮挡,影响成像质量,同时像素点发光时,光线会对屏下摄像头模组采集的图像信息造成干扰,影响图像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智能手机,所述智能手机将摄像头模组的第一采光窗口设置在玻璃盖板上,可以通过透镜将所述第一采光窗口所入射的光线转换为以第一方向传播的平行光线,通过光路改变装置将所述平行光线的传播方向改为第二方向,使得所述平行光线射入到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组,所述第二方向传播的平行光线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输出区域所在平面平行,这样,就可以将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组以及感光组件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无需在在显示屏上设置用于容纳镜头组和感光组件的开口,故本申请技术方案无需在所述显示屏上设置开口或是设置较小开口即可以实现前置成像功能。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机的结构示意图,该智能手机包括:本体11,所述本体包括玻璃盖板111;显示屏12,所述显示屏12设置在所述本体11内,所述显示屏12的显示输出区域朝向所述本体11的第一表面;摄像头模组13,所述摄像头模组13的第一采光窗口k1设置在所述玻璃盖板111上。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11可以为所述玻璃盖板111的外表面,该表面为智能手机的显示面,所述显示屏12的显示输出区域朝向所述玻璃盖板111的外表面。

所述摄像头模组13包括:透镜131,所述透镜131用于将所述第一采光窗口k1所入射的光线转换成以第一方向x传播的平行光线;光路改变装置132,所述光路改变装置132与所述透镜131对应设置,用于改变所述平行光线的传播方向为第二方向y,以使得所述平行光线射入到所述摄像头模组13的镜头组133,其中,所述第二方向y传播的平行光线与所述显示输出区域所在的平面平行。

其中,图1为智能手机在xy平面的切面图。图1中,虚线箭头表示光线传播方向。

在图1所示方式中,只需要在玻璃盖板111上设置对应所述第一采光窗口k1尺寸的透光区域即可。而第一采光窗口k1的尺寸大大小于所述摄像头模组13的镜头组133以及感光组件134的尺寸,可以大大缩小智能手机显示面的非显示区的宽度。一般的,镜头组133以及感光组件134需要一体封装,其尺寸远大于其采光窗口的尺寸。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玻璃盖板的结构可以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玻璃盖板的俯视图,所述玻璃盖板111包括透明区域21以及遮挡区域22,所述透明区域21与所述显示输出区域对应;所述玻璃盖板11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采光窗口k1设置在所述遮挡区域22,所述第一采光窗口k1对应的所述遮挡区域22为透明,以便于第一采光窗口k1获得光线。所述遮挡区域22其他区域均不透光,以避免显示屏12漏光。所述遮挡区域22对应所述第一采光窗口k1区域为透明,以使得遮挡区域22对应所述第一采光窗口k1的区域透明,所述遮挡区域22的其他区域设置不透光油墨层,以实现不透光。所述油墨层露出对应所述第一采光窗口k1的区域,以使得该区域透明,为了增大该区域的透光效果或是满足设定需求,可以设置该区域具有通孔或是开口。

图2所示方式中,第一采光窗口k1在所述玻璃了盖板111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挡区域22的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采光窗口k1的设形状和位置不局限于图2所示方式。所述第一采光窗口k1的形状可以基于需求设定为圆形孔或是方形孔或是其他几何结构孔。所述第一采光窗口k1不局限于位于遮挡区域22的内部,还可以靠近或是位于遮挡区域22远离透明区域21的一端。

在图1所示方式中,显示屏12和第一采光窗口k1的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该方式中,第一采光窗口k1与所述显示屏12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交叠,且所述第一采光窗口k1在所述显示屏12上的正投影完全位于所述显示屏12内。为了避免显示屏12遮挡第一采光窗口k1的采光,在显示屏12的一端设置开口122,所述第一采光窗口k1在所述显示屏12上的正投影完全位于该开口122内。

所述显示屏12的结构还可以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该方式中,在显示屏12的一端设置一通孔121,所述第一采光窗口k1在所述显示屏12上的正投影完全位于该通孔121内。

在图3和图4所示方式中,所述显示屏12为异形显示屏,设置有开口或是通孔。

如图1和图5所示,图5为图1所示智能手机中部分本体的俯视图,所示智能手机还包括:第一密封通道31,所述第一密封通道31密闭连通所述透镜131和所述光路改变装置132的第一光入口,该第一光入口正对朝向第一采光窗口k1;第二密封通道32,所述第二密封通道32密闭连通所述光路改变装置132的光出口和所述镜头组133,该光出口正对朝向所述镜头组133。

如图5所示,可以设置所示本体11具有一壳体112,所示壳体112为具有密闭腔室的中空结构,以形成所述第一密封通道31和所述第二密封通道32。所述摄像头模组13的镜头133以及感光组件134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光路改变装置132位于所述腔室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光路改变装置132为反射镜。

参考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手机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所示方式基础上,所述本体11进一步还包括:后壳41,所述后壳41具有通孔k2,所述通孔k2为所述摄像头模组13的第二采光窗口。所述光路改变装置132的第二光入口与所述通孔k2密封连通,该第二光入口正对所述通孔k2。所述光路改变装置132还用于将所述第二采光窗口所入射的第三方向(第一方向x的反方向)的平行光线转换成沿所述第二方向y传播的平行光线。后壳41可以为上述壳体112的后盖。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采光窗口k1朝向第一方向x的反方向,第二采光窗口(通孔k2)朝向第一方向x。第一采光窗口k1和第二采光窗口可以同轴设置或是不同轴设置,两个采光窗口的轴向均平行于第一方向x。所述光路改变装置132的第一光入口正对第一采光窗口k1,其第一光入口的轴向平行于第一方向x。所述光路改变装置132的光出口正对镜头组133,其光出口的轴向平行于第二方向y。所述光路改变装置132的第二光入口正对第二采光窗口,其第二光入口的轴向平行于第一方向x。

同样,在图6所示方式中,所述光路改变装置132为反射镜。此时,所述智能手机还包括第一调整装置(图6中未示出),所述第一调整装置用于调整所述反射镜的角度。通过调整所述光路改变装置132的姿态可以实现前置拍摄模式和后置拍摄模式的切换,使得所述摄像头模组13即可以用于前置拍摄模式,又可以用于后置拍摄模式。其中,如果所述智能手机处于前置拍摄模式,如图6a所示,通过所述第一调整装置调整所述反射镜分别与所述第一光入口以及所述光出口呈45°夹角,也就是说反射镜的反射面与第一光入口的轴向呈45°夹角,且与光出口的轴向呈45°夹角;如果所述智能手机处于后置拍摄模式,如图6b所示,通过所述第一调整装置调整所述反射镜分别与所述第二光入口以及所述光出口呈45°夹角,也就是说反射镜的反射面与第二光入口的轴向呈45°夹角,且与光出口的轴向呈45°夹角。这样,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智能手机通过同一摄像头模组13在不同的操作指令下,分别对应执行前置拍摄模式和后置拍摄模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整装置可以为电机,带动所述反射镜绕一转轴转动,以调经其与其他结构的夹角。

参考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模组中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方式镜头组包括至少三个同光轴的透镜组件,图7中实线箭头表示光纤传播方向,所述至少三个同光轴的透镜组件按照光线射入到所述镜头组的方向依次为第一透镜组件l1、第二透镜组件l2和第三透镜组件l3,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件l1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件l2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组件l3为双凸透镜。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组还包括第二调整装置(图7中未示出),所述第二调整装置用于改变所述第二透镜组件l2在所述第一透镜组件l1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件l2之间的位置;如果所述智能手机获得变焦操作,通过所述第二调整装置l2以实现光学变焦。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件l1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件l2的位置可以固定不变。第二调整装置可以为现有摄像头调焦装置。与现有智能手机中设置摄像头模组朝向显示屏12的显示侧采集光线的传统方式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3的镜头组133垂直于显示屏12的显示侧,这样没有传统方式在智能手机厚度方向上对调焦距离的限制,本申请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模组13可以在更大距离内进行调焦,调焦范围远远大于传统方式,成像放大倍数的可调节范围大。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智能手机中,所述透镜131属于所述玻璃盖板111,且位于所述第一采光窗口k1处。所述透镜131为凸透镜,可以实现更大的拍摄范围。

参考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玻璃盖板和透镜的结构关系示意图,该方式中,玻璃盖板111和透镜131为两个部件,透镜131粘结固定在玻璃盖板111的外表面,完全覆盖第一采光窗口k1。

参考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玻璃盖板和透镜的结构关系示意图,该方式中,玻璃盖板111和透镜131为一体成型结构,透镜131完全覆盖第一采光窗口k1。

参考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玻璃盖板和透镜的结构关系示意图,该方式中,玻璃盖板111和透镜131为两个部件,第一采光窗口k1为贯穿玻璃盖板111的通孔,透镜131位于所述玻璃盖板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采光窗口k1处。

参考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玻璃盖板和透镜的结构关系示意图,该方式中,玻璃盖板111和透镜131为一体成型结构,透镜131位于所述玻璃盖板1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采光窗口k1处。该方式可以在玻璃盖板111对应第一采光窗口k1位置的表面进行图案化化处理,如可以通过刻蚀工艺形成一个中间厚两边薄的凹槽,作为透镜使用。如可以通过刻蚀工艺在玻璃盖板111的表面制备该透镜结构。

在图1和图6所示方式中,均需要在显示屏12上形成开口或是通孔,以便于第一采光窗口k1获得光线。

基于图1所示方式,其他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机还可以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基于图6所示方式,其他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机还可以如图13所示,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3实现前置拍摄模式和后置拍摄模式的原理可以参考图6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在图12和图13所示方式中,显示屏12与第一采光窗口k1的位置关系如图14所示,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该方式中,第一采光窗口k1设置在显示屏12的一端,且第一采光窗口k1与显示屏12在第一方向x上无交叠,此时显示屏12无需设置通孔或是开口。现有智能手机中,需要在显示侧设置较大区域安装放置摄像头模组,该区域远大于摄像头模组的采光窗口尺寸,故需要在显示屏设置较大开口。

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上述特殊设计的光路结构,可以将摄像头模组13的镜头组133和感光组件134设置在显示屏12的下方,故智能手机显示侧仅需要一个宽度远小于摄像头模组13整体尺寸的区域设置第一采光窗口k1就行,因此,智能手机的结构可以如图15所示,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机的俯视图,在显示侧的显示区上端设置一个很窄的狭缝1用于设置所述第一采光窗口k1。其他方式中,也可以在在显示侧的显示区上端设置一个直径很小的通孔用于设置所述第一采光窗口k1。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智能手机,利用光的传播原理,实现摄像头模组13的采光窗口与镜头成像本体(至少包括镜头组133和感光组件134以及封装结构件等)的偏位,可以使得采光窗口更加靠近智能手机的边缘位置或是顶部狭窄区域。显示屏12下方具有充足的空间设置镜头成像本体,使得摄像头模组13的采光窗口不局限于现有智能手机中只能设置在摄像头模组13感光轴线位置,摄像头模组的安装位置更加灵活方便。

可以实现全屏显示效果,消除因显示屏上端局部刘海结构导致的黑屏区域对显示效果的影响和实际使用的不方便。而且本申请技术方案实现全屏显示的成本远低于现有刘海结构的全面屏的成本,使用方便,具有高的屏占比。

本申请实施例将潜望式摄像头放置在智能手机内,并且能够从前置拍摄切换到后置拍摄。由于潜望式摄像头放置在靠近后壳的位置处,所以加入第一密封通道以及放置在第一采光窗口处的透镜,以使潜望式摄像头作为前置摄像头是获得充足的入射光。该透镜位于电子设备的玻璃盖板上且至少部分为凸透镜,其不仅能够获得充足的入射光,还由于其相对于第一采光窗口更外能够使得位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一侧的第一采光窗口开孔的尺寸减小。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