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组件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3752发布日期:2019-06-11 21:3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撑组件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到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支撑组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阶段智能手机外观单一化,功能同质化严重,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由于柔性屏技术的成熟,类似笔记本的翻折功能,通过机构行使的创新,实现智能手机的弯折效果。而实现智能手机弯折动作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在展开和折叠以及过程中对柔性屏的支撑,实现屏幕和支撑片的可靠粘接,保证折弯区屏幕的平整性以及弯折过程中不会出现脱胶的现象。现有技术中采用在弯折区采用多个金属片支撑柔性屏;在设置时,该金属片通过硅胶连接,再通过硅胶与柔性屏粘接,但是采用硅胶与柔性屏粘接后,柔性屏在多次折弯后容易出现起拱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支撑组件及移动终端,用以提高移动终端的使用效果。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应用于可弯折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两个壳体,分别为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支撑组件用于连接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可通过支撑组件进行弯折;该移动终端还包括柔性屏,该柔性屏分别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支撑组件粘接连接。为了改善柔性屏在多次弯折后的效果,该支撑组件包含了三个部件,分别为支撑层、第一连接层及第二连接层,三层之间固定连接并层叠设置,其中,第一连接层位于中间,而支撑层及第二连接才分列在第一连接层的两侧。在具体设置每层时,其中,支撑层作为骨架,包括多个单排排列的支撑件,而第一连接层用于将多个支撑件连接在一起,其包含用于连接任意相邻的支撑件的柔性层,通过该柔性层可以将支撑件连接成一体,并在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后,可以通过柔性层的弯折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相对转动。在与柔性屏连接时,通过设置的第二连接层来实现的,该第二连接层背离第一连接层的一面为用于与柔性屏粘接的连接面;为了改善与柔性屏的连接效果,该第二连接层的粘接性能高于第一连接层的粘接性能,从而在与粘接胶粘接时,可以改善与柔性屏的粘接性能,使得柔性屏在多次弯折后,仍能够与第二连接层可靠的连接,改善柔性屏起拱的情况,提高移动终端的使用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在柔性屏弯折时,主要是两个支撑件之间的柔性层发生形变,因此,在设置第二连接层时,所述第二连接层包括多个连接件;且所述多个连接件与所述多个支撑件中的至少部分支撑件一一对应分列在所述第一连接层的两侧。通过间隔设置的连接件即保证了与柔性屏的连接效果,同时也避免了第一连接层形变对第二连接层的影响。

该连接件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制备而成,只需要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即可,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件为高分子材料层。该高分子材料层可以具体可以为膜层、防尘网布或无纺布等常见的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的材料层。

在具体设置第二连接层时,该第二连接层可以采用与第一连接层固定,也可以采用与支撑层固定。在与第一连接层固定连接时,所述高分子材料层与所述第一连接层之间通过模具成型固定连接。即通过模具成型的工艺将高分子材料层与第一连接层进行固定连接。

在具体采用模具成型工艺时,所述高分子材料层与所述第一连接层之间涂覆有底涂剂层或层叠的底涂剂及粘接胶层。即在第一连接层上涂覆一层底涂剂之后将高分子材料层通过模具成型工艺固定在第一连接层上,或者在在第一连接层上涂覆一层底涂剂后再涂覆粘接胶,之后将高分子材料层通过模具成型工艺固定在第一连接层。

在第二连接层与支撑层进行固定连接时,该支撑层中,每个支撑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层并部分外露;此时,所述第二连接层包括多个连接件,并且所述多个连接件一一对应粘接在所述多个支撑件中的部分支撑件上外露在所述第一连接层外的表面。

在具体实现时,所述第一连接层上设置有多个通槽;所述多个支撑件中的至少部分支撑件上设置有凸起;所述至少部分支撑件的凸起一一对应插入到所述多通槽中;所述多个连接件一一对应粘接在所述凸起。

在凸起插入到通槽中时,既可以外露到通槽外,也可以位于通槽内,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凸起朝向第二连接层的一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层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层的一面齐平,此时粘接的连接件外露在第一连接层外,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凸起朝向第二连接层的一面位于通槽内,此时,在连接时,连接件可以部分位于通槽内。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该第二连接层还可以与支撑层为一体结构,此时,多个支撑件中的至少部分支撑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层并部分外露;所述第二连接层为所述至少部分支撑件外露在所述第一连接层外的部分。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连接层上设置有多个通槽;所述多个支撑件中的至少部分支撑件上设置有凸起;所述至少部分支撑件的凸起一一对应插入到所述多通槽中并部分外露在所述第一连接层外;所述第二连接层为所述凸起外露在所述第一连接层外的部分。即通过凸起外露在通槽外的部分作为第二连接层与柔性屏进行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该支撑层为金属层,具有良好的支撑强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该第一连接层为硅胶层,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连接;还包括柔性屏,且所述柔性屏覆盖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所述支撑组件,且所述柔性屏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二连接层粘接连接。通过采用专门设置的第二连接层来连接柔性屏,并且采用的第二连接层的粘接性能高于第一连接层,因此,在与柔性屏粘接时,第二连接层与粘接胶具有良好的粘接效果,从而改善柔性屏在多次弯折后与支撑组件脱离连接的效果,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展开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壳体在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的另一种状态参考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撑组件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下面首先说明一下其应用场景,该支撑组件应用于移动终端,尤其为屏幕可弯折的移动终端,如手机,pda或平板电脑等。但是无论采用那种移动终端其均包含如图1中所示的结构:第一壳体20、支撑组件10、第二壳体30及柔性屏40。一并参考图2a及图2b,转轴50分别与第一壳体20及第二壳体30转动连接,该转轴50可以为已知的现有的可折叠手机中常用的转轴,因此其结构在此不予赘述。而转轴50上层叠设置支撑组件10,该支撑组件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壳体20及第二壳体30固定连接,并通过折弯形变使得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相对转动,而柔性屏40覆盖在第一壳体20、第二壳体30及支撑组件10上,并分别与第一壳体20、第二壳体30及支撑组件10粘接连接,形成如图1所示的结构。在使用时,移动终端包含两个状态,一个为展开状态,一个为折叠状态。首先参考图1,图1中示出了移动终端的展开后的状态,此时,支撑组件10展开(未弯折),并且第一壳体20、第二壳体30分列在支撑组件10的两侧并处于平展开,此时柔性屏40平展。在进行折弯时,如图1中所示的箭头示出了移动终端的弯折方向,在弯折过程中,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相对转动,并且支撑组件10发生形变进行弯折,在折叠后形成如图3所示的状态(仅示出了第一壳体20、第二壳体30及支撑组件10的状态,未示出柔性屏),此时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相对层叠,而柔性屏跟随第一壳体20及第二壳体30折弯,并且支撑组件10发生形变。而现有技术中的支撑组件在多次弯折后容易与柔性屏40脱离连接,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组件10,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4及图5中所示,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10分解示意图,图5示出了支撑组件10的结构示意图。该支撑组件10包含了三个部件,分别为支撑层13、第一连接层12及第二连接层11。在支撑层13、第一连接层12及第二连接层11固定在一起时,支撑层13、第一连接层12及第二连接层11层叠连接,且支撑层13及第二连接层11分列在第一连接层12的两侧。一并参考图1中所示的移动终端来说明该支撑组件10在使用时各层所处的状态,在层叠时沿远离柔性屏40的方向上,第二连接层11、第一连接层12及支撑层13逐次排列。下面逐一对支撑组件10的各层进行说明。

继续参考图4,在图4中所示的支撑层13作为整个支撑组件10的骨架结构,该支撑层13包括多个支撑件131,且多个支撑件131单排排列,且间隔排列。一并参考图4及图7,在具体排列时,支撑件131的排列方向垂直与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在展开时相对的两侧面,并且支撑件13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相对的两个侧面。如图6中所示,在移动终端折叠时,支撑件131的排列方向发生变化,由单排的直线排列变成单排的弧形排列。在移动终端折叠以及展开时,通过支撑件131作为骨架来支撑第一连接层12,并在展开时,作为柔性屏40的支撑。在具体设置该支撑件131时,可以采用具有一定支撑强度的材质制备而成,如金属、塑料等具有一定刚度的材质,在图4所示的结构中,该支撑件131采用金属材质制备而成,如铝、铁、钢等材质。对于支撑件131的形状可以采用不同的形状,如图4中所示,该支撑件131采用梯形柱体形状,在具体排布时,梯形柱体的两个底为与柔性屏平行的两个面,梯形柱体的两个倾斜面对称设置。在排布支撑件131时,该梯形柱体中宽度比较大的底位于移动终端折叠后的外侧,即在进行折叠时,如图6所示梯形柱体的两个侧面相对靠近,在展开时,如图7所示,梯形柱体的两个斜面相互远离。在采用此种结构时,可以使得支撑件131能够排布的更佳紧密且提供较大的支撑面,并且通过设置的支撑件131的斜面可以限定弯折时支撑组件10的弯折半径,避免出现折死的状态出现。当然在图4中所示的梯形柱体仅仅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131的形状不仅限于图4中所示的形状,还可以采用如长方体、圆柱体或者椭圆柱体等不同的形状,只需能够作为骨架支撑本支撑组件10的支撑件131均可以应用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10中。

继续参考图4,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层12用于将多个支撑件131连接在一起,其包含用于连接任意相邻的支撑件131的柔性层,通过该柔性层可以将支撑件131连接成一体,并在与第一壳体20及第二壳体30固定连接后,可以通过柔性层的弯折实现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的相对转动。如图4中所示,第一连接层12在展开后为一个长方体形,一并参考图5,图5为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由图5可以看出,支撑件131间隔排列成一排,之后通过第一连接层12将多个支撑件131固定在一起。在具体制备时采用模具将支撑件131与第一连接层12压合在一起,在具体压合时,将支撑件131放置到下模中排列好,将第一连接层12固定在上模中,将上模与下模对合压紧以将支撑件131与第一连接层12压合在一起。当然上述描述仅仅示出了一种具体的第一连接层12与支撑件131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将支撑件131与第一连接层12进行连接,如在第一连接件111中设置几个卡槽,将支撑件131卡合在卡槽中进行固定也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或者还可以采用在第一连接件111中设置多个通孔,支撑件131穿在该通孔中作为整个支撑组件10的骨架也是可行的。此外,对于第一连接层12的材质来说,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制备而成,如采用硅胶或者树脂等常见的具有一定柔韧性的材质制备而成。该第一连接层12还是支撑组件10中与两个壳体进行连接的连接件,在支撑组件10与第一壳体20及第二壳体30进行连接时,如图1中所示,第一连接层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壳体20及第二壳体30固定连接,具体的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件进行连接,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已知的方式进行连接。

继续参考图4,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10还包括第二连接层11,该第二连接层11作为支撑组件10中用于与柔性层进行连接的部件,在具体与柔性屏40连接时,该第二连接层11背离第一连接层12的一面为用于与柔性屏粘接的连接面,通过该连接面与柔性屏40粘接以固定柔性屏40,为了保证与柔性屏40的连接效果,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层11的粘接性能高于第一连接层12的粘接性能。如在第一连接层12采用硅胶时,该第二连接层11可以采用高分子材料层,并且该高分子材料层的粘接性能高于硅胶的粘接性能。在具体设置时,该高分子材料层可以具体可以为膜层、防尘网布或无纺布等常见的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的材料层。

如图6中所示,在柔性屏弯折时,主要是两个支撑件131之间的柔性层发生形变。因此,在设置第二连接层11时,为了避免设置的第二连接层11与第一连接层12一起发生形变,在具体设置第二连接层11,其包括多个连接件111,如图4中所示,该连接件111的形状为矩形,且长度方向与支撑件131的长度方向相同,并且多个连接件111也采用单排排列的方式,其排列方式与支撑件131的排列方式相同,具体的可以参考对支撑件131排列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在设置连接件111时,该连接件111与支撑件131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具体为:多个连接件111与多个支撑件131中的至少部分支撑件131一一对应分列在第一连接层12的两侧,即每个连接件111与一个支撑件131对应分列在第一连接层12的两侧。具体对应时可以有多种情况,如多个支撑件131中的每个支撑件131对应一个连接件111,或者多个支撑件131中的一部分支撑件131中,每个支撑件131对应一个连接件111。示例性的,以5个支撑件131为例,可以采用5个支撑件131对应5个连接件111,或者采用5个支撑件131中的3个支撑件131对应有连接件111;但无论怎么对应,只需要每个连接件111对应一个支撑件131即可。在采用该方式时,通过支撑件131的强度可以支撑连接件111,在柔性屏40与连接件111压合粘接时,通过支撑件131能够提供支撑力保证粘合时的牢固性。

对于第二连接层11与其他层的连接,可以有不同的情况,既可以第一连接层12连接,也可以与支撑层13进行连接,下面结合附图分别对其进行说明。首先参考图4中所示,在图4所示的结构中,第二连接层11与第一连接层12进行连接,以高分子材料层为例进行说明,该高分子材料层与第一连接层12之间通过模具成型固定连接。一并参考第一连接层12与支撑层13进行固定时的说明。在支撑层13固定在下模中,首先通过模具成型工艺将硅胶层与多个支撑件131进行压合固定在一起,之后再将高分子材料层与硅胶层进行压合固定。在高分子材料层与硅胶层进行连接时,为了使得硅胶层能够与高分子材料层能够牢固的固定在一起,压合前在硅胶层上涂覆底涂剂层,之后再进行模具成型,该底涂剂层会改变高分子材料层以将硅胶层与高分子材料层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当然也可以采用在涂覆底涂剂层后,在底涂剂层上再涂覆一层粘接胶层,从而可以提高硅胶层与高分子材料层的连接强度。

参考图8及图9,图8及图9示出了第二连接层11与支撑层13进行固定连接的一种方式。首先参考图9,图9示出了支撑组件10的分解示意图,在支撑件131与第二连接层11之间连接时,该支撑层13中,至少部分支撑件131与连接件111一一对应,并且第二连接层11中的多个连接件111一一对应粘接在多个支撑件131中的部分支撑件131上外露在第一连接层12外的表面。在图9中示出的多个支撑件131均与连接件111一一对应,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图9示意的仅仅为一个示例,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10中,也可以部分支撑件131与连接件111对应。对于没有跟连接件111对应的支撑件131其结构与上述中描述的支撑件131的结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下面着重说明与连接件111对应的支撑件131的结构,与连接件111对应的支撑件131穿过第一连接层12并部分外露,在具体设置时支撑件131的横截面为凸字形,以支撑组件10与移动终端连接后的状态为参考状态,支撑件131朝向柔性屏40的一面设置有一个凸起1311,并且第一连接层12上设置有多个通槽,多个通槽与多个凸起1311一一对应,在将第一连接层12与支撑件131进行压合固定时,每个凸起1311对应插入对应的通槽中并外露。在压合连接件111时,多个连接件111一一对应粘接在凸起1311上,具体的粘接在对应的凸起1311上朝向柔性屏40的表面。

继续参考图8及图9,在凸起1311插入到通槽内时,既可以外露到通槽外,也可以位于通槽内。如在图9中所示的,凸起1311朝向柔性屏40的一面与第一连接层12朝向柔性屏40的一面齐平,此时,在连接件111与凸起1311粘接时,连接件111外露在通槽外。当然也可以采用凸起1311并未外露在第一连接层12朝向柔性屏40的一面外,此时的凸起1311朝向第二连接层11的一面位于通槽内,在连接件111与凸起1311连接时,凸起1311与连接件111的连接位置位于通槽内,此时可以将连接件111与第一连接层12做的近似齐平。在实际生产中,上述两种方式均可以应用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图8及图9示出的多个支撑件131均对应连接件111,但是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10中,也可以采用部分支撑件131对应连接件111,在部分支撑件131对应连接件111时,对应连接件111的支撑件131的结构可以参考上述中的描述。

当然除了上述的第二连接层11外,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层11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如第二连接层11与支撑层13为一体结构。此时,多个支撑件131中的至少部分支撑件131穿过第一连接层12并部分外露;第二连接层11为多个支撑件131外露在第一连接层12外的部分。在具体实现时,第一连接层12上设置有多个通槽;多个支撑件131中的至少部分支撑件131上设置有凸起;至少部分支撑件131的凸起一一对应插入到多通槽中并部分外露在第一连接层12外。以支撑组件10与柔性屏40连接时的状态为参考,该凸起朝向柔性屏40的一面外露在第一连接层12朝向柔性屏40的一面外,并且该凸起外露在第一连接层12外的部分可以作为第二连接层11并与柔性屏40粘接。在采用此种结构中,支撑层13中的支撑件131的粘接效果应该大于硅胶层的粘接效果,以采用粘接胶将支撑组件10与柔性屏40粘接在一起时可以牢固的粘接在一起。对于支撑件131的材质在具体设置时,可以采用不锈钢、铝合金、塑胶等不同的材质。

本申请实施例除了上述的支撑组件外,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为可折叠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但是无论采用哪种,其均包括:第一壳体20、支撑组件10、第二壳体30及柔性屏40。一并参考图2a及图2b,在第一壳体20及第二壳体30转动连接时,通过转轴50分别与第一壳体20及第二壳体30转动连接,该转轴50为已知的现有的可折叠手机中常用的转轴,因此其结构在此不予赘述。而转轴50上层叠设置支撑组件10,该支撑组件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壳体20及第二壳体30固定连接,并通过折弯形变使得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相对转动,而柔性屏40覆盖在第一壳体20、第二壳体30及支撑组件10上,并分别与第一壳体20、第二壳体30及支撑组件10粘接连接,形成如图1所示的结构。在使用时,移动终端包含两个状态,一个为展开状态,一个为折叠状态。首先参考图1,图1中示出了移动终端的展开后的状态,此时,支撑组件10展开(未弯折),并且第一壳体20、第二壳体30分列在支撑组件10的两侧并处于平展开,此时柔性屏40平展。在进行折弯时,如图1中所示的箭头示出了移动终端的弯折方向,在弯折过程中,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相对转动,并且支撑组件10发生形变进行弯折,在折叠后形成如图3所示的状态(仅示出了第一壳体20、第二壳体30及支撑组件10的状态,未示出柔性屏),此时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相对层叠,而柔性屏跟随第一壳体20及第二壳体30折弯,并且支撑组件10发生形变。其中的支撑组件10通过采用第二连接层11来连接柔性屏40,并且采用的第二连接层11的粘接性能高于第一连接层12,因此,在与柔性屏40粘接时,第二连接层11与粘接胶具有良好的粘接效果,从而改善柔性屏40在多次弯折后与支撑组件10脱离连接的效果,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使用效果。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