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3742发布日期:2019-06-11 21:3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用户对显示屏的屏幕占比要求越来高,因此如何增大显示区域的面积成为研究的热点。

现有显示屏仅其正面可以用于显示,背面无法显示,比如在其背面通常设置后盖,使得整个背面为非显示区域,因此导致显示区域的面积较小,从而无法实现高屏幕占比显示。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能够增大显示区域的面积,实现了高屏幕占比显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显示屏包括:

主显示屏,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的第一部分和从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面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的部分相连;

副显示屏,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剩余部分相连,所述副显示屏从与所述第一部分的相连的部分的第一面弯折至所述第二面。

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中,所述副显示屏的一边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剩余部分相连。

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中,所述副显示屏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顶部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的两侧的边缘区域延伸至所述第二面,所述边缘区域位于所述副显示屏与所述主显示屏相连的部分的两侧中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中,所述主显示屏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位于两个所述边缘区域之间。

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中,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弯曲部分上。

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中,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的位置与所述开口的位置对应,所述功能模块包括第一摄像头模组、第二摄像头模组、听筒以及传感器组件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中,位于所述开口两侧的所述弯曲部分上设置有触控键。

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中,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顶部或者底部。

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中,所述第二部分的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和所述副显示屏抵接。

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中,所述副显示屏的宽度小于所述主显示屏的宽度。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由于将整个显示屏分割为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并将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向后弯折,再将弯折后的前后屏均用来显示,也即在显示屏的背面增加了显示区域,从而增大了显示区域的面积,实现了高屏幕占比显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平整状态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显示屏的正视图;

图6为图4中显示屏的后视图;

图7为本发明显示屏的制作方法的第一步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显示屏的制作方法的第二步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请参照图1至6,图1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至3,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屏100,显示屏100包括弯曲状的主显示屏10和弯曲状的副显示屏20,所述显示屏1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正面)和第二面(背面)。本实施例的显示屏是通过将平面状(平整状)的显示屏进行切割处理,之后再进行弯折得到的。具体地,在平面状的所述显示屏100上设置有分割线111(图中虚线所示),以将所述显示屏100分割成主显示屏10和副显示屏20。之后再将主显示屏10和副显示屏20向后弯折,得到图2中的结构。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割线111设置在所述显示屏100的顶部,当然也可以设置在显示屏100的底部或者其它位置。所述分割线111为弯曲状,分割线111的俯视形状为非封闭的曲线,比如包括缺少一条边的直角矩形、缺一条边的梯形以及缺少一条边的圆角矩形的至少一种。当显示屏100处于弯曲状态时,主显示屏10和副显示屏20均处于弯曲状态,分割线111所限定的区域形成一个开口112。

如图4所示,所述主显示屏1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的第一部分11和从与所述第一部分11连接的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面的第二部分12。所述第二部分12与所述第一部分11的部分相连。比如,可以沿预设弯折线113进行弯曲,以得到所述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在一实施方式中,预设弯折线位于分割线111围城的区域的中间。

所述主显示屏10具有一开口112,比如位于主显示屏10顶部的缺口区。其中所述开口112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1和所述第二部分12之间的弯曲部分上。所述开口112由所述分割线111所限定的区域形成。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上均具有开口。也即从显示屏的正面和背面看上去,主显示屏10的顶部具有缺口。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增大显示区域的面积,所述开口112位于所述主显示屏10的顶部,也即位于所述主显示屏10的弯曲部分101上。也即,所述开口112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1和所述第二部分12之间的弯曲部分101上。当然,可以理解的,开口112的设置位置不限于主显示屏的顶部,比如整个开口可以位于主显示屏的正面或者整个开口可以位于主显示屏的背面。也即所述开口112设置在所述显示屏100的顶部或者底部。

在一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开口112两侧的所述弯曲部分101上设置有触控键。比如,在所述开口112左右两侧的弯曲部分101上设置有触控键。触控键可以为音量加减键、home键等,还可以包括常用的虚拟键。

返回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功能模块30,所述功能模块30的位置与所述开口112的位置对应。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模块30可包括第一摄像头模组31、第二摄像头模组(图中未示出)、听筒32以及传感器组件33中的至少一种。比如,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模块30包括第一摄像头模组31、听筒32以及传感器组件33。其中第一摄像头模组模组31包括摄像头(前置摄像头)、闪光灯组件等,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模块30还可包括第二摄像头模组。其中第二摄像头模组模组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后置摄像头)、闪光灯组件,其中闪光灯组件包括多个光源,闪光灯组件环绕至少一个摄像头的外周形成环状发光区域。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12上可设置有指纹识别模组和输入单元中的至少一种。当然可以将触控键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12上。此外,也可将第二摄像头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12上。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或4所示,所述副显示屏的一边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剩余部分相连。也即所述副显示屏20的一边与所述第一部分11连成一体。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在两侧连接,也即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部分连接在一起,所述副显示屏20的一边与所述第一部分11的剩余部分(未与第二部分12连接的部分,比如第一部分中间区域)连成一体,所述副显示屏20的一边与所述第一部分11和所述第二部分12未连接的部分连成一体,返回图1,在平整状态下,所述第二部分12环绕在所述副显示屏20的外部,且所述副显示屏20的其余边与所述第二部分12的对应边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副显示屏20从与所述第一部分11的对应边相连的部分的第一面弯折至所述第二面。

也即副显示屏20从与所述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未相连接的部分的正面弯折至背面。其中所述副显示屏20的宽度小于所述主显示屏10的宽度。

所述副显示屏20与所述第一部分11的连接处位于长方形的分割线111缺省的一条边中,比如所述副显示屏20的最上方的一条边(顶端)与所述第一部分11的顶部连成一体。所述副显示屏20的最下方的一条边(底端)弯折至显示屏100的背面。

如图4所示,所述副显示屏20与所述主显示屏10相连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0的顶部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二部分12从所述第一部分11的两侧的边缘区域延伸至所述第二面,也即所述第二部分12与所述第一部分11的两侧的边缘区域连接。所述边缘区域位于所述副显示屏20与所述主显示屏10相连的部分的两侧中的一侧。也即第二部分12从所述开口112的两侧的主显示部11延伸至背面。其中所述开口112位于两个所述边缘区域之间。

如图4或6所示,其中,所述第二部分12的远离所述第一部分11的端部和所述副显示屏20抵接。也即所述第二部分12的端部与所述副显示屏20在显示屏的背面抵接。

可以理解的,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副显示屏20的左侧边或者右侧边与所述第一部分11对应侧的边连成一体。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副显示屏20的一边与所述第二部分12连成一体。比如所述副显示屏20的顶端与所述第二部分12的顶部连成一体,副显示屏20的底端与所述第二部分12的底端均弯折至显示屏的背面。此时,第二部分12和副显示屏20部分重叠。

可以理解的,所述显示屏100的显示区域包括主显示屏10和副显示屏20。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如下:

s101、在柔性衬底上依次制作开关阵列层和有机发光显示层;

例如,如图7所示,其中开关阵列层的制作方法包括:在柔性衬底41上依次形成缓冲层42、屏障层43、有源层44、层间绝缘层45、栅极46、栅极绝缘层47、第二金属层48、第一层间绝缘层49。其中缓冲层42和屏障层43的材料均为sinx、siox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源层43用于形成沟道。

其中具体制作过程为:在层间绝缘层45上先形成第一金属层,再通过一掩膜板对该第一金属层进行图案化处理形成栅极46。

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对所述栅极绝缘层47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源极孔和漏极孔。其中源极通过所述源极孔与所述有源层44连接,以及漏极通过所述源极孔与所述有源层44连接。

之后,在所述栅极绝缘层47上以及源极孔和漏极孔内形成第二金属层,对所述第二金属层48进行图案化处理形成源极和漏极。

其中有机发光显示层的制作方法包括:在第一层间绝缘层49上依次形成阳极、像素定义层、有机发光层以及阴极。

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对第一层间绝缘层49进行图案化处理形成连接孔,在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49上和所述连接孔内形成导电层,对所述导电层进行图案化处理形成阳极50,其中漏极通过连接孔与阳极50连接。

之后,在阳极上形成像素定义层51,并对像素定义层51进行图案化处理形成间隔设置的像素定义单元,在所述像素定义单元之间以及部分像素定义单元上形成有机发光层52。

例如,利用精细金属掩膜版fmm蒸镀有机发光层,比如r、g、b发光材料,之后在有机发光层上形成阴极53。之后,在预设区域101(也即分割线所在位置)制作过孔511,过孔511用于分割主显示屏10和副显示屏20。当然可以理解的,图7中仅给出的纵截面的剖视图,以将副显示屏20的左右两侧与主显示屏10分隔开,也即形成竖直方向的分割线,对于横向的分割线(用于将副显示屏20的顶部与主显示屏10分隔开)制作方式与此类似。

s102、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上方制作第一封装层;

例如,如图8所示,在所述阴极53上以及所述过孔511内沉积第一封装层54,所述第一封装层54的截面结构可以为单层结构或者多层结构。所述第一封装层54的材料包括sinx、sion、sio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由于将整个显示屏分割为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并将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向后弯折,将弯折后的前后屏均用来显示,也即在显示屏的背面增加了显示区域,从而增大了显示区域的面积,实现了高屏幕占比显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