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音构件、报警器以及扬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0146发布日期:2019-09-21 01:40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出音构件、报警器以及扬声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喇叭领域,尤其涉及出音构件、报警器以及扬声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喇叭设计中,一般出音孔被设计为仅能朝一个方向出音,无法实现多方位出音,出音效果较差;而且出音孔的出音口为平口设计,很容易被遮挡,影响出音效果,特别是对于随身携带的出音装置,因其摆放位置容易发生变化,出音孔容易被周围的物体遮挡,导致声音减弱或无法将声音传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音构件,该出音构件能够同时具备多方位出音和出音孔不易被遮挡的特点。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音构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连接部;所述第一基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通孔内且投影面积小于所述通孔的面积;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的间隙构成出音通道,所述出音通道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投影为封闭环状;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并将所述出音通道分隔为至少一个出音孔。

本实施例提供的出音构件中,由于第二基板设置在通孔的上方且第二基板在第一基板上的投影位于通孔内且投影面积小于通孔的面积,故该出音孔的出音方向的范围为从垂直于第一基板的方向到平行于第一基板的方向的90°夹角区域,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出音孔仅朝一个方向(垂直于第一基板的方向或与第一基板平行的方向)出音,本申请多提供的出音构件中的出音孔的出音方向是多角度的,范围更大,出音效果更好。另一方面,因为第二基板设置在通孔的上方,第二基板高于第一基板设置,使得出音孔的出音口为斜口设计,不易被遮挡,避免了因其他物体遮挡出音孔而导致声音较小或者没有声音的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基板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第一基板上的各个位置点与第二基板的距离相等,使得出音均匀。并且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平行设置有利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连接与加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基板的外轮廓形状相同且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基板的中心线平行。可以使得出音孔的出音口的形状相同,有助于出音构件各个方位出音均匀,并且也有利于连接部的设计与加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基板的外轮廓形状相同且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基板的中心线重合,该设计可以使得出音孔各处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不仅有利于出音构件的加工,而且使得该出音构件在各个方位的出音的效果相同,提高出音质量与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出音通道被多个所述连接部分隔成多个所述出音孔,多个连接部可以提高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基板为圆形板,多个所述出音孔呈周向阵列分布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周围。第二基板为圆形板,对应地,第一基板的通孔为圆孔,多个出音孔周向阵列均匀排布,每个出音孔的出音效果相同,整个出音构件出音方向均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基板为方形板,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方形板的棱角处。第二基板为方形板,对应地,第一基板的通孔为方形孔。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报警器,包括外壳与蜂鸣器,所述外壳包括上述的出音构件,所述出音构件与所述蜂鸣器的位置对应。该报警器的外壳包括上述出音构件不易被遮音,避免报警器因被其他物体遮住出音孔,而导致音量降低或者发不出声音,致使用户错过报警时间,遭遇危险。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扬声设备,包括壳体与发声装置,所述壳体上包括上述的出音构件,所述出音构件与所述发声装置的位置对应。该扬声设备不仅不易被遮音,而且可以实现多方位出音,能够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音构件的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音构件的出音口的斜口设计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出音构件,110-第一基板,120-第二基板,130-连接部,140-通孔,150-出音孔,160-出音口,170-出音通道,200-报警器,210-外壳,蜂鸣器(由于结构遮挡图中为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考图1、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音构件的结构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音构件的出音口的斜口设计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音构件100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以及连接部130;第一基板110上开设有通孔140;第二基板设置在通孔140的上方,第二基板在第一基板110上的投影位于通孔140内且投影面积小于通孔140的面积;第二基板120与第一基板110之间的间隙构成出音通道170,出音通道170在第一基板110上的投影为封闭环状;连接部130连接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并将出音通道170分隔为至少一个出音孔150。

由于第二基板120设置在通孔140的上方且第二基板120在第一基板110上的投影位于通孔140内且投影面积小于通孔140的面积,故出音孔150的出音方向的范围为从垂直于第一基板110的方向到平行于第一基板110的方向的90°夹角区域(如图1中夹角所示),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出音孔仅朝一个方向(垂直于第一基板110的方向或与第一基板110平行的方向)出音,本申请多提供的出音构件100中的出音孔150的出音方向是多角度的,范围更大,出音效果更好。另一方面,因为第二基板120设置在通孔140的上方,第二基板120高于第一基板110设置,使得出音孔150的出音口160为斜口设计(如图2中箭头所示),不易被遮挡,避免了因其他物体遮挡出音孔150而导致声音较小或者没有声音的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基板120平行于第一基板110,第一基板110上的各个位置点与第二基板120的距离相等,使得出音均匀。并且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平行设置有利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的连接与加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孔140与第二基板120的外轮廓形状相同且通孔140的中心线与第二基板120的中心线平行,可以使得出音孔150的出音口160形状相同,有助于出音构件100各个方位出音均匀,并且也有利于连接部130的设计与加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孔140与第二基板120的外轮廓形状相同且通孔140的中心线与第二基板120的中心线重合,该设计可以使得出音孔150各处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不仅有利于出音构件100的加工,而且使得该出音构件100在各个方位的出音的效果相同,提高出音质量与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部130的数量为多个,出音通道170被多个连接部130分隔成多个出音孔150。多个连接部130可以提高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基板120为圆形板,多个出音孔150呈周向阵列分布于第二基板120的周围。第二基板120为圆形板,对应地,第一基板110的通孔140为圆孔,多个出音孔150周向阵列均匀排布,每个出音孔150的出音效果相同,整个出音构件100出音方向均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基板120为方形板,连接部130设置在方形板的棱角处。第二基板120为方形板,对应地,第一基板110的通孔140为方形孔。

参考图3,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报警器200,该报警器200包括外壳210与蜂鸣器,外壳210包括上述出音构件100,出音构件100与蜂鸣器的位置对应。该报警器200的外壳210包括上述出音构件100不易被遮音,避免报警器200因被其他物体遮住出音孔150,而导致音量降低或者发不出声音,致使用户错过报警时间,遭遇危险。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扬声设备,包括壳体与发声装置,壳体上包括上述出音构件100,出音构件100与发声装置的位置对应。该扬声设备不仅不易被遮音,而且可以实现多方位出音,能够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