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监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4345592发布日期:2021-03-19 12:29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监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监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业务支撑系统的监控模式一般都是静态固化监控,由于同一监控告警点无法区分告警级别、告警时段、以及告警区域,因此,为了完善监控策略通常需要部署大量的监控告警点,然而,监控告警点的增多,往往意味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处理,进而无形中增加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此外,针对同一监控区域,由于同一监控告警点无法区分告警级别,通常需要设置多个监控告警点,例如,针对某一监控区域,设置了两个监控告警点,相应的针对这两个监控告警点设置了两个告警级别,假设,满足第一阈值条件(大于500)时,第一监控告警点触发第一告警级别;当满足第二阈值条件(大于1000)时,第二监控告警点触发第二告警级别。这样会存在,当满足第二阈值条件的同时,由于也满足了上述第一阈值条件,会造成这两个监控点同时触发告警的操作,由于服务器之前收到较多的由第一监控告警点触发的告警信息,导致当存在紧急故障时,未及时发现第二监控告警点触发的第二告警级别,而失去监控的意义,同时还浪费了大量人力去处理较多无意义的监控告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监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同一监控告警点无法区分告警级别、告警时段、以及告警区域,为了完善监控策略通常需要部署大量的监控告警点,从而浪费大量人力去处理较多无意义的监控告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监控方法,包括:

获取监控策略配置信息,所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通过monitor_kpi设置的不同预定监控类别的监控策略,所述监控类别基于告警级别、告警时段和监控点对应的告警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

根据所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的监控类别,获取每个所述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

根据每个所述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分别判断每个所述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设定的相应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阈值条件;

若是,则根据满足的所述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监控装置,包括:

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监控策略配置信息,所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通过monitor_kpi设置的不同预定监控类别的监控策略,所述监控类别基于告警级别、告警时段和监控点对应的告警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

监控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的监控类别,获取每个所述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

阈值条件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所述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分别判断每个所述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设定的相应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阈值条件;

处理结果生成模块,用于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满足的所述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通信接口以及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监控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监控方法步骤。

由以上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说明书实施例通过获取监控策略配置信息,该监控策略配置信息通过monitor_kpi设置的不同预定监控类别的监控策略,其中,该监控类别基于告警级别、告警时段和监控点对应的告警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然后,根据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的监控类别,获取每个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并根据每个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分别判断每个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是否满足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设定的相应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阈值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满足的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这样,通过获取的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以及每个监控类别所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分别判断每个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是否满足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设定的相应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阈值条件,并根据满足的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的方法,针对同一告警监控点可有效区分告警时间段、区分告警区域、区分告警级别并自动适配响应告警级别,有效提高了监控效率,此外,通过减少监控告警点设置的同时,进一步减少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浪费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监控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监控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监控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监控方法的第四种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监控方法的第五种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监控装置的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监控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服务器,其中,该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服务器,也可以是由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该方法可以用于对数据进行有效监控。

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监控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监控策略配置信息,监控策略配置信息通过monitor_kpi设置的不同预定监控类别的监控策略,监控类别基于告警级别、告警时段和监控点对应的告警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

其中,预定监控类别可以是根据不同的监控区域而划分的类别等,例如,可以根据某省份所包含的多个地级市设置不同的类别,具体如:广东省包括21个地级市,可以按照大地级市、中地级市和小地级市将这21个地级市进行分类得到相应的类别。或者,预定监控类别也可以是根据不同的业务而划分的类别等。

另外,上述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监控点对应的告警区域、告警时段、告警阈值、告警级别、告警标识、告警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述告警时段可以是针对不同的预定监控区域设置的不同告警时段,或者,告警时段也可以是针对不同的预定业务类别设置的不同告警时段。上述告警阈值可以是根据不同的预定监控类别设置的多个不同的监控阈值。告警级别可以根据监控阈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对应设置为不指示、提示、普通、重要、紧急等不同的级别,级别越高的告警,表示其重要性和危害性越大。告警标识可以根据相应的告警级别设置相应的告警颜色(如:绿色、黄色、红色、黑色),以提醒工作人员。告警账号可以是相应告警级别所对应的工作人员的通讯号码、邮箱地址等。

其中,在上述s101获取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之前,还可以执行步骤一至步骤二的处理:

步骤一,根据预定监控类型确定监控策略;

步骤二,根据监控策略配置监控策略配置信息。

具体的,例如:预定监控类别可以是根据不同的监控区域而划分的类别,如按照地级市将广东省21个地级市分为三个区域类别,即大地级市、中地级市和小地级市。首先,根据不同地级市处理的业务数据设置各地级市所对应的多个告警监控阈值,然后,对应各告警监控阈值设置相应的告警级别,并根据各告警级别设置对应的告警标识,以及根据各告警级别设置对应的告警账号,最后,通过monitor_kpi配置对应的监控策略配置信息。

在实施中,例如,上述大地级市可以设置的待处理的用户数据量的监控阈值为[1000,5000,20000],其中,小于监控阈值1000可以不进行告警。监控阈值[1000,5000]对应的告警级别为普通告警,对应的告警标识为绿色,对应的告警账号为x1。监控阈值[5000,20000]对应的告警级别为重要告警,对应的告警标识为黄色,对应的告警账号为x2。监控阈值大于20000对应的告警级别为紧急告警,对应的告警标识为红色,对应的告警账号为x3。同理,对于中地级市和小地级市也可以根据各自区域的实际情况,按照上述大地级市的设置方式,设置相应的监控阈值、告警级别、告警标识及告警账号。最后,通过monitor_kpi配置对应的监控策略配置信息。

s102,根据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的监控类别,获取每个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

其中,上述监控数据可以为待处理的用户数据量。具体的,根据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的监控类别,通过与各监控类别对应的数据库接口,获取与每个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待处理的用户数据量。

s103,根据每个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分别判断每个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是否满足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设定的相应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阈值条件。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s104,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s105。

s104,若是,则根据满足的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

s105,若否,则不进行告警。

具体的,例如,基于上述s101步骤二中的配置信息的示例,针对大地级市设置的配置信息中,若获取到的大地级市对应的监控点的待处理的用户数据量为800,小于监控阈值1000则不进行告警。若获取到的大地级市对应的监控点的待处理的用户数据量为1800,属于设定的监控阈值[1000,5000]对应的告警级别,则进行普通告警,此时对应的告警标识为绿色,并向对应的告警账号x1发送告警信息,通知相关工作人员针对该告警信息进行处理。若获取到的大地级市对应的监控点的待处理的用户数据量为8000,属于设定的监控阈值[5000,20000]对应的告警级别,则进行重要告警,此时对应的告警标识为黄色,并向对应的告警账号x2发送告警信息,通知相关工作人员针对该告警信息进行处理。若获取到的大地级市对应的监控点的待处理的用户数据量为28000,属于设定的监控阈值大于20000对应的告警级别,则进行紧急告警,此时对应的告警标识为红色,并向对应的告警账号x3发送告警信息,通知相关工作人员针对该告警信息进行紧急处理。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的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以及每个监控类别所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分别判断每个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是否满足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设定的相应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阈值条件,并根据满足的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的方法,针对同一告警监控点可有效区分告警时间段、区分告警区域、区分告警级别并自动适配响应告警级别,有效提高了监控效率,此外,通过减少监控告警点设置的同时,进一步减少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浪费的现象。

其中,如图2所示,上述s104的具体处理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以下再提供一种可选的处理方式,具体可以参见下述s1041-s1042的处理。

s1041,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判断当前时间是否满足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设定的相应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告警时段。

s1042,若是,则根据满足的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

具体的,为了减少误告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预先设置告警时段,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预先设置不告警时段。以在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预先设置不告警时间段为例,如设置晚上22:00至早上9:00不需要告警,则在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可预先设置不告警时间段为[22,24],[0,9],上述时间段设置没有先后顺序,而且可以任意增加时间设置,例如,增加中午11:20至中午12:30不需要告警,则上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可预先设置不告警时间段为[22,24],[0,9],[11.3-12.5]。

在实施中,若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设定的相应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不告警时间段为[22,24],[0,9],[11.3-12.5],则判断当前时间是否满足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设定的相应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告警时段([9,11.3],[12.5,22]),若当前时间为9:30,处于相应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告警时段([9,11.3],[12.5,22]),则根据满足的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若当前时间为12:00,不处于相应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告警时段([9,11.3],[12.5,22]),则不进行告警。

其中,如图3所示,上述s103的具体处理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以下再提供一种可选的处理方式,具体可以参见下述s1031-s1032的处理。

s1031,统计每个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的总量。

s1032,分别判断每个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数据的总量是否满足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设定的相应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阈值条件。

其中,如图4所示,上述s104的具体处理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以下再提供一种可选的处理方式,具体可参见下述s1043-s1044的处理。

s1043,若是,则确定所述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的总量与记录的上次所述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的总量之间的差值。

s1044,如果所述差值满足预设差值阈值,则根据满足的所述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

其中,为了避免应用处理正常时因超过监控阈值而触发告警,从而浪费人力资源的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预先设置预设差值阈值,该预设差值阈值可以用于判断应用是否按照正常效率处理,如果应用处理效率正常且待处理的用户数据量积压量下降,则不进行告警处理。

具体的,例如,基于上述s101步骤二中的配置信息的示例,针对大地级市设置的配置信息中待处理的用户数据量的监控阈值为[1000,5000,20000],可以设置上述监控阈值所对应的预设差值阈值为[300,500,500],即若上次获取的待处理的用户数据量是900,而本次获取的待处理的用户数据量是1500,虽然本次获取的待处理的用户数据量1500大于告警阈值1000,但是,1500-900>300,表明该应用每分钟处理效率大于300,证明该应用处理效率正常,不需要对其进行告警。若本次获取的待处理的用户数据量为1100,即1100-900<300,表明该应用每分钟处理效率小于300,证明该应用处理效率慢,此时,则进行普通告警,此时对应的告警标识为绿色,并向对应的告警账号x1发送告警信息,通知相关工作人员针对该告警信息进行处理。

其中,上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是基于perl程序语言编写的信息。

具体的,上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是基于perl程序语言编写的信息,利用perl特性把数据声明作为perl代码放到一个独立的文件里(perl允许组合和嵌套数组和散列以创建任意复杂的数据结构,此数据声明为一个嵌套的数据结构,这样的数据结构可以更轻松简单为要解决的问题建模),然后用do或者require等内建的函数把它们装载进来if(!(do"/url/tvinfo")),然后把此数据声明则为配置参数,监控应用为逻辑主体的一个监控模式。

由于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监控点区别于普通监控(普通监控是一个策略是一个监控),本实施例中的监控应用按照特定模式归类监控,一个监控点可以搭载多种监控策略,可简单配置实现智能监控、高效部署、节约资源。

在实施中,例如,上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的说明如下:

如monitor_kpi1的监控策略:如按照地级市将广东省21个地级市分为三个区域类别,即大地级市、中地级市和小地级市。由于,每个类别的监控阀值不同,应用处理效率可能也不同,每个告警级别需要不同的处理人员响应,并且在特定时间段不监控,减少误告警,如按当前技术bomc配置模式,则需配置21个地市*3个阀值档*3个时段监控=189个监控点,且不能满足如果应用处理正常时因超过阀值可能还触发告警的困境,还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此技术开发后,只需一条配置即可实现。

tvinfo文件是配置文件,tvinfo内部部分数据结构展示如下:

监控指标可在tvinfo文件里面的monitor_kpi1对应数据结构里配置,其中tpye是要区分类型,此业务配置中是区分地市(可扩展,可分1个类型、2个类型或更多类型),m_threshold_value是不同类型监控阀值(可扩展),intel_m_thd_value是智能监控上次采集值和本次采集值之间的差值阀值(可扩展)。

alarm_level是告警对应级别,role是设置告警级别对应处理角色,phone是处理角色对应的具体联系人,m_time是设置非监控时间(可扩展)。(可扩展的意思是本逻辑已经支持)。以上标签为自定义的意义,如需满足不同类型的监控可重定义此数据结构。

上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的详细逻辑说明如下:

unloadbak为上次采集值,select_num为本次采集值与策略设置实际处理效率值比较,如果效率ok则不告警,否则告警。

foreach(@{$moniter->{phone}})—确认告警对应处理策略

此数据结构设计对应的策略处理,基本可以满足业务支撑系统目前的各种告警类型。

其中,如图5所示,上述s104的具体处理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以下再提供一种可选的处理方式,具体可以参见下述s1045-s1047的处理。

s1045,若是,确定满足的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

s1046,根据满足的监控阈值条件对应的告警级别,确定告警级别对应的告警账号信息。

s1047,根据告警账号信息,向相应的告警账号发送告警信息。

其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一,获取针对满足的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的应对策略信息。

步骤二,基于获取的应对策略信息对进行的告警进行处理。

其中,上述应对策略信息可以是预先设置在服务器中,针对相应的告警级别预先设置的相应的应对策略信息。

在实施中,当服务器根据满足的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向相应的告警账号发送告警信息的同时,可以根据上述满足的监控阈值条件,获取预先设置的相应的应对策略信息,以使持有上述告警账号的工作人员,基于上述获取的应对策略信息对进行的告警进行快速处理。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数据监控方法,通过获取监控策略配置信息,该监控策略配置信息通过monitor_kpi设置的不同预定监控类别的监控策略,其中,该监控类别基于告警级别、告警时段和监控点对应的告警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然后,根据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的监控类别,获取每个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并根据每个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分别判断每个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是否满足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设定的相应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阈值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满足的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这样,通过获取的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以及每个监控类别所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分别判断每个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是否满足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设定的相应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阈值条件,并根据满足的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的方法,针对同一告警监控点可有效区分告警时间段、区分告警区域、区分告警级别并自动适配响应告警级别,有效提高了监控效率,此外,通过减少监控告警点设置的同时,进一步减少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浪费的现象。

对应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监控方法,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监控装置,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监控装置的模块组成示意图,该数据监控装置用于执行图1至图5描述的数据监控方法,如图6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

配置信息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监控策略配置信息,所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通过monitor_kpi设置的不同预定监控类别的监控策略,所述监控类别基于告警级别、告警时段和监控点对应的告警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

监控数据获取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的监控类别,获取每个所述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

阈值条件判断模块603,用于根据每个所述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分别判断每个所述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设定的相应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阈值条件;

处理结果生成模块604,用于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满足的所述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监控装置,通过获取的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以及每个监控类别所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分别判断每个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是否满足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设定的相应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阈值条件,并根据满足的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的方法,针对同一告警监控点可有效区分告警时间段、区分告警区域、区分告警级别并自动适配响应告警级别,有效提高了监控效率,此外,通过减少监控告警点设置的同时,进一步减少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浪费的现象。

可选地,上述处理结果生成模块604,用于: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判断当前时间是否满足所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设定的相应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告警时段;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满足的所述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

可选地,上述阈值条件判断模块603,用于:

统计每个所述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的总量;

分别判断每个所述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数据的总量是否满足所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设定的相应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阈值条件。

可选地,上述处理结果生成模块604,用于: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所述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的总量与记录的上次所述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的总量之间的差值;

如果所述差值满足预设差值阈值,则根据满足的所述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

可选地,上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是基于perl程序语言编写的信息。

可选地,上述处理结果生成模块604,用于:

确定满足的所述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

根据满足的所述监控阈值条件对应的告警级别,确定所述告警级别对应的告警账号信息;

根据所述告警账号信息,向相应的告警账号发送告警信息。

可选地,上述装置还包括告警处理模块,用于:

获取针对满足的所述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的应对策略信息;

基于获取的应对策略信息对进行的告警进行处理。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数据监控装置,通过获取监控策略配置信息,该监控策略配置信息通过monitor_kpi设置的不同预定监控类别的监控策略,其中,该监控类别基于告警级别、告警时段和监控点对应的告警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然后,根据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的监控类别,获取每个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并根据每个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分别判断每个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是否满足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设定的相应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阈值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满足的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这样,通过获取的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以及每个监控类别所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分别判断每个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是否满足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设定的相应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阈值条件,并根据满足的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的方法,针对同一告警监控点可有效区分告警时间段、区分告警区域、区分告警级别并自动适配响应告警级别,有效提高了监控效率,此外,通过减少监控告警点设置的同时,进一步减少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浪费的现象。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监控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数据监控方法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监控与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监控方法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因此该实施例的具体实施可以参见前述数据监控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对应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监控方法,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的数据监控方法,图7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存储器702中可以存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或数据。其中,存储器702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器702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未示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电子设备中的一系列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更进一步地,处理器701可以设置为与存储器702通信,在电子设备上执行存储器702中的一系列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703,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704,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705,一个或一个以上键盘706。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有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通信接口以及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实现以下方法步骤:

获取监控策略配置信息,所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通过monitor_kpi设置的不同预定监控类别的监控策略,所述监控类别基于告警级别、告警时段和监控点对应的告警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

根据所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的监控类别,获取每个所述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

根据每个所述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分别判断每个所述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设定的相应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阈值条件;

若是,则根据满足的所述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方法步骤:

获取监控策略配置信息,所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通过monitor_kpi设置的不同预定监控类别的监控策略,所述监控类别基于告警级别、告警时段和监控点对应的告警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

根据所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的监控类别,获取每个所述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

根据每个所述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分别判断每个所述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监控策略配置信息中设定的相应监控类别对应的监控点的监控阈值条件;

若是,则根据满足的所述监控阈值条件所对应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别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